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莫言和《红高梁》

时间:2025/5/6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887
  莫言在小说【红高梁】中,以红高梁地为背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图画:

  “奶奶”戴凤莲十六岁被迫嫁给财主单挺秀的儿子单扁朗。出嫁那天,在红高梁地边,被“爷爷”余占鳌看中,后被轿夫赶走。到了单家,奶奶死硬不让单占身。第三天,奶奶走进了高梁地,“嫁给”了爷爷,两人在高梁地里相亲相爱。

  爷爷是个土匪,他几十年如一日,杀人越货,精忠报国,演出了一幕幕英勇壮烈的话剧。日军打进山东后,他拉起一支队伍,自称余司令,专杀汉奸和鬼子。

  1939年某一天,余司令的队伍到胶平公路去伏击日军车队。14岁的父亲跟着爷爷【余司令】一块去,奶奶送父亲到村头说:“立官,听干爹的话!”

  到了高梁地,爷爷准备战斗,父亲就伏在爷爷身旁。这时,奶奶带人送饭过来,高梁地旁边的公路上出现了鬼子的车队,从鬼子汽车上射来的子弹,在奶奶的胸膛上穿了两个洞。

  爷爷指挥着队伍向鬼子车队发起猛攻,消灭了鬼子的车队,其中有一个日军的少将。爷爷的队伍伤亡惨重。看着奶奶的尸体,爷爷流下了眼泪。

  象这样的场面,小说里还有很多。

  小说从民间的角度为我们再现了抗日战争的画面,展现的是一种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暴力赞歌,是一部表现中国人民在抗战中顽强生命力和充满血性与民族精神的经典作品。

  爷爷和奶奶是作者着力塑造的最主要的人物形象。

  爷爷叫余占鳌,也叫余司令,他勇敢剽悍,风流侗谠,他既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土匪,又是一个精忠报国的英雄,他所有关于类似于土匪的行径几乎都合于最善良最单纯的人性之美,他似匪而又非匪。

  爷爷是一个集善恶美丑于一身的典型人物。他表达爱恨的方式就是杀人,这种杀人行为,在传统的伦理道德中是不可饶恕的,但在具体的价值行为中,他杀人的行为是高度的爱人,是高度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体现。如他杀死横行乡里的单家父子,就是为了拯救陷于苦海中的老百姓。

  

  奶奶是作者在小说中刻画最成功最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她是一个充溢着生命力与性的诱惑的风流女子。她因为有一双难得的小脚和姣好的面容,被拥有高梁酒作坊的财主单挺秀看中,曾外祖父为了钱财将刚满十六岁的她嫁给单的儿子,单的儿子当时还患着麻风病。

  奶奶虽然生于封建社会,是一个大门不进小门不迈的女孩子,但她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是一个敢恨敢爱,敢作敢为的女中豪杰。出嫁三天,她就敢于在高梁地里跟余占鳌野合。在单家,她就敢于把管家罗汉大爷当做自己的情人。

  奶奶后来跟了爷爷,成了爷爷的主心骨,她鼓励爷爷抗日并且也是抗日的英雄,得到爷爷的爱,受到多人的尊重。作者用感人的笔触写下这样的场面:当她得知她的情人罗汉大爷为了保护他而遭到日本人活活生剥,痛不欲绝,她端出纪念罗汉大爷的血酒,让爷爷喝了去杀日本鬼子,她叫儿子上战场为罗汉大爷报仇,最后也象罗汉大爷一样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小说【红高梁】由一块块的感觉画面所组成,形成了一个以独特感觉为基础的“红高梁”世界。作者以家乡的红高梁为背景,以活生生的感觉记忆为笔锋,描写了家乡的抗日战斗画面。【红高梁】跟以往抗日文学不同,它摒弃了种种思想框框的制约,抹去了单纯乐观的色调,把家乡的抗日生活重新放置在民族的自然发展和充满血腥的历史中去。“红高梁”把抗日题材拖出了困境。

  1988年,由小说改编成电影【红高梁】获得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中国电影。

  2012年,莫言荣获世界诺贝尔文学奖。

  没有电影【红高梁】就没有小说【红高梁】,没有小说【红高梁】就没有莫言,没有莫言就没有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目前我们只能这样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