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二十岁那年就开始了漫游生活,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以后又因寺从武帝巡游、封禅,游历了更多地方。这些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他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触了广泛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后来司马谈病危,他把自己著作历史的理想和愿望留给了司马迁。三年后,司马迁继承父职,他以极大的热情来对待自己的职务,四十二岁,他继承父亲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正式写作【史记】。
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当时汉代大将李陵抗匈奴,兵败投降。司马迁认为李陵的投降是迫于无奈,他必将寻找机会来报答汉代。正巧武帝问他对此事的看法,他就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武帝大怒,认为他是为李陵说情,加罪于司马迁,对他施加宫刑。这对司马迁是极大的摧残和耻辱。当时司马迁想以死来解脱,但是想到著作还没有完成,不能轻于一死。他决心“隐忍苛活”以极大的毅力来完成自己的事业。他出狱后升为中书令,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完成了【史记】一书的写作。
【史记】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纪传体历史巨著,是我国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共有一百三十篇,五十多万字,叙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二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史记】是杰出的历史著作,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文笔简洁,语言生动,成功地刻画了许多祤祤如生的历史人物,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阶级状况:它肯定了陈胜、吴广起义的进步作用,记叙了少数民族的活动,揭露了一些暴君、酷吏的罪恶。【史记】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篇写书的范典。
【史记】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大的文学价值,它不仅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而且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在【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中所写的一系列历史人物,表现了作者同情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为那些被侮辱、被迫害的人鸣不平的战斗热情。两千多年来,【史记】不仅是历史学家们学习的典范,而且也成为文学家学习的典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