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追云烟 坠深渊

时间:2010/3/18 作者: 曾舜厉 热度: 333021
  《追云烟 坠深渊》
  
  前言
  
  有人在追云烟吗?---有!
  
  见鬼!---云烟虚无缥渺,踪影无定,世人无须追,追也追不着,何以要追它?!
  
  哪---咋说有呢?!
  
  这里所说的“云烟”,乃是凡人造就的。它本是瘾君子们的手指间经常夹着的一种香烟。只因有人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对它做了手脚,特意用百元面额的人民币卷制伪装。从而使得两条十包装的云烟,其身价猛增百倍。
  
  “受贿人想追逐名利,借花献佛,”却在无意中流失。其后又经几度易手,可收受者却偏偏又都得而复失。从而使那本是没有生命的静物,居然像幽灵一般行止无常,犹如天上的云烟一样空忽而缥缈!
  
  只因丢失了它的官员,生怕“露馅”败北,危及其政治生命前途,乃至全家之安危祸福,以致让他们有的气急败坏,而差点为之亡命;有人焦躁得如坐针毡,星夜穷追……因而,尽露其魑魅魍魉的狰狞面目。但侥幸的是那“云烟”虽飘飘然像是有意在作弄人,最终却是巧然而又出人意料之外地物归“原主”,一场有惊无险的闹剧得以收场。
  
  贪腐的官员未以此为戒而有所收敛。以追寻那“杳若云烟”之闹剧开场,紧锣密鼓地直演绎到坠落深渊以悲剧落幕。
  
  自古“善与恶,正与邪”就是共生在矛盾中,并存于社会上。但“吏治明,官员清,民安宁,国家兴”乃和谐社会的象征。明代的《从政录》概括的清官是:“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
  
  可是,人类社会中向来是“知易行难”。就说“为尊者讳”的“贪渎腐”三个字,本应是大小官员都懂得的事。但一到名利场上,往往就昏昏然,直至忘乎所以了……
  
  有甚者,他们把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法则运用到官场上来,大肆“以权易钱”或“权色交易”。在巧取豪夺中,既敛财又“劫色”。公子哥们无所不用其极,屡对幼稚的少女下毒手。有年轻无知者落入其设置的“爱情罗网”,与之“痴情奇恋,孽缘纠结”;爱恨情仇相交织,离奇曲折,让人叹为观止。强者怙恶不悛,不齿令人咬牙;弱者生别死离,不禁为之动容落泪!
  
  中国古时候的管仲早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遗憾者,我们有些官员其“仓廪”与“衣食”,本已够殷实而充裕了。讵知他们数典忘祖,肆意滥用公权力、不惜将典章与律法、职业道德与操守都置之脑后。自身为官不为民,却从一己私利出发,直至为不肖子弟的不法行为保驾护航,胆敢以身试法,铤而走险。
  
  所以祸及一方,错乱不断。可耻又可悲者,莫过于在官员间的以权谋私中结冤积怨;而官民间更因积怨而成仇。从而陷进了错乱的旋涡中,有人公然挟制自己的小舅子行“性贿”;有的人更冒然“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用“以奸还奸”来进行冤冤相报……其天理之所不容的罪恶行径骇人听闻,令人发指!
  
  他们淋漓尽致地演活了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丑”剧,一直演到了“血泪流成河,好人的苦难反比坏人多!”
  
  人生苦短。古往今来,无人不感叹:“人生在世过境云烟也!”
  
  可悲可叹者,在这如同过境云烟一般短暂的芸芸众生中,偏生就有那么一小撮人,竟借“追云烟”登场,极其所能地展演了假、恶、丑,把不安分的人生加以“涂黑抹白”,活现了戏剧性。可由此造成的恶果,却给善良正直的人们带来了极为惨重的伤害。适如荀子所论断:“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正因为他们“以欲忘道”,“风邪气浊”而破坏了祥和与稳定的社会伦理基础,从而给建立公正、和谐的社会造成无可估量的损伤与破坏……
  
  公正,本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权利。它就像阳光和空气一样,是人人皆可享有的,且无需任何附加条件,也不必付出什么代价,这才是应有的公正,真实的公正。
  
  有学者指出:“公正是亘古不变的人类最核心的价值观。”“中国不能独立于世界进程之外自创一个文明体。而必须遵循人类社会进步的一般规律。”※
  
  鲁迅先生更指出:“悲剧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易言之,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就存在于悲剧中。那么这出悲剧“撕破给我们看”的是什么最有价值的呢?!……
  
  诚然,悲剧终归是落幕了。但它留给了人们无比沉痛与无穷的忧思---人民需要有个公正的国家,百姓们期盼从上到下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希冀国泰民安,求索政通人和的愿望是何等之急切!然而人们务必清醒,通往小康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不是繁花似锦的坦途,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
  
  ※《史记-管晏列传》
  
  ※摘自《公正是国家强大的起点》作者浙江大学戴旭。
  
  追云烟(一)
  
  乡下俚语多,旧称“女大十八变”。现在又有新的说法,叫“女嫁十八变”。想起来说的也是。不是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吗,水一泼出去,哪能不变呢!?
  
  自从山花嫁人、应调入城。尤其自父母相继过往后,她回娘家来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
  
  那些常在外面跑动的人,都有给大哥吹耳风:“你的妹子嫁了有权有势的魏家,如今什么都变了。她不但都已做了官,而且也已经发了财;她成日里忙着她做官的事,还把本来那有象征意义的名字,听说嫌其俗气也都改掉了……像你这土的直掉渣的穷哥,看来也该早被她给忘掉了吧!”
  
  从杜山村小学及至村民们,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一朵曾经给他们引以自豪与骄傲的山花,也日渐被人们淡忘了。唯大哥一人总时不时在念叨着她,可见兄妹一往情深。
  
  世上本就充满着让人困惑与不解的事物。大哥怎么也想不通,做官既是那么的辛忙又劳累,就连回娘家都顾不得。可据他听人说,当今有的人还花大钱争着去买呢!
  
  说是我的山妹子变了,是咋变法?变成个啥样?心里也没个底。不过,她倒是一年到头未曾往来了。常言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我得亲自走一趟,好好地探望一下我的山妹子,这年也好过得踏实些。
  
  杜山村在荒山野岭僻处,几年前就连自行车都进出不得,如今已经有了公路。挑起一担山货,大哥赶早搭车入城。
  
  年纪稍大的山民是很少出门的,山城于大哥而言就是大城市了。何况他暌违一眨眼已经多年,那偌大的县城让他全然陌生。就连东西南北一时都难得分清,哪儿才能找得到我的山妹子呀?还好下了车,凭借预先备带的一个信封上的地址,边走边问。终于来到了一处新建的漂亮住宅小区---山妹子的新居所在。
  
  大哥走进楼群,歇下担子,新奇地四处张望。正要找人细问时,忽见巷道闪出一个将近中年,脚上穿着高跟鞋,身着得体衣装的妇女。大哥抬起手,用袖口抹了一下脸,连忙迎上去叫了声:“女同志……”当即递上那只信封。正开口要问……
  
  “大哥!你怎么在这儿?!”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叫,让大哥一时惊诧得心直跳。待他揉了揉眼睛,定下神来细加端详,“这不正就是我的山妹子吗?---我是来探你的呀!”
  
  兄妹突然相见,既亲热又生疏。“野林藤弯绕,深山人直爽”。大哥心口如一,有所埋怨地直说:“一年到头都难得妹子回去见一面!”
  
  妹子自知亏心,却借题辨解:“大哥有所不知,真的是让人不得安闲。就说今天本是双休日,可早上就被人请出门去办事了。好在你妹子坚决谢绝了人家‘共进午餐’的美意。否则可就让大哥找不着人了。”
  
  “宝贝甥女和妹夫呢?”大哥问。
  
  “小贝的学习成绩不算很好,住校‘提高班’补习,晚上就会回来,魏民省里开会去了。”
  
  “那我可真来的不是时候了!”
  
  “这有啥关系,他们父女不在,咱兄妹俩正好可自由自在,好好地聊聊。大哥多年没进城了,这次可得多住上几天,也好四处走走看看。咱这山城的变化可大呢!”
  
  兄妹就地站着对话,妹子生怕让熟人见了有失雅观,忙对大哥说:“好了,咱赶快回家才慢慢聊吧!”话音未完,只见她都已经弯下腰,挑上大哥的担子就往前走。
  
  论担子倒也不算沉,可妹子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就像台上演戏一般,煞是好看。直让大哥差点没敢笑出声来。但心里立时觉得,不管怎么看,就是一点都不像我从小看着她长大的那个山妹子呀?!
  
  想当年她未进城前,深知我这做大哥的为了培养她,长年超负荷的劳作之艰辛。所以从小学到初中,直至师范毕业回山村来当了教师。年年寒暑假,她从不偷闲。
  
  大哥说的也是。山妹子人小志大。“不能吃苦的人,终生反而要受苦”。她不但完全理解这话的深意,而且愿意身体力行。所以,她上山能砍柴,下地会种田,手提肩挑样样都能行。可眼下的她,咋变成如此的形象?!……
  
  大哥意识到没有时间去多想这些,也生怕妹子挑着那担子让熟人见了笑话。更怕万一扭伤了腿脚,弄得不好还须得上医院。所以他抢步上前,不由分说就夺过了担子。同时笑着对妹子说:“这里头有你嫂子放上的不少鸡蛋,还是我来比较稳当些。你就只管在前面引路吧。”
  
  山妹子家中的冰箱和雪柜里,堆满了可吃的好东西。午饭做了好几道菜,兄妹俩亲亲热热地边吃边聊。那不及半瓶的“五粮液”,香醇得让大哥一入口,便晓得是高档货。平生可是第一次得享此口福呀!山妹子见大哥很快将把酒瓶见底,起身又拿来了一瓶“庐州老窖”就要开,大哥眼快,马上给按住了。
  
  “那也好,晚上再慢慢地喝了它。”妹妹说。对大哥而言,这一顿午饭,吃的比之过年还觉得丰盛且可口得多。真没想到我的山妹子都已学得能做如此一手的好菜。大哥一边打着饱嗝,一边暗自在回味与夸赞、感叹着。
  
  兄妹长时间地拉着家常,妹子当然关心嫂子和侄儿们的情况,也没忘记问及年初时,预先托堂弟曦明他捎去的“金银礼”※以及山村和小学是否有什么新变化……
  
  大哥一一回说:“金银礼400元如数收了,但妹子不该连爸妈的忌日也不回去。只寄钱不见人,钱寄的再多没人知晓。你不回去,人家要说是忘了本,无孝义;小学办得一般,几个你在校时的师友还常问及你的情况。当年你当了先进,总免不了是人家一致向上推举的。不回去跟人家见见面,也当给他们写写信表示点情谊。人嘛,不管走到哪里,总是的有人缘,给人家好的印象,千万不能只顾自己,不管他人。
  
  “像咱哪至今还一直在‘乱爱’而不成家的堂弟杜曦明,别的门道不去闯,偏偏看上咱杜山村小学后面的那一口山泉。胡乱盖起了厂房。就用那包括咱家等一大片村民,世代都在用它的那一口最大,也是全村最甘甜、最好的泉水,装成了大罐小瓶,各式各样啥子牌号都有的矿泉水。据说,还不到半年就赚了一大笔,人说都已经是‘先富先光荣了’。
  
  “发了更想大发,这小子神通广大,竟弄来了推土机,硬是推土占地、现在成日里车进车出地忙活着赶工扩建。学校被搅得乱七八糟,一点也不得安宁。那本来就不大的操场,如今成了他私家的临时建材仓库和堆场;汽车进进
  
  注:乡下习俗。指的是儿女们每逢先父母忌日,为了悼念而送给继承(或者主事)人备办祭祀的香灼等之类的用钱。
  
  出出,家长们提心吊胆,不知道哪一天,自己的孩子会
  
  出事……嘿!可咱那当了乡长的叔,怎么就装聋作哑?学校与村民们都很有意见呢!
  
  “还有,听人家说,这事不但乡里,就是县里都有人吃了他们的黑钱,暗中纵容、支持着他蛮干。你大哥虽不懂‘世事’,但我想呀,像这种把泉水装瓶就要拿出去卖钱坑骗人的事,咱县里头总该是有专门机关当管的。要不,你看一个县城盖了这么多的楼房,养着那么一大帮人马干啥用呢?!”
  
  大哥长年扎巴在大山里,走往县城算是他生来到过的最大和最远的地方了;他胼手胝足,一身上下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地道的乡巴佬。万万想不到他对人对事却竟能洞察秋毫,入木三分。
  
  适才他的一席话,比之常听那些这个长、哪个官做的报告,甚至党校上的课都还生动,也要实在得多。但他哪知道社会现实的奥妙?直至今日他都不晓得,县里该管这事的就正是他面前的妹妹---质检局局长,还有他的工商局局长的妹夫;他哪能理解妹妹之所以不乐意回娘家,不就是生怕被知情的乡亲们,指着脊梁臭骂!
  
  山妹子听了大哥的话,顿时每根神经犹如被插上银针一样备受刺激而酸麻。尽管自己也算是个见过不少世面的科局级干部,可此时此地,竟然脑子里一片空白而茫然。怎么也找不出一句得体的话儿给大哥应答,更无从对他作出应有的解释,只好勉强地嗯!哦!噢!……
  
  其实,她又何尝不晓得自己的职责?只因那叔、婶二人早早就登门陈情:“看在你弟弟年近而立迄未成家,也无个正当的职业与收入,如今总算胡乱闯出来了这一道道,就请你们给予网开一面吧。
  
  “丈夫本是未肯垂情,可后来不知道他们私下里有什么‘接触’,就像吃了什么‘药’似地,竟然当着他们的面表态,‘只要你们的侄女同意了就行’……”天啊,如此把牌推给了她,这就大大让她难为情了。
  
  大哥见妹子沉默不语,以为她是累了。工作人有午休习惯,他要妹子进卧室去休息一下。妹子刚好也正想摆脱窘境,所以她当即便请大哥也进客房休息。此时,大哥心里早已盘算好,且决意下午马上就回家。
  
  凭良心,留下来住的好、吃的好,也可以满县城逛逛。可是一看妹子那一身装扮,再看看她那每一间房子的陈设和布置。这一切就像一堵无形的高墙,虽然看不见,但无形中把兄妹都隔开了。叫人怎么也难以找得到从前他们兄妹那种融洽无间的亲近感。
  
  最后,他动问了一下亲家公和亲家婆的情况。妹子告诉说,婆婆都已退休了,他们早就不住在老地方了。那些旧房子早都已经拆掉,全盖起了新的楼房。现在住的比妹子这里,当然更宽敞而且还要气派得多。
  
  大哥接口,“倘按乡下习惯礼节,理当前去拜谒他们一下。”
  
  “大哥要去,只能在晚上。等我先用电话与他们联系好了,妹子带你一道去便是。”
  
  其实大哥枉有此心,他也本就在暗自度量,亲家当的官,在旧社会叫做县老爷。自己是个穷山民,见了也搭不上话儿,反而自讨没趣。于是当下便说:“不去也罢,今日跟妹子见见面,哥也就安心好过年了!现在交通方便,下午我就回家去。”
  
  妹子怎么说也留他不住,大哥说走就要走。她深知大哥的倔性子,也只好作罢。
  
  妹子很快搬出来了本就准备着的一大旅行包,说是一些穿不着的衣服;另外有两个装着烟酒的漂亮礼品袋;还有一个红包,说是给侄儿们和家庭过年添点东西用。随即她还挂通了单位司机的电话,要其来车。就这样妹子亲自陪送着大哥到了车站,兄妹自是一番依依惜别。
  
  回程路上,大哥的脑子伴随着汽车声响,一直总在翻腾着。焦点是山妹子到底变了还是没变?老实巴交的山民,反反复复地对比,他自提疑问自找答案。
  
  “论兄妹感情,没变。可她尽管亲自做了可口的饭菜,拿出一生难得喝到的美酒来招待。但现在一想,满肚子咋觉得很不是滋味。挥之不去的一件事,叫他更是越想越糊涂。记得那天堂弟杜曦明送来了‘金银礼’时,我曾对他说,‘人不来也用不着寄这么多的钱呀!’
  
  “谁知这小子哎---哟!大叫一声,显得惶惑不解。紧接着以冷嘲热讽的口气说:‘真是死疙瘩脑袋的大哥,400元就叫多?我差点嫌少不给珊花姊接手哪。大哥你成天埋在这山旮旯,一点也不知道社会上早就流传着,家有一顶当官的大盖帽,吃穿富贵有依靠。如今呀,珊花姊家里有的是两个当官的大盖帽,日日见财可不得了!你想想看,人家就连伯父母的忌日都宁肯花钱也不回来’。……”
  
  这些,立时全浮现在大哥脑子的场景当然他是不便说出口的。但联系起来,这难道都当真?大哥心里未免直发蒙。论此行进城亲眼所见,细加思忖度量起来,似乎也怪不得这小子那天如此这般的说三道四。显然,山妹子的一家是发了,而且可以说是大大的发了!
  
  就说三口之家,住了四房二厅的大套房;凡有睡人的房间和客厅,都安装有空调;光那四面八方的大窗帘用布,让山村好多户人家做被子都用不完;更离奇的是,全家三口人四个茅厕,即使是喊一二三,大家一起都屙屎、尿去,也还有一个挨不着屁股的;再说二室一厅都摆上了大彩电,要在山村,够上好大的一个角落的山民们共享咧!
  
  没想到,当妹子开了一间叫书房的给大哥看一看,除了像新华书店一样,满架子都是书以外,又见有一台较小的电视机。他忍不住问“这么多的电视你们咋看?”
  
  妹子笑了笑说:“那不叫电视机,是电脑的显视器。不过也可以像电视一样看,但它的功能要比电视强得多。在这里不但可以看书读报写文章,还可以看电影、听唱戏,琴棋书画,花鸟鱼虫……可说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以后哥哥要是有了一台,有事不必写信或打电话,甚至用不着亲自来往,用它就可以让我们兄妹面对面相见与谈话哩!
  
  “你别看它静悄悄在哪儿,一把它打开运作起来,里面有各种历史的、现代的、过去的、当天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也可向它寻医问药,用它来做买卖谈生意……
  
  “像咱们那闭塞的山村,那鲜嫩的竹笋在大城市,不仅价高且还是抢手货,可在我们那里很便宜也不好卖。可只要通过它随时都可查得到深圳、北京、上海等地的市场价格和供求信息……”
  
  大哥将信将疑地听着他妹子天花乱坠地说了一大通。既是如此神通广大,那般的好用,大哥当即顺口而问:“哪这要多少钱呀?”
  
  “这是较早买的,当时是用了一万多元,现在大概只要五六千元就够了。”
  
  大哥一听暗自咋舌,也就不敢多言语了。还有叫大哥更开眼界的是午餐做的菜,有的竟是放在一个不大不小的方盒子里做成的。据妹子介绍说,这叫“围菠萝。”她一点也不在呼地说,一个也才“千把元”。
  
  更让大哥捉摸不透的是,没见妹子走市场,家中要鱼有鱼,要肉有肉,香菇、虾米、好酒等等,要啥就有啥。当我突然决意就要回家走时,她像变魔术般的快捷,高档的烟酒以及红包,一切的一切,手去拿来。我还注意到了,她带我看了所有的房间,就差她刚才进出拿东西这一间没敢带我进去看过。
  
  在大哥脑海里,像展览似地陈列了她妹子一家的富有与奢华的景象。从而不由让他想起了,听说早年曾经叫响了好一阵子的一句口号叫:“共产主义是天堂,社会主义是天梯!”此话假若当真,那我的山妹子他们总算是先爬上去喽!
  
  满脑子近乎胡思乱想之中,汽车都已经进站到了终点。当即下了汽车,再转搭乘轻便车,赶返抵杜山村时,太阳就已经快下山了。他心里一算计,这趟进城,虽说挑了一担子去,但那全是些芋头和冬笋等等,拉拉杂杂不值几个钱的东西。可妹子用了一个“三联发”(888元)的大红包,一大旅行袋衣服不说,加上那高档的烟酒,起码都得超千元。
  
  经头脑一转悠,脚步很快便把人送到了小卖店。须臾,一笔小买卖果然很快做成。那差不多是二条的云烟交割出去,三四百元一入手。这可够大哥大半年以上抽“毛烟”的开销呢,所以心里自觉得乐悠悠的。
  
  一手提着一个大旅行包,另一手是漂亮的礼品袋。大哥就像出远门而归的小商人,乐呵呵的走进了家门。老伴和孩子们马上都围了过来。有问:“怎么没留下,就这样像赶墟似地去了就回来?”
  
  老实人有时照样也会说假话:“你姑姑正忙着,表姊住在学校,姑丈去省里开会不在家。要我下一次把你们全都带去。她家啊!现在住的房子,大得够咱全家的人都去也能住的下来呢!”
  
  是真是假没人在意,反正大家听得心里都挺高兴就是。孩子们各自在挑拣着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我把那大红包交给了老婆(当然进村时的那笔小买卖收入是大哥的“自留地”)她一数,笑得合不拢嘴。我要她收好,快给我炒一盘小菜。早就听说茅台酒是国宴用的,好妹子这次送给了两瓶,今晚我就先来当他半个“国宾”吧!
  
  晚饭后,老伴同孩子们,照样都到邻居家去看彩电了。唯独大哥一人,守着自家那台也是他妹子退下的大“黑白”。他初次当“国宾”,三盅浓香的茅台入肚,似乎觉着真如“国宾”一样,大有一番飘飘然之气派!
  
  他坐在那山区特有的竹躺椅上,翘起了二郎腿,面对着电视,但神思根本就没在电视上。脑子里不由地接着下午回家路上的思路,继续围绕着他的山妹子而浮想联翩。转来转去,索性来它个“从头越”痛快。
  
  大哥把记忆的时空景象,一下回放到了童年。在他刚懂事时,上无兄姊,下不见弟妹。父母对他疼爱有加。后来母亲终于生下了一个妹妹,立即就给起名叫招娣,意在期盼着能给招来一个弟弟。可就不知为什么,不但没能招来弟弟,就连个小妹妹也没招得来。随着年岁渐长,终于有人偷偷告知他是“抱养”的。一来年小,二是父母很是疼爱,管他什么叫“抱养”还是亲生。
  
  招娣长得俊秀,乖巧又聪慧,犹如那缀在万绿丛中的山花一样,惹人怡然爽神,讨人喜欢。于是有人就给她一个雅号叫“山花”。这可是山里人最熟口的,所以很快人们便一致认可了,而招娣反而从淡化逐渐到淡忘。大哥始终呵护疼爱着这一朵美丽的山花,更不无亲昵地叫她为“山妹子”。
  
  转眼山花已到学龄,而自己却已辍学成了一家的小主人。他亲自带上山妹子入学报名读书。此后,难得她年年品学兼优,小奖状贴满了一堵墙。大哥勇挑一家重担,哪怕碰上年景不佳,手头再紧,从不让山妹子辍学一次。就这样从小学到初中,直至读完师范毕了业,成了山里唯一取得最高学历的女秀才!
  
  山妹子人穷志不穷,她焚膏继晷,刻苦用功,年年都是三好生,学校特推荐她留在原行署所在地的一所重点小学。谁料这朵艳丽的山花,好像只适应大山里的水土一样。她公然谢绝了母校的一片美意,竟然主动请缨、执意要回自家那大山沟里的小学。此事很快传扬四方,更是感动了整个杜山村的山民们。
  
  当然,也免不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但生性执着的山花根本就不在乎。她一心投入于“教耕”,努力进取。就像做学生一样,每学期她都交得出优秀的教学成绩单。因此连续被评为乡、县、地教育先进工作者,并被提拔为校长。为学校,也为山村争了光,更让做大哥的感受到了无比的欣慰与自豪!……
  
  这一切,就像影视一般倒映在大哥的脑际。可自从山妹子嫁出,进了城,往后的事她就无从了解与关心了。但他认定,人们推选、评定她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这就说明她学以致用适得其所,再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事了。可到底是谁?又为什么偏不让她从事教书这一神圣的职业呢?
  
  大哥的疑问提得多实在呀,只可惜,实在的东西,未必都能在现实的社会中“实在”下去!
  
  人们(包括大哥和他的一家)有所不知,原来当年风华正茂,而又少年得志的魏民,时已经是县教委的秘书。他在列席县、市二级教育先进表彰大会期间。一见这朵清纯秀丽的山花,美的让他立即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于是,他不但始终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且时不时以上级的身份接近与关心着她。当会议结束分手时,他早已准备好了的一封长长的求爱情书,伺机钟情地交到了山花的手上。
  
  这可是引起山花姑娘第一次脸红心跳的大事!没想此后,他不但求爱的信不断,且公然假以“公事”之名骗她入城。除之当面向她表示一片真诚爱意外,又是当面炫耀他爸是县委副书记,妈虽尚是县妇联的副职,不久正的一退下来,正职的交椅自然而然便就是由她来坐了云云……
  
  山花姑娘见他如此深情厚意,人也长得不错,未免心有所动。可一听他越是起劲地夸其爸妈的头衔,特别是竟然胆敢以公事之名骗她进城见面一事让她至为反感。再说,在言谈举止中,常带有让姑娘感到尴尬的小动作,他或许自以为是亲昵,但于姑娘而言可只能觉得近乎猥琐而不敢恭维与亲热,且反而使她有所……以致一直叫她迟疑而未能明确表态。
  
  再说,山花经就此事禀告了双亲和大哥,慎重其事地征求了家人的意见。父母原为能攀上如此一门“高亲”而高兴;但大哥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以为婚姻自古认定“门当户对”,人们更是常说“穷人没富亲”。我们杜家是大山沟里的小山民,人家可是县城里堂堂的官家。所以,我们首先得自我掂量一下。而山妹子自己更是须得从各方面多作一些了解,并加以慎重考虑。
  
  经大哥这一提醒,父母从高兴地赞成变为反对。因此,就连山妹子她本人也为之更加动摇不定起来。
  
  魏副书记夫妇本就对儿子的婚事挂怀在心。当孩子向父母求援加施压---公开坦言他只爱杜山花姑娘一人,非她不娶不婚之后,逼使他们不得不引起了“高度重视”。
  
  经一了解,孩子所迷恋的姑娘不但是个曾经出席过县、市教育系统的先进工作者,且其人品与才貌都是无可挑剔的。于是他们不仅赞扬孩子有眼力,而且一致表示支持,将力促早日成就这门亲事。
  
  人说县委党校像是副科级干部的摇篮,有的干脆直白是“孵化器”。杜高磐没想也有了这么的一天,那高兴劲自是人们可以想像的。开学的不久,便有人转告他,说是“魏副书记夫妇很关心着独生公子哥的婚事。可所看上的对像却一直还在犹豫,而不肯作出明确的表态。这姑娘听说正是令侄女,此事谅你当是知道的吧!”
  
  姓杜的被他这一问,大为吃惊之余,很快地便有所敏悟。他当即诚惶诚恐地说,“此事略有所闻,但因早没生活在一起,平时也较少接触,所以尚不知舍侄女竟是如此不识抬举。今日承蒙赐示,有请禀告魏副书记宽恕,此事就包在我杜某身上就是。”
  
  此后不久,果然山花就被魏金紫亲手给戴上了订婚金戒。魏、杜二家果然很快地结成了姻亲。
  
  婚后不久,一纸调令,让杜山花不得不离开了生她养她的山村---直升任为城关小学的校长。一切变化来得是如此之快,这全在大哥和人们的意料之外。但这一切,不止让他们一家人,包括杜山村的山民们惊奇之后,才慢慢领悟到了原来杜家乃是全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公子哥,山花从山村小学的小头目,一跃成了城关小学的大校长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一件事物,各人有各的看法与评价是不奇怪的。有人说山花后台硬;有人说,山沟里难能可贵的出了这么一个女强人。不管人们怎么说,反正这所办在县爷们鼻尖下的小学校,既“庞大”又“涣散”是尽人皆知的。但它却在山花这位新任的年轻校长的坚强意志与执着追求下,正颇有成效地得到了整治与改观。
  
  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适上级批准新建制,即将成立县质检局。人们全无料想到,“姓魏当家的”毅然“举贤不避亲”,决计要他的儿媳妇永远甩掉教鞭,再次违背己愿,前去出任哪不知有少人在明争暗斗,却求之不得的肥缺---质检局局长。
  
  这一步是山花一生中最大的转折,其人生轨迹也将从此逐渐倾斜。环境、土壤与气候对山花至关重要。大山里的阳光雨露,山民们的淳朴风情,才孕育出如此一朵清纯艳丽的山花。离开了它,“山花”将不再是山花。
  
  时间在流逝,只不过几年光阴,原本的杜山花人如其名,受人仰慕拥戴。她的名字曾经在全县闻名过;她的二任校长的印鉴,不知权威性地盖过有多少回。可随着地位的升迁,有人却说:“跟局座出门,无须介绍人家便晓得,她是从山沟沟里出来的人。连个名字都起的土中带俗。”
  
  既是有人说,山花自然耳有所闻。初时无所谓,后来也就有所“感冒”。于是便令办公室人员,从户口本直到印鉴,一概改之为杜珊花。这一来,只听阿谀奉承的人又振振有词:“咱局长呀!真不愧是师范高材生。她巧妙地把同音的山一改为珊,非但‘土’与‘俗’全了无踪迹,且一下子‘洋’味十足。一字之差,局长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啊!”
  
  珊花闻知,虽是一笑置之,但人们已从她的神情得知,她是带有几分得意的!
  
  “珊花”比之“山花”,一着生于汪洋大海暗礁之中,一立根在岩缝山冈上。本各自都有无穷的生命力和绚丽多彩的青春。从表面看来,珊花即使比原来的山花,更“雅”、更“洋”,但这一移位又易名,实是徒有虚名,抑或就是作秀。可怕的只因“水土不服”而潜在着质变,直至让山花走上凋谢,枉然英年早逝!
  
  大哥寒夜独守空屋,双眼微闭,脑子的遐想已经时断时续,似醉非醉,似睡非睡。
  
  再说当日下午,珊花送罢大哥折返时,借车便到了学校去接女儿秀贝,并带她顺路一起探望她爷爷奶奶。然后在那儿热热闹闹地共进晚餐,尽享天伦之乐。其后婆婆告诉说,适才魏民来过电话,称省里会议提前结束,他已在回家的途中了。于是珊花随即告辞回到自己的住宅。
  
  果然不久,魏民就回来了。但见他一进门。就脸带愠色。珊花忙问:“是否身子哪不舒服?想吃点什么?我马上就去做。”没见回话。正诧异与纳闷中,只见他没好口气地要珊花给他拿一包云烟出来。顺便说:“晚饭吃过了,什么都不想再吃了。”
  
  珊花入室许一会儿,拿出来一包小熊猫牌的送给了他。他不接手,反问:“我要的是‘云烟’,你咋偏拿来这个?”
  
  她连忙解释:“云烟没有了,先将就一下,明天我再给你买或者现在就出去买也行。”
  
  他几乎有点要发火地说:“我要的是前天我才带走二包,还有近二条的那种云烟,你听清楚没有,怎么会一下子就没了呢?”
  
  “我也没抽烟,那剩下不到二条的烟,只因上午我大哥进城来,见你和贝贝都不在家,留他不住,在他回去时送给他春节时招待客人。”
  
  这一听,魏民更来了火。“你这女人就是小气鬼,别的烟家里有的是,你整条的不送,就是偏要用那一条又八包的来送人;我早对你说过,做人不能吝啬,也不可贪小便宜;这种人往往是想占小便宜却反而吃了大亏的,这一下全报应了!”
  
  说罢,他从容不迫地拿出来了二包“云烟”甩给了老婆,示意她将其打开。
  
  其实一眼就看得出那两包烟好像都曾打开过的。珊花她虽莫名其妙,但未敢怠慢,依丈夫的旨意拆开来一看时,不由大吃一惊!怎么花花的不像是香烟。她拿出来一支将其展开,天啊!竟是一张百元的人民币!
  
  她赶忙又打开了另一包,一看全是一个样。她心慌意乱地把二包全都倒了出来,只见一小堆,根本就没有一支是香烟,而是清一色全是用百元大钞卷制而成的。此情此景,让她目瞪口呆!她一时也说不清“是惊还是喜”。怔了一下赶忙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还敢问我?我正要问你呢!”可以看得出来,魏民他是压着火在说话的。
  
  接着他又说:“幸亏我运气好,这二包烟就一直搁在包的最底下,而从不曾带在身上。直至昨晚就寝前因身上没烟了,拿出来自己要抽时才发现它。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拆开,拿它来请客,那可不知要如何向人家解释?也不知道怎么下得了台?更可能由此立即就成了此次大会的号外新闻!进而由此惹事生非,直至酿成可怕的祸患(他心中有鬼!)那才是不堪设想!”
  
  他一眼看出老婆听得直在发愣,便以严厉且近似讯问式的口吻说:“你给我老实讲清楚,这烟究竟是从何而来的?”
  
  珊花被丈夫逼问得一时无言可答。心里暗自叫苦又惶恐不安。待一番冷静,终于反守为攻开了口:“魏民呀!魏民,你成天在外不着家,甚至连夜里时不时都得待到三更半夜才回来,有时干脆通宵达旦都不见人影。这个家要没了我,让人给放火烧了,要不是别人报警,怕你都还不晓得;眼下春节临近,时不时张三进、李四出的送礼、送年货,拜早年。
  
  “就说中午大哥他来,我生怕又是人来人往的送东西,岂不尴尬得很。亏得我想出来了个‘闭门谢客’的招儿,一方面早早把门关死,再挂上‘屋里无人’的纸牌,同时索性把手机也都关闭了。这样我们兄妹多时难得见面相聚,总算才得以安宁的吃顿午饭,好好地拉拉家常。现在我满脑子乱得很,你就不能让我冷静一下,好好回忆回忆,别再逼我了好吗?”
  
  女人的看家本领,往往当她身处劣势窘境之际,能够及时抓住男人的弱点予以还击。令他无法逞性。珊花不失从小聪明过人,眼看丈夫经她这一数落,神情才见逐渐由阴转晴。她一边观颜察色,一边很快地切好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温存地直送到丈夫手中。借此抓紧寻找给他的答案。也就在他喝咖啡、抽烟这之间,她终于从迷乱中找到了“对象”。
  
  “是杜曦明,我想起来了!这烟不会是别人所送,正是我那个占据杜山村村民的饮用水源,办了个叫什么‘富康’的地下工厂;再盗用他人的名牌商标生产假矿泉水,还硬催逼着咱给办工商执照,准其一路绿灯的堂弟---杜曦明,就是他没错。
  
  “我还记得那天他送来东西时,还再三恳切要求我们,须得准许春节过后就让他的‘富康’开业投产;离开时还挺客气地说,几包香烟和几瓶酒给我姊夫过年‘用’,不成敬意就是。”
  
  “亏你也算是个聪明人,人家不是已经有所暗示,说明其中必有蹊跷,可你当场怎就不多问一句,事后也不肯提醒我一句?”
  
  “他那天送来的并不只是云烟这一个品牌,还有二条的‘小熊猫’,两条的‘中华’……此外,还显眼地放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四联发’(8888元)红包。我对他说,你姊夫用不了这些,坚决要他通通都拿走。可人家分明是有备而来,我的话都还没全说完,他一遛烟就走掉了。你说我能有什么办法?我能把它扔到门口不成!”
  
  魏民细听了老婆颇为激动似地述说。待她稍歇口气后,才又补充:“我更没有在意,也根本不会想到他还会来‘秘密’的这一手!况且他所说的那种客气话,不也是送礼的人都常说的嘛。”
  
  魏民经过老婆的这一番诉说,算是可以信服。脑子里此时正思考着,当务之急是如何尽快地处理好那已被送走的烟,以消除潜藏的隐患。再者,务必以此为戒,认真地整治一下像小舅子杜曦明此类人,以杜绝日后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珊花见丈夫怒气已消,可好象直在沉思着什么,却就是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儿,她憋不住而问:“这事该咋办?”
  
  又过了一会儿,他像自言自语,也像在说给老婆听:“这小子简直像颗定时炸弹,若不狠狠地把他压住,迟早总有一天咱会栽在他手里。‘送礼送礼,礼多必诈,利少弊多;目标显露,风险高、隐患无穷’。看来得有个好的招法,叫谁、尤其是像他这种人再也不会上门,更用不着送什么礼……针对他,就用‘无形的’战略战术吧,也好让这小子知道我姓魏的并不‘吃素’!”
  
  狡黠的“伪君子”曲突徙薪,为防患于未然而从长计议,居心叵测。珊花虽是领悟到了丈夫已有成竹在胸,只是吃不透他话中有话的真正含义。尤其是末了那“无形的战略战术”指得是什么呢?还有要让那小子知道“他姓魏的并不吃素”,听来既新鲜又怪怪的。可又觉得不便多问。毕竟他的社会阅历和经验都比自己要强得多,这是不容置疑的。
  
  此时,她最最挂心的是给了大哥的那一条又八包的烟要咋办?她不无焦急地提示:“我大哥可是个心地透明,又口无遮拦的山里人。那将近两条的云烟给了他,一旦被他发现全是大钞票,必是一场大惊大喜!可他哪知此中奥秘之深浅?所以很快就可能从他口中传扬出去,这岂不就要坏了事?这当要如何是好啊!?”
  
  老婆最深知她大哥之禀性和为人,他这一及时的提醒,确实是切中要害,万万不可大意呀!他脑子经一打转,决定当即采取果断的有效措施---连夜出发去把烟追回。唯有如此才能断其祸根,防患于未然,确保万无一失。
  
  解铃还须系铃人。当下丈夫决定由妻子来承担这项任务。珊花未敢有二话,立即电话她单位来车。知错必改,这一下她慷慨地准备了钱还有一条的“中华”,再附带一条小熊猫,拿了风衣准备着就将连夜出发。
  
  此时,她突然想起了自丈夫踏入家门后,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所发生的一切,真正是“平地起风雷”---既是叫人震惊不已,又是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如今困惑虽尚未全解,但丈夫的愠怒已消,该是必须给他以关爱,才能真正发挥“以柔克刚”,这一女人最为见长的本领。
  
  因为他离家已经几天了,自己这一走,叫他独守空房,未免寂寞难挨时光。温馨的家,必需由温存的妻子来营造。女人嘛,缺少这一本分,她是永远也读不懂男人这本“书”的。
  
  于是她无不温柔宛约,而又有情趣地说:“车一来我就走了,现在先给你放好热水,内衣也会一起备放在浴室里。你先好好洗个澡,而后休息担待一下,我会快去快回的……”
  
  春节前,各电视台的节目精彩纷呈。冬夜又长,大哥的老婆和孩子们,只顾专心在邻居家看彩电,不到大半夜是不会回家的。竹躺椅上的他,原本那半个“国宾”的感觉也逐渐没味了;回放往事的脑屏幕也跟着关闭,倒是面对的那荧屏在看着他……
  
  随着一阵有节奏,轻轻的呼噜声,大哥悠然进入梦乡:“只见山妹子偕夫婿魏民,双双由他陪同一起去上坟。当来到了父母的坟茔地时,蓦然二位老人现身在他们面前,紧接着二老共同指斥女婿作奸犯科、不忠不义。上有辱祖宗、下愧对妻女必无好报……魏民做贼心虚,未敢吭声半句,只是把头压得很低很低,……二老也并不多话,悻悻然消隐而去。
  
  “当他一抬头,突然闯出几匹张牙舞爪的大灰狼,一下扑倒了他。说时迟那时快,见已是血淋淋地撕裂了他胸口的衣服和皮肉,像马上就要掏出他的心脏的样。山妹子见状,早被吓得魂不附体,直呼大哥快救他一命。大哥一声怒吼:‘妹子莫怕,我来跟它们拼了’!”
  
  随着哐当一声响,当大哥冒出了一身冷汗惊醒过来时,忽见闯进来了一个黑影,直逼到他的面前才站着。本正被一场极其恐怖的噩梦给惊吓得心神恍惚,猝然又闯入了个头面不清的“魔影”,他都差点就被吓昏过去。
  
  来人见大哥如此惊惶失措的发怵神态,尤其是刚进门时,分明还听见他非常恐怖地惊呼着什么,“妹子莫怕,我来跟它们拼了!”更是叫人大为惶惑与不解!
  
  当那冒然摸黑窜入屋而来的人掀开了风衣帽,大哥眨了眨眼,在惺忪、朦胧之中一看,立在面前者,竟然就是刚刚在梦中一起去扫墓的山妹子---“难道她就是鬼魂所变?!”大哥大惊失色,一时目瞪口呆,失魂落魄的不知如何是好。
  
  山妹子见此,一样是愕然不已。于是两相对峙了好一阵子。待大哥惊魂稍定,妹子也已冷静了下来。对刚才入门时大哥那极为恐怖的惊叫声,与紧接着他那惊慌失措的异常表现,终于忍不住急着开口而问:“大哥适才为何如此惊呼‘妹子莫怕’,还说什么要跟谁‘拼了’?”
  
  大哥岂敢直说,一时搪塞,嗫嚅了一会儿,待头脑清醒下来才启口作答:“你大哥今晚喝了三盅妹子所送的好酒,电视看困了就睡着了,且做了个噩梦;正在心有余悸之时,惘然中始料不及的妹子蓦然闯入,刚才你所听到的可能是正在说梦话。这不必在意,没啥事的。”
  
  他边回话边暗自在琢磨与嘀咕,要么一年到头不回来,要么上午才相见今晚人又来,这也真是……
  
  但大哥很快又转念,值此腊月寒冬连夜赶来,再联想起刚刚做了那么一场可怕的梦,这可够叫他心里犯忌得呀!可这又怎能说得出口呢?一时很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难堪与难受,只是自个直在发愣。
  
  让大哥莫明其妙的是,他的山妹子要事在身,却就未肯与他做任何的“预示”。自个儿先是四处东张西望了一番,再把满屋子也查看一下。而后问道:“嫂嫂和侄儿都往哪去了?”
  
  “他们全都到邻居家去看彩电了。要有事,我这就去叫他们回来。”大哥说罢就准备起身的样,珊花赶忙制止。紧接着才神乎其神告知:“妹连夜赶来,不为别的,只因你妹夫省里的会议提早结束回来。说是他带去的二包‘云烟’,就是从送给你的那一条又八包的当中拿出来的。这烟现在已发现含有什么‘麻醉物’之类的违禁品,须得尽快集中起来上缴。魏民要我连夜赶来,好把那给你的云烟全部都带回上缴县里,好进行全面的检查,再向县委作汇报。”
  
  说罢,她把随身带来“中华”与“小熊猫”的二条烟交给了大哥,示意换取下午送给他的那云烟。大哥勉强地接手后,既一句话都不说,又没见他准备去拿烟出来换,倒是显得非常尴尬又为难的样。
  
  珊花见状大感讶异,大哥在这大山里出生长大,有着典型的山民性格。为人处事总是“三锄头二簸箕”,既不转弯抹角,又是干净利落,今天怎么变成这般磨磨蹭蹭模样呢?
  
  依她估计,大哥是不会马上就动用这烟的。难道是他都已知道这云烟价值几万元!?岂是别的香烟所能换得?!……
  
  山妹子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暗自在做着各种各样的猜想。她哪晓得大哥一生虽然勤劳俭朴,可时至今日,日子却仍然过得紧巴巴。那云烟都已被他变卖掉了,现在叫他拿什么出来换呀?!
  
  兄妹就在这各自都有难言之隐的尴尬中过了许一会儿。大哥终于不得不坦言:“不瞒妹子直说吧,那云烟你大哥舍不得抽,下午回来路经村小卖店时,顺便把它交割掉了。”
  
  “我的天啊,这下子不就全完了!”---妹子立即就像触电一般,脸上刷一下全变色。
  
  她沉吟了一阵子后,很快拿出了一只的钞票。从中分出了500元交给了大哥,请他马上赶到小卖店去,把他那转手出去的云烟都赎回来。并特交待:“不可多与人家讨价还价;要是烟被人家买走了,就问清楚是什么人买去的,有剩余多少就赎回多少;不要多与人家搭话,更不可说是我连夜来要回这烟的。快去快回,妹专等着你回来,马上还得连夜赶回县里去哩。”
  
  犹如战士接受长官的紧急命令,大哥未敢延误,二话没说拔腿就走。没多久,他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吐了一口唾沫,风风火火地跨进了家门:“我一到人家刚要关店门,抢进去一看,烟全没了”。
  
  听大哥这一说,不但立见山妹子的脸色再一次遽变,且这一下变成了大哥从来未曾见过的难看,直让他都感到有些可怕!
  
  大哥不知就里,也不知所以。当下赶快又补充:“不过,据店家的人说,那烟全部都是刚刚才被咱堂弟---杜曦明他买走的。是不是我这就去向他要回来,谅这小子也不敢耍赖!”
  
  大哥一边把钱如数退还给了妹子,一边等待着她的答复。没想山妹子一听云烟原来是被自己的堂弟所买走的,这就等于是落到了实处---“物归原主”了。
  
  “上帝啊!”山妹子差点叫出声来。那紧悬着的心一下总算落了下来。她暗自大大地纾缓了一口气,随后那一脸可怕的阴霾顿消。接着以一种轻松和谐而喜悦的笑口说:“只要那烟是在咱堂弟的手上,哪我和你妹夫就都可放心了。也不怕他不认账,只须由你妹夫魏民给他一个电话,他马上就会乖乖地送到县里去的。而此事也就与我们兄妹二人没有任何瓜葛了。”
  
  说罢,满脸随之犹如山花绽放一样堆笑起来!憨厚耿直的大哥,他的脑子哪能跟得上如此急剧的变化?本来是唯一对山妹子最了解的人,今晚之所见所闻,真是令他无法理解,也无从理解;既是莫衷一是,更是莫明其妙!
  
  正当他尚处在满头是雾水之时,妹子却都已显得是气定神闲,且立即又以一种无比宽慰的口吻说:“大哥!没什么别的事了,妹子这就回去!”
  
  她边说边拉起风衣帽,又一边戴起了手套,准备着马上就要走。大哥慌了神,连忙把她拦住说:“在此天寒地冻的深更半夜,妹子耍什么孩子脾气,大哥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你走!”
  
  停了一会儿,看得出妹子已是归心如箭,大哥深知他的妹子与自己是同一“个姓(性)”---倔强。只好表示退让地说:“值此寒冬深夜,果真要走,总得让大哥陪你一起走才能放心,我这就先去雇车。”
  
  大哥走近桌子,提了刚才接手的那二条烟交还给妹子,拔腿准备先去联系车。这一下反过来被妹子给拦住---连人带烟立即全都被她一一给谢绝了。同时,她慎重其事地特别交代:“今晚妹妹此来的事,对任何人,包括大嫂和侄儿他们都不必多说,记住!”
  
  “这都已近深更半夜了,妹子一个人咋走?这叫你大哥怎能放心得了?!”大哥无不着急,无论如何非得陪送她不可。
  
  “村口有车在等着我,大哥尽可一万个放心就是。”说罢,但见他的山妹子就象来时那样,人不知鬼不觉的身影,很快便就消失在山村阴森森、冷嗖嗖的夜幕之中。
  
  看着放在桌上的那一红一白在闪着光亮的香烟,它可是平生连拿都没拿过,更别说是上过口的“中华”与“小熊猫”啊!
  
  再联系起妹子如此急如星火地连夜赶了来回,以及她此来前前后后,那神秘兮兮的言辞举止。一切的一切,让善良正直的大哥,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彻夜难得安寐。
  
  尽管他开动脑筋,左思右想,但此间玄之又玄的奥秘之深,对大哥而言,简直胜过于“哥德巴赫猜想”---任由他这山民绞尽脑汁,那怕揣想一辈子,也是无从解得开啊!
  
  不过,有一点却是给大哥深有启示。妹子老是叫“忙”,哪能不忙呢?不及二条的“云烟”,既然都已经是送给自己的大哥,那也就算了。却又发现其中有什么问题,非得由她这个贵为一局之长的,连夜驱车亲自出马前来要追回;且还说什么“得及时向县里作汇报”。这就难怪她怎能不忙喽!
  
  头脑虽然简单,确实无法、也无从悟出这“云烟”里中的奥秘之处,更是没能长几个像当官的人那么复杂的细胞。但大哥此话比之哪让当官的着忙得团团转的“云烟”来,其深奥非但好不逊色,且还完全可说是“深奥”当中的深奥啊!!
  
  珊花与其说像个小偷,不如说更像幽灵一般地摸黑进出了山村。当她走出村子,来到约定的路边大榕树下。立即摸出手机,通知那折回乡政府待命的司机赶快就来车。
  
  在这寒冬腊月的深夜,当她站在山风簌簌中跺脚御寒的同时,脑子里一转悠:“大哥做人厚道爽直,可未免有时要懵懂些。那云烟的下落只凭他的口传,万一要是与事实有所出入,岂不枉今晚此行而要误大事。不如在此乘机与堂弟通个电话,试探一下虚实,也好验证那该死的东西,是否当真都已回到他的手中……
  
  天道酬勤,反之“邪道酬懒”可否成立?!杜曦明都已是二十好几的人了。但他迄今无正当职业,也未成婚。原因是他的生性使然。“固定一个职业累赘,固定一个女人乏味”---这就是他的人生哲学。因此,他自高三年二科补考不及格之后,干脆就辍学了。更听有人说,哪年之所以“兵检”不合格,也是故意做手脚的。
  
  从此他就一直放荡于社会中。乡间对这种人称之谓:“当不了兵又做不成贼”。其父虽贵为一乡之长,却也拿他没办法。曾企图用“经济制裁”他,可他妈就是不肯认可,更谈不上好好配合……不过近几年来,他好像有所“长进”。借着开放改革之机,做了一些“擦边”的小买卖。听说从中倒是捞到了不少油水。要不,他那花前月下的花销,若要全靠向父母伸手,无论如何也是难以阔绰得起来的,又哪能交得了那许多的女朋友?!
  
  其实,这好几年来在“社会大学”中,他既交出了不少的学费,却也“修了”一些“专业课程”,“混熟”了一点比较适合于他脾性的门道。且还颇为自信地在他妈面前扬言:“只要时机一到,我杜曦明可是一个能干出一番大事业的将才哩!”
  
  打从杜山花成了县委书记的儿媳妇后,谁知居然官运亨通,他们“妇夫”双双先后皆被擢升重用。她第一次是,从边远的一所小学的小校长,一下跃升为城关中心小学的大校长。不久又顺顺当当地被任命为县质检局的局长。而丈夫虽因被“色污”、稍受了点“委屈”。其实,那空留着的县工商局之第一把交椅,总也不能过长时间虚缺着。不久,魏民便也正式受命到任了,这本是人们意料之中的事。
  
  杜曦明在他得心应手地做了几批“黄碟”的买卖中,从哥们那里,他可说都已经完全证实盗版厂商与姊夫他们不是有“瓜葛”,而是明里暗里勾结在一起的。所以,他机灵的脑子一打转,心想得好好地接近他们,以从中占有先机,把风靡大江南北的盗版光碟生意座实做大,狠狠地大捞一把。
  
  于是他便经常准备了些“小意思”去串姊姊的门。可走了几趟下来,没想人家“三缄其口”,显然想再直接插入他们那业已早就建立,且已是有效地在运作的销售网络为时已晚矣!
  
  人说“孬种状元材”,这话有点歪打正着。哪是初春的一天,天气显得有些闷热。小杜赶早进了城,他满头大汗敲开了珊花姊的门。姊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见他一边忙擦汗,一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没什么事,春天的鲤鱼正肥美。咱乡管水库的和我是铁哥,今日选了二条送来,你看还在活蹦着呢。”
  
  二条大鲤鱼,如今在他姊眼里根本不算是什么。而且恰巧她正有事准备出门,依照“客常礼不周”之道,这次没有招待他可口可乐之类的饮料。只是顺便从那大罐装的矿泉水打了一大杯递上,小杜接过手一饮而尽。随口称赞:“姊这水可真是好喝!”
  
  姊不以为然地笑着回答:“怕是你的口正干渴着,其实这本是大城市水资源缺乏、或污染严重的地区,不得不才使用的。可现在的人赶时髦、图方便,就连我们这地处山明水秀的小县城,也都在流行着用它呐。你别小看这么一桶水,卖价少者要二十多元、有牌子响的要二三十元以上呢!
  
  “依你姊看来,其实它还不如咱家小学后面的那一口山泉好喝。我早就有想找个机会去取样,好好地对它进行一次检验与测定。不过,可以肯定地说,那山泉一定富含有对人体大有裨益的微量元素。所以它不仅喝起来让人感到清洌可口,更重要的是从我懂事以来,凡是饮用这口山泉的大半个山村的人,从来都没听说过有一个患过癌症之类恶疾而死的。”……
  
  “机遇只对有心人偏爱。”就凭珊花姊的这几句话,犹如鼠标击到了姓杜的灵感处。他竟一下子敏悟、而且萌生出一条“造假生财之道”,当即让他高兴的不得了。随之匆匆告辞,如获至宝一般赶回乡政府宿舍。
  
  经禀报父母,征得二老的同意和支持。马上做了几天的筹划准备工作。接着由杜妈亲自陪同,母子一起杀回老家“挖金矿”---在没有任何申报与批准手续的情况下,悍然攫取小学后面的一块地,建起了简易的厂房。
  
  通过老爸的关系一运作,很快地就从刚关闭不久的县啤酒厂那里,弄来了一套简易的装瓶流水生产线。就这样因陋就简地投入生产。随之各式各样冒牌的矿泉水、纯净水、磁化水、活性水……总之,只要市场上能畅销的,哪怕是“神仙水”都能生产。然后再大肆低价批发销售。当然,能得如此顺利的高速运作而发财,自是与姊和姊夫以及各相关部门的关照与支持分不开的。
  
  一个十足的地下工厂,连个厂名都没有,既没有工商执照,更没有自己的任何注册商标。可在特定的时期与地方,竟能如此产销两旺。牛刀小试,还不到半年功夫,剔除了一大笔的“攻关账”之后,仍然获利丰厚。于是随之着手对工厂进行大刀阔釜的扩改建。
  
  “能捉耗子的就是好猫。”这一下使得小杜的身价大大提高,其父母乃至周边的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一家人更是因此大喜过望!如此一本万利,“钱途”无量的行当,于杜曦明而言,看来这就是他孜孜以求的门道。而今他真可谓“如龙得水”了!
  
  转眼年终已近,为明年旗开得胜,鸿图大展。“家庭懂事会”及时达成共识,做出决定:借春节之机,给有关部门和人士拜早年;烟酒补品、干果水产,还有红包的大小,一概以“礼随人分等级”的原则执行。为避人耳目,礼品全集中在杜山村老家分发。
  
  杜大妈细心,既能当高参,也可做帮手。她始终参与操持和忙碌了好一场。小杜精明能干,连日来不停地奔忙,终于总算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
  
  送礼的最后一天,小杜回来得早。一进门就既请功又撒娇似地大叫:“妈,可累死我了!”
  
  “我的好孩子,没有苦,那来的甜呀!”儿子不无骄傲地告诉妈:“送礼是一件苦差事,但这里中也大有学问。比如说,什么对象,得走什么门道?有的就不能直送上门去,只能请其出来在外交接;至于红包,再难还是得亲手交给对方为当,这东西特敏感,也最容易出乱子,千万不可让人代转,……这几天儿子通过实践,长了见识,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虽然也碰到了极个别人的‘钉子’,但终究都被儿子给排除了。”
  
  这次如此“铺垫”,当然所费不赀,“出点血”那是不言自明。可母子对此一点也不吝啬,反而倒是为此感到一身轻松和欣慰。此时,二人心照不宣地对新的一年,充满着丰收的美好憧憬!
  
  送礼的任务一完成,杜妈便急着回乡政府去会老公“缴令”。儿子说,厂子扩建的事不少,要求妈把事情汇报老爸后,尽快能回来。其实此时他的内心,本正巴不得妈赶快就离开!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46938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