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押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约束既可以是一种由外而内的他律与强制,也可以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律与自觉,还可以是一种潜移默化中的浸润与点染……
世间万物,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约束中。有了约束,才有了精彩。
【押题理由】
1.主题宽泛,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
一切的社会热点事件,都与“约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既需要应有的国际秩序的约束,也需要大国间各自约束自身的行为。将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既需要党纪国法的约束,也需要各级党政官员的严格自律……
个体的一切言行举止,也都与“约束”密不可分。法令法规、政策制度,构成了外在的约束;个体修养、价值追求,构成了内在的约束;社会环境、文化传统,构成了潜意识中的约束。个体的人,总要接受这些约束的掌控与引导,才能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合格公民。
由此两点可见,“约束”这个主题,看似抽象,实则与每一名高考考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以此作为高考作文命题点,可以确保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又可以满足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的不同写作需求,有利于检测考生的理解力和表现力。
2. 形式多元,适宜于各种常见文体
该主题意义,既可通过议论予以揭示,也可通过具体的故事生动地表现,能够满足不同写作特长的考生的写作需要。
倘若写作议论文,需处理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大核心问题。在“是什么”这一问题上,需注意材料中的提示,不要将三种形式的“约束”,弱化成了某一种形式。在“为什么”这一点上,切忌空谈,应尽量采用层进式结构,由浅到深地展开分析。在“怎么样”这一核心上,要舍得花费笔墨多角度探究“约束”的应有方法。
如果写作记叙文,也要在注重故事的可读性的基础上,注意借助具体的故事来呈现“约束”的价值意义。
【思路导航】
写作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
本则材料,由两段文字构成。第一段文字,围绕“约束”这一核心意义,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意义阐释。每一个意义,都可以作为写作的重心。当然,能将三者有机整合成一个整体,更有价值。
第二段文字,转换视角,将约束与生活联系起来,并直接赋予“约束”以“精彩”的价值意义。“有了约束,才有了精彩”既构成了本则命题材料的真实意义指向,也为考生的文章立意确立了一个基准。既然高考一向主张不脱离材料意义作文,则考生无论写作何种文体的作文,最终需要表现的主题,都应该正面肯定“约束”的价值,肯定“约束”产生“精彩”这一逻辑判断。
基于上述理解,文章可从三个方面构思立意:
第一,理性对待外来的各种约束。外来的各种约束,既不会全然有价值,也不会全部无价值。故而,写作的第一步,就要将外来的“约束”区分为两大类。在此基础上,再阐述两类不同的“约束”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倘若文字再往纵深处挖掘,则还应该看到,受年龄、阅历,以及社会经验的制约,此时视为负面性约束的内容,从长远处看,恰恰是最具正面意义的约束内容;此时认为正面的约束,从未来发展看,却极有可能并不具备正面价值。考生如果能将这样的思考准确表达出来,文章便具有了思辨性。
第二,客观剖析内在约束的多重价值。人皆需要自律,但凡事物极必反,自律也一定有个限度。从该角度写作时,不要让文字停留在简单的全部赞美上,而是要结合具体的生活,客观分析自律和自觉的多重价值。比如,在肯定自律、自觉的积极意义之后,也可以结合当下社会个性张扬的时代特色,赋予自律、自觉以全新的时代意义。如果能写到这个层次的意义,文章也就写出了难得的深度。
第三,强化文化浸染的无形约束力。文化是由外而内的约束力,这样的约束,既不像法律法规那样强势,也不像自我道德感那样感性,它只存在于耳濡目染中,存在于灵魂的认可与接纳中。从这一视角写作时,如果构思得当,容易写出丰厚的文化内涵。但也需要注意,切不可偷换了核心概念。文章的重心,始终要落在“约束”上,而不是“文化”上。
突围角度一 :立足理性思维,理顺多重关系
名师支招:几乎从尚未完全懂事开始,每一个人,便要接受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各种规矩的约束。应该说,这些约束中,绝大多数,对于生命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会有少量的约束,束缚住了应有的童心童趣。注意,全部肯定与全部否定,都没有价值。
【佳作片段赏析】
需要打破的约束,来自落后与保守。比如,任何一种新生事物出现之初,总会有人用各种陈规陋习为准则,对新事物说三道四,横挑鼻子竖挑眼。对新生事物而言,这些陈规陋习,就是必须打破的约束。试想,相对于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而言,在文坛上横行数百年的骈体文,不就是一种病态化的约束吗?只有打破了这样的约束,才会有唐宋八大家的璀璨夺目。这一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需要珍惜的约束,来自顺应与促进。此种类型的约束,就如孙悟空用金箍棒为唐僧所画的圈,起着呵护生命的重要价值。往大处看,国家的法令法规,就是这样的圈。居于弱者位置的社会底层,只有依托这样的约束,才能拥有平等、自由生活的权利。往小处看,父母为我们制定的若干规矩,也是这样的圈。有了这个圈,我们才养成了按时回家、按时作业、按时就寝、礼貌待人等诸多良好习惯。这样的习惯,对于我们的终身成长,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正处于成长中的叛逆期,这一时期的我们,似乎总想着冲破一切的约束,拥有天马行空般的绝对自由。只是,这样的想法,永远都是一厢情愿。因为,人人皆自由的背后,必然连接着人人皆不自由。人的成长,就如车在公路上行走。人人都想着随心所欲地奔跑,带来的只能是无穷尽的车祸与拥堵。反之,只有人人皆遵守了交通规则,道路才能畅通无阻。对于青春的生命而言,理性的规则,就是我们在成长道路上奔驰的交通法规。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赞美了百草园的无拘无束,也描绘了三味书屋的戒尺和规矩。只是,童心固然重要,接受必要的约束,并在约束中收获成长,同样重要。我们都还年轻,都还处于人生的起始阶段,为了我们的道路少一些车祸与拥堵,我们必须自觉接受理性的约束。
(《理性的约束,是成长之根》
江苏省仪征中学高三(13)班 刘晨晨)
【点评】本文虽只抓住外界约束这一个点进行分析,但写出了思考的宽度与深度,体现出良好的思辨色彩,语言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更重要的是,文章中的论据材料,贴近了考生的生活,不作假大空的说教。
突围角度二:剖析多重价值,彰显思维深度
名师支招:克己、慎独,都是古人倡导的自我约束之道。从自律、自觉的角度构思立意时,可以参考的事实论据很多,写作一篇议论文,难度不大。但要想写出新意,写出真实性和亲切感,还是要靠记叙文。
【佳作赏析】
一次“家庭助廉”行动
□江苏省仪征中学高三(18)班 何墨文
放学回家时,瞥见茶几上赫然躺着一只白色的信封,既没有邮戳也没有编码。正欲细看,却听见父母房间传来了细碎的说话声,循声过去,原来是父母正在低头商量着啥。父亲抬头见是我,便说:“回来啦!我和你妈正说你呢,我们想了想,这件事你也应当参与!”
父亲让我取来那信封,展开粉色的信纸。“给干部家属的一封信?”“对!你再仔细看看。”细读之下,原本是父亲的单位正开展“家庭助廉”活动,要求干部家庭配合单位加强“八小时”之外的行为约束,把家庭建成温馨、幸福、健康的廉政安全岗。我茫然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还是未成年人,约束自己的长辈,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
父亲看出了我的不解,说道:“你也是家庭中的一员,我和你妈认为,你长大了,应当担起一份责任。”
我一听便笑着说:“爸,您哪儿需要约束啊?想当年我上小学的时候,下暴雨您都坚持蹬着那辆破自行车来接我,我闹着要您找单位开车的张叔叔来,结果您硬把我架上车,还一再念叨什么公私分明、公私分明,您要是需要约束和监督,那岂不是……”
父亲严肃地打断了我的话,问我:“还记得爸爸跟你说过,从前和我共事的那个叔叔吗?”
我一下愣住了,怎么会不记得。那位叔叔是上海交大的高才生,业绩优秀,年轻有为,通过竞聘,他成为单位里最年轻的科级干部,调去了别的办公室。就在大家都赞叹着他前途光明时,他却因为在一次单位物品采购中受贿被捕,开除党籍,判了刑,也丢了工作。据说后来他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原本他可以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甚至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却因一念之差,失去了一切。
想到这里,我沉默了。我突然明白了父亲的用心。想起小时候,父亲曾带我参观一处监狱。那些囚犯对自由的渴盼,如烙印般深刻于我的脑海。而最令人心痛的,还是他们肩头所背负的家人沉重的思念与深深的谴责。我突然意识到违法犯罪的可怕后果离我们并不遥远。或许只因多了一点贪念,少了一份约束,便走上不归的道路。
我直视父亲的目光,认真地说:“爸,我懂了,我加入!”父母拥着我欣慰地笑了,我想这笑一定能持续下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行动……
【点评】此文立意精巧,借一次小小的家庭会议,多角度展示了约束的价值。文中既有父亲的自我约束,又有被判刑的那位叔叔的自我放纵,对比中优劣顿显,意义立呈。
文章的故事设计也合情合理,人物语言符合身份,虽无华美的言辞、精彩的细节,却在朴实中透露着深刻。
突围角度三:强化文化浸染,丰富文章内涵
名师支招:人,与其说是生活在人群中,不如说是生活在文化中。传统的道德、群体的价值观、强大的舆论导向,都会对人的行为形成无形的约束。从这一视角写作时,应将来自文化的他律同自律结合起来,侧重探究文化约束的非强制性特征。文体运用上,以议论性散文为佳。
【佳作赏析】
结牢心网
□江苏省仪征中学 刘 祥
研读《指南录后序》时,对文天祥的爱国忠君之说颇为怀疑。当然,不是怀疑文天祥的人格操守,而是怀疑其更深层次的价值取向。我始终认为,从本质上而言,文天祥效忠的,并非那个无能的帝王,而是内心深处的精神与文化。是从小到大接受的文化,铸造出他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反过来,这价值观又约束着他的一切行动,促使他在大厦已倾的惨痛现实面前,依旧宁愿牺牲生命,也要支撑到底。
与文天祥相类似,风波亭上冤死的岳飞,也不至于愚昧到必须恪守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信条而心甘情愿地赴死。之所以不反抗,实在是深入骨髓的传统文化,让他宁愿冤死,也不愿承担反叛的恶名。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革命先烈的慷慨赴死,其实同样来自文化的约束。当先烈们坚信了自己的人生追求的正义性之后,这样的价值观,便成了他们的行为约束。
文化就是这样,千百年来,用它的无形之手,成了一切有文化的人的最高行为约束。读的书越多,知晓的人情事理越丰富,便越容易受到这样的约束。李逵可以在遭遇丁点委屈时,便抡起大板斧砍杀,换成一个一肚皮诗书的人,就做不到。因为,那些诗书,那些藏在诗书背后的文化,是太有力的手,会约束住读书人大脑中的杂念。
平凡的生活,早已无需人们为了某种文化而慷慨捐躯,但以这些文化为约束,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却是读书人修身的最重要法宝。君子慎独,不欺暗室,无需刻意追求,文化的约束便自然而然地结成了网,网住了人们的灵魂。这样的约束之网,肉眼永远看不到,灵魂却时刻可以感知。
身处这样的约束中,有追求的人,并不懊恼,反而幸福。毕竟,这样的约束,代表着正义,象征着进步,体现着真善美。拥有了它,便是站在了道德的高地之上,便能体会到精神的丰盈与生命的充实。
青少年正处于广泛吸纳健康文化的关键期。这样的年华中,面对来自健康文化的约束,无需叛逆,只应拿来。给自己找一个紧箍咒套在头上,不一定全是坏事。我们拒绝成为套中人,却需要成为有约束的人,成为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创造真善美的人。
【点评】本文从中学生熟知的三位前贤切入,由他们的事迹中提炼出“文化约束”的核心意义,进而推及文化约束的多重意义之上,再联系当下社会现实,凸显此种约束的时代合理性。这样的结构,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层意义到深层价值,却又始终紧扣了中学生的认知能力。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6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