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中国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多年以来以民间文学为主要工作,发动会员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搜集民间传说、故事、民歌、谚语、俗语、儿歌、唱词等。将中华民族千百年传统文化遗产,慎重整理,运用新闻媒体、书籍出版发行等方式,开展爱国爱乡教育。
我担任江苏省民协副主席、南通市民协主席时,曾在主席团会议上建议:“我国的民间艺术工作,必须继承、发展、创新,民间文艺事业才会繁荣兴盛。”秉承这种想法,我在担任南通民协主席期间,为南通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创新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984年春节,上海民协邀请南通民协参加“上海民间艺术欣赏展览会”。我特地到海安,邀请通派面塑(俗称“面儿人”)传人许如琪及徒弟前往上海进行表演。他们的表演受到上海市阮崇武副市长,中国民协副主席、上海民协主席姜彬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与称赞,提高了南通民间艺术的知名度。
1986年,我与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联系,得到杨亮才社长支持,先后出版《南通蓝印花布纹样》《竹趣》两本民间工艺美术集。
1986年3月,我向南通市委宣传部建议民间歌舞赴京演出,得到沈鹏千、章立功两位部长的同意和支持,派我携带民间歌舞有关资料,向中国民协、文化部群文处报告,请示赴京演出事宜。在俞健处长的支持下,6月下旬在西单“首都人民剧场”公演。“南通市民间歌舞进京汇报演出团”,由沈鹏千任团长,陆荣华、季歇生任副团长,全体演职人员80余人。演出节目有:海门山歌《小阿姐看中摇船郎》、吕四渔歌《接潮情歌》,民舞有通州《抬判》《荷花盘子舞》,如东《浒澪花鼓》《跳马伕》《钟馗戏蝠》,如皋《倒花篮》,海安《龙凤呈祥》《花鼓情》等。
那次演出正值北京大热天,剧场门前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中央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的领导同志,想不到南通的歌舞演出会哄动京城。我们原计划在剧场上演三场,文化部的领导决定再增加两场,仍旧是场场爆满,盛况空前。
1987年,我推荐微雕艺术家金银华先生赴京,在北京日坛公园内举办“金银华微雕微画展览”。金银华是通州金沙人,南通民协会员,现居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系旅美华裔艺术家。他曾为克林顿总统制作过微雕肖像,在几根头发丝上刻画历任美国总统的肖像。他十分怀念家乡,常说:“正是因为祖国的改革开放,我才能走向世界的艺术殿堂。”
1988年3月,南通民协、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联合举办“南通民间艺术壁挂展览会”。当时,人民大会堂正在召开全国“两会”,中国民协和中国文联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民族文化宫参观南通民间艺术壁挂展览。展览获得空前成功。
1989年9月,江苏省民协组成“江苏省民间艺术代表团”,由我和南通民协张延生、李锦云等一行8人,赴大连参加“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在大连市商业中心举办江苏特色民间艺术品展览,哨口风筝、蓝印花布、剪纸刻纸、沈寿传人的刺绣、南京的皮影等,各显绝技,现场表演,精彩纷呈。其中,李锦云刺绣表演时,许多外宾和北方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特别是日本、韩国客人连声叫好!艺术节闭幕的当天傍晚,我们受到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贺敬之的接见与赞扬,并一同在银帆宾馆大门留影纪念。在所有参展代表团中,仅有我们受到这样高规格的礼遇。
1990年4月,南通市委、市政府举办“第二届中国南通民间艺术节”,沈鹏千副书记要求南通民协主办“南通市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会”。我们除了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外,还主办了“南通风筝学术座谈会”,会上我们介绍了南通哨口风筝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从艺术角度讲解南通象形风筝与北方象形风筝的区别。香港风筝协会主席说,他们从未见过哨口风筝,提出购买。南通民协当场将一只小型哨口风筝相赠。
1993年7月至9月,“中国民间艺术大展”在秦皇岛南戴河万博文化城举办。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共23个展团参展。那次展览会荟萃了我国各民族民间数万种艺术精品,展厅占地8000多平方米,历时3个月,参观人次达20万。江苏省民协委托我和张延生负责组织“江苏省民间艺术代表团”,成员有南通、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的民间艺术家。
江苏省展厅面积有600多平方米,为各展厅之最。开幕之日,中央宣传部、文化部、中国文联和河北省的有关领导人前来参观,热闹非凡。每天有数千旅客和当地工人、农民前来参观购买艺术品。江苏厅的南通蓝印花布旅行帽和伞、苏州绣衣、无锡泥人、常州梳篦、镇江竹编和扇子,不到三天时间就售完。
那次展览期间,有一天早晨,保卫部通知有一批老干部来参观。上午约9时许,王光美等二十多位老同志首先来到江苏厅,张延生从展橱中拿出一块树皮雕藝术品,我随即呈送给王光美。她停下脚步一看,是刘少奇的肖像,顿时泪水盈眶。随行的一位女同志从她手中接过艺术品,放进手提包后,随即拿出手帕给王光美擦拭泪水。王光美临走时,对我们送行的同志说:“向江苏的父老乡亲问好!”然后三鞠躬离去。秦皇岛展览,我们南通民协的同志坚持到闭幕,做好收尾工作,受到中国文联、中国民协领导的高度赞扬。
(责任编辑:刘跃清)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