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往事两则一.先说说救的第一个人那是在上世纪70年代,我在鞍山铁塔制造总厂当工人,所在的管工班里,有个杨师傅家住在农村,那年他家盖房子,请我们去帮忙,我们班组就去了六个年轻人,包括我,人一般都有三薄…
第三个故事:阴沟翻船1975年,我从鞍钢烧结总厂对调到鞍山铁塔制造总厂,什么叫对调?就是两个人互换厂子。为什么要对调?因为我家在灵山住,去鞍钢烧结总厂上班,需要跑通勤,每天很早就得从家里出来,走10多…
第二个故事:可怕的糟粕读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我都是中队长,学习成绩很好,所以学习起来很轻松,在晚上,所留作业很快地就写完了,预习也很轻松。睡觉还早,就寻找有兴趣的社会活动,可是在黑天,在家附近,没法找…
糟粕涟漪——我的人生故事目录第一个故事:跟老师干仗第二个故事:可怕的糟粕第三个故事:阴沟翻船前言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故事,我当然也是,有的人的人生故事很波澜壮阔,很辉煌,有的人的人生故事很平淡。我的人生故…
功成未必问何年,德辅英才自有缘。圆润贯通明世事,满怀韵致即诗篇。…
上德承天润九垓,善怀广纳尚贤才。若将蕙茝融书卷,水墨丹青韵自来。…
最近一些年,“台独”势力非常嚣张,我们大陆的军力开始在台海有所行动,主要在用军机和军舰有所表现,我认为,这种做法似乎需要审思?我们的军力为什么要在台海有所行动表现呢?我虽然不太清楚,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
五.老妈陈迹得说一下,老妈可不是因为没有文化,较愚昧的那种人,在同龄人中,老妈可曾是姣姣者!在旧社会,穷人虽说念不起书,但不是都不念书,老妈还是念了几年书的,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毕业吧,或许还要更高…
三.辛苦老妈老妈从二弟家回到老城后,我们仍不死心,都仍然争着抢着接老妈去,可老妈再哪儿也不去了,结婚嫁出去的二妹子,只好常回去看老妈、陪老妈。人生难啊!我们如舍弃工作、舍弃小家?回家去陪老妈?这也不现…
作品简介小时候什么都不懂,成年了懂得的也不够,老年了什么都懂了,但已经晚了,后悔没有很好地孝敬父母,对父母的辛苦念念不忘,特别是对母亲的辛劳,更是撕心裂肺地怀念,所以总是呜呜……妈妈……这是一个基本纪…
立秋梧桐疏影曳冰轮,黄叶知时未染尘。露湿江湖遮望眼,霞飞草木塑金身。平生最喜春花艳,老去何堪秋月新。千首诗词心写就,一壶浊酒醉闲人。秋思秋声一夜故乡来,山果飘香篱菊开。细雨片云消暑气,清风十里净尘埃。…
1你大房子一般一再官家的气派一生中再杂乱更腐蚀硬整出更多镶金镀银的闲暇四周围宽敞免不了筑基浇柱,砌墙进尔安梁,上瓦心中平静自是厅堂明亮卧室舒适四面八方稳固安好2敞开大小门窗早已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染红了满…
十一、古城老鸦111967年上海一月风暴引发全国夺权风潮,全国陷入空前混乱局面。当时,在大专院校里,有不少师生因不满、失望而离开运动,成了逍遥派。但是,社会上的派性斗争并未因此降温,反而越演越烈,越来…
十、古城老鸦101967年1月23日,毛主席发出“人民解放军应该支持左派广大群众”的号召,军队开始介入地方的文化大革命,担负着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的工作。陕西省成立了支左委员会,由…
九、古城老鸦9军训的必修课是学习毛主席著作。首先是天天背诵【老三篇】,破私立公,斗私批修。然后,军训团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结合文化大革命谈体会,掌握阶级分析方法,分清敌我友,对敌…
八、古城老鸦81967年3月2日,周总理在北京接见西安群众组织负责人和xx军、省军区等军队领导时宣布:中央决定派野战军xx军到陕西参加支左,大学要整风进行军训,工矿企业要军管抓革命促生产。李世英和戴长…
七、古城老鸦71967年1月,上海爆发了一月风暴,在张春桥、姚文元的策划下,以王洪文为首的上海造反派,一举夺了上海市委、市人委的大权。上海夺权,中央支持的轰轰烈烈,夺了权建立政权机构,中央却鸦雀无声,…
六、古城老鸦61966年9月22日,以李世英为首的校文革总会,按十六条中“要在运动中自己教育自己”的要求,安排全校在国庆之前开展“大学习,大辩论”,总结前段斗争。全校师生大鸣、大放,对停止校内斗、批、…
紫贝岭861968年,文化大革命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文革形势的发展并不以毛主席“一年开张,二年见眉目,三年收尾”的意志为转移,而是越来越走向它的反面。全国局势一片混乱,文化大革命已经演变为“武化革命”,…
紫贝岭85看到符开明和潘先阳两位头头在这危急的关头争权夺利,大打出手,我们的确感到伤心。由于符开明跟潘先杨闹别扭,抗暴军成立不起来,打回紫贝去也成了纸上画蛋,不了了之。正当我们为紫贝县文化大革命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