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王蒙带着他的妻儿一家四口离开了他生活了多年的北京,踏上了开往新疆的列车,从此,王蒙从一个少年得志、前途光明、带有理想主义的青年作家,一个猛子扎到了生活的最底层,被重重地摔在了最坚实的大地上——直到79年离开新疆回北京。边疆16年的生活,特别是刚去的几年,他以一个普通农民的身份在伊犁劳动锻炼了整整6年,这段沉入中国社会最底层的生活让他深深体验到人之未体验的痛苦和煎熬。难怪外国记者在采访他时脱口而出的问道:“16年的磨难为什么没自杀,为什么没毁灭,为什么没垮掉”等等象常人那么多的为什么,而他却一一走了过来,这本身不是一个奇迹吗?
我们来看看他的回答,面对这样的问题,他总是充满诙谐的说:“因为我是一个乐观一个,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
学习王蒙,认识王蒙,读王蒙,除了他身上渊博的知识、洞察生活的悟性、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外,最重要的是从他身上读懂了活着的意义和永不被生活打垮的勇气,还有对生活永远的眷恋和大爱以及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和心态。
新疆16年的迷茫岁月中,既有“逍遥游”的精神观,更有看不到希望的痛苦和煎熬的无奈,这样的磨难和压力,在他思想心灵上留下的重压和创伤是不言而喻的难以想象。
他选择了等待,等待的后面是一种尊严,一种信念,一种节操,一种原则、一种大道。等待的同时正是他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这个16年的生活经历,是他痛苦而又逍遥的记忆,在新疆他完成了“换心的手术”,把他从一个文学青年变成了真正的“男人”。
王蒙的人生观说穿了是重生观和乐观,他的人生哲学是“重生哲学”和“活命哲学”!
一般人都知道王蒙是一个大智慧者,其实大智慧源于大磨难、大痛苦,是大磨难和大痛苦酝酿了他这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成就了他“不贪,不妒,不疲塌也不浮躁,不尖刻也不软弱”的处世态度和人生观点。
王蒙智慧、幽默、超然、自信、大度、乐观,这位生活中看上去很普通的人却给了我们太多不普通的超越生活的东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