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北京师范大学时表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随后,负责主编北京市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负责人表示,从明年9月起,北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
延伸阅读1: 课标新增背诵篇目全部为古文经典
我国最近一次修订中小学课标是在2012年。新课标增加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背诵篇目,而且新增的背诵篇目全部是古文经典。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分别是《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潤如酥)韩愈、《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曾几、《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包括《木兰辞》《卖炭翁》,以及《庄子》《礼记》《列子》中的篇目。
延伸阅读2: 众说纷纭:
□北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古诗词的学习以诵读为主
小学阶段重点是让学生多积累词汇、语句,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因此,在古诗词的选择上主要以简单为主,适合学生诵读。未来语文教育应该将经典文化考核作为改革的大方向。
□清华附小:学生诵古诗20多年
清华附小坚持诵读古诗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每个学期,学校都会推荐背诵古诗20首、文言文10篇。
□专家观点:课本古诗词增减应审慎
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不能被割裂的,语文课本无论是增减古诗词、散文,还是加入流行文化元素,作为语文教育的探索是必要的,但必须审慎对待,或可给予一线教师、家长、学生更充分的话语权和选择权。”
反素材链接: 上海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古诗全删,意在减负
2014年9月新学期,上海小学生使用的一年级语文新课本删除了原教材中最长的5篇课文,《画》《草》《登鹳雀楼》等8首古诗也不再以书面形式出现。随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对此,上海市教委回应称是为减轻小学生识字和背诵的压力。
【范文示例】请以“传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典诗词的启蒙作用不可轻视
□张颐武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方面,诗词源远流长,是贯穿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元素。另一方面,中国古典诗词至今仍活在人们的口中笔下,是所谓“活的经典”。中国文学最独特的成就正是以深蕴中国人审美意趣、价值观和独到语言魅力的诗词。古典诗词也是深深烙印在中国人内心世界的文化“积淀”的核心,是中国人“文化修养”的基本成分。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学习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成长的必需。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12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