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无眠,从床上爬起来、坐到飘窗上刷朋友圈,给别人点赞、评论之余,顺手发了一条很矫情的状态:城市的夜晚,是没有星空的。
30秒后,接到了千里之外的龙哥的电话,他说:“还没睡呢?在《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你写的文章了,写得不错。你现在还会每天看书吗?”
我说:“每天有点困难,不过有时间的话就会看,能看多少是多少。”
龙哥跟我说他很羡慕我现在的状态,除了应付工作和生活,还能抽时间看书,他大学毕业以后压根就没买过书,更别提看书了。有时也会强迫自己坐下来看书,可书上的每个字都像修炼过“凌波微步”似的,虚浮缥缈的,根本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说着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末了,他来了一句:“你帮我推荐一个书单吧?挑一些你觉得好的书,我想找回那种能认真看书的状态。”
“我是不会为你推荐书单的!”
“为什么?”他反应激烈。
我有点赌气地说:“因为,那些喜欢让别人推荐书单的人,根本都不会看书!”
大学里,有一阵子对古文很感兴趣,觉得古人的文笔真是厉害,写的文章,要意境有意境,要哲理有哲理,于是,找到了一个中文系的朋友,让他帮我列一个经典古文作品的书单,恶补一下文学素养。
结果,他不仅给我列了一份足足有5个page的书单,还给我发了一个巨大的压缩包。他给我的书单里的那些书,大部分都是我感兴趣的,但是,我一本都没有买,一本都没有看,他给我的海量的电子书资源,我也只是匆匆浏览过几次。
与别人推荐的书单不同,我自己在网上搜罗到的、在书店淘到的书,都完整地看完了,有些还看了好几遍。因为这些书,都是我花了心思去挑的,付出了时间、精力和金钱的。
大三时有个学妹M,说他们专业课不多,平时很无聊,让我推荐几本经典又好看的小说打发时间,国外的名著里我推荐了《傲慢与偏见》《简·爱》《挪威的森林》,国内的小清新我推荐了《你好,旧时光》和《何以笙箫默》。
今年《何以笙箫默》的电视剧大火之前,我发了一条状态,是小说里最经典的那几句台词之一: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的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她在下面评论,说这是你说的吗?好文艺啊!我说不是,是《何以》小说里的啊。
然后她说,是哪个《何以》?好看吗?
当时我的内心就只有“呵呵”二字,别人推荐的书果然没几个是会去看的。
排除没时间和别人推荐的书不对我们胃口这两个原因,我们很少会看那些书的原因恰恰是——那是别人推荐的。别人推荐的书,跟别人给的资源一样,都得到的太容易了,没有付出过自己的一点努力,所以才不会去珍惜,不会真的认真去看。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叫“伸手党”,他们的主动性极差、依赖性极强,他们喜欢万事走捷径,喜欢问别人要东西,喜欢坐享其成,却很少自己去找答案。
很羞愧,我曾经也是一个可耻的伸手党,可当我发现那些伸手得到的东西最后都成了留着占空间、丢了又可惜的鸡肋时,我告诉自己,该把这个坏毛病改掉了。
以后当你突然对某一个作家感兴趣、对某一个领域感兴趣、对某一件事感兴趣时,先试着自己去找答案。比一时的答案更重要的东西,是自己尝试着去找答案的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将带给你的是獨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24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