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副校长“强制剪发”引发众议纷纭

时间:2023/11/9 作者: 只为烦。 热度: 35344
  刘泳美

  一、热点聚焦

  2014年10月10日上午,广西梧州濛江一中一名姓黄的副校长将近30名留长发的男生、女生集合到校内的空地上,对他们强行进行理发,并广播让其他师生围观。此举引发众议纷纭,不少学生在网络上吐槽,部分媒体、教授表示反对,不少学生家长和大部分网友却表示支持。

  二、素材扫描

  No. 1 强制剪发,孰是孰非

  1.《春城晚报》2014年10月13日撰文指合规而不合理

  该报署名文章指出,强制理发首先是一种行为暴力,在未曾与学生事先沟通,明晰是非,并取得学生的主动认可和接受的前提下,突袭将学生的头发剪成“鸡窝头,稀疏又参差不齐”,未尝不是一种“教育强权”;其次是一种精神暴力。作为一种惩戒方式,“示众”在国内历来就有传统,但人们已越来越意识到这种方式的不合理性,被指缺乏法理支持,无视个人尊严和人格。这种方式作用于心理承受能力尚不成熟的未成年学生,更是堪忧。

  考场速用 尊重

  尊重学生,首先要从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心理,多与学生沟通做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其难点正在于与学生思想情感的碰撞与交流。作为教师,如果在未取得学生的主动认可与接受的前提下,突袭将学生的头发剪成学生不能接受的情形,这对学生的心理会造成巨大的伤害,这对于学生的承受力与教育的初衷显然是于事无补的。

  2.荆楚网2014年10月14日撰文:《强制剪发,好心怎如冗发般碎满地?》

  文章指出,为了使学生的发型远离哈韩、哈日,能够达到中学生的阳光清新,强行剪掉部分学生头发,引发学生事后的不满以及学者们的反对。面对质疑,该副校长表示,即便自己副校长当不成,也不会任由学生继续哈下去,如此悲情,可见其一片“冰心”。但是,剪发的效果如何,最终要看学生心里是否接受。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是欲速则不达,甚至在师生之间形成了对立对抗的情绪。被强制剪发的学生,多数心里并不认同,可谓伤了副校长的心,作为事件的当事人,副校长甚或上升到教师,应该学会反思。

  考场速用 教育方式

  教育的成效如何,要看教育方法与手段,更要看它是否为学生所接受。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教育的方式与手段不为学生所接受,其教育手段再好,也只能沦为空谈。因而,在实施教育手段的过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可谓不艰难。其难,就难在使用彼此都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

  3.网友:老师管得对,支持

  凤凰网黑龙江网友:好的个性要表扬,坏的个性要批评,老师管得对,支持!

  马鞍山论坛网友:作为学生家长,我支持这种有责任心的校长!

  腾讯微博网友“抬头不忘脚下”:等孩子们长大了会感谢这位校长的。我高中时就属于经常被老师抓出来的那拨儿人,现在回想起来,很感谢老师当时的严厉,因为人有时候就是需要被严厉管教。

  新华网发展论坛网友:学生完全可以在寒暑假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哈韩、哈日都无所谓。但在正常上学时间,就必须按照“学生守则”的规定剪发,这不是个性问题,而是学校规章制度的纪律问题。

  梦溪论坛网友:“暴力剪发”的做法的确是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但是,如今也确实有很多学生太不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收拾得很不像话。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硬性规范。当前,这一规范的度在哪儿,具体应该怎么执行,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甚至全社会都应该认真思考、讨论的问题。

  考场速用 文明、理性

  作为学校与教育工作者,千万要切记以礼教化这一教化之义。一旦我们教育的方法方式远离了文明,就很有可能走向教化的反面,成为“众矢之的”;而作为网友、观众与媒体,也应多一份对当前学校教育的复杂性的冷静观察与思索,切忌只看事情的某一侧面就对之横加指责。因为,对教育的任何漫不经心的、非理性的说三道四其实也是一种“暴力”。

  No. 2 教育“暴力”,并不走心,得不偿失

  1.珠海:强制理发,引发学生不满

  2008年12月23日《广州日报》报道,珠海某中学因为将理发师请到教室门口,强制让校内“发型不合格”的学生按照标准发型就地理发引发了部分学生的不满。有学生偷拍了理发师在教室门口为“不听话”的学生剪发的镜头并将其放在网络上。

  考场速用 因与果

  强制“理发”显然很不走心,其负面效果也就一目了然,学生为什么偷拍了理发师在教室门口为“不听话”学生的剪发镜头并将其放在网络上?很显然,他们期望通过此举表达自己的愤怒与反抗。

  2.西安:“绿领巾事件”,折射出教育的“冷暴力”

  2011年10月2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给一些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佩戴“绿领巾”一事,引发公众强烈关注。虽然校方称此举是为了激励“绿领巾”们上进,但仍引起许多家长和公众不满,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当下教育“冷暴力”的反思。之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142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中“冷暴力”现象普遍。72.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在上学期间遭受过老师的“冷暴力”。

  考场速用 冷暴力

  “绿领巾事件”之所以引发家长公众们的强烈关注与不满,是因为它折射出教育的冷暴力。这种暴力虽然没有伤及孩子们的肉体,但它会深深地伤害孩子们的心灵。这种冷暴力对孩子们心灵上所产生的伤害虽更具隐晦性,但远比肉体上的伤害后果严重得多。

  3.美国:热衷理发,教师拿学生试剪,得不偿失

  据美联社2005年3月17日报道,美国俄勒冈州维尔森威尔地区一所小学的一名教师由于疯狂热衷于理发,在未经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支付一名8岁学生20美元,将他的头发剪得又短又丑。后来,这位教师与学校在家长的控诉威胁下,被迫赔偿学生1万美元的精神损失费。endprint

  考场速用 尊重人格

  教师强迫学生理发并不是中国教师的专利,一旦教师们的教育手段不得体,就有可能做出别人眼中的荒唐事来。这位老师之所以把学生当作自己理发的试验品,最终不得不在家长的控诉威胁下赔偿巨额的精神损失费,原因就在于对学生人格的不够尊重。

  No. 3 “理发”,其实也可以变得很温馨

  1.台5学生打扫时间打球,遭老师剃头

  据2011年12月18日台湾中国网报道,新北市三民高中附设初中部一名女老师,因班上五名男学生常不打扫(卫生)跑去打篮球,担心他们被记过影响日后申请学校,与五人约定再犯就理平头。不料,几天之后,这五人果然再度违规,其中三人依约定理发,另两人声称没钱理发。于是,女老师帮两人剃头,老师很认真地替学生理发,遭剃发学生则与老师有说有笑。有学生用手机拍下放上网,写着:“老师强迫学生剃头。”知情学生却留言反呛:“老师免费剃还嫌。”

  2.教师自购理发器具,服务师生深受欢迎

  据2014年1月17日《赣州晚报》报道,章贡区沙石中学老师刘青自购理发器具,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理发技术,长期坚持为该校师生免费理发。由于理发技术高超,服务态度好,刘青老师此举深受师生们的热情欢迎,该校不少同学和老师也成了他的“常客”。

  考场速用 教育理念

  看似小小的留发、剪发事件,实则蕴含着提高的观念差异;同样是教育,同样是理发,有些场景可以变得温馨动人,像章贡区沙石中学老师刘青无私奉献,多年如一日为师生们理发,师生们也是那样开心乐意;有些场景也可以变得颇具情趣,像台湾新北市女教师给违规的男学生理发的事件,之所以令人称道,正因为理发的过程有说有笑、和谐温馨。

  三、凝眸美文

  变

  □一考生

  提到孙悟空,就会想到“看我七十二变”。

  提到刘谦,就会想到春晚的变魔术。提到淀粉与碘溶液,就会想到淀粉遇碘溶液变蓝。

  提到女人,就会想到女大十八变。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体现着变化,像“你变高了”“你变胖了”“你变聪明了”。

  今年的十一假期里,我也变了。把长头发给剪短了。

  初三了,最令人头痛的就是浪费时间。长头发每天早上都要花不少时间去梳理。终于我忍受不下去了:“妈,十一有空叫我爸帮我剪短发吧。”“嗯,女大十八变!”

  就这样,十月二日那天,我坐在椅子上等着我爸给我剪短发。

  一个小时过去了,刚剪出一个头发帘。两个小时过去了,终于剪好了。嗯,比想象的要好些,不是太难看,可以说得过去!十月三日、四日,窝在家里不敢出去。新剪短的头发,因为长时间梳在一起,都微微翘起来了。我又是洗又是用吹风机定型,这下头发终于不翘了。

  十月五日补课,刚进班就听到“哇”“嗯?”“你,剪了?”从原本都安静做作业的同学嘴里冒出来。数学老师愣是没认出我来,物理老师则说:“太可惜了,这么好的头发。”班主任开始没认出来,后来就问我:“是不是参照曾轶可的发型剪的?”生物老师看到我后说:“换发型了?新发型新气象?”

  原来挺普通,换了一个发型,倒成了关注对象。石主任更是厉害!八日正式上课,早上进校门,石主任用英语说:“我喜欢你的发型。”第二天又说了一遍,还一直盯着我的脑袋看,直到今天还在看。“石主任,能不要老盯着我吗?”石主任反倒拉着我说:“你这发型很Q。”

  唉!换了新发型,变了新样子。从一个普通人变成关注对象。看来当初真应该再想想再去剪头发。我的新发型,新气象变出来了。

  变,在生活中处处体现着。

  新变化,新气象。我会用它参加中考,用它改变我的现状,用它改变现在的一切,变成一个新的我。endprint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14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