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部名叫《小于一》的译本散文集使得黄灿然和约瑟夫·布罗茨基的名字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且这部作品刚刚出版销量就突破了3万册,并连连斩获2014年深圳读书月、新浪读书、腾讯等国内各大年度图书奖。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这些不甚熟悉的名字似乎“火”得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其实《小于一》已久负盛名,不仅作者有名,译者也是名家,下面就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名著赞誉
东西方兼容的背景为他提供了异常丰富的题材和多样化的观察方法。该背景同他对历代文化透彻的悟解力相结合,每每孕育出纵横捭阖的历史想象力。——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任何读者都可从《小于一》中获得很多东西,不仅可作为文学力量和人格力量的参照系,而且可作为一个高标准,来衡量自己和别人写作的斤两。至少,受到这本书的洗礼,我们就不会对那些不管是流行作家还是精英作家的文章太过在意。——著名诗人黄灿然
《小于一》展现出作者用英语写作的高超能力,文笔灵动,饱含智慧……为人们了解俄国的文学传统、政治气候和俄罗斯当代诗歌与诗学,提供了深刻而具有启发性的真知灼见。——美国《图书馆杂志》
《小于一》中每一篇散文都是一场充满激情的演出,这些经典散文跨越了生活、政治与艺术。——英国《独立报》
中国成绩
入选《新京报》、深圳读书月、新浪读书、腾讯、《南方都市报》《北京晨报》年度好书,成为2014年上榜最多的一部文学作品。
上榜理由:它为人们了解俄国的文学传统、政治气候和俄罗斯当代诗歌与诗学提供了深刻而具有启发性的真知灼见,书中展现了作者对文学、政治和历史等各领域的认识,是其评论诗歌与诗学的最卓越的散文。同时它也是一部知识分子的私人回忆录,他用散文的方式,为自己的故乡和双亲谱写挽歌,也为自己树立一座别样的纪念碑。2014年,由兼具诗人、翻译家、评论家三个身份的著名学者黄灿然历时三年精心译成,这是散文集《小于一》在国内的首次全译,被誉为“完美之书”。
名著简介
《小于一》是一部知识分子的自传。收录了布罗茨基最卓越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文论,包括多年前翻译过来的《文明的孩子》等诗歌评论。另一类可以笼统地称为回忆或政治批评,如用作书名的散文《小于一》和压卷之作《一个半房间》,就是布罗茨基为自己的故乡和双亲谱写的颂歌或者说哀歌。这些散文都是对历史的深刻沉思。此外,布罗茨基还以创造性的诠释和解读,完成了对阿赫玛托娃(著名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等人的致敬。
作家简介
继普希金后俄罗斯诗歌的又一太阳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俄裔美籍著名诗人、散文家,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198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91年获选“美国桂冠诗人”。这位诺奖得主的一生充满了坎坷。1940年生于彼得格勒,因是犹太人而受人歧视,布罗茨基自小酷爱自由,因不满学校的刻板教育,15岁即辍学谋生,打过许多杂工,很早开始写诗,发表在苏联地下刊物上。1964年政府因布罗茨基除了写诗没有其他正式职业而把他抓了起来,以“不劳而获罪”将其起诉,宣判他是“社会主义寄生虫”,判刑5年。后来当局迫于舆论压力,在其服刑18个月后予以释放,1972年又
把这条“寄生虫”驱逐出境,驱逐到“腐朽”“堕落”的美国。被放逐到美国后,布罗茨基在密歇根大学任驻校诗人8年,后在其他大学任访问教授,1977年加入美国籍,1987年因其哀婉动人的抒情诗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96年1月28日纽约报道布罗茨基因心脏病在梦中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链接:文学曾是卑微的职业
《小于一》中《哀泣的缪斯》篇里,记录了“俄罗斯诗歌的月亮阿赫玛托娃”从文的故事,当她的父亲得知她在圣彼得堡一家杂志发表诗时,义正词严地反对并督促她“不要玷污一个受尊敬的好名字”。因为,阿赫玛托娃真正的名字其实是安娜·戈连科。在当时,戈连科氏是一个贵族家庭——而文学这个职业在那时被视为不得体,只适合那些出身比较卑微、没有更好途径获取名声的人。这也是布罗茨基会被冠以“寄生虫”的名字而被驱逐出境的原因。
译者简介
黄灿然,香港《大公报》国际新闻翻译。著有诗集《十年诗选》《世界的隐喻》等;译文集《见证与愉悦——当代外国作家文选》《卡瓦菲斯诗集》等。2011年,黄灿然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是国内享有盛誉的诗人、翻译家、评论家。
【阅读·名著剪辑】
经典书摘1:开篇散文《小于一》节选
《小于一》主要介绍了作者的经历,其中包括因他是犹太人而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经历,行文中充满着他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种种不满。
1.很久以前,有一个小男孩儿。他生活在世界上最不公正的国家。那国家被一群生物统治,这群生物用所有的人类标准来看,应被视为退化的生物。但没人做如是想。
还有一个城市。地球上最美丽的城市。有一条巨大的灰河,悬挂在其遥远的底部之上,如同巨大的灰天悬挂在那条灰河之上。那条灰河沿岸耸立着宏伟的宫殿,其正面的装饰是如此美丽,如果那个小男孩站在右岸,那左岸看上去就像一个叫作文明的巨大软体动物的压印。那文明已不存在了。
清早,当天空还闪耀着群星时,那小男孩起床,在喝了一杯茶吃了一个蛋之后,便沿着那条白雪覆盖的花岗岩奔向学校,一路上陪伴他的,是收音機宣布的炼钢新纪录,紧跟他的,是军队合唱团向领袖高唱的赞歌,那领袖的画像就挂在小男孩还温暖着的睡窗边的墙上。
那条宽阔的河呈白色,冻结着,如同一个大陆的舌头伸向寂静,那座大桥向暗色的蓝天弓起,如同一个钢铁的上颚。如果小男孩儿有额外的两分钟,他会在冰上滑行,再走二三十步,来到河面中央。这时候他只想着鱼在厚冰下干什么。接着他会停下来,转身一百八十度,跑回去,一口气奔向学校门口。他会冲入大堂,把帽子和外衣扔到一个挂钩上,然后飞也似的跑上楼梯,进入教室。
那是一间大教室,有三排桌子,教师座椅背后的墙上挂着领袖的画像,一张有两个半球的地图,只有一个半球是合法的。小男孩坐下来,打开公文包,把钢笔和笔记本摆在桌面上,准备听胡说八道。
名著解读 这是《小于一》中流传最广的一段文字,所有读过其散文的读者都会对这段文字记忆深刻。此段文字显示出布罗茨基诗人的思维,将散文诗化,用诗意的语言叙述自己不幸的童年,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2.离开那个卡夫卡式的宇宙实在是件快事,尽管那个时候——或貌似如此——我就已經知道自己是在拿五十换半百。我知道我想进入的任何其他建筑物,看上去都将完全相同,因为,不管怎样,建筑物都是我们注定要继续活动的场所。不过,我仍感到我必须走。家里经济情况很严峻:我们几乎是靠母亲的工资生存的,因为父亲在遵照某项认为犹太人在军队中不应拥有重要军阶的纯洁规定而退伍之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当然,没有我的贡献,父母也不能把生活勉强维持下去;他们宁愿我完成学业。我知道这点,然而我对自己说,我必须帮助家里。这几乎是一个谎言,但这看上去要好些,况且那时我已经学会了喜欢谎言,而喜欢谎言又恰恰是因为这个(几乎)——它锐化真理的轮廓:毕竟,真理结束于谎言开始之处。这就是一个男孩在学校里学到的,而事实证明它要比代数有用。
名著解读 此段讲的是布罗茨基辍学的故事,因为,在他看来学校已经变成一种束缚,虽然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并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但是他还是选择了辍学,去帮助自己的父母。或许如他所说,那是一个谎言,但不可置疑,他还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与此同时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父母对子女的爱,在生活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仍希望子女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所以,亲情在子女之于父母和父母之于子女之间,总是那么打动人。
【阅读·名著剪辑】
经典书摘2:压卷之作《一个半房间》节选
《一个半房间》是布罗茨基回忆重回彼得堡的故事。因父母去世的时候,布罗茨基身在纽约,没能和他们见面,所以这篇回忆性散文里充满着哀伤的格调,是对双亲的怀念之作。
我们三个人所住的一个半房间(如果这样的空间单位在英语里讲得通的话)有镶木地板,母亲总是强烈反对家中男人尤其是我穿着袜子走在地板上。她坚持我们必须永远穿鞋子或拖鞋。当她为此责备我时,会求助于俄罗斯一个古老的迷信;她会说,这是凶兆,可能预示家中有人死亡。
当然,她可能只是觉着这习惯不文明,是明显的没礼貌。男人脚臭,而那是还没有除臭剂的时代。因此,镶木地板与木、土等的亲密关系,在我脑中便扩展至同城近亲和远亲们脚下的任何地面。不管是什么距离,地面永远是相同的。即使我后来在河对岸自己租一套公寓或一个房间住,也不能成为借口,因为那座城市到处是河流和运河。虽然它们中有些深得足以让出海的船通过,但是我想,死亡还是会觉着它们很浅呢,要不,按它那标准的地下方式,它也会从它们的底下爬过去。
现在父亲和母亲都死了。我站在大西洋海滨:在我与两个还活着的阿姨和我的表亲之间,隔着太多的水:一份真正的深坑,甚至足以使死亡也感到困惑,现在我可以随心所欲穿着袜子到处走,因为我在这块大陆上没有亲人。如今我在家中招致的唯一死亡,大概就是我自己的了,尽管这将意味着误把发射器当作接收器。那种合并的可能性是极小的,而这也是电子学与迷信的差别。不过,如果我没有穿着袜子大踏步走在这些宽阔的加拿大枫木地板上,那既不是因为这么有把握,也不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而是因为我母亲不许这样。我猜,我想使一切保持它们在我们家原有的样子,既然我已是我们家里唯一剩下的人了。
名著解读 《一个半房间》是散文集中非常重要的一篇,它追述了作者流亡之前在故乡圣彼得堡的寓所中与父母共同生活的细枝末节,同时也是作者对“记忆”的审视和探索。布罗茨基在朴素简约中怀有强烈的缅怀与遗憾之情。感情的压抑好像已经成为这位流亡作家的一种习惯,然而,正是这样一种剥离了表层的愤怒和自怜的近乎零度的叙述,让我们更为深切地感受到那份离散的哀痛。
【阅读·名著剪辑】
经典书摘3:诗论《文明的孩子》节选
该篇散文是给对布罗茨基一生影响很大的苏联诗人阿赫玛托娃写的评论。
基于某种奇怪的理由,“诗人之死”这个说法总是有点比“诗人之生”更具体。也许这是因为“生”和“诗人”作为词语,其正面含混性几乎是同义的。而“死”即便作为一个词——则差不多如同诗人自己的作品,例如一首诗,那样的明确,因为一首诗的主要特征是最后一行。不管一件艺术品包含什么,它都会奔向结局,而结局确定诗的形式,并拒绝复活。在一首诗的最后一行之后,接下去便什么也没有了,除了文学批评。因此当我们读一个诗人,我们便参与他或他的作品的死亡。
技巧收藏 中高考的时候,我们总会遇到诗词赏读的题目,对于这些试题,我们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然而读了布罗茨基的这段文字,可谓对我们的启示不小。“当我们读一个诗人,我们便参与他或他的作品的死亡”,相反,当我们读一首诗时,我们就要联想诗人的生平,因为艺术来源自生活,诗歌也必然来源于诗人的经历,所以,当我们遇到自己熟悉的诗人的陌生作品时,联想其人生经历,或许有时会让我们豁然开朗。
延伸阅读·同类素材库
一、布罗茨基诗作《鸽子飞回诺亚方舟》
如果你是魔鬼,那么魔鬼群将
使你复活,在夜间,跃出地球
雨和雪
将宣布
你的出走
你再不是感冒的奴隶
你将返回世间度过夜晚
因为最深的孤独莫过于记忆中的奇迹
因此
囚徒返回他们的牢笼
鸽子飞回诺亚方舟
素材运用关键词 孤独;记忆;自由;苦难
二、布罗茨基诗作《我为自己树座别样的纪念碑》
我背向着那个可耻的世纪。
我面对着自己失落了的爱。
胸膛像个滚滚的自行车轮。
屁股对准真真假假的事海。
不管包围我的是何种景象,
不管我必须对什么事谅解,
我不会将自己的面目更改。
我可以的只是那高度和姿态,
疲劳把我高高举向了这境界。
你,缪斯,不要因为如今
我的智能像一只漏空的筛子,
并非注满神灵的容器而责怪我。
任凭人们把我推倒、拆毁吧,
任凭人们责骂我、我行我素吧,
任凭人们把我毁掉、肢解吧,
在一个孩子们高兴的大国里,
我从院子里的一个石膏半身像,
穿过这一对失明的白色的眼睛,
把喷涌而出的泪泉溅洒到天上。
素材运用关键词 愤怒;不公;人格;坚持
三、布罗茨基译作《春晓》
春天,我不想起床,聆听鸟儿鸣叫,
我长时间回忆,昨天夜晚狂风呼啸,
被风吹落的花瓣不知道该有多少。
小编热议 看着是不是很熟悉呢,这便是我们儿时熟背的孟浩然的《春晓》,经这位文学大家之手翻译出来是不是也是别具一番韵味呢?
链接:故事背景
1963年,23岁的布罗茨基认识了另一位汉学家鲍里斯·瓦赫金,他十分赏识布罗茨基的才华,建议布罗茨基尝试翻译中国古诗并为年轻诗人提供了原作逐词逐句的翻译初稿,布罗茨基请瓦赫金朗读他的初译稿,他听了以后,沉默了几分钟,当场写出了如上诗行很长的译文。
致敬名著
对个人价值的有力捍卫,对独裁者罪行的揭露和控诉,同样是布罗茨基的文学主题。统治者将异议分子驱逐出境以掩耳盗铃,受难者却因此获得新生并自由言说。对极权体制下满目疮痍的生活描述,更是布罗茨基作为亲历者的疼痛再现。如果说,诗歌奠定了布罗茨基初期的文学地位,那么,他在散文中的精彩演出无疑影响深远。历史记忆须以回忆重构,对于历经地狱和人间的幸存者而言,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深刻的沉思,是个人存在感的有力验证。就此,我们致敬《小于一》!——黄灿然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5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