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秋,周立波从热河来到黒龙江的朱河县【现尚志市】元宝区,县委指派他为区委委员【后任书记】,他成了元宝镇土改运动的领导者。为了帮助广大贫苦农民翻身,他访穷问苦,发动群众挖穷根,倒苦水,组织群众反奸除霸,斗争地主,暴风骤雨的土改运动在元宝镇开展起来。他利用休息的时间记录下一幕幕惊天动地的斗争情景,为他以后的【暴风骤雨】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元宝镇距珠河县城50多里,是区委机关所在地,这里有大片肥沃的良田,都落在地主恶霸手里,大大地主有十多户,他们勾结日伪势力,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无恶不作。大地主韩凤祛【韩老六】有大量田产,不但用高额地租剥削农民,还利用当村长的权势对农民进行派捐、派税,农民们对他恨之如骨。日本投降后,这里有大闹土匪,农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周立波来到元宝后,同区委同志分析了形势,决定从实际出发,贯彻省委指示,发动农民群众,同地主阶级进行都争。周立波亲自下到苦大仇深的农民家中,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血泪史,结识了不少农民朋友,他还举办了农民短期训练班,培养了一批农民干部,然后通过积极分子扎根串联,广泛发动群众,把农会和民兵组织起来。
群众组织起来以后,周立波和区委就组织农民挖穷根、挖臭根、挖坏根,农民的斗争情绪高涨起来了。元宝镇的土改运动从斗争恶霸地主陈福延开始,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他们还派出村干部和民兵在城乡抓捕一些罪大恶极的反动地主和反革命分子。
1947年,周立波在元宝镇工作了半年时间,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后来,省委把他调到宣传部,主办松江农民报。离开时,群众帮他收拾行李,他最多的是书、报纸和写得密密麻麻的稿子,装满了几个麻袋。
周立波办报期间,因为元宝搞土改的场面所激动,他非常留恋那段斗争生活,就着手写作【暴风骤雨】。
周立波动笔后,仅用了50多天,就写出了上卷初稿,得到省委领导同志的支持。后来,周立波拿着一卷初稿到五常县周家岗继续深入生活。他在那里住了4个月,一边工作,一边修改上卷初稿。10月下旬,周立波回到省委宣传部。1948年,【暴风骤雨】上卷由东北书店出版发行。
1948年7月,周立波开始【暴风骤雨】下卷写作,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奋笔疾书,日夜加班,终于完成了下卷的创作。1949年5月,东北书店正式出版了该书的下卷。
周立波一生著作很多,【暴风骤雨】是其中一部,这本书出版后,很快就获得好评,不久被改编成电影,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艺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