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3年4月,女篮队员李明阳归化日本、改名杉山美由希的新闻就引发了网友的论战,然而就在同一天,评论参与人数第二高的新闻是“穆里奇:愿加入中国国籍”,参与人数已经超过一万四千人。也就是说,很多人可以接受别国人向我国的“归化”,但接受不了我国人向其他国家的流动。
先来说说到底什么叫作“归化”。按照国际篮联《内部规则》规定:参加国际篮联赛事的国家队,可以拥有一名通过移民归化或其他方式获得该国合法国籍,且年龄在16岁以上的原外籍球员。也就是说,“归化”这种方式,本身是经过国际篮联官方核准的,是在规则和章程之下的正规运作,是台面之上光明正大的动作,对所有国家和地区、所有参赛运动员都一视同仁,是合法而且公平的。
在篮球世界,“归化球员”这种现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2007年篮球欧锦赛,俄罗斯队能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勇夺冠军,除了球队核心“AK47”基里连科居功至伟,30岁的归化球员霍尔登(原籍美国)也功不可没。如果不是霍尔登在决赛的最后2秒命中制胜一球,冠军的归属很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版本。球员在体育强国和弱国之间的流动,对体育本身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霍尔登的实力,在强手云集的美国根本没有出头之日,然而,当他以归化球员身份加盟俄罗斯队,他不仅有机会踏上欧锦赛、奥运会这样的国际赛场,还能跟队友一起冲击奖牌,在篮球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对他的原籍美国来说,霍尔登的出走根本算不上什么人才流失。对归化国俄罗斯来说,一个霍尔登的存在就足以提振国家队的实力,同时让本国的篮球联赛更激烈刺激。对世界篮坛来讲,强弱国之间实力差距的缩小,对这项赛事本身的长远发展也好处多多。
在很多中国球迷看来,“归化”现象虽然合法,某种程度上也承认“合理”,但就是觉得“不合情”!而且,去什么国家不好,非要去日本?!不妨先把“日本”这个标签模糊化,单纯就“归化”现象做一点分析。
从常理来推断,“归化现象”显然是一个家庭深思熟虑后的慎重选择。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做出这个决定,会承受多么大的压力,未来的人生之路会顶着多么大的骂名。但是,他们还是甘愿走上这条不归路。我们应该深思的是,在这个选择的背后,隐藏着多少对现实的失望和对未来的向往。
客观来说,在全球化浪潮之下,人才其实和资本、劳力、货币等各种资源一样,在各个国家之间的流动会日益频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与其追究某一个个体的自我选择,更应该追问的,或许是:我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切身行动,让身边的这个世界发生更积极的改变,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具有竞争力,让我们的社会更有感召力,让我们的环境更有吸引力?
古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胡适先生也有句名言,叫“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如果我们以崛起大国自许,那我们一定要有大国的气量。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多一份宽容,少一份火气,用自己的方式去建设这个国家,那么,终会有一天,不光没有人会想要离开,就是已经走了的人,也会盼着回来。
【素材运用】从李明阳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国人对于“归化”的争议不是因为不尊重游戏规则,而是因为运动员选择的归化国——日本,这个戳得国人伤痕累累的国家。中日问题也是历史问题,网友泾渭分明的态度,反映出的也许是某种情结。但是,或许我们可以跳出这个框架去看,对于人民个人选择的尊重和对体育竞技的开放心态,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公民所应具有的气度。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3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