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一千年前的中国人怎么搞环保

时间:2023/11/9 作者: 少泉一羽 热度: 31133
  黄亚明

  【适用话题】环保 可持续发展 忧患意识

  生态保护,话题很老,但放在一千年前十分先进。宋代虽没现代科技,无法做出空气质量报告,但他们在资源开发、尊重自然等方面的经验,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宋代中前期,皇帝总体比较体恤百姓,为避免官府与民争利,曾多次下文开放山泽,官府不得随意插手。到了南宋淳熙十六年五月,户部郎中丰谊同学向宋光宗上奏,沿江及深海地带,谁去捕鱼,当地豪强要收租,说这一带是自家耕地坍塌变成江海的。我觉得,现在那里是深水区,不再是耕地,老大啊,都说您心系百姓,得允许他们自由捕鱼啊。我建议,若是豪强敢胆肥收租,就关进大牢,行不?皇帝真准了。

  但中央一松口,地方就反弹。宋朝人口众多,崇尚奢侈,既然皇帝规定任由百姓采捕,全社会立马积极行动。大伙儿就使劲捕鱼打猎,于是“川蕴中贫”。

  没办法,皇帝只好下令保护动物。比如建隆二年二月,宋太祖在《禁采捕诏》里明确诏令百姓,不准随意张网捕捉鸟兽虫鱼,特别不能损伤鸟蛋幼兽,相关部门给我睁大眼睛,每年都要下文件向百姓重申并报告我。大中祥符三年二月,宋真宗更是严格要求,每年春夏期间,正值万物竞长之时,各州府赶紧到民间收缴粘竿弹弓罗网之类的“作案”工具,哪个不开眼的敢私藏不缴,严惩不贷。

  明眼人一看,其实皇帝的目的不是禁渔猎,而是要求广大群众选择合适的季节渔猎适量的成年动物,避免杀鸡取卵。

  “顺物之性”源自庄子。宋代在生态上追求“顺物之性”,禁止或反对捕捉野生动物为宠物,于是“戒杀放生”在两宋很流行。

  宋真宗治国水平不高,却心比天高。在大中祥符四年八月,这皇帝发了个奇葩诏书,要求农民伯伯们在10月以后才能烧火田(在田里焚烧野草作肥料),以避免烧死昆虫。不过保护的是害虫还是益虫,天知道。

  当然,宋人并非不知变通,比如遭遇动物威胁时,还是以人为重。陈尧佐《戮鳄鱼文》里说,他在担任潮州通判期间,万江硫磺村张氏子,和母亲濯于江边,为鳄鱼所食。陈尧佐命人捕得这鳄鱼,“诛其首而烹之”。姚炎《捕虎纪略》记载,安徽祁门发生严重虎患,两千多人死伤,端平改元,傅褒为知县,组织捕杀,捕十一虎,朝廷予以奖赏。

  杀生可谓“不仁”,是“贱物而爱人”,没有体现“仁民而爱物”。最佳的选择是人和物“全而兼爱”,具体来说,就是让野生动物和人类各得其所,各有合适的生存地域,互不干扰,互不争夺资源,和平相处,自得其乐。

  【素材分析】一千年前的中国人,就具有环保意识,不一味杀鸡取卵,值得后人敬佩和效仿。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人为干预,会对“平衡”大自然的生物链造成严重的破坏。试图“取利去弊”,就必须找到“去弊”的替代品,否则,“取利”几乎是不可能的!唯有互不惊扰,互不争夺资源,方能和谐相处,自得其乐。

  (特约教师 王章材)

  【NEW视野】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密西西比河东部的原始森林里,一些高大的树木寿终正寝后,一些不法商贩就把它们拖出来后大赚木材钱,结果导致该地区80%以上原始森林遭受严重病虫害。美国林业部用尽了各种手段也无济于事。20世纪末,森林科学家研究得出权威结论——把那些死树安葬在原始森林里!后来,森林果然重新焕发了生机和健康。千万不要无视那些死树,它们是原始森林里食物链中最重要的一环。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4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