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籍在浙江余杭,老屋在城里,与杨乃武先生家对门,隔河相望。解放初,不知啥原因,以出租老屋为生的祖父母,将十几间屋子捐了后,便迁居临安县一个叫集贤的小村庄,那原是祖母的老家,其时,只有伯父一人在那生活。从此,临安便成了故乡。及至后来,我们回老家,也基本上是去临安,余杭很难得去。
以前记得老家在临天公社集贤大队,伯父来信的信封上总是这样落款的.集贤之不过是官方文书上用的,家人的交谈中,总是称为棋园里,当然这这三个字的写法,也是最近考证出来的.原来只会讲,不会写.
集贤村(原名棋园里),位于杭州临安市府锦城东北三公里.背靠西径山,左枕东山,右有小溪流过.
之所以称为集贤村,据清代《临安县志》和《俞氏宗谱》记载,西径山麓之集贤村,曾出百余位科举士子,贤才济济,其中最著名者便是出于唐、宋间之十八进士,众谓之“十八进士共一山(村)”。叹为观止处更在于,此十八位进士同出一门,均系当地俞姓族人,真可谓“一方集贤地,一门进士公”!“沧海桑田一代风流传千古,地灵人杰十八进士集一村。”此为后人歌颂西径山十八进士之赞联。
数百年间,如此众多的西径子弟由科举致仕,昭显青史,赫赫扬名,这在中国科举史上实属罕见,堪称中华科举文化成功之典范。后人于西径山建有十八进士纪念馆,旨在奉扬先贤惠德,希望后人门笃志敏学、赓续贤统,浪推前潮。
我不才,但或多或少沾了点老家的仙气,读了些书,在全国统考中,也上了大学.及至后来以史学士的资格毕了业.按古时候的说法,大概也可恭添进士行列里的.当然也会写那么点东西,来祭奠抒怀一番.
至于棋园里的来历,问我父亲,他也云里雾里的讲不清楚.后来还是在故乡的网页看见出处,才得以略知一二.据说源于还有上八洞两位仙人的一段故事.
很久以前,上八洞神仙吕洞宾与铁拐李一道下凡游历名山大川。一天,他俩游历到西径山脚,只见山上诸峰突起,林荫蔽日,古木参天,野花飘香,又见山下农户庭院粉墙黑瓦,错落有致,近处人欢畜叫,远处炊烟缭绕,一派世外桃源的安乐景象。两位神仙边走边谈,信步踏上村东边的那座山头,登高而望,人间美景尽收眼底。山上正好有一块桌面般大的石台平面,不觉棋瘾上来,两神仙搓搓手面对面地坐了下来,一个变出棋盘,一个变出棋子,就地搬车跳马,进炮挺卒地下起象棋来了。两神仙正在楚河汉界杀得难分难解,忽听得天空上传来一阵嘈杂的鸟叫声。抬头一看,原来是一群麦老鸦,哇啦哇啦地乱叫着飞经东山上空。两神仙皱了皱眉头,继续下棋。这时天空上有一只不识相的麦老鸦,朝下撒了一泡白兮兮的屎,不偏不倚,正巧落在那棋盘上,沾污了好几粒棋子。两个神仙一瞧,棋也下不成了,只觉大煞风景得很!这边吕洞宾用手向上一点,使了个定身法,把那群麦老鸦定在了半空中。另一边铁拐李气鼓鼓地说:“让我来教训教训这群讨厌的东西!”说着他抓起棋盘中的棋子,往空中狠狠一抛,那群麦老鸦被打得晕头转向,痛得不敢叫喊。神仙的气还未出够,大声地朝麦老鸦训斥道:“从今以后,不准你们飞经集贤这个村子!”那一盘棋子从天空中掉落下来后,七零八落地散布于山下的村子里。说也奇怪,凡是棋子落下的地方,马上就成了一口水井,那三十二颗棋子也就成了三十二口水井。居高而眺,好像一个摆得端端正正的棋盘。而水井里涌出来的清泉竟带有甜味,不管干旱多长时间,这三十二口水井始终泉涌不止,当地黎民百姓一直享用至今。从那以后,人们便把这个村子叫做棋园里。神仙的话也果然灵验,从那时候起,集贤村里就再也见不到麦老鸦了。
听家人乡党叫了几十年的棋园里,到今日方知其中原由,与我来说,当是幸事,至少在家人面前,可以显摆一下了.
另据稗史记载,东晋宰相谢安曾隐居西径东山,“常于谷中下棋抚琴,因麦鸦粪污首,安以手指之,鸦遂去,自此集贤一境无鸦患”。
关于东山,我将会写点关于祖坟的故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