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日晚,南方再次开启了入冬模式。随后,小编发了一条朋友圈:真冷啊,回寒天。来自圈内好友的评论如下:
*来我怀里;
*你妈喊你回家穿秋裤了;
*多穿点,实在不行你用意念支撑,想想当初的古人;
*来我大北方快活啊!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
*……
果然是北方人在室內享受暖气,南方人在屋里裹紧棉被。尽管小编在长沙的寒冬里瑟瑟发抖,但一想到诗人李白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不由得开始同情古人:他们没有暖气、空调等现代科技的加持,没有围巾、手套、暖宝宝等御寒神器的护佑,独靠一身正气真的可以熬过漫漫寒冬吗?他们都是怎么迎接春天的?
1.涮火锅,品美酒
古人有云:“食、色,性也。”小编以为,御寒之根本,则为食。
对于吃,吃什么,素来都是有一套说法的,比如“冬吃萝卜夏吃姜”“?立冬补冬补嘴空”。冬季天气寒冷,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所以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的情况。
按中医的说法,牛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秋冬季节吃牛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实在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而小编在冬天里最愉悦的事情就是约上三五好友,在火锅店齐聚一堂。
令人意外的是,古人以食御寒的办法也是火锅。经过小编查阅资料后发现:火锅从来就不只是现代人餐桌上的宠儿,这门饮食艺术在商周时期就非常流行。
火锅,古人称为“古董羹”,因为将食材放入汤水中煮沸发出“咕咚”声而得名。
商周时期,青铜器文化繁荣昌盛,人们制作出炊具和盛器的结合体,就已经有了火锅的雏形。随着时代的变迁,火锅的展现方式也是层出不穷,由汉代的“五宫格”到陶渊明创的“菊花火锅”,火锅类型也变得更加丰富。
除了火锅,美酒也是古代驱寒必备的饮品。“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一首20字的小诗就把古人冬夜与朋友围炉对酒的情趣表现出来了。
不禁发问: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小编捂脸:嗯,还挺远的。
那不若效仿古人,与三五好友相约吃火锅、品美酒,静待冬日结束吧。
2.碳火盆,汤婆子
近日,小编在追一部很火的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中有一幕是这样的:由于他们没有分到屋内取暖的炭石,卫小娘对小蝶说:“用这些个灶炭多烧些热水,晚上灌汤婆子,你的床榻里,也多放一个。”
从剧中可以发现,古人可以通过烧柴炭来取暖,不管是炭盆、手炉,还是汤婆子,都是冬日里温暖的重要来源。
但炭盆中的取暖材料也随贫富差异而有所不同。富裕官僚人家可以用乌黑发亮、燃烧持久的炭取暖,穷苦老百姓家大多只能用稻草、秸秆取暖,还有人用牛粪取暖,牛粪虽然能燃烧供暖,但取暖的人必须忍受难闻的味道。
手炉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多为铜制,炉内装有里边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可以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
汤婆子和暖手炉跟我们现在的热水袋的原理类似,里面灌热水,主要用来焐脚,既可随身携带,也能放入被窝中。一般用铜或锡制成,此炉又称为“脚婆”“汤媪”。
小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汤婆子”,默默抱紧。
3.发达的“烘暖系统”
日常的器具御寒能力毕竟有限,古代宫廷为了保暖,往往采用的是大规模的“供暖系统”。
早在秦代,宫廷就已经采用火墙和壁炉维持室内温度。火墙是空心墙,墙下有火道,添火的炭口在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以顺着空心墙,传递到整个大殿。为了保证热力通畅,在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气孔排出。
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他人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温暖如春。
考古学家在秦长乐宫遗址曾发现火墙,以两块筒瓦做成管道,与灶相通,用来取暖,在咸阳宫殿遗址的洗浴池旁边还有三座壁炉,似为古时候的供暖设备。
汉代,宫中设有温室殿,以花椒为泥涂室做保温材料,再挂上锦绣壁毯,设屏风,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地上铺着西域毛毯。在这样的房间里生活,冬天自然不会感觉寒冷。而椒房也因为其温暖和芳香的特性,多子吉祥的寓意,成为皇后居所。
汉代皇宫以花椒为保温层的方法,也被后人效仿,《世说新语》记载,西晋首富石崇便“以椒为泥涂室”,南朝庾信《梦入堂内诗》中也有“香壁本泥椒”的记载。
这这这……就是北方的地暖吧?
羡慕嫉妒恨哪!
在查阅资料并且科普完之后,灭掉了小编对于古人的同情心,反而更加觉得南方的孩子们,真的太惨了。故而回复了小编朋友圈的那位朋友:古人过得比我们好一百倍!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