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时的派斗还比较斯文,两派都能按照中央的【十六条】去做,“坚持文斗,不要武斗”。紫贝两大派刚刚形成的时候,两派斗争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和大辩论,也就是所谓的“文斗”。通过文斗,在舆论上压倒对手,战胜对立派,以争取和发动群众,壮大自己的派性组织。
街头大辩论为广大群众所喜见乐闻。每到傍晚华灯初上的时候,紫城镇大街上的人群好象增加了好几倍,人们这里一群,那里一伙,双方就紫贝运动发生的问题开展激烈的争论。如“一、二五”夺权啦,“二、一五”紧急通告啦,“五、一二”行动啦,不同的观点在迸裂出火花。就在这个时候,平时喜欢出风头的邢某某就出现在人群之中,专找不同观点的人进行辩论。他穿着一条背心,光着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抓到对手就不走了,跟对方争得脸红耳赤,斗得汗水淋漓。我和同学们就经常找他打“口水仗”,一回生,两回熟,很快就成了对手。邢某某是一个演员,口才很不错,一般人是驳不倒他的。但他跟我们斗,正好是“棋逢对手,互有输赢”。他的弱点是书读的不多,理论水平低,于是我们就专拣他的软下筋打,跟他打语录仗、社论仗【指背诵毛主席语录和报纸社论】,常常使他下不了台,在观众中大出洋象。他的优点是在辩论中不强词夺理,以大压小,输了便向我们投降:“这个------那个------这个社论我还学不到,我认输,我向小将们学习!”
有一次,我们兵团辩论小组在戏院门前搭台跟联总派有关人员进行对口辩论,为此,我们派出了最优秀的辩论人员。辩论场所人山人海,拥挤不堪。辩论员的精彩表演引起观众阵阵喝采,气氛相当热烈。邢某某是压台人物,他最后出场,在辩论过程中,他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竟出口不逊:“你们是革命小将,我是革命中将【意思是他的年纪比学生稍大一些】,我比你们大一级”。结果在人们的哄笑中被撵下台来。从此,他又多了一个“革命中将”的新绰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