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相邻的两个王朝,北宋比起唐朝来,最为不堪的一项当属国防。唐朝多次痛击突厥等强敌,名声响彻欧亚大陆,号称“富宋”的北宋却全靠花钱买和平。直到靖康之耻,北宋半壁江山悲惨沦陷。难道北宋没汲取唐朝的强国经验?并非如此,只是北宋学偏了。
唐朝军事成功的第一大经验,就是强大的战略规划能力。面对凶悍强敌时,唐朝总能迅速施展新型战略,第一时间捏住对手的死穴。对这能力,北宋不但学习了,而且更上一层楼,发明出新的战略规划制度——阵图制度。
但问题在于,大唐在攻打强敌时,担当战略规划大任的都是张公谨、李泌等专业军事强人。大宋的“阵图”呢?宋太宗年间的“阵图”基本都是宋太宗亲自制定,这位军事水平入门级的帝王,战略规划水平可以想象。宋太宗之后,几乎都是由朝中的文臣们集体参详。这样一个外行人负责策划、拍板的团队,就算请李泌等唐代牛人来帮忙,恐怕也要气到吐血。
比起强大的战略规划能力,大唐的辉煌同样来自一个奇招:极度精明的外交战略,确切说,就是分化瓦解能力。
比如在唐太宗下决心反击突厥前,除了采纳张公瑾苦心布局的战略蓝图,更早早做好了反制布局:唐朝使者三年里顶着苦寒穿梭在草原,突厥治下的各部几乎全被唐朝成功策反。待到战事开打,东突厥迅速陷入“围殴”里,土崩瓦解。面对强敌吐蕃,大唐更是用强大的外交手腕突破困局,使吐蕃陷入“北病回纥之众,东有南诏之防,兵众寡弱”的窘地。
对于这种以高超外交智慧突破困局的妙笔,北宋的表现是蠢到感人。比如宋太宗年间的“雍熙北伐”战役,宋太宗也曾想过联络辽国周边的高丽等政权,对辽国发起围殴。可比起唐太宗的外交经营来,宋太宗此举完全是拍脑袋,事先没有任何外交渗透活动,大战在即时来了个一厢情愿。结果高丽那边收了北宋的礼品后,乐颠颠看着宋、辽单练,宋軍先赢后输,白白葬送好局。
面对送上门来的外交大礼,北宋的反应也是荒唐到昏聩。比如西夏元昊叛乱前,其叔父愤然投奔大宋,将元吴的图谋和盘托出。北宋延州知州兼大文学家郭劝却以“大宋乃礼仪之邦”为由,甩手把人送给了元吴。接下来元吴叛乱,西北兵连祸结,全是这昏聩思维惹的祸。
所以也就不奇怪,当辽国使臣送来不靠谱的“联金灭辽”战略时,为何北宋朝堂上下会一片欢呼,满以为靠着金人助拳,自己就能捡便宜收复燕云十六州?为何没人会想到,凶残的金人会反咬一口?因为满朝的大臣,除了文采斐然的书生,就是投帝王所好的弄臣。且不说有没有富国强兵的责任心,最起码的专业水平,对敌方虚实的认知,都严重不具备。于是,在唐朝载入史册的妙笔面前,北宋白然成了“东施”,代价却不只是被嘲笑,而是亡国。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