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荔枝树并不是种在宫里,而是由福建巡抚吴士功进贡,共有五十八桶,每桶里种一棵树,太监们细细数过,共结果二百二十个。六月十八日这一天,有三十六个荔枝熟了。
根据宫里的规矩,太监们“拿十个进宫供佛,其余随晚膳后呈进”。乾隆皇帝看了看,下了一道旨:“明日早膳送。钦此。”
为啥当天晚上不吃?这是一个谜。有一种可能是,荔枝太珍贵,乾隆皇帝需要思考一下如何分配。
第二天吃完早饭,御茶房进呈了四十个荔枝——除了前一天拿到的三十六个之外,还有第二天早上新摘下来的四个。乾隆皇帝终于做出了决定,这些荔枝,先恭进皇太后二个,又差御茶房首领萧云鹏送给抚养过他的温惠皇贵太妃(康熙之妃)和裕贵妃(雍正之妃)每位鲜荔枝一个。剩下的赐皇后、令贵妃、舒妃、愉妃、庆妃、颖妃、婉嫔、忻嫔、豫嫔、林贵人、兰贵人、郭贵人、伊贵人、和贵人、瑞贵人,每位鲜荔枝一个。
这些细节,都被记在清宫的《哈密瓜、蜜荔枝底簿》,皇帝对待荔枝如此珍视,全因为荔枝乃是不易得的珍贵果品。
最著名的皇家荔枝爱好者,当数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有人推测,即使是快马加鞭,杨贵妃也不太可能吃到岭南的荔枝。
汉代皇帝也曾经试图在长安种植荔枝,结果始终不结一果。到了北宋宣和年间,徽宗想要吃新鲜的荔枝,权臣蔡京决定用小株的荔枝栽在瓦器中,敷以当地的泥土,用船运到汴京,移植于都门阙下。这种方法到了清代,又有了长足进步。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初九日,闽浙总督满保、福建巡抚黄国材奏报说:
荔枝盛产于福建地方,小树插桶内种植者,官民家中皆有,其味不亚于大树所产者,此等小树木载船运至通州甚易,并不累及官民,亦无须搬运人夫。是以将臣衙门种植桶内之小荔枝树,于四月开花结果后,即载船由水路运往通州……于六月初,赶在荔枝成熟之季,即可抵达京城。
乾隆皇帝的御制诗里,也有荔枝的身影。然而乾隆的这几首和荔枝有关的诗,似乎都在梦见一个和荔枝相关的故人,梦见当年御赐荔枝到内宫,而接受荔枝的那个人,似乎已经是“旧鸳侣”了。
旧鸳侣是谁?大家说法不一,从字面上看,大约是早年在潜邸时就跟从的后妃。这位故人大約很喜欢荔枝,继位早期的皇帝,每次分配荔枝的时候,就会念念不忘。
不过,这位故人大概没想到,其实宫里的荔枝,离福建原产地的荔枝味道,实在是差太多太多。乾隆年间担任过福建学政的沈初,有一次曾得到御赏的荔枝,吃完吐槽:“其味逊在闽中远甚。”
给你吃还瞎咧咧,真是欠扁。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