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死(史)得快”
说搬大石头例子的那时候是在1975年,厂子非常兴旺,与厂子同属的电力国企在东北有100多家,比如发电厂、电业局以及生产各种电力设备和搞各种电力建设的企业都属电力企业,但属长远铁塔制造厂效益最好,到1985年的时候,一年能创利税好几亿元呢,不但是全国最大的铁塔制造厂,也是亚洲最大的铁塔制造厂。
在搞全国电力线路建设下年计划时,电力部每年给长远铁塔制造厂下达的铁塔制造订单任务最多,技术等级也最高,一年得制造各种铁塔10多万吨,厂子如此能不忙乎吗?可后来改变为市场经济后,电力部就不再将订单直接下派了,而是跟全国其它行业一样,搞市场竞争了,就是拿出订单,让全国的铁塔制造厂来投标竞争,哪个厂投标价格低,订单就给哪个厂。刚开始长远铁塔制造厂还行,生产能力首屈一指嘛,生产和经济效益没有受太大的影响,而后来就逐渐地不行了。
为什么?因为“一切都在向钱看了”,很多人都开始打市场经济的主意了。如有人就成立了私企铁塔制造厂,在电力部举行的招标会上,推出价格非常低的投标,从而就拿到了订单。生产能力差不要紧,赶紧划拉一些铁塔制造厂退休的技术人员和老工人,给高工资,让他们赶紧生产铁塔。这样的私企站稳脚跟后,用挣到的钱,又多划拉一些老铁塔制造厂退休的技术人员和老工人,又加增生产设备,厂力不断地扩大,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就跟长远铁塔制造厂的差距越来越小了,而投标价格又有很大的优势,就逐渐地挤兑了长远铁塔制造厂这一类的国企生存。当然还有别的国企铁塔制造厂参与竞争,可连长远铁塔制造厂都不行了,别的国企厂就更完了。
如投标价格虽然是公开竞争的,但各国企铁塔制造厂刚开始不知道有的投标价格很低,后来知道了也竞争不过人家了,因为要养活那么多国企员工,投标价格很低是不行的,所以拿到的订单逐年减少,后来就都亏损了。如此,长远铁塔制造厂就从辉煌逐步走到了难以生存的地步,所以才有了跟全国各行业国企一样的大“下岗”,这种情况一直折腾到1996年左右。
国企厂投标价格不能很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企厂是有小政府职能的,如政府历史上应该给的这个补贴、那个补贴、取暖费什么的,不是由政府直接拿,而是由国企厂“出血”,这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国企厂能不顾职工的死活,压低职工工资待遇,跟私企厂拼低价投标吗?根本就达不到,所以说,是竞争不过私企厂的。
刚开始推行“下岗”时,不是一下子“下岗”很多人,而是挑差劲的人先辞退,史进涛就被先辞退了,因为车间和厂领导对他印象不好嘛。而“二油子”和“三驴逼”就没有被辞退,因为领导们对他俩印象很好嘛,“二油子”和“三驴逼”乐够呛,贬史进涛叫“死得快”。
但这种情况没有维持多久,很快就“一刀切”都“下岗”了,因为如不这样,国企厂的生存很难维持,当然,关键也是上边有文件指令,男职工满50周岁就得走,而且想办法,男职工满45周岁就得走,女职工满40周岁就得走。
“下岗”有什么待遇呢?就是给3万元买断一切,“下岗”后跟厂子没有任何关系了。当然,全国各行业国企“下岗”的办法各式各样,长远铁塔制造厂采用的就是必须用3万元买断的办法。
先“下岗”的史进涛也是被3万元买断一切的,先后的“下岗”只是时间不同,待遇都一样。他“下岗”后干什么呢?虽然当时心里不得劲儿,跟厂子有深厚的感情嘛,本想在厂子干一辈子嘛,没承想被踢出了厂子。但毕竟得面对现实,上火、苦恼、痛苦一阵子后,就开始去别的厂子打工了,他想,自己有手艺怕什么,配管工也是技术工种嘛,就靠自己的手艺吃饭呗。
“二油子”和“三驴逼”“下岗”后麻爪子了,也是没承想被踢出了厂子,怎么办呢?愁够呛,因为他俩不是能吃苦耐劳的人,在厂子里吃大锅饭蛮好蛮好的,回家后不知干啥好?
有一天两个人汇到了一起,商量干点什么好?商量来商量去,决定把班里“下岗”的人都找到一起,看看大家都有什么好办法?
全班有20多人“下岗”,有一天就被汇集到了一起,史进涛也来了,大家对干点什么好,意见是不一样的。
有不少人跟史进涛一样,已经在打工了,但反映都不好,说可不像原来在厂子里干活,不但累、环境差、劳作时间长、老板狠、工资少,什么福利待遇都没有。
史进涛说:“是,原来在厂子干时,经济效益虽然不好了,但每个月还能开工资1000来元,现在累得贼死却开不了1000元,因为老板真狠,总是找借口扣各种钱。”
有不少人说,打工待遇低、挨欺负就怨自己了,都什么时候了,搞市场经济了嘛,为什么不自己当老板?自己当老板干多好。
“二油子”听到这儿来精神了,问其中的一个工友:“你现在当老板了呗,干啥呢?”
这个工友说:“干啥不告诉你,同行是冤家嘛,干啥你自己琢磨,不都说了嘛,‘改革开放钱没腰,挣不着钱熊蛋包’!”
“三驴逼”也来精神了,说:“确实,早下海的钱挣老了,大都不是用很多钱起家的,只用几十元、几百元起家,用几千元的都很少,咱们有3万元钱,这回钱得挣老鼻子了!”
“干!”“二油子”兴奋地说。
“干!”很多人都响应,议论了很多很多项目,包括史进涛也响应,决定不打工了,也选个行当干,自己当老板。
这伙“下岗”人的议论会看起来似乎很有成绩,回家后都自己当老板干起来了,当然有自己干的,也有合伙干的。
他们都干什么项目了?先说说史进涛吧。
史进涛想,过去倒腾东西卖是投机倒把,现在允许了,那就倒腾东西卖吧,我体格好,不怕折腾。
但又想,倒腾什么呢?东北有四宝:人参,貂皮,鹿茸,乌拉草,但自己太外行,不能弄。又想,对,倒腾东北大米吧,这是全国最好的大米,弄到南方去肯定能卖高价,能挣不少差价。但又想,自己的体格虽然好,但能带多少大米到南方去呀?带不多少呀?如用汽车运输虽然行,可涉及到租车等问题事情就多了,万一在哪个环节出问题赔了,损失钱可是大数目,不保险不能干。
就这样,他在家里核计了不少天,也没有定下来干什么好,但最后决定还是得干,可做了开小服装店、小超市等几样生意,但最后都失败了。
其他人呢,也大都茫然了,有什么都没法选择干的,也有打工或自己干的,但干的都不顺利。那个曾经说应该自己当老板干的,其实就是想当老板,也没有干成什么真正的老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