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陈亮:惹祸不由己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 热度: 17399
吴钩

  淳熙五年(1178年),36岁的陈亮因为仕途失意,经常借酒浇愁,醉卧美人膝。这日,陈亮约了同乡的读书人甲,带了几名歌妓跑到庵寺饮酒作乐,同饮的还有客人乙。甲是“邑之狂士”,放浪不羁,乘着酒意,称陪酒的歌妓为妃。

  乙故意掇弄他,问:“既已册封了嫔妃,那拜谁为宰相呢?”甲指着陈亮说:“拜他为左丞相。”乙又问:“那你封我什么官?”甲哈哈大笑,说:“拜你为右丞相。吾用二相,大事可成矣。”乙一听,将甲扶上高座,然后拉着陈亮行跪拜礼,歌妓则模仿嫔妃的样子,捧觞劝酒,唱《降黄龙》祝贺。这当然是酒后的胡闹,但若是被官府知道,可是杀头的谋逆之罪。

  要命的是,乙是个奸佞小人,第二天便向刑部尚书何澹告了密。更要命的是,何澹跟陈亮还有私怨。原来,早年陈亮在太学读书,时任国子祭酒的何澹很不喜欢他,以考试不合格为由将他逐出太学。陈亮自是愤愤不平,逢人就说: “亮老矣,反为小子所辱。”何澹觉得声誉受损,对陈亮怀恨在心。

  乙的告密让何澹高兴坏了,立即命人将陈亮与甲抓起来,关入刑部大牢。陈亮被打得体无全肤,不得不供认自己心图不轨。何澹将结案报告呈送宋孝宗,等着皇帝下旨处死陈亮。幸亏宋孝宗开明,说:“秀才醉了胡说乱道,何罪之有?”陈亮这才躲过一劫,无罪释放,同时获释的还有甲。

  淳熙十一年,倒霉的陈亮又惹上一场官司:他的家僮杀了人,被杀者恰好曾经侮辱过陈亮的父亲,其家属便認定家僮是受了陈亮的指使。于是,陈亮又被押人大牢。好在经好友辛弃疾斡旋,陈亮又给放了出来。

  绍熙元年(1190年),陈亮等地方名士赴乡宴。席间,陈亮因口味嗜辣,跟主人要了一把胡椒粉。宴会上倒没发生什么事,但半个月后,与陈亮同桌的卢姓士子暴亡,其子告官说:父亲是喝了陈亮的毒酒才身亡的,因为父亲与陈亮同桌饮酒,而陈亮桌前放有药末,父亲生前还说食有异味。可怜的陈亮第三次入狱,幸好查无实据,又被放了。

  三次身陷牢狱,虽说都有惊无险,但不明不白被抓入狱的人生经历,肯定给陈亮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导致出现反常人格。

  淳熙十四年冬,陈亮前往江西信州拜访辛弃疾。快进入辛弃疾居住的山村时,要经过一座小桥,马死活都不过桥,陈亮大怒,“拔剑斩马首,推马仆地,徒步而进”。辛弃疾在楼上看到这一幕,大惊。

  陈亮与辛弃疾性情相投、政见相合,见了面,少不得开怀畅饮,纵谈天下事,乘着酒意还说了很多不欲人知的心里话。辛弃疾又留陈亮在家里过夜,陈亮半夜酒醒,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起辛弃疾说的话,认为他醒来“必思其误,将杀我以灭口”,悄悄爬起来,偷了一匹马趁着夜色逃走了。

  对老朋友的不辞而别,辛弃疾自然是莫名其妙,托人给陈亮寄去一首新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过了一个多月,陈亮给辛弃疾寄来一封信,提出要借10贯钱,大概也是想刺探辛弃疾的心意吧。辛弃疾很讲交情,如数汇去。

  绍熙四年春,有过三次坐牢经历的陈亮参加科举考试,高中状元,授建康府判官。可惜,尚未到任,陈亮的生命已走到尽头。唉,人生苦短,还是要好好过日子。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