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候机大厅里还在十几年如一日地播着成功学,马云或陈安之还在声嘶力竭地传授经验,告诉你,勇敢去尝试,你就一定会成功;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车去吧,你终有一天比他们更快到达目的地。我默默地想,你们很成功,但你们的成功学过时了。现在流行的成功学变了另外一副模样:“死一边去吧,你们这些loser!”
现在稍微读过书、自命有文化的人,听了十多年不痛不痒的鸡汤之后,有的已产生免疫力了,知道那吃不死人,也治不好病,成不了巨富,也玩不出优越感。但作为比上不足(比如没法跟马云比)、比下有余(至少比凉山兄弟们强)的中产们,也自恃有点头脑了,另一种“反鸡汤”倒是很美味:你们这些贱人,想占我便宜?没门!
大概是因为太多人内心潜藏着这种对世界恶狠狠的防御,方才造就了咪蒙的两篇点击量数百万的爆款文章,在朋友圈里形成了“手撕咪蒙”的奇观。
批评她的,是不是就只能用羡慕嫉妒恨来解释了?
其实,早在这两篇雄文之前,也有一篇另一位作者的《你弱你有理?》走红了,主旨很相似。大家纷纷补充案例,证明自己如何被人辜负。这些文章最后都指向一个核心:弱者。他们或许不是最穷的,但相对来说,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总是比较弱、比较贫瘠的。而我们这个时代,讨厌这些“弱者”,嫌他们碍手碍脚,已经很久很久了。终于等到这些爆款文章,来发泄我们的怨气了。
有一句话这两年非常走红:“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主因是经常看到有新闻报道老人摔倒了却反咬助人者一口,甚至出现了各种段子,“敢扶大爷大妈”成了“土豪”的特征之一;还有公司推出了“扶老人险”……如今,不管是新闻媒体或者自媒体平台上的网友消息,都热衷于收集能证实“老人是坏人”的这种成见的新闻,而对更大比例的老人权益被伤害的事件视而不见。最终,我们便可以给自己一个交代:只是因为他们坏,我们才漠视他们的。
类似的例子还少吗?连前段时间凉山地区的极度贫穷被曝光了,评论里说得最多的就是,他们中有人把种子都换钱了、都用来买酒用来乱花,可怜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活该!还有各种对底层的无能者,冠之以“应该及时清除掉的人渣”来形容。然后,一个个在那里庆幸,幸亏我从来没有捐过款——别人的悲惨命运,竟然能成为他们显示智力优越感的地方。
确实,在千千万万的新闻中,找到弱势群体中有人自作孽不可活的消息,肯定是不难的,但很显然,大众得很有意识地忽视别的有效信息,强烈聚焦在弱势群体中的某些不义之举,然后把它放大为整个阶层的集体特征,才能得出“你弱你活该”,甚至“你弱你去死”的结论。想想看,那几篇爆款文章收集这么多平常人一辈子难得见几回的极品,容易吗?
虽然“憎人富贵乞人穷”,是任何社会都常见的一种心态;但也只有在这个时代,大家才会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并高调地视为圭臬吧?更进一步地,大众开始讨厌起“圣母”。那种真心慷慨的、用自己的利益来做事的,都在我们声讨之列。没错,“圣母婊”是一个不受欢迎的物种——但也只有在逼捐、慷他人之慨的时候才是令人恶心的;但那些真的“圣母”,怎么能理解这种文化呢?他们怎么会明白自己为什么挨骂呢?
虽然我们绝大部分人,包括中产,包括那些刚刚成功的人,其实在中国都是不稳定的阶层,随时予取予夺;但即便这样,大家也一定要人为制造出比自己更low的阶层,秀一秀自己的优越感。
嗯,对,我们不保证一定能成功,但总能保证比某些人更成功。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4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