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对田守诚的刻画也是成功的。他长期混迹官场,爬上高位,是个风派人物。他善于玩弄权术,对郑子云的鋭意改革不仅泼冷水,处心积虑地找茬子、钻空子,处处与郑子云为难,希望郑不战自垮。这场发生在党的十二大前的两个高层领导之间的较量,实际上是保守派和改革派的社会势力斗争的缩影。
作品还写到副部长孔祥、局长宋克跟郑子云、陈咏明的矛盾对立,显示了改革初期新旧观念的冲突。如孔祥的极左思想,宋克的疾妒心理,都促使他们跟改革派对抗。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作者坚持以性格、观念、意识、习惯的尖锐冲突和剧烈碰撞,从对立和对比中凹现人物个性,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操守,重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致描写,把人物的心理活动注入更为深广的社会人生内容,说明作者为适应内容的需要所进行的可贵探索和所取的新成就。
【沉重的翅膀】基于现实,改革进程的感受和认识,作者重彩浓墨地描绘郑子云、陈咏明等人为整顿、改革而进行的悲壮斗争,着力表现他们的进攻与招架,迈越与忧愤,揭示他们不仅不向直接的对立面妥协,而且还敢于在旧观念、旧习惯的包围中高高举起标新立异的旗帜,义不反顾一往向前的精神。尤其是郑子云,这是新时期文学中较早出现具有丰满形格的改革家,政治家形象,当地中国骨梁式的人物,作为高层领导干部,他既有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又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小说将他放在与对立面田守诚的激烈较量中,放在新旧意识的猛烈碰撞中,揭示他“不安分”的性格和时感疲惫、寂寞的内心,叙说他那悲壮的斗争历程。
田守诚和郑子云的对立,具有强烈的斗争色彩,他长期混迹官场,老谋深算,善于权术,惯于见风转舵,对郑子云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努力,不仅冷眼旁观,而是处心疾虑进行反对,这场发生在党的十二大之前的两场政府部长的“斗争”,实际是我国当时阻碍改革与力主改革两种社会势力较量的缩影。
与此同时。小说还着力表现郑子云们始终面对旧的传统观念,左倾思想,庸人哲学等习惯势力的严重挑战,在一张“无形的网”中左冲右突的情状。副部长孔祥、局长宋克、郑的秘书等人都同郑子云发生矛盾,闹别扭,显示了这场新旧观念的冲突。
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当代经济体制开始试图冲破历年的重负,带着沉重的翅膀腾飞之时,作家也在努力冲破历年生成的思维定势,经历过文革时期的草木皆兵,现在要解放思想,改变习惯,回到自由无束的新思维中去。
反映国情,倡导改革是当年对文学艺术肩负的使命,作品带有明显当代时代烙印。在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等旧的模式仍在制约着人们的头脑,作者大胆地表达这些想法,这是难当得的,相信作品面世后会有一定的争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