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杨沫和《青春之歌》

时间:2025/4/7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8223
  【青春之歌】以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的历史为背景,以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为主线,围绕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过程,成功地展现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关键时刻的分化和觉醒,通过他们或坚定、或仿徨、或积极、或消极的选择,揭示了知识分子只有投身于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将自己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才有光明的前途。

  20世纪二三年代,中国多灾多难,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空前激烈,蒋介石加紧围剿红军,日本在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之后,又发动了侵略华北的战争,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

  一列火车从北平开出,向北戴河的方向开去。车上坐着一位文静、忧郁的少女,她就是林道静。她在北戴河下车,投靠乡村教书的亲属,但他们早搬走了,林道静只得在校长家暂时住下来。

  林道静生于北平一个大户人家,中学毕业后,她父亲逼她嫁给一位胡局长,她死也不嫁,只得离家出走。

  当林道静得知校长另有所图,走投无路,准备下海自杀,青年书生余永泽救了她,并向她抛出了爱情。林道静暂时在乡村小学当教员。

  九一八事变后,林道静在沉睡的乡村中惊醒,国家的危亡使她忧心如焚。这时,她遇上了大学生卢家川,他是一位爱国青年,林道静对他敬爱有加。

  后来,林道静回到北平,她已跟家庭决裂,被迫同余永泽同居,成了家庭主妇。余永泽是个自私、平庸,只注重个人生活的小人,胸无大志,林道静感到跟他在一起没有出路。

  在一栋学生宿舍里,林道静结识了一群爱国青年学生,卢家川也在这里。卢鼓励他摆脱旧生活,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去。林道静跟余永泽分手。余阻拦她参加革命,不满她同卢来往,在危急关关头拒绝救助,卢家川落到敌人手中。

  卢家川在狱中英勇斗争,壮烈牺牲。林道静接过他的事业,参加革命工作,后来也被捕了。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她逃出了敌人的魔爪。组织上派来江华指导她的工作,在江华的教育和帮助下,林道静越来越成熟,并对江华产生了爱情。

  在北平,林道静再次被捕,在狱中坚强不屈,出狱后,她积极投身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江华等革命同志一起,汇入革命的洪流中去。

  主人公林道静,是一个从个人抗争到走上革命导路的知识分子的艺术典型,她的成长道路和性格发展有三个阶段。

  首先是反抗阶段,她为了对抗家庭包办婚姻,被迫走上反抗的道路。她离家出走,幻想在社会上找出路,但社会同样腐朽黒暗,她在走投无路,理想破灭的情况下,决心以死抗争。

  接着是觉醒阶段,林道静从与余永泽同居到决裂,是不断摆脱小资产阶级感情,追求革命人生的过程。她在卢家川的引导下,阅读革命书籍,参加革命活动,认清余永泽的本质,同他决裂,终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最后是成熟阶段,经过农村斗争的风雨和狱中斗争的严峻考验,林道静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出狱后,林道静加入了共产党,她在党领导的北京大学的学生运动中得到锻炼,终于成为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林道静的成长过程,说明知识分子只有投身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把个人的命运与人民的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才是唯一正确的人生道路。

  【青春之歌】出版后,受到广大读着的热烈欢迎,销售量达500万册,并被翻译成日、英、法等十多国文字出版。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彭真、周扬、茅盾等在不同场合称赞这部作品,共青团中央也号召全国青年读这本书。

  文革时期,四人帮对【青春之歌】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把它定为毒草,作家也被关进了牛栏。粉碎四人帮后,作品被解放,重见天日。

  杨沫用她的经历影响年轻一代,【青春之歌】永唱不衰。

  

  
赞(1)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