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房价之殇,宰相也受伤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 热度: 17400
大梁如姬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这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卜居》,对房价的吐槽可谓相当精准。看来,一线城市买房、租房之殇,古已有之。

  白居易32岁时正式成为公务员,在秘书省做校书郎,虽然工资还可以,但也买不起首都长安的房子,只能租房。常言道,上班穷三年,刚入职的白居易也租不起长安市区的房子,只能在郊区租了几间茅屋,这样一来,上班太远,又要“公交费”,于是养了匹马代步。

  两年后,眼见工作比较稳定,白居易就把老妈和弟弟接到一起,但租的房子里住不下那么多人,于是一咬牙,跑长安下面的渭南县买了一栋房给老妈住,自己平时还住在出租房里,节假日就去渭南度假。

  就这样过了十几年,白居易终于在50岁那年攒够了钱,在长安买下了第一栋经济适用房,成为有房一族。后来,白居易又在东都洛阳买了套豪宅,成就了晚年的潇洒。

  比起白居易,杜甫、刘禹锡、韩愈面对房价更无能为力。杜甫一生买不起房,在成都被资助了座茅屋,还被风吹得七零八落;刘禹锡的仕途也不顺利,几次搬迁以后,住进了著名的“陋室”,傲娇地写下“孔子云:何陋之有”来宽慰自己;韩愈当过京兆尹,又做过礼部侍郎,待遇也不低,但也是租了大半辈子房,到了晚年才买了套小住宅,不过已经很知足了。

  唐朝中后期的高级公务员买不起房,宋朝也一样,首都开封的房价地价跟现在的北上广没啥差别,用目击证人北宋诗人王禹偁的话说:“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

  地价贵成这样,京漂人员都很无奈,欧阳修开口就说:“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闲坊僦(租赁的意思)古屋,卑陋杂里闾。”欧阳修的仕途还算顺利,当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宰辅之位,但对首都的房价还是只能望房兴叹。而欧阳修租住的“古屋”周边环境怎么样呢?“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潴。墙壁豁四达,幸家无贮储。”三个字——脏乱差。末了又感叹,幸好自己家穷,所以哪怕房子差得没啥安全措施,小偷也不愿意光顾。

  人到中年,欧阳修忽然也开窍了,发现炒房卖房是个暴利行业,于是跑到安徽阜阳购置了一栋二手房,自此当上房奴。首都的房子买不起,二三线城市还是可以发展的,此后,欧阳修一心扑在这事上,20年间,在阜阳买了一百多间瓦房。

  欧阳修提拔了不少人,比如“三苏”。但进京当官之后,三苏也成了漂在京城的租房一族。苏洵一辈子虽然没啥积蓄,但很豪气,一入住开封就找二哥借钱买了套大房子。但苦了儿子,苏东坡成为房奴,帮老爹还了大半辈子的“房贷”。还完了债,他也要安置一家老小,于是找弟弟苏辙借钱,终于买了套房。可这样一来,又把弟弟逼得自怨自艾,“我老未有宅,诸予以为言。”

  好在苏辙后来官运不错,终于也开启了房奴人生。花了毕生财产,购置了一百多处大小宅子,虽然搞得“盎中粟将尽,橐中金亦殚”,但毕竟住得安心啊。

  陆游对房子也很绝望,“犹愧先楚公,终身无屋庐”,买不起,就只能租,但租房也有各种烦心事。

  行情不稳定,房东想涨价就涨价。杜甫就被逼得“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一年之中搬了四次家,本来文人们的书就多,搬一次家真是伤筋动骨啊。

  租房环境差。陶毂说租的房子特别小,但是没钱请工匠,只能自己動手改造,于是很多人把房子拦腰隔成小复式,下面大人住,上面子女住。上面空间太小,也放不下床,只能堆点箱子柜子,让他们当床睡。

  房东乱涨价。宋朝的宋绥和儿子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藏书三万卷,父子俩也比较慷慨,把自家当成图书馆,允许各位士大夫们来借阅。于是,不少士大夫和读书人为了方便借阅,就都在他们家附近租房子,房东见势就开始狂涨房价,以至于这一带的租房价格比周边贵了一倍多。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买不起房,或辛苦了大半辈子才能耗尽家产买栋房子。先秦时期,就有各类卿大夫或家臣兼并土地,成为大地主。西汉时期,权贵们动辄封邑多少户,钱越来越多,买房买地也越来越多,日子久了,平头老百姓只能成为家仆或佃农。于是,大汉开国不久,吕后就下达了限购令——想买第二套房,必须跟原来的房子挨在一起。因为挨在一起住的多是本家,那么,房子只能用来住,而不能用来炒了。

  东汉时期可谓权臣外戚的天下,跋扈的外戚奢侈无度,比如大将军梁冀和老婆孙寿的奢侈程度就让人想象不到。梁冀的大妹是汉顺帝的皇后,小妹是汉桓帝的皇后,因此一家飞黄腾达。汉桓帝即位以后,更是顺手就给他增了一万户封邑,加上他原有的,一共三万户,于是梁冀狂买房造园子。

  据《后汉书》记载,梁冀和孙寿各种占地造房子,比谁的更加豪华,所以造出来的院子美得不像话。此外,两人又到处建造园林,在园子里仿照天然景区,有树林、山泉、飞禽走兽,比国家动物园都豪华。

  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不出限购政策呢。唐朝也有限购令:想买卖房子和地皮,先问邻居同不同意,算是增加了一户买多套房的难度。可依然难不倒大土豪们,辛苦挣扎在买房线上的,永远是底层百姓。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