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以来,中国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可谓殚精竭虑,在诺奖颁奖之前就纷纷猜测201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会花落谁家,有人说是村上春树,有人说是米兰·昆德拉。2014年10月9日,瑞士文学院宣布诺奖得主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外界的第一反应是惊讶,然后问“此人是谁”。媒体人第一时间去找翻译家、教授,他们第一时间去查资料然后惊讶地拍着脑门儿:“原来是他!该得!该得!”文青们则一头雾水地跟着媒体念叨王朔和王小波当年如何受到《暗店街》的影响……他的书究竟怎么样呢?现在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作者剪影】
出名要趁早
1945年7月30日,莫迪亚诺出生在法国布洛涅·比扬古的一个富商家庭,他10岁就能写诗,几年后便开始尝试写小说。17岁立志成为作家,雄心极大。1968年处女作《星形广场》以离奇荒诞的内容和新颖独特的文笔,获得了罗歇·尼米埃奖和费内翁奖,使他一跃成为法国文坛一颗熠熠闪光的新星,当时的他年仅23岁。
拿奖到手软
莫迪亚诺在欧洲,尤其是法国,比在中国要著名得多。“当代最伟大”“无与伦比”等赞誉之词放在他身上都不为过,他还是一位拿奖拿到手软的作家。继处女作之后,他1969年的《夜巡》获钻石笔尖奖;1972年的《环城大道》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奖;1978年的《暗店街》获法国龚古尔文学奖,至此他已获得法国两项享誉最高的文学奖。2010年他获得了法兰西学会颁发的、表彰其终身成就的奇诺·德尔杜卡世界奖;2014年10月9日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颂奖词称“他用记忆的艺术,召唤最难把握的人物命运,揭露了占领时期的生活世界”。对此,喜爱他的人都说,这个奖已经迟到了好多年,因为他早已与另外一位法国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一起被称为“新寓言派”的大师。
悦链接·何谓“新寓言派”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文坛上几位作家连获各文学奖,“先有图尔尼埃,然后是莫迪亚诺和勒·克莱奇奥”,题材、形式、风格各不同,但全都着力于在形象描绘中蕴含深邃的寓意,“于是,他们在当代法国文坛上就有了‘新寓言派之美称”。在“新寓言派”的小说作品中,从主题、人物到背景、插曲,各种艺术形象好像都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征寓意:人物性格、言行和主要情节的寓意自不待言,就连色彩、人名、地名等也都蕴含着某种含义。
趣链接·诺奖公布数小时,莫迪亚诺却失联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常居于巴黎,很少接受媒体采访,生活中更是低调腼腆,在激动人心的诺奖颁奖时刻,他却与妻子在外散步,以致颁奖结果宣布数小时后,瑞典诺奖委员会还没能联系上他本人,直至散步的他,接到远在瑞士的女儿的电话,他才得知自己获得了万众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
【悦读】最代表·《暗店街》——一段苍凉而落寞的寻程
名著影响力
《暗店街》是莫迪亚诺31岁时赢得盛名的小说,并且获得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在法国文学界具有超凡影响力,甚至超过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马塞尔·普鲁斯特、玛格丽特·杜拉斯等均获过此奖)同时《暗店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译成了中文,影响了中国当时的诸多名家。王小波就曾在小说《万寿寺》中引用《暗灯街》中“我的过去,一片朦胧”作为开头,而文学大腕王朔也曾在自述《我看王朔》中说:《玩的就是心跳》是源自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的《暗店街》。
名著浓缩
《暗店街》中的主人公居伊数年前因偷越边境时遭遇劫难,受到极度刺激后丧失了对过去生活的记忆。他给私人侦探于特当了八年助理侦探,却常常因为记忆一片空白,而感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于是开始用探案技术在茫茫人海中调查自己的身世和来历。最终发现自己曾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公使馆工作,在十年前越境时丢失了女友也失去了记忆。《暗店街》描写了“占领时期”人的生存境遇,不安、恐惧的气息不时地弥漫在小说之中。
精彩书摘一
于特打开大门,我关上了前厅里的灯。在楼梯的平台上,于特踌躇了一会,然后才把大门关上。关门的金属碰撞声使我感到揪心,它标志着我一生中的一段很长的时期结束了。
“哎,居伊,真叫人伤心啊,不是吗?”于特一边对我说,一边从外套的口袋里掏出一块大手绢,擦着额头。
门上,仍然挂着那块长方形的、黑色的大理石板,上面刻着金色的,并以闪光片装饰起来的两行字:C·M·于特——私家侦探。
“我把它留在这里。”于特对我说。
接着,他把钥匙在锁眼里转了一圈。
我们顺着尼埃尔林荫大道,一直走到佩雷尔广场。虽然是在夜间,而且早已进入冬季,但是天气还很暖和。到了佩雷尔广场,我们坐在“绣球花”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于特喜欢这家咖啡馆,因为这里的椅子“和以前一样”,是细藤编花的。
“您呢,居伊,您以后怎么办呢?”他喝了口兑水的高级白兰地,这样问我。
“问我吗?我正在追踪一条线索。”
“一条线索?”
“是的,关于我过去的一条线索……”
我用夸张的语气说出这句话,弄得他笑了。
“我总是相信,有一天您一定会找到自己的过去的。”
这一回,他态度严肃,我很受感动。
精彩书摘二
我也搞不清我在这个礁湖旁边停留了多久。我在想着弗雷迪。不,他决不会沉没到海里去的,他也许决定割断最后一条线索,隐遁到环礁里去了。我最终一定会找到他的。接下去,我还得尝试最后一次奔走,到我以前在罗马的旧居——暗店街2号去一趟。endprint
夜幕降临大地。礁湖随着它的一片绿色的消失,自己也逐渐地隐没了。水面上,一些暗紫色的影子就像忽隐忽现的磷火一样奔突着。
我下意识地从口袋里掏出我原来想交给弗雷迪看的我们的那些照片,其中有一张是嘉·奥尔罗夫女孩时代的。直到这时,我才发现她在哭。我们从她颦眉的样子就可以猜测出来。有一会儿,我的思想把我从这个礁湖导离开去,带到另一个遥远的世界,带到俄国南部的一个海水浴疗养地,这张照片就是好多年前在那里拍的。黄昏时分,一个小女孩跟随着她的母亲从海滩上回家来。她因为还想再玩,就莫名其妙地哭起来了。她离去了。她已经拐过街角,而我们的生命不也正是像孩子的这种忧伤一样,会很快地在暮色中消失吗?
精彩书摘三(经典开篇)
我的过去,一片朦胧……
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当时,我正在等着雨停——那场雨很大,它从我同于特分手的那个时候起,就倾泻下来了。
速用典范: 记忆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条暗店街。那里或许堆放的只是一些陈旧无用的破烂,或许只剩下滞重呛鼻的浓厚尘埃,这样的暗店街只是你我生命中的一个往日碎片,但没有了它,我们的生命便一无所有,我们就什么都不是。走过的道路、留下的脚印,尽管短暂,甚至不堪,却是生命之所以是生命、你之所以是你、我之所以是我的唯一理由,是你我心中不可抛却的暗店街。
【悦读】拾贝·其他经典速读
《夜半撞车》
作品速读:
深夜,一名孤独的青年在巴黎街头漫步,被一辆湖绿色的“菲亚特”轿车撞倒了。他与肇事车辆的车主,一位名叫雅克琳娜·博塞尔让的女子一起坐上警车,被送往医院。等
他清醒时,却只身躺在一家诊所,那名女子已不见踪影,而他得到了一笔钱。为了弄清事实,离开诊所后,他按照一个不确切的地址,开始寻找、调查那位女子。小说描述了这位年轻人在寻觅的过程中,记忆起一个个早年生活的片段,重新思索了自己过去的生活,最终,他找到了雅克琳娜·博塞尔让,一切又复归平静。
精彩书摘:
1.我觉得,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裂口正面向未知的境界敞开。
2.我们可能在夜里的某些时候不知不觉地进入一个并行的世界:一套没有熄灯的空房间,甚至一条死胡同一般的小街。我们在那里发现那些很久以来早已不知去向的东西:一件吉祥物,一封信,一把雨伞,一把钥匙,以及随着生命的流逝而丢失的猫、狗或马匹。
适用话题: 思索
《青春咖啡馆》
作品速读:
在巴黎塞纳河左岸的拉丁区,靠近卢森堡公园的奥黛翁,有一家名叫孔岱的咖啡馆。它像一块巨型磁铁一样,吸引着一群十八到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他们“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放荡不羁”,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在这群客人之中,有一个名叫露姬的女子特别引人注目。她光彩夺目,就像银幕上光芒四射的女影星。她是从哪里来的?她有着怎样的故事?她的迷人光芒之后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她是不是在逃避什么?故事围绕着这名年轻女子的失踪展开。四个叙述者纷纷登场,他们都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向读者娓娓讲述露姬的短暂人生经历。
精彩书摘:
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有时,你会发现,她一大早就坐在那里了。要么,到午夜时分,她才出现,然后在那里一直待到咖啡馆打烊。在这个街区,这家咖啡馆还有布盖和拉贝格拉是关门最晚的,但孔岱却云集了最千奇百怪的顾客。岁月流逝,我常常不由自主地问自己,是否仅仅因了她的存在,才使得那家咖啡馆和那里的人都显得那么异乎寻常和与众不同,仿佛她用自己的芬芳把他们都浸透了。
适用话题: 追忆青春
《缓刑》
作品速读:
年少的“我”和弟弟寄居在一栋属于三个女人的别墅里。这是一座二层楼的房子,正面的墙上爬满了常春藤。英国人称作“凸肚窗”的一扇凸起的窗户延伸了客厅的长度。在花园的一座平台的深
处,吉约坦医生的坟墓掩映在铁线莲之中。然而周遭的成人世界却充满了谜题:房子为什么没有男主人?阿妮为什么整夜哭泣?洛里斯通街的那伙人在干什么买卖?……通过“我”(10岁男孩)的感受,看待周围的一切,展现了既真实又充满疑问的世界,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精彩书摘:
1.童年建立在流沙之上,我们在其中盲目前行,就像一条没有铭牌的丧家犬。
2.这个笑容在我的记忆中是罗歇·樊尚的主要特征:它永远挂在他的嘴唇上。罗歇·樊尚沉浸在这微笑中,这微笑并不快乐,而是冷淡、迷惘的,就像笼罩在他身上的一团轻雾。他的微笑、他的声音和他的举止都给人低沉压抑的感觉。
适用话题: 好奇
《地平线》
作品速读:
年逾古稀的博斯曼斯开始回忆过往的生活。偶然的一天,他想到了在40年前曾经交往过的一个女孩,她叫玛格丽特·勒科兹。那段时间,两人经常出双入对,因为两人有共同的经历,都被人跟踪。玛格丽特是被一个名叫布亚瓦尔的男人,而博斯曼斯是被他的母亲和继父。玛格丽特是在一家咖啡馆内认识布亚瓦尔的,后者开始对她死缠烂打。为了摆脱这个人,玛格丽特去过瑞士,又辗转来到巴黎,就是在那里她认识了博斯曼斯。玛格丽特的工作是当保姆,她的雇主是个有点神秘的男医生,他过去似乎和一些邪教团体有关联。后来,男医生被捕,玛格丽特再次选择逃亡,杳无音讯。40年后的现在,博斯曼斯决定重新找到玛格丽特,于是他前往柏林,再次找寻这个神秘的女人……
精彩书摘:
1.一些短暂的相遇,巧合和空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要比你在一生中其他年龄时更大,这种相遇没有未来,如同在夜里的一列火车中。
2.一些人在青年时代是朋友,但有些人不会变老,他们在四十年后跟其他人迎面相遇,就再也认不出那些人。另外,他们之间也不可能再有任何接触:他们往往是并排待着,但每个人都在一条不同的时间走廊里。他们即使想互相说话,也不会听到对方的声音,如同两个人被鱼缸玻璃隔开那样。endprint
适用话题: 相遇
他说·名家印象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莫言:他是非常有深度的作家,也是很寂寞低调的作家。他的作品常反映小人物的生活,不太长,一般是中篇,三四万字,很生动。
著名作家 王小波:现代小说的最高成就者是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莫迪亚诺,还有玛格丽特·杜拉斯。
著名法语翻译 余中先:他的作品主要是对二战历史个人化的回顾,这与他的犹太人后裔身份有关,他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寻找自己文化意义上的身份。他对二战中巴黎的描写非常巧妙,很擅长从地理上描写巴黎,这和刘心武的《钟鼓楼》有点像。
莫迪亚诺《暗店街》《星形广场》等小说的译者、首师大教授 李玉民:莫迪亚诺获得诺奖,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那是他坚守如一的成果。将近五十年的写作生涯,发表三十余部作品,却总是表现同样的主题,这恐怕只有莫迪亚诺能做到了。《星形广场》《暗店街》都是通过记忆寻找过去,其实这是他所有小说的共同主题,至于具体寻找什么,寻找的具体过程,每部小说又各不相同,各呈异彩和魅力。异彩纷呈的魅力,赋予了同一主题以巨大的文学价值。想必正是这种坚守如一的特点,打动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因而有这样的授奖词:“他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最不可把握的人类命运,揭露了占领时期的生命世界。”
编后语:每一位诺奖得主都并非空挂虚头,正如诺奖颂词所说,莫迪亚诺的作品确实“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希望这位诺奖得主能够在将来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作品,也祝福常年“陪跑”的村上春树老师能早日得奖,更要祝福北岛等中国的文学家,希望他们早日摘得桂冠,再次为国争光。最后附上一封莫迪亚诺给中国读者的一封小信。
致中国读者:
我很难对我的书谈些什么,虽然我已经写了它。
我更愿意谈谈在我获知这本书要被译成中文时的感受。我觉得很幸福。还在孩提时代,我就十分向往这门语言;那些方块字总是令我很着迷,而且,想必我把这种痴迷传给了我的女儿,她为了学习中文,曾在北京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也许,这本书的中译本,具有比法语原著更多的神秘色彩和奇特意味;这种神秘和奇特正是我在撰写本书时想要赋予它的。如果这个心愿得以实现,那么,这不仅仅归功于我自己,更应归功于中文这门美妙的语言。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endprint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14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