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金刚烈火杀倭寇

时间:2025/4/12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612
  1942年,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在中国战场上不利的局面,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企图一举消灭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八路军和新四军。

  1942年5月1日,敌猷岗村宁次亲自指挥五万日军,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日军对抗日根据地采取了“杀光、抢光、烧光”野蛮的“三光”的政策,冀中根据地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和摧残。在党的领导下,冀中军民英勇地进行反扫荡斗争。冀中平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为了变被动为主动,主力部队转到外线作战,少数部队留在内线坚持斗争,他们在民兵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发挥了人民战争思想的巨大威力,坚持村自为战,人自为战,采用麻雀战、地道战的作战方法,同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他们炸炮楼,灭鬼子,杀汉奸,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经过一年多的斗争,根据地军民终于冲破了黎明前的黒暗,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作家刘流的章回评书体长篇小说【烈火金钢】,再现了冀中军民在反扫荡斗争中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

  作家刘流是冀中河间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曾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侦察科长,军区司令部参谋,军区军政学校区队长,军区政治部军事教官,白求恩学校军事教员、大队长,长期在晋察冀军区工作和战斗,对军事斗争的经验相当丰富。

  刘流从小就生活在冀中平原,对那里的风土人情也熟悉不过,小说中的小李庄就是作家曾经生活过的村庄。作家本人就是一名八路军,他对八路军同日伪作战的经过非常熟悉,这就为这部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刘流后来在关于创作【烈火金钢】的创作报告中写道:

  当时我在大会【1943年晋察冀边区群英会】服务,经常同英雄们在一起,当我了解了英雄们以后,脑子里自己的经历退让得没什么位置,游过来飞过去的总是英雄们的影子,如何呢?他们就象是生铁投进熔炉里一样,百炼成钢-------从此把形象印在心里-------这就好比一粒种子撞在我的心地,不能不让它生长起来。

  在群英会期间,战斗英雄们的事迹一直在激励着刘流,当时他就以英雄们的事迹为素材写了一部多幕剧,让英雄们自己来演,收到了很好的成功。通过舞台艺术的实践,刘流产生了一个愿望,他想用长篇小说的形式,表现中国人民在伟大抗日战争中的壮丽图景。但当时的战争环境相当严酷,战斗频繁,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抗战胜利后,刘流回了一趟老家,在河间,他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丰富了后来创作的资源。由于这次返乡,才使【烈火金钢】中的小李庄,英雄的冀中军民,一个个找到了原型,不断在作者的心底日益丰满灵动起来。

  新中国诞生后,刘流在保定市文化局工作,后来又调到河北省文联,在和平的环境中,使刘流的创作条件有了保证,他开始了【烈火金钢】创作的准备工作。在那些日子里,他白天工作,晚上就在灯下写作了,有时一干就是大半夜。当时经济条件困难,他买不起稿子,就用黄草纸写稿,【烈火金钢】九写在4个黄草纸本子上。后来,他的创作得到组织上的支持,破例批了他一年的创作假,使小说得以最后脱稿。1958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作品。
赞(2)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