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唐“孔明”:平定西南,开拓万里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 热度: 14189
余显斌

  唐朝前期,对手是突厥,在名将李靖的征战下,突厥一败再败,可汗被俘,最终突厥被灭。唐朝终于获得和平。

  可是到了唐朝中期,西南方向一支力量兴起,这就是吐蕃。吐蕃军队从青藏高原打马而下,两度占领长安,开大唐未有之先河。一代名将郭子仪面对吐蕃,也无可奈何。最终,吐蕃被一个书生制服,走向没落。

  这个书生就是韦皋(gao)。

  一

  韦皋是杜陵人,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人,他出场时正逢乱世。当时,大唐内部发生泾原(今甘肃、宁夏的六盘山以东)兵变;外面则有两大敌对势力,一个是吐蕃,一个是南诏。

  泾原兵变的发起人是叛将朱泚,他带着哗变的士兵占领长安,将唐德宗赶了出去,自己登基称帝。朱泚觉得天下已经非他莫属,决定招降韦皋。

  韦皋此时担任的是殿中侍御史,临时署理陇州(今属陕西西安)行营留后事务。朱泚便派家僮持诏书前去任命韦皋为御史中丞。韦皋心系大唐,不但没接受朱泚的任命,还将他的家僮斩杀了。朱泚听闻消息,以为韦皋嫌官职小,马上派另一个家僮去宣读圣旨,这次是让韦皋当凤翔(今属陕西宝鸡)节度使。韦皋毫不客气,又将家僮等人斩首,只留下一个活口让其向朱泚通风报信。

  远在奉天(今辽宁沈阳)的唐德宗听说韦皋两次拒绝朱泚的任命,觉得韦皋是个难得的忠臣,于是也马上颁布圣旨,任命韦皋为御史大夫、陇州刺史,设置奉义军节度使以表彰他。

  不久,朱泚叛乱被韦皋等人消灭,唐德宗回到长安,征召韦皋为左金吾卫将军,又升迁为大将军。

  二

  内部抚平,外部战乱又起。当时南诏联合吐蕃进攻的方向是唐朝的蜀地(今四川境内),因为这里距离他们近,朝发可以夕至。派谁去抵御?唐德宗四处张望,最终选定韦皋。唐德宗觉得韦皋在平定泾原兵变时很好地展现了自己的谋略,这次一定也可以得胜归来。于是,唐德宗任命韦皋为检校户部尚书,兼剑南西川(今四川中西部)节度使,前去平定战乱。

  韦皋走马上任,来到了战斗最激烈的蜀地。他经过分析心中有了打算,知道该联合谁,该打击谁。

  他联合的对象是南诏。因为南诏本是唐朝附庸,后来,由于唐玄宗好大喜功,征讨南诏,南诏无奈才联合吐蕃将唐军打败。就在韦皋上任不久,南诏再次联合吐蕃进攻蜀地,被韦皋等人打败。吐蕃败后迁怒南诏:过去将南诏王称弟弟,现在则降为附庸。

  南诏王心里当然不愿意,也怕吐蕃吞并他,整日忐忑不安。

  韦皋认为这正是自己劝南诏王重新归附唐朝的最好机会。于是,韦皋派一名判官当使者入南诏劝说南诏王归顺大唐,以脱离对吐蕃的依附。唐使者去时,南诏和吐蕃还没决裂,吐蕃还有使者驻扎在南诏。南诏王担心吐蕃使者知道自己私下与唐使者结交后怪罪自己,不敢白天迎入唐使者,只有悄悄在夜里迎入。唐使者则潇洒大方地走进南诏宫殿,大声宣读大唐的诏书。南诏王“恐惧,顾左右失色”,吓得扑通一声跪下,接受了大唐的诏书。

  随后双方正式订立盟约。这次盟约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南诏会盟”。它标志着南诏在脱离大唐四十多年后重新回归大唐的管理之下,终于再次投入中原的怀抱。

  韦皋的计划也获得成功。

  接下来,他要展开兵力,对吐蕃进行决战了。

  三

  韦皋很有政治眼光,此时的形势虽然对大唐有利,但他并不打算先发动战争,而是等待吐蕃出手。吐蕃赞普终于坐不住了,决定出兵。出兵的对象不是大唐而是南诏,以惩戒其背弃自己、投奔唐朝。

  南诏王赶忙向韦皋求救。韦皋等待的就是这样的时机,过去是吐蕃、南诏联合对付唐朝,现在该是唐朝和南诏联手对付吐蕃的时候了。

  韦皋的计划是,分兵三路,马不停蹄,直指吐蕃。他命其中一名将领带着3000名善于骑射的士兵前去支援南诏王;另一名将领率军驻扎在唐与南诏的边境处,便于在背后给吐蕃以重击;第三支主力军则驻扎在距离吐蕃更近的唐与南诏的边境地带,几乎战鼓一响,就可抽刀厮杀,极有震慑作用。

  吐蕃赞普这次出兵,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立威。可是,此时吐蓍已经失去盟友,孤军作战,所有人几乎都看出来了,吐蕃必败。因此,还没开战,吐蕃士兵已经在士气上输了。

  吐蕃的投降也如雪崩一般呈现。

  首先准备投降的是吐蕃某著名城池的守将。吐蕃赞普知道后很着急,速派5000人把守城池,结果被韦皋的部将攻破。该城守将本就无心迎战,于是干脆出城投降了。

  吐蕃赞普知道后,忙派吐蕃地位很高的国师去攻打该城池,并下令若攻不下提头来见。谁知国师攻不下该城,也不想提头去见吐蕃赞普,也投降了。

  这件事情不亚于一场地震。

  吐蕃士兵想,国师都放弃抵抗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坚守?于是,一个个纷纷脱离战场投降,以至于“虏气衰,军不振”。与此同时,韦皋手下大将大受鼓舞,他们一鼓作气,攻下吐蕃的另一座重要城池,“俘系牛羊千计”,吐蕃人坚持不住,终于撤军。不甘心失败的吐蕃人离开时放出狠话,“期以明年”,再战一场。

  四

  第二年,吐蕃人果然再次发动进攻。这次,吐蕃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首先派出精锐部队驻扎在靠近南诏的泸水(长江支流),然后在边界险要位置筑城,取名悉摄。韦皋知道后,派出一位部将带着大唐和南诏联合军,开始了“拔钉子”的行动。

  韦皋认为悉摄是险地,临水靠山,正面进攻显然不合适,会给自己造成极大损伤。唐军和南诏军制定的袭击方法是:横渡泸水,一步步靠近吐蕃的军营,趁夜色冲进去。吐蕃军在黑夜里不知对方军队有多少,一时乱了阵脚,被打得溃不成军,败退后,准备逃往某山。可惜,他们计划虽好,逃跑时却被唐军和南诏军提前埋伏的一支军队包围。黑暗中,一声号角震响,唐军和南诏军一起冲向吐蕃军,吐蕃军再次大败。战斗结束后,唐军和南诏军清点战利品,仅俘虏就达到了两万人。

  吐蕃军经历几次失败后,认为当务之急必须攻下位于唐朝与南诏边境的嶲州(Xi,南诏所据,今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以隔断唐朝援军,然后长剑一挥,冲向南诏。

  为了这次征战胜利,吐蕃使出了调虎离山计,兵分两路,一路冲向大唐的国土朔方(今属宁夏银川),作为疑兵来转移唐军的视线。这支军队不多,仅仅三万。吐蕃的十余万主力则进军嶲州,准备趁唐军无暇顾及南诏,一举攻下南诏。

  韦皋得知吐蕃军的用意后立刻上奏朝廷,说这次去朔方的吐蕃军必定会夺取该地的粮草,建议朔方百姓趕快将田里的庄稼收了,让吐蕃军来后没粮食可吃,没草喂马,不战自败。

  接着,韦皋又制定出了对付吐蕃主力军的方法:派出多名将领率大军兵分三路、主动出击,采用大包抄战略,对吐蕃进行最后的大反攻。南诏军队马上响应,配合唐军行动。

  在唐军和南诏军的双重夹击下,十余万吐蕃人马几乎被歼灭一半,吐蕃军统帅也成了俘虏。一直威胁大唐的吐蕃铁骑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韦皋这个书生在击败吐蕃后,开始修筑驿路、驿站。于是,茶马古道上再次响起马铃声、号子声,大唐西南真正成了“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是年,公元801年。四年后,韦皋离世,61岁。

  他仿佛就是为了大唐的安定而来,任务完成,转身离开。有史家称他“立功西南,开拓万里,功名之盛诸葛之后未之有加”,说他无论智谋、忠心、事功,和孔明并列,都是当之无愧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