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海天散文 似水年华 心灵感悟 天涯旅人 睹物思人 文化苦旅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莫扰宏村梦

时间:2013/11/29 作者: 楚言 热度: 84905

不经意间路过徽州地区,便怀揣一份”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念想,停车歇马地去了歙县、婺源、黟县等处,一路行去,随意滴打量着雾霭婆娑地青山,盘垣于妩媚轻盈地碧水旁,流连在曲径通幽的乡路里,任那清新的气息徐徐逼入心肺,贪婪而无顾忌。
的确,徽州是美的,那牌楼、那村落、那建筑,或者那儿的人,都足以让汤显祖发出“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咏叹来。尤其是那远山里翻滚着的云雾,时高时低,若烟非烟,似云非云,映衬着错落有致的百墙黑瓦,影影绰绰的,时而重彩泼墨,时而淡抹写意,宛如整卷恢宏的长卷,(致极了,于是乎,山因水清,水因山活,极为惬意,直叫人不思归去…
的确,徽州是美的。那隐匿与山间的寻常民居,那堆砌与脚下的石板小路,那隽刻于屋檐下的徽雕,还有那藏而不露的朴实民风,都足以是久居于喧嚣嘈杂都市里的游客,为之痴迷,为之癫狂,而大呼“舍不得离去”…
徽州是美的,其之美,更是源于那书院里久久回荡着的”人之初,性本善”的朗朗书声,也源于那私塾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切切私语,更是源于那阁謝里“书生意气,挥斥方酋”激扬论辨,直直熏然着占满了“金银气”的现在客,而由衷发出“宁静以致远”的感慨来…
徽州是美的,但这份美属于谁?

去年此时,路过徽州,去了宏村。流连在南湖书院,在文昌阁、启蒙阁前徘徊,静静地看楼前屋后进进出出的人流,似乎有点思古人之幽幽的感觉,想着这里的前生今世…
到了徽州,来了宏村,那灰瓦白墙的建筑是要看的,却弄不明白那那大幅的女儿墙怎不见一个窗户,哪怕是小小的一个气窗也好吧,只千篇一律的光光的一堵墙,无论朝东朝西!
在月沼前,在街角处,南来北往的游人如织,密密地,插足也难,莫非这干众人真的也是无梦到徽州?
看着这墙,看着人流,我只有速速逃离的感觉,想不起来一生痴绝处的好来!也无从想起百年前这里的住客、这里的主人是否也整日面对那熙熙攘攘的人群,满耳充斥着南腔北调!若这样,我是不觉得以前的生活有啥好的!
但几十年前倭寇尚难踏足的宏村乃至徽州,总有汤显祖渴求的理由的!这理由未必是这里的建筑所透露出的“让三分海阔天空”的底蕴。
想女儿墙很久,恍然有所悟…那没有窗的女儿墙,是一种对蟊賊的防范,更是一种对耳根清静的自我修炼。想想也是,坐在面南的客厅大堂,只一扇大门可见,只路人匆匆的身影闪过,没有隔壁东屋西楼的呕哑嘈杂声入耳,原也是清静的很…
看游人那么多,总有些不安,这里的生活那堪这样被骚扰。这样的担心,忽然有了注解。就在若有所思之时,一个场景很合适宜的出现了!在街角的沟渠边,一老緼弯腰低眉正漂洗着一蓝青青的雪里蕻,二三米处,一个挎着长枪短炮的男人,对着那老女人一阵不停的咔嚓咔嚓,或许是闪光灯的喋喋不休,让老女人生烦了,只看见她掀起渠中的水,泼向那镜头,且是不住手地掀着,还夹带着嘴里的不清不爽,虽然听不懂那土话,但那神情分明显示了其愤慨和烦躁。起先,看到这一景,有一点吒然,细一想,又是释然的。原本静怡的生活,何须别人叨扰,且又是被别人当作换钱的素材,自己得不到一丝好来,就是我也会脑羞的…
至此,算是明白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实,是有底线的或称之为界限的,不是处处都可以这样的,也不是人人会这样的,尤其是对早已习惯了安宁清静的的地方和人!
徽州是静美的,宏村是安逸的,但这只属于这里的世袭居民,不属于已经古去了的汤显祖,更不属于后来的匆匆过客!
想着“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倒是觉得那是后半句,而读懂了“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这前半句,那么,那些自视高雅的游客,还会热衷于此?还需要流连于此?
断断续续写了一年,啰啰嗦嗦讲了一堆,无非想这样的告诫自己,生当世界游,莫扰宏村梦!且以此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