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 列表页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

杂文

  • 美与真之辩——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之“形神”论和“气韵生动”
    11-09

    孟凡霞(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00)一、“形神”论中的美与真思考“形神”论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和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对指导艺术实践和艺术评论具有重要意义。下文将对“形神”论中的“形”与“…

  • 中国“人首蛇身”女娲与澳洲创世神“彩虹蛇”蛇意象研究——以中国汉武梁石室画像和澳洲岩画为例
    11-09

    林慕榕(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00)一、前言蛇自远古时代对人的生存构成较大的威胁,人们对其产生畏惧心理。人们对蛇的文化情感是为何从畏惧到崇拜的呢?文化人类学认为,上古时代的初民有这样一种认知,…

  • 表现性色彩在绘画中的表达——以康斯坦特·佩尔梅克为例
    11-09

    杨宪(武汉东湖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212)一、引言西方中世纪时期之后到古典主义时期,色彩还只属于素描的附属品,主要目的是为了再现客观事物的表面形态。印象派时期,画家们通过色彩之间的冷…

  • 陈洪绶《乔松仙寿图》中的“自我面貌”
    11-09

    梅子韵(信阳师范学院,河南信阳464000)一、引言陈洪绶(1598-1652年)晚明时期以擅画人物画著称,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明亡后又号悔迟等。《乔松仙寿图》绘于崇祯乙亥年间(1635年),…

  • 从珂勒惠支联想到美术家的社会功能及差异
    11-09

    李旭恩(南平市建阳区美术馆,福建南平354200)一、引言凯绥·珂勒惠支,世界著名的版画家和雕塑家,其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批判性,并且发人深思。研究珂勒惠支艺术风格的形成,一定要研究她所生活的大环境…

  • 在发展中碰撞——中国文人画与西方现代绘画间的精神契合
    11-09

    张茹(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00)一、中国文人画与西方现代绘画间的联系西方现代绘画与中国文人画是在相隔千万里的地域条件下,在大差异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史境中产生的不同的艺术表现风格,在美术史发展过…

  • 比利亚之光——浅析索罗拉乡土题材绘画中的艺术影响力
    11-09

    唐述明(杭州文颖美术学校,浙江杭州310024)一、索罗拉的生平与时代背景华金·索罗拉(1863-1923年)是西班牙著名现实主义画家。在他六十年的生命历程中,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

  • 从山水画写生浅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11-09

    杨天琪(天津美术学院,天津300141)一、古人的“写生”说起古人的写生,可能不存现代意义上的写生。历史上很多诗人因在仕途上郁郁不得志而隐居山林,然后将自己的不平,寂寥之情寄托于山水。如李白受挫而有“…

  • 浅论抽象绘画的相外之象
    11-09

    王新霖(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外合作),江西南昌330022)有的抽象艺术家将绘画看作是自己的人生在画布上的投射。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人的一生,起点参差,境遇迥异,东扑西撞地奔走一…

  • 提香·韦切利奥笔下的“维纳斯”
    11-09

    王佳璇(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提香·韦切利奥是威尼斯画派最伟大的画家,出生在意大利威尼斯北部的小镇卡多莱。后来到乔凡尼·贝利尼的工作室学习,在老师贝利尼与师兄乔尔乔纳以及当时人文主义思潮的影…

  • 从书法本体论的角度看颜真卿的书法及其影响
    11-09

    黄云辉(成都大学,四川成都610106)一、自然本体论和心性本体论的形成与关系(一)书法本体中自然本体论和心性本体论的形成在传统关于书法本体的论述中,书法的本体观念主要被分为自然本体论和心性本体论两个…

  • 都市女性文身:作为自我建构与身体实践的符码
    11-09

    李怡璇(云南大学新闻学院,云南昆明650000)一、引言“身体”一词问世之初,便被赋予两性之分的文化含义。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中对于女性身体的挪用投射了不同时期女性身体话语景观。在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中,…

  • 色彩在摄影技术中的构成及其创新策略
    11-09

    张力(重庆市群众艺术馆,重庆400020)一、前言在大自然的构成中,色彩以其独特的表现内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色彩所蕴含的元素的产生是通过人类的视觉神经映射而引起的心理反应,而它在摄影技术中的反应,会…

  • 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现代性艺术差异
    11-09

    朱宁(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207)一、“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提出“现代性”(modernus)的概念来源于欧洲中世纪,在时间界定上特指文艺复兴以后,尤其启蒙运动之后的人或事物所具有的…

  • 探析现代陶艺在室内环境中的人文价值
    11-09

    马晓娜(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121)一、引言现代陶瓷艺术不仅仅是引用了现代个人对事物的审美和其保守回归自然的人文理念,她带给了我们一种除去城市的浮华和灯红酒绿之外的一种大气古典之美。反…

  • 戏曲音响的扩声技术与艺术探讨
    11-09

    陈曦(济南市莱芜梆子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莱芜梆子剧团),山东济南271100)为了更好促进戏曲艺术的发展,使其适应当代的社会需求和环境,就需要将一些当代其它的艺术以及先进技术手段不断融入其中,不管是戏曲…

  • 简论福柯的《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
    11-09

    葛虹局(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4000)一、引言“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象,疯癫在文明发展过程中被加以言说和不断迫害,文明与文化建构了疯癫,它是一种文明的产物。”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不仅仅是一…

  • 浅析《斯坦布尔列车》中迈亚特的男性气质
    11-09

    李雨珊(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作为格雷厄姆·格林的成名作品,《斯坦布尔列车》记述了一趟从奥斯坦德到伊斯坦布尔的为期三天的旅程,讲述了火车上形形色色的乘客不同的生活故事。尽管最…

  • 《孟子》“关市讥而不征”中“讥”的意义探讨
    11-09

    李欣(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00)“关市讥而不征”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想要解释“讥”的意义,首先要解释“关市”和“征”。一、“关市”…

  • 《远山淡影》中人物的伦理困境与选择
    11-09

    赵文敏(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5)一、引言“文学伦理学批评同传统的道德批评不同,它不是从今天的道德立场简单地对历史的文学进行好与坏的道德价值判断,而是强调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站在当时…

  •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