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难,做儒者更难!这或许是读《孔子家语-儒行解第五》最大感悟。
原以为懂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基本道理,便离儒者近了,其实不然!
按《儒行解第五》之阐述,作为儒者可有十三四条标准来判断,而要达到其中任何一条都有难度!
如对儒者外表举止的判断,孔子如是曰:“儒有衣冠中,动作顺,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愧,难进而易退,粥粥若无能也”,意思就是作为儒者穿戴中规中矩,不标新立异,行为谨慎从容。他们可以如傲慢般的拒绝高官厚禄,也可以如谦让酒食般对待小事。心怀敬畏的作大事,心怀愧疚的处理各种小事。谦虚的对待人生进退。
按这样的要求,似乎在衣着上就难处理得当。如今衣着种类颇多,不分场合穿戴比比皆是,自己也难幸免不随大流,若正式场合穿休闲的,着西服不系领带.脚着旅游鞋之类。大环境如此,一介草民总不能“标新立异”了吧,随了流,却离儒者形象去远了,坏了规矩,所以难成儒者!至于心怀敬畏和谦逊处事,更无市场,除了让讪笑外,也是难成一切的,便如此也随了大流!万事皆随了流,还敢奢谈成儒者?
至于其他十多种标准,那更不可及,所以,做人难,做儒者更难,难于上青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