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放弃清华北大,选名校还是心仪的专业

时间:2023/11/9 作者: 传奇故事(上旬) 热度: 17663
小一

  近日,“亳州一中8学生集体放弃清北”的新闻引起热议。安徽亳州第一中学的袁梓琪、张金宇等8名同学,高考成绩远超清华北大在当地的录取线,但因为坚持自己的专业兴趣,8人选择放弃入读,其中两人转而选择了自己心仪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不少网友点赞学生的做法,认为他们不迷信名校光环,有自己的追求,值得肯定。也有不少网友盛赞校长尊重学生意愿,不为“清北率”、学校声誉而“绑架”学生。

  核心素材

  “数学天才”没按常规出牌就是“坠落”吗?

  朋友圈被一篇有关“数学天才”付云皓的文章刷了屏,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成功、成才的热议。文章的主人公付云皓曾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满分得主,凭借出色的竞赛成绩被保送至北大。在众人看来,未来的付云皓,前途定是一片大好。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并没有像众人期待的那样成为数学家或社会精英,而是“沦落”到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当老师的地步。面对众人的质疑,付云皓并没有逃避,反而主动站出来做出回应,表示自己现在正在“脚踏实地”。

  解读与活用

  常规角度:勇敢选择做自己。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只要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路上奔跑,就不该受到非议乃至干涉。甘于平凡,选择普普通通的生活无可厚非。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为之努力,足矣。

  核心角度:不用刻板眼光定义成功。

  不同的人对成功或许有不同的定义,但可以断言,在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界定成功不能只有一把尺子。具体到付云皓身上,不能认为其“成为数学家或社会精英”才是成功,除此之外的道路都叫作不成功。这样的认知,显然对成功的定义过于刻板。

  创新角度:尊重教育规律,让教育回归常态。

  有人将学科竞赛视作培养“天才”的机器,认为在数学竞赛上取得高分,就应该或者就能够站在数学殿堂的制高点,这未必不是一厢情愿。只有尊重教育规律,才能以更为科学的方式让人才脱颖而出。

  素材拓展

  学霸弃清华选川大不该被嘲讽

  2018年8月初,李一峰在中科大学习两年后毅然退学复读,并以超过清华大学提档线9分的成绩报考四川大学。面对网友们蜂拥而来的质疑,李一峰回应,他一直把川大口腔医学专业作为奋斗目标,这是指引他不断奋进的“初心”。从对李一峰的嘲讽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下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现实主义的功利考量打败了那些很酷的事情,我们在逐渐失去变酷的可能,变得世俗、中庸,但唯独不会很酷,这样的损失让人心痛。

  解读与活用

  常规角度: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考清华、上北大是百万学子的梦想,然而最好的并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李一峰放弃了清华,选择了自己热爱的学校,这是一种明智之举。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核心角度:多一些理想情怀,少一些功利考量。

  学霸弃清华选川大被网友谓之“傻”,这其中包含多少功利考量?理想与追求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梦想不该被嘲讽,多一点关怀和理解,才是对学霸之举的尊重。

  创新角度:止于猎奇,回归教育的本义。

  我们与其将这则新闻当作对学霸的猎奇,不如将它看作一种“普遍的疼痛”——分数之外,培养独立的人格、引导学生做出清晰的人生选择,依然不是当下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方向。

  素材拓展

  世界冠军梁智滨:19岁的砌墙绝世高手

  砌墙也能算绝活?你还别不信,19岁男孩梁智滨真就砌出了一个世界冠军。2017年10月,在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上,梁智滨砌出了3面“高颜值”的墙,得到了中国在这个项目上的第一块金牌。

  世界技能大赛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其竞技水平代表了各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砌筑项目要求参赛的选手一方面要读懂图纸,量好尺寸,保证误差不超过1毫米,同时墙上的图案也要逼真;另一方面,砌的墙垂直度要准确,不能歪。在规定时间内,所砌墙的“颜值”越高,分数就越高。

  “我想在将来亲手为爸妈建一栋房子。”在常人眼中,砌筑项目是个苦项目,但梁智滨说起砌筑时,眼神都明亮了起来。即使过程辛苦,梁智滨也毫无怨言,夏天在铁棚里练习,热得像置身于蒸笼,他也坚持了下来。

  解读与活用

  常规角度:兴趣助力成功。

  不用挖空心思博人眼球,只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到极致,谁都可能成功。梁智滨如此,我们每一个人也如此。

  核心角度:成功并非单行道。

  19岁男孩梁智滨以自己的成功,诠释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内涵。的确,成功之路从来都不是唯一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创新角度:执着前行方能成就极致。

  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不仅需要当事者将所做的事情视为事业,无比热爱,还需要当事者有专注、执着的品质,百折不挠,矢志不渝。

  素材拓展

  14岁“最强大脑”,凭实力赢掌声

  《最强大脑》是一档科學类真人秀节目,各路天才借此平台比拼脑力。面对《最强大脑》节目中群雄争霸的诱惑,杨英豪也跃跃欲试。在家人的支持下,他一路披荆斩棘,最后从来自天南海北的百余位“准大脑”中脱颖而出,拿到了《最强大脑》的入场券!在百人争夺赛中,杨英豪先后击败98名大多来自于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天才选手,最终拼出了除直通选手外综合比分第一的成绩,一路挺进国际大赛。在2018年4月7日“中日对抗赛”中,又以4∶0的好成绩“吊打”日本脑王伊泽拓司。赛场上,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出色的智力展示征服了无数观众。美国麻省理工向其伸出了橄榄枝,施一公教授也有意让他到西湖大学学习。这位来自普通家庭的天才少年是怎样取得辉煌成绩的?

  解读与活用

  常规角度:英雄出少年,实力赢掌声。

  自古英雄出少年。14岁的杨英豪,凭借聪明与超强的实力,战胜了各路“英豪”,征服了无数观众,掌声理应为其响起。

  核心角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获得成功的基础。

  杨英豪的成功得益于父母对他的教育与培养。规范的行为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塑造健全的品格,健全的品格能影响今后的人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