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感知自然:很近,又很远

时间:2023/11/9 作者: 小山公园 热度: 32397
  邹天顺

  【直击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唤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名师真题解析】

  一、审题支招

  2015年的广东作文题保持了广东省高考作文命题的连续性与一贯性。主要表现为三大特点,一是考查学生的理性思考和辩证思维,二是考查学生对生活与自然的关注,三是体现新材料作文多角度的特点。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自然的认识、感悟、理性展开对自然的审美与思辨,考生可以通过不同途径下对自然或“远”或“近”的感知和体验,呈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思考背后的原因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小贴士:2016年广东省高考将不再自主命题,所有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全国卷,因此,广东的考生备考要多关注全国卷的特点。

  二、立意分析

  在立意思维方面,考生可以根据以下角度立意,一是感受自然的不同途径,即直接学习途径与间接学习途径;二是感知自然的结果,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三是综合的角度,可以讲既要近又要远,既要直接的也要间接的,既要理论的也要实践的;自然感知的今昔途径的对比,科技影响人感知自然,却不能让人获得深层审美的角度。无论哪种角度,关键要从材料中看出科技和人文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历史变迁,并最终能回到人文价值的深层次探讨。

  【考场高分范文】突围角度一:从时空的角度立意——远近之力相结合,感受自然之美

  远近结合,感受自然

  □一考生

  看春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然限于目力所及;通过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无观云之趣。观草木于林间,未必能道出花鸟之名;轻点鼠标,可通知生物之属,却丢失花果之清香、丛林之气息。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太远。

  何不将远近之利相结合而感知自然呢?

  在科技无比发达的今天,人们可通过无比便捷的信息技术来认识世界,感知自然,这固然好,然而少了对行云流水、鸟语花香的切身感受。而在古代,人们只有对自然的感知交流,而不能完全理解自然,认识自然。二者有其利,亦有其弊,那么,就让我们合二者之利,淋漓尽致地感知自然。

  回溯古代,杜甫能体验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李白能感受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山之险要;苏轼有对长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赞叹,苏轼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雨中漫步之悠闲,古人对自然有着无比丰富的体验与感受,毕竟他们与天地伴,与日月行。然而,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不能把握天地之属性,世界之本原,树木之纲属,因而不能利用自然规律,以造福于人类,以改造自然。跟古人相比,我们是有优势的,我们可以利用完备的信息系统,获知大自然的一切信息,能把握自然的本质及规律,既可亲身感受自然,又能了解有关自然的一切,远近结合地感受自然之魅力。

  再看现代,不少人仅仅满足于“数字自然”,缺少对大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难道“百度网上动物园”能体现鹰翔狼啸的气势吗?难道一张张图片能尽显花木之美?难道那一段段生硬的文字能描述出长江之气势如虹?珠峰之直入云霄?现代人也许能说出很多关于自然的一切,然而當被问及草木之气味,花鸟之姿态时,却哑口无言。那么,让我们放下手机,离开电脑,走进大自然,去亲自体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闲适,去感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

  大自然离我们很近,也很远,但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方法和手段,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人们创造科技,可以利用其了解、改造自然,但也不要忘了初始的方式,最原始的体验,将二者相结合,我们便能真正感知自然,享受自然之美。

  【高分权威解读】

  1.精准审题,开宗明义。文章开头根据考题材料的内容,认为直接体验自然与运用现代科技间接感受自然两者各有“利弊”,前者离自然“近”,但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后者离自然“远”,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但可以认识自然的规律。因此作者主张取两者之“利”,远近相结合地感受自然。

  2.引经据典,对比论证。围绕这一观点,文章对现代科技背景下人们感受自然和古人感受自然的方式进行了比较,列举古诗来说明古人对自然有更丰富的体验和感受,离自然更近,但不能把握自然规律和本质;而今人借助技术手段认识自然的利弊则与古人相反,所以今人要取古人之长补自己的短,全面感受自然。文章立意切合材料内容,观点明确,思路清楚。

  3.语言优美,功底扎实。作为一篇考场作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等优美诗文信手拈来,而且用得恰到好处,全文语言流利,明白晓畅,足见该考生写作功底比较扎实,才使自己的文章在万千作文中脱颖而出。

  阅卷现场评分:内容分25分+表达分25分+发展分10分=总分60分

  突围角度二:从和谐的角度立意——天人合一,拥抱自然

  张开双臂,拥抱自然

  □一考生

  “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现代社会,人们打开电视,便可知明日天气;轻点鼠标,便一览生物种类。但朋友,可不可以暂时放下手中的手机,张开双臂,拥抱自然呢?

  “每一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约翰·唐尼在《沉思》中写道。人类从远古的人猿走来,依自然而生,傍自然而活。可以说,我们,便是大自然哺育的儿女,大自然精妙的艺术品。而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在人类与自然间筑起了一道高墙,人与自然似乎很“远”,但其实也不过一步之遥。

  古人很早就开始拥抱自然,为现代人作出表率。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闲令人赞叹;苏子“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令人欣赏。即使是在现代,也有千万“驴友”身体力行,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村上春树通过日复一日的长跑从大自然中汲取写作的灵感。穿上跑鞋,不必带有过多烦虑,便可以跑步去拥抱自然;戴上耳机,不必在意世俗纷争,自己便是自己世界里的神。只要我们有亲近自然的心,那么张开双臂,拥抱自然,对于我们真的不是一件难事。

  拥抱自然,为的是收获一份恬淡,感受一份幸福。看天光云影,测阴晴雨雪,也不必在乎难逾目力所及,因为目力所及之处,即为风光最美之地。登高远眺,一览纵山小的豪情,即为一种“小确幸”。这种小小的确定的幸福,又哪是独坐家中所能感受到的呢?

  顾城有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其实我们拥抱自然,又何必知道花鸟之名呢?细听鸟鸣婉转,静闻花朵香气,这一切,不就已经很美好了吗?草长莺飞,云卷云舒,大自然自有其美妙之处;枝叶枯荣,四季更替,大自然自有其生长规律。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何处不美?自然何时不美?

  诚然,自然虽美,但我们也要珍惜爱护,切勿让伸手可及的美变得可望而不可即。柴静的《穹顶之下》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去年的“APEC蓝”也让我们看到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我相信,我们拥抱的,一定是一个纯净无瑕的自然。

  “天人合一”一直是儒家提倡的境界。朋友,请暂时关掉电视,请放慢点击鼠标的速度。张开双臂,拥抱自然吧。

  【高分权威解读】

  1.紧扣材料,提出论点。这篇议论文的论点是“张开双臂,拥抱自然”。“张开双臂,拥抱”是感知自然的方式,也体现了对自然的热切向往之意。文章紧扣住“感知自然”进行阐述,写了“感知自然”的方式,也写出了“感知自然”的效果。内容切合题意。

  2.结构严谨,思路缜密。文章开头引述材料提出论点并恰当引发读者疑问,后面从不同方面作出回应,结尾回应开头,又冉然升华:张开双臂,拥抱自然,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儒家境界。结构严谨,思路缜密。

  3.骈散结合,酣畅淋漓。文章以散句为主,间以大量的骈偶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典雅。文章里还有大量的引用,其出处涵盖古今中外,不能不令人叹服。

  阅卷现场评分:内容分24分+表达分24分+发展分10分=总分58分

  突围角度三: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立意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

  □一考生

  古谚有云:“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世代积累传承的观天经验,但看云卷云舒,从微末中推测天气变化,是种享受与乐趣。而回头开启电视,世界范围内的天气预报映入眼帘。两种感知自然的途径不同,却无外乎为观得天气,殊途同归。自然并无须划分出“近”与“远”。

  对于自然,人理应借助科学发明和经验去了解、通达宏观层面,同时用细腻的心仔细体会和感受身边的微观自然之美,方可达成“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实现人、科学与自然最终的“和谐”。

  科学与自然从不曾分离。从古代各种水利工具的发明应用到如今发达的天气监测预报系统发展,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进步一直相辅相成。人之于自然,甚为渺小,人类没有能力一一亲自探寻自然的所有奥秘,因此自然似乎离人很远。而科学应用,正是解决人想在宏观上更好了解自然的需求的有力工具。通过电视,人类可以“足不出户”地获取天气信息、地理资讯,不仅增长了自然知识、还弥补了人自身能力和视野的局限。同时,科学知识对人形成科学思想也大有裨益。达尔文曾说,他对自然的兴趣正是从前人的科学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学理论,如生物的纲目属种,都对他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可见,利用科学感知自然,既便捷全面又有利于培养自然科学思维,正是“仰观宇宙之大”的好方法。

  而“俯察品类之盛”则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生于自然,也归于自然。中国古代有“生”的哲学,生生不息、物我一体是古代哲人们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维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变,细观云过水动之美,创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样反映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传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态,同呼吸、共命运。因而多留心身边微观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国儒家学说中重要的“和谐”思想,要求各方面达成统一与协调。当下,人既不能肆意丢弃传统感受自然的方式,也无法抵抗科技发展的潮流。因此,务必达成人、科学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像时兴的观星活动,利用高科技望远镜观测遥远星体的人们,也同时在夜晚的山上感受凉风与蝉鸣,“信可乐也”!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与自然亲近、融入自然,又可以从更高的视角认识自然。心有宏观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观细嗅身边的“蔷薇”。

  【高分权威解读】

  1.立意高远,思辨力强。文章紧扣材料,提出现代人类当用科学认知与亲身体验两种方式感知自然,具有辩证思维,故立意较高。尤其能够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和思辨力。

  2.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文章采用总—分—总的方式结构全篇,本文抓住“感知自然的‘远与‘近”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思路清晰。

  3.内容充实,富表现力。文章在有限篇幅内运用了自然、文学、文化等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充实。文章征引名谚、古典诗文,有效地增强了该文的表达效果。

  总之,本文显出了考生把握问题的一定思想深度、较为廣阔的知识视野,以及较好的文字表达功底。

  阅卷现场评分:内容分24分+表达分24分+发展分9分=57分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24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