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参加了专升本考试,由于考试地点在离母校较远的平顶山第七中学考试。怕影响考试,我没有像其他同学,或住在母校明天早早地打车,或在离考场不远的旅社住下,而是,在前一天整个晚上在网吧里上网:一边搜索英译汉,一边困得点头再点头,一次点头一看时间。也许有人夸我用功,但后来回想起来就有点后悔了。因为英语考试我像那晚那样除了看时间外时常点头,这也许就意味着什么了。但是,当时自觉英语(英语向来就好)很简单(考后还和同场的同学对题),以致后来自觉能上专升本,把自己的书籍“丢”在了别人的宿舍里。
考后我就彻底放假了。我有意向报考并觉得能读母校的专升本专业,所以把除了几本重要的专科书(拿回家复习)外的大部分书籍加笔记先存在了一个姓李(可能曾经是经我介绍入学院社团的,我们同一宿舍楼)的朋友宿舍中,随后去取。后来,我打他的电话,回应是空号,再加上自己未能如愿以偿到母校继续深造,于是,2011年一整年也没有与他联系上。于是,我把取书籍这件事就落在了一边。
2011年后,时常有点想“丢”的书籍。其中,2012年某一天,我有意去母校一趟。在路上幸运地遇上了加入武术协会等协会的一名朋友(现在忘记名字了),当时,谈起姓李的同学,他正好认识(似乎是一个年级甚至是一个班的)。于是他把姓李的同学的新的联系方式给我了。
我当时就迅速做出反应,给姓李的同学打电话。但一切都晚了。他说,我也没说让保管一年的吧,这都一年多了,我早把它们扔了。原来他已经在外地找到了一份工作。于是,他又说,到时候回来请我吃饭。这样一来,我的书籍就彻底丢了。
现在回想丢书的前前后后,还是有点难过。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科书甚至作业本都放在家里并没有卖掉;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现在就职于与专业对口的单位,需要书籍的负载,下一阶段有意向考估价师也需要教材和笔记的“辅佐”。
作于2015年7月2日(约13:50——14:4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