【适用话题】名声 天才 理解 孤独 过度开发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天才之名都或多或少给林嘉文带来了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不是简单的直接压力,而是隐藏于内心深处。他因为灵光闪现被广泛关注,从此必须时刻背负天才之名,他不再习惯天才之名旁落,因此必须在尚未能担当重责的年纪,拼命努力去保住天才的名号。其中多少辛苦,唯有天才自知。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想这句话对林嘉文同样适用。没有那些艰苦的付出,林嘉文写不出史学著作,更无法成为人们口中称颂的天才。然而,这一过程中的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也没有人会去关注,人们在意的只是天才的卓越成就,对于如何达成成就显得漠不关心。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矛盾情形:表面上,林嘉文凭借天赋奇才轻松受领天才之名,实际上,林嘉文为了天才光环承受着超乎年龄的辛苦而不为人知。于是,天才身负过度的压力与辛劳,无法得到绝大多数人的关怀理解,终于在长久的痛苦中渐渐走向了孤独。
在天才被催生催熟的过程中,过分追求极致化的教育观念同样难辞其咎。如今,家长或学校一旦发现孩子们有何种天才,哪怕只是一缕微光,也要努力去挖掘放大。此举有时候固然有益于帮助孩子们找到真正的兴趣,但更多时候则陷入了家长和学校对孩子们的过度开发。天才孩子们从此被各种有形无形的框架束缚着,局限于自己可能都不太懂的天才世界里,常常不得不承受偏执与寂寞的重压,难以解脱。
当天才孩子们不是真的天赋奇才,或者不是对其所谓天才的领域始终兴趣盎然,那么,这些“为天才之名所困”的天才们,可能只是有些可怜的懵懂少年。何况,无论是真正的天赋天才,还是被动成才的天才,家庭社会的过度聚焦都容易导致天才之路走向歧途。请放开那些被禁锢的天才吧,尤其是请给予那些担负天才之名的孩子们更加宽容、更加安静的成长空间,给他们机会成长为真正的天纵奇才。天才,本不必如此孤寂困惑,天才,本可以更加幸福快乐。
【素材分析】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有其天赋异禀,但更多的是其刻苦与勤奋。当一个孩子过早背负天才的盛名,心理还不健全,容易为名所累。作为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反思,我们的基础教育是不是在制造“天才”的同时,就埋下了未成年学生的心理隐患?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8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