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治理淮河取得根本性胜利的70年,也是淮河下游的金湖县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70年。
金湖县地处淮河下游,北临白马湖,南滨高邮湖,内有宝应湖,三河、淮河入江水道横贯腹地,承接着淮河上中游16万平方公里的洪水,历史上素有“淮水走廊”之称。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古代淮河上游来水丰富,下游河道深阔,畅流入海,给人们带来舟楫与灌溉之利,时有“江淮熟,天下足”之美誉,也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民谚。然而,南宋绍熙五年(1194),黄河阳武段决口,夺泗夺淮,使淮河历史发生了从“利”到“害”的转折。至明朝中叶,黄河更是形成全面夺淮之势,多年的黄水带来大量泥沙,使淮河下游淤塞,便在泗州及淮阴、扬州三府的洼地区潴积漫流,猖狂肆虐。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水漫泗州”使泗州城彻底被泥沙埋没。宝应湖、白马湖、高邮湖及整个里下河地区水灾频繁,民不聊生。
千百年来,桀骜不训的淮水,曾经制造过多少人间悲剧。尤其是洪泽湖下游——横贯金湖县的三河进入高邮湖一段,河道弯曲,泥沙淤塞,宣泄不畅,十年九灾。翻开当地史籍,“堤岸决,田禾尽没”,“七月决堤,一片汪洋,无分河海”等记载,连篇累牍,触目惊心。1938年,国民党炸开了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水夺淮,两水争道,猛冲淮河下游。不到一夜工夫,金湖境内300多个圩口全部沉没。洪水席卷了所有的村庄,在一片白茫茫的激流里,到处漂浮着房料、柴草和人畜尸体。单是唐港德兴圩一处就淹死200多人。在地主家做長工的丁厚喜匆忙赶回家时,大水早已围住了他家的茅屋。站在淹没的圩上,遥望妻儿伏在即将坍塌的屋顶上呼救,他急得跳到水里去,一个个浪头又把他卷回。他捶胸、哭喊也无济于事,只得眼睁睁望着洪水吞没一家四口生命。“芦柴把子芦柴墙,芦柴捆子做大梁,洪水一冲净大光,家破人亡去逃荒。”这就是当时金湖地区人民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以后,治理淮河上升为国家工程。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周恩来总理提出了“蓄泄兼治”的治淮方针。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周恩来童年是在淮安度过的,早年生活的艰辛和淮河的洪灾,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记忆。早在1916年,周恩来在《避暑记》中写道:“淮皖大水,家乡波及。”这里的“淮皖大水”讲的就是淮河流域的洪水灾害。实际上,黄水夺淮700年,淮河水系遭受严重破坏,淮水入海无路,入江不畅,70%以上的淮水经三河入宝应湖、高邮湖缓慢入江,金湖地区成为名符其实的淮河洪水走廊。久而久之,此水路渐渐形成淮河入江水道。1951年夏,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国家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副部长李葆华,顾问、苏联专家布可夫等人视察淮河下游的金湖地区。他们认为:“入江水道和里运河存在问题很大,看来入江水道在黎城河必须改道,走金沟河直线势在必行。”国家紧接着治理淮河上中游,1953年,三河节制闸建成后,发挥了“平时蓄水、集中蓄洪”的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淮河下游的洪水出路问题。
金湖地区人民从千百年与淮水斗争的历程中更加体会到国家治理淮河决策的正确,国家水利部部长傅作义的意见是符合淮水出路规律的。因此,金湖地区人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开始在水路冲击形成的河道基础上,兴办淮河入江水道工程。1958年11月上旬,宝应县湖西工委(金湖县前身)组织民工2万余人,当时湖西地区总人口18.2万,9万余个劳力,出工劳力占总劳力的23%,可见金湖地区人民治淮的决心之大。经过122天的连续奋战,筑成总长45.5公里的大堤雏形,共完成土方261.34万立方米。因为人力物力不足,致工程标准低,未能起到行洪的作用。对于这一圩堤,虽然很长,但顶立部只有一丈宽,远远望去,就像一条扁担,所以被人民称其为“扁担圩”。就是这“扁担圩”,体现了金湖人民的超前意识、雄伟胆略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为后来淮河入江水道工程正式批准立项提供了实施依据和基础。
1959年,金湖县建县以后,多次向中共江苏省委及国家水利电力部提出兴建淮河入江水道的要求,由于当时国民经济困难等原因,兴办淮河入江水道工程一直被拖延下来。但是,周恩来总理始终没有忘记淮河治理工作。1955年春,国家淮委编制了淮河治理规划,对淮河洪水安排问题作出了充分论证,确定了“以入为主,入海为辅”的方针。在这期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要求,国家水利电力部部长钱正英专程到金湖县,实际了解兴办淮河入江水道工程事宜。1967年8月,江苏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具文上报水电部,要求批准兴办淮河入江水道工程。由于处于“文革”期间,有些人拿不定主意。周恩来总理根据毛泽东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指示,多次要求相关部门抓紧办理。9月27日,水电部提出了淮河入江水道初步规划以及设计任务书,报国家计划委员会。1968年底,国务院批复国家水电部,“同意江苏省兴办淮河入江水道”。1969年4月,江苏省在金湖县召开淮河入江水道工程筹备工作会议,并成立指挥部,设于金湖县黎城镇。确定参加施工的有六合、扬州、淮阴三个专区的22个县,共20.3万民工。10月24日,召开淮河入江水道工程全面开工大会,20多万民工云集金湖,还有华东水利学院教授和越南留学生参加开工典礼和施工劳动。工地上标语遍布,彩旗招展,广播嘹亮,人声鼎沸。当时,还动用直升飞机拍摄壮观的施工场景。金湖人民终于实现了兴建淮河入江水道的夙愿。
淮河入江水道的主体工程,一是新筑“三河拦河大坝”。拦腰斩断三河,使淮水改道直下高邮湖。坝基筑在5至8米深的淤泥上。采用“水中倒土、踩坯前进”的方法,在河中间合拢,坝底淤泥全部被挤走,共完成土方280余万立方米。二是在水中筑起“大汕子隔堤”。这里水草丛生,水茫茫一片,民工们以船为家,驻泊水上,在齐腰深的水里筑堤,共完成土方398万立方米。大汕子隔堤实现了阻断高邮湖水返流宝应湖,又成为“水乡金湖”至宝应、高邮的陆上通道。三是穿筑新堤和加固提升高邮湖大堤。先筑堰排水,再挖沟降水,共完成土方188.2万立方米,缩短防洪战线7.6公里。四是顾全大局,清障拆迁。在行洪道内的清障工程累计完成土方232万立方米。与此同时,共有2790户、11676人,房屋7821间需要拆迁。大家响应国家的号召,仅用20多天时间就全部搬迁完毕。在宝应湖畔的一片滩地,成立了淮胜人民公社,意为“治淮胜利”,在这里展开一场改天换地的斗争。1973年1月16日,《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题目是《举纲带目绘新图,垦荒三年超纲要》,介绍了这批金湖移民的事迹。
想当年,兴建淮河入江水道所挖的土方,如果按1米见方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一周。雄伟壮观的三河拦河大坝,把淮河旧道拦腰斩断,从三河闸奔腾而来的滔滔淮水,到了大坝下就低头改道南行。全长115公里的淮河入江水道巍巍大堤,挟持着波浪翻滚的洪水,按照人们的意志而吞吐。在那烟波浩淼的高邮湖面上,延绵30多公里的大汕子格堤,宛如一把倚天长剑,把高宝湖一劈两半。昔日险象丛生的宝应湖,成了一个平静的天然水库,拦河大坝北侧的石港翻水站,不仅可以翻水泄洪,而且成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一个梯级泵站,保证一泓清水向北流。登堤远望,田野葱绿,生机勃勃,人们可以自豪地说,淮水吞吐不由天,牵龙入江绘新图。
摆脱了水患的金湖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加紧社会主义建设。1983年11月11日,新华社发出通稿,《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登载:“金湖县粮食总产6.5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3.5亿斤,全县平均每户生产粮食10500斤,每人生产粮食2400斤,售粮1300斤,成为江苏省第一个户产万斤粮,人产一吨粮,人售商品粮超千斤的县。”经《半月谈》杂志评选,“金湖县户产万粮”被列为江苏省改革开放“五大成就”之一。
(责任编辑:巫勇)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