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修七教,外行三至,是孔子的政治理想。他希望通过七教三至,使君王能修身立己,以德治国,实现德政相兼的治国策略。
七教: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益宽,上亲贤则下择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
三至,至礼不让而天下治,至赏不费而天下士悦,至乐无声而天下民和。
七教是治民之本,三至则是治国之道!
与我而言,七教三至似乎无关痛痒,处江湖之远,何须妄谈治国之道!但计生于国企,内心还是有些期许的。尤其对七教中的最后两教充满了希冀!
也是想将七教化解为当官之道,让三至成为员工理想!但孔子已去千百年,尸骨已腐朽成云烟,奢谈七教三至,犹如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了,虽然此话有些辱没斯文,却也很实际。
从来百无一用是书生,即便是孔子,再有为国之道,治国之本,又如何,总还是逃脱不了“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之丧家犬”的定论。作为倡导爱人、知贤和官能儒文化的鼻祖,尚且这样的命运,其他人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说到底,“内修七教而上不劳,外行三至而财不费”的理想,终究是遥不可及的,就当吟诗般的想想罢了!
赞(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