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红素(中)

时间:2010/2/9 作者: 沙棘 热度: 93990
  红素(中)【(十四)—(三十七)】
  
  (十四)
  
  “汪!汪!汪!……”
  
  龚家村不知是谁家来了客人,只听得有一只好客的犬儿叫了起来。
  
  接着,是数十只黄狗、黑犬们的一片“汪”、“汪”声。
  
  园艺学家和方华老师、和龚家村人,在犬儿们的“汪”、“汪”声中喘息了片刻。
  
  (十五)
  
  “两盆红素是自家从野生红草培育来的吗?”
  
  兰园里,园艺学家重开话题。
  
  村长龚绍成和跟着看热闹的龚家村村民,都看看龚茂良和老龚木匠。龚茂良则看看老父亲。
  
  “两盆红素四十多年前只有几苗,是钱右派钱先生送我的……”
  
  老龚木匠就象当年对儿子、孙子讲红素的故事、先前对李光清、陈福安讲红素的来历一样,怀着对林学家深深的同情和思念,原原本本对园艺学家和方华老师讲述了林学家送他红素的前前后后,讲述了林学家的不幸遭遇,也讲了林学家在卧牛山发现红素的那一节。
  
  村长龚绍成和跟着看热闹的龚家村村民,虽然早就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红素的来历,但对老人的讲述,他们仍然洗耳恭听,并不时为林学家的不幸遭遇而叹息,为老龚木匠的仁义而喝彩,也为老龚木匠得到红素而高兴。其中有几个村民听到林学家的凄切处,眼睛都湿润了。
  
  方华老师掏出小小录音机,记录了老人的全部讲述,还为老人的讲述拍了几张照片。人们注意到,当老人讲到林学家瘦得皮包骨头,周围的人不拿人当人看的时候,方华老师伤心落泪了。当老人讲到给林学家送饭票、送黄瓜、南瓜的时候,方华老师神情肃穆,充满了感激之情。
  
  园艺学家听了红素的来历,掉头看看卧牛山,神情凝重,沉思了许久。
  
  “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园艺学家沉思了许久之后,自言自语。
  
  “黄鹤西去,红素还在!”
  
  “红素就是林学家!”
  
  “林学家就是红素!”
  
  “身处逆境的时候,艰难窘迫的时候,红素是林学家灵魂唯一的寄托!”
  
  龚家村村民们沉默不语,一样神情凝重。他们虽然不甚明白园艺学家所言的内在意境,但他们知道园艺学家是在赞扬钱一均先生,是在缅怀黄泉世界的林学家。
  
  方华老师凄婉哀戚,眼眶里滚动着泪花。
  
  卧牛山上,传播春天信息的大杜鹃“贵贵阳”、“贵贵阳”,四声杜鹃“八个八个”、“八个八个”,绵绵不断。
  
  (十六)
  
  “两盆红素是兰中珍稀品种,是龚大爷家的宝贝,是龚家村的宝贝,也是国家的宝贝,不要轻易出手,也不能让它轻易走出国门!”
  
  园艺学家自言自语之后,又沉默良久,之后慢慢对老龚木匠父子、对村长龚绍成和其他龚家村村民们说道。
  
  兰园主人龚茂良见园艺学家如此强调红素的贵重,心中不亦悦乎。
  
  村长龚绍成和其他龚家村村民见园艺学家如此看重红素、高抬红素,一方面似信非信,一方面又再次流露出惊讶与羡慕之色。
  
  方华女士没有什么反应。她知道红素的价值,知道园艺学家所言不是夸张,也绝非危言耸听。因为她知道十多年前,一位日本兰界内行在苏州市的果蔬市场上,从一位农民兄弟手中花几个小钱,就买走了仅有的几苗野生兰花稀贵品种,给国家带来兰花种质资源流失的事实。她更熟悉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上半叶,英国人乔治•福雷斯特、亨利•威尔逊等人借考察之机,从中国窃走数百种杜鹃新种和其它种质资源的历史。还有,就在不久前,有几位日本水稻专家在中国云南考察野生稻时,将裤子、袖子挽起,企图夹走当地野生稻种,这件国际级的、不光彩的顺手牵羊行为,她更是清清楚楚地记得。
  
  老龚木匠见园艺学家如此看重红素,他很高兴,也相信园艺学家所言,但他想到先前讲红素来历时,园艺学家的一番感慨,想到老朋友钱一均先生的凄凉晚景,他不由得心意沉沉起来。良久,他慢慢说道:
  
  “没有想到两盆红素真的这么宝贵!”
  
  “两盆红素原本是钱先生的,要是钱先生还在就好了!要是钱先生还在,我要把它物归原主!要是钱先生有后人,我要把它归还给钱先生的后人!”
  
  龚绍成、龚茂良俩叔子和其他龚家村村民见老人此说,不禁愕然。
  
  园艺学家和老龚木匠都属狗,心灵相通。他相信老人所言不是戏说,不由得向老人点点头,以示认同和敬意。
  
  方华女士见老人此说,则为之一震。但她很快镇定下来,用十分尊敬的目光注目老人。
  
  “辛老师,你说两盆红素究竟能值多少钱?”
  
  村长龚绍成惊愕之余,动问园艺学家。他想听听园艺学家实实在在的评判。
  
  “能值多少钱?”园艺学家沉默片刻,“无价之宝!”园艺学家说,“看上了它,知道它是珍稀品种,知道它的品级、品位,知道它可以再生赚大钱,知道通过它进行交换,获取更大的利益,百万、千万也有人敢下手!”
  
  园艺学家说得很肯定。
  
  “龚木匠,最高给过多少?”
  
  龚绍成转而问龚茂良。
  
  “最高给过三十万一苗。说是只买三苗,买来送人,我没有卖。”
  
  龚木匠坦诚回答。
  
  “红素是兰中极品奇品,是国家珍稀珍贵品种,”园艺学家说道,“既然有人敢出三十万一苗,说不定就有人敢出三百万一苗,甚至三千万一苗!”
  
  客人此言一出,龚家村人瞪大了眼睛。
  
  “辛老师,就三十万一苗,你买么?”
  
  村长龚绍成戏问道。
  
  “如果我有那么多钞票,我一定会买!我为国家收藏珍品。”园艺学家笑道。“可是,我辛汝之没有那么多钱啊!”园艺学家苦笑了一下,“这叫敢买的人不一定喜欢,喜欢的人不一定敢买,我辛汝之和方华老师都只能在此饱饱眼福了!”园艺学家感慨一番之后,蹲在两盆红素跟前,仔细数了数苗数,“总共只有十五苗,真的是珍稀又珍贵啊!”园艺学家说完,站起身来。
  
  龚家村人和方华老师都沉思不语。
  
  园艺学家稍停片刻之后,又说话了。他对龚家村村民语重心长:
  
  “红素作为兰中珍稀品种,它是国家的宝贝,是国家珍稀种质资源,我们都有责任好好保护它,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生而复灭,更不能让它流失国外啊!”
  
  龚家村人被园艺学家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打动了,都不约而同向园艺学家投以尊敬的目光,点点头。老龚木匠则望着园艺学家,若有所思。他嘴唇颤动了一下,欲言又止。
  
  方华女士完全理解园艺学家那颗赤忱之心,她静静地站立一旁,望着自己的老师。
  
  (十七)
  
  卧牛山上,大杜鹃和四声杜鹃“贵贵阳”、“贵贵阳”、“八个八个”、“八个八个”,依然叫个不停。
  
  龚木匠家兰园里,远道而来的客人结束了对春剑红素的考证和点评,在龚家村人的簇拥下,开始观赏龚木匠的其它作品。
  
  但见得,主人和客人、专家和平民,其乐融融,慢步在牙黄春剑素、马边春剑素、银杆春剑素诸兰花珍品的距里行间。
  
  北京来的客人很满意。
  
  龚家村人很开心。
  
  (十八)
  
  大约三点钟的时候,龚家村人的午饭开始了。
  
  龚木匠用一大斗碗过年腊肉、一大斗碗红焖鸡肉、一大碗蒜苗烩野山菇、一大盘韮黄炒鸡杂和一大盘村长龚绍成叫龚老幺去他家拿来的香肠和两瓶泸州老窖,在堂屋里招待客人。下饭小菜是龚木匠的婆姨年前做的腌藠头、腌白菜和腌萝卜。
  
  斟酒的时候,园艺学家和方华老师见桌子上摆的是一两的大酒杯,赶紧手捂杯子,连说:“酒量很小,免了,免了。”高挂免战牌。但客人此举终究没有抵挡住龚家村人的热情,结果还是让龚绍成村长都给斟了满满一杯。
  
  园艺学家的酒量也许的确很小,他看着面前那一大杯酒,显得有些无可奈何。他说:“唉,我就是三钱的酒量,可是,龚家村人这么热情,我也只好应承了!”
  
  方华老师说:“我几乎是不喝白酒的,可是,今天不喝,实在是对不起龚家村人,就喝一杯吧!”
  
  村长龚绍成看客人说的也是实在话,说:“喝一杯也好,喝两杯也好,领个情吧!”说完,便带头端起杯子,请客人抿了一口,然后一边喊请菜,一边鸡肉、腊肉给客人夹将起来。
  
  龚木匠的婆姨和下厨房帮忙的龚二嫂、龚三嫂见客人开筷了,走过来谦虚道:“辛老师、方老师啊,我们几个女人手艺不好,做的菜可能有盐没味的,你们可不要笑话我们啊!”
  
  园艺学家嘴里咬着鸡肉,连说:“好吃,好吃,不笑话,不笑话。”
  
  方华老师似乎这个时候才醒悟几个女同胞没有上桌,很过意不去,站起身来说道:“我们都吃开了,怎么你们还站着?快来坐下!快来坐下!”
  
  几个女人回答说:“方老师啊,堂屋里桌子小,我们就不来挤了,我们在厨房里吃,不要管我们,不要管我们。”边说,边退到厨房里去。
  
  村长龚绍成则说道:“方老师啊,不要管她们的,天干饿不死手艺人,饥荒饿不死煮饭匠,龚家村的女人聪明得很,几个女人饿不了,饿不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龚三妹的女孩端来了一大盘腌洋姜和一大盘白菜叶包裹的腌红豆腐。龚三妹说:“妈妈知道大爷家年前没有做这两样菜,叫一样端一盘过来,请北京来的客人尝一尝。”
  
  龚三妹刚走,有一个跟着看热闹、看稀奇的叫郑兴元的男人,又派家里的婆姨郑二嫂和儿子小峰端来了一大瓷盆刚做好的豆花和一碗调理好的辣椒油。郑二嫂说:“我们家郑兴元回去讲,龚木匠家的饭桌上尽摆些肉,乘家里今天磨豆花,给端一盆去,添个花样,让北京来的客人也尝尝龚家村豆花的味道。”
  
  郑二嫂娘儿俩刚转过身去,龚木匠便用大碗给客人一碗一碗的盛豆花,用小碟一碟一碟的舀辣椒油。
  
  方华老师开始是赞美腊肉、鸡肉和蒜苗烩山菇如何如何有特色,接着是赞美腌藠头、腌洋姜和腌红豆腐如何如何好滋味,之后便是赞美龚家村人的石磨豆花如何如何细嫩可口、辣椒油如何如何麻辣适中、味道长。特别是那腌藠头、腌洋姜和腌红豆腐,方华老师一直赞不绝口。她说:“平生第一次尝此美味,太好吃了!完全可以评上国际腌菜中的大金奖啊!”
  
  园艺学家毕竟上了年纪,老成持重一些。他除了说好吃,还是说好吃。但他却不断对方华老师说:“知道什么是绿色食品了吧!知道什么是卧牛山的特产了吧!”
  
  (十九)
  
  北京来的客人要走了。
  
  大约是四点钟。
  
  老龚木匠慨然提出:送一盆红素给园艺学家和方华老师带回北京。
  
  方华老师婉拒道:“无根无由,如此大礼,哪里受让得起!”当即远远的推谢了。
  
  园艺学家则说:“龚家老兄长啊,红素名义上是国家宝贝,但它本质上仍属龚家私有财产,无论国家还是个人,都无权干预。”又说:“君子成人之美,不夺人所爱,本意是来考证红素的真伪,睹睹红素的丰采,如今看到红素是真的,而且品级很高,这就已经很满足了。如果我们不知廉耻,凭空受此大礼,那就真的是贻笑大方了!”
  
  老龚木匠说:“辛老师啊,你和方老师就顺便代表国家带一盆回北京吧,就算是我们龚家村人为国家捐献了宝贝,作了贡献,岂不是好!”
  
  园艺学家笑道:“龚家老兄长啊,你有心把宝贝捐献一些给国家,可以从长计议。但是,我们今天是一定不能顺便当这个代表了。如果我们今天顺便当了这个代表,那就不仅仅是贻笑大方了!”
  
  老龚木匠见不能说服园艺学家,也只好作罢。
  
  村长龚绍成和龚茂良诸一干人你一言,我一语,附和着老龚木匠的主张,见园艺学家终不接受,也无可奈何。
  
  方华老师见两位老人停止了辩说,大胆提议:请龚大爷带他们一起去灌口,去看看林学家的坟茔,给林学家烧两炷香。
  
  方华老师深情地说:“林学家在他人生十分艰难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红素,我们说什么也应该去看看他,去安慰一个死者,也是去当面感谢一个在天之灵!”
  
  园艺学家说:“甚好!但不知龚家老兄长腰腿如何?”
  
  老龚木匠愣了一下。他想到当年和林学家的友谊,想到本该由自己提的建议竟然由年轻的方华老师提了出来,他心情不免很有些歉疚和沉重。他嘴唇颤动了几下。他颤颤巍巍说道:“我的腰腿比你们都好!去,我带你们去!我带你们去!”
  
  村长龚绍成和龚茂良则都覚得方华老师言之有理,他们又都立刻想到了红素的身价、红素给龚家村带来的骄傲和荣耀,于是说:“我们都一起去!我们都一起去!”
  
  (二十)
  
  山道弯弯。
  
  上坡下坎。
  
  龚家村人带着客人出发了。去看林学家。
  
  老龚木匠颤颤巍巍走在前面。虽然七十有八,颤颤巍巍,但他双脚交替踏在坎坷不平的山道上,仍然十分有力。
  
  园艺学家和方华老师紧隨老人之后。
  
  龚绍成和龚木匠俩叔子一人肩上扛一把锄头、一人嘴上吧嗒一根叶子烟锅,摇摇摆摆走在后面。
  
  龚绍成和龚木匠俩叔子肩上扛的锄头,是老龚木匠要他们带去给林学家垒坟用的。开始俩叔子说什么也不愿意带,嫌扛在肩上走那么远有碍观瞻,说到时候附近可以借来用一下。老龚木匠说,那个地方荒山野岭,就一个般若寺庙子,农民都没有,你到哪里去借啊?俩叔子拗不过老龚木匠,最后还是扛上了。
  
  龚绍成和龚木匠俩叔子的手里,还各提了一个小土陶罐。那是中午吃饭的时候,龚木匠的婆姨和龚二嫂、龚三嫂,在厨房里听到方华老师对龚家村腌藠头、腌洋姜和腌红豆腐的味道赞不绝口,立刻放下饭碗,商量着为两位客人准备的小礼物。
  
  (二十一)
  
  园艺学家、老龚木匠一行五人,慢慢悠悠走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他们打算到灌口宿夜,第二天一早去看望林学家。
  
  没有旌幡,没有法号,只有一颗虔诚的心。有如中国西部信佛的藏民,不远千里,一步一跪走向拉萨,走向布达拉宫。
  
  山林寂静。只有大杜鹃和四声杜鹃传播春天信息的清唱。还有年轻的方华女士一步一回头,怅望卧牛山,怅望林学家几十年前发现红素的那个地方。
  
  (二十二)
  
  灌口。
  
  般若寺旁边的悬崖上,几棵老槐树老干鱗皴,枯而不朽。其中有两棵在树干的半腰上,不知何年何月,还长出了碗口粗的新枝。新枝遇春风而嫩绿。
  
  园艺学家、老龚木匠一行五人,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了这里。
  
  就凭着那几棵不朽的老槐树,五个人很块就在荆棘和杂草丛中,找到了三个大石头做墓门的林学家。
  
  扛锄头长大的龚绍成和龚木匠挥锄就劈。劈那些荆棘和杂草。
  
  几分钟,墓门前劈出了一块天地。园艺学家和老龚木匠站在这新劈出来的地方,给林学家三鞠躬,然后蹲下身来,点燃从般若寺门口买来的香、烛和纸钱。
  
  年轻的方华站在那新劈出来的地方,两眼闪着泪花,望着“林学家”默哀许久,然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颤抖着双手,慢慢点燃香、烛。之后,她淌着泪水,双手合什,饱含深情地给林学家作了三个揖,然后又沉沉地磕下三个响头。
  
  这时,天低云暗,雾霭沉沉。
  
  接着,潇潇小雨,凄凄冷风。
  
  ……
  
  龚绍成和龚木匠不停地挥锄,劈那些荆棘和杂草,一边把新土垒到林学家的坟上。之后,又把周围散落的石头捡来,砌在林学家坟墓的周围。
  
  园艺学家和老龚木匠不停地一张一张撕着纸钱,一张一张点燃纸钱。
  
  谁也没有注意到,方华第三个响头磕下去,便长长地没有起来。当她抬起头来的时候,泪水早已模糊了整个面颊,模糊了大片衣襟。
  
  (二十三)
  
  天低云暗,雾霭沉沉;潇潇小雨,凄凄冷风。这种天气最适合逝者和生者沟通灵魂。
  
  凭着一颗虔诚的心,园艺学家、方华老师和龚家村人一行五人,和林学家见了面,勾通了,彼此都得到了安慰。
  
  于是,园艺学家和方华老师都心里踏踏实实,提着龚家村人送的小礼物,返回北京。
  
  于是,老龚木匠和扛锄头的龚绍成、龚茂良俩叔子,都心里踏踏实实,吧嗒着叶子烟锅,返回龚家村。
  
  (二十四)
  
  俗话说,坛口好封,人口不好封。园艺学家和方华老师前脚刚走,那快快乐乐的气氛尚未冷却,园艺学家关于红素的结论便传开了。再加上添油加醋,加上专家效应、权威效应,一时间,龚家村的红素在兰界内外再掀波澜。一时间,兰界内外欲在红素身上大赌一把的人们,包括那个给过三十万一苗、想买三苗送人的买家和类似的买家,纷纷提着巨款,奔向卧牛山,奔向龚家村。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和龚木匠接触,旁敲侧击,试探他的底牌,并大胆给钱。
  
  “三十万一苗!”
  
  “三十五万一苗!”
  
  “四十万一苗!”
  
  ……
  
  那些提着巨款走进卧牛山、走进龚家村的人,个个好汉,人人英雄。
  
  龚木匠家两盆红素的身价,扶摇直上,最高摸到了六十万元一苗。
  
  面对如此光景,龚木匠皱起了眉头。
  
  龚木匠原来舍不得卖、想再看看行情的理念动摇了。
  
  这个时候,幺叔龚绍成来了。自从园艺学家和方华老师来龚家村作客之后,他非常关心红素的未来。他对龚木匠说:“我看兰花经济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发展到高潮,红素不能卖。”又说:“现在兰草热起来了,打兰草主意的人也多了,我们龚家村虽然家家有狗,户户为邻,但也不得不防。”他说:“我这个村长兼村兰花协会会长,要在兰草买卖中发挥一点作用。我建议相互通通气,听见狗叫,都出门看一看。有陌生人进村看兰草、买兰草,多几个人在旁边。”又说:“万事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要防患未然。给大家打个招呼,邻里间传传口信,象红素这样的大宝贝,不管谁想买、谁来买,叫他先到我这个会长、村长跟前挂个号,不要稀里糊涂就把宝贝给人家看。”
  
  龚木匠以为幺叔言之有理,考虑问题周到,便在心里坚定了一路持有红素的决心。同时,他又建议幺叔干脆开个村民会,把兰草安全、保卫的事情,给大家当面讲一讲,不要去通什么气、传什么口信了,免得大家不重视。
  
  龚绍成觉得开个村民会,当面给大家讲一讲也好。于是,立即左右邻里相互通知,村民们齐聚龚木匠家院子里,听村长龚绍成讲起了兰草安全保卫。会上,龚绍成除了讲了他原来的想法外,一时兴起,心血来潮,还增加了不少新内容。他说:“我们龚家村人祖祖辈辈种庄稼、喂猪、养羊、打柴为生,解放后虽然社会安宁,自己作了自己的主人,自己当了自己的家,没有了压迫和剥削,但中国家底子薄,老百姓家底子薄,我们的日子还是过得不轻松。现在我们家家养兰草,养得好、养得多的如龚木匠,除开红素,其它各种兰草少说也要值二、三百万;养得不很好、也不多的只有几家,但少说也有三十盆、二十盆,一齐端上街去卖,少说也要卖它十万、八万。”他接着说:“兰草是我们龚家村人目前的大财产、大财富,不容易啊!所以嘛,我们要提高警惕,要注意安全,要做好兰草安全、保卫工作!”他说:“总之一句话,大家要多长一只眼睛,多长一只耳朵,听见狗叫要相互喊一声,看见陌生人要问问是干啥的;出门卖兰草,三人、五人同路,不要打单身。”他说:“当然喽,如果有谁硬要一个人出门卖兰草,路上遇到棒老二抢劫,城里遇到摸二哥光顾,我龚绍成就和尚的脑袋,没法了!”最后他还说:“卧牛山是发现红素的地方,是长金子、长银子的地方,是国家的一块风水宝地,也是我们龚家村的一块风水宝地,我们龚家村家家户户养的兰草,大都是祖先人从卧牛山上挖回来的。现在别人都知道红素就出自卧牛山,偷偷摸摸跑来挖兰草的人也多了,这种情况我们要坚决制止。”他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保卫卧牛山,保卫野生兰草,保卫这块风水宝地。我们每家每户养的狗,除了看家,还要为卧牛山野生兰草站岗放哨。”最后他说:“当然喽,我们不让别人上山挖草,我们自己也不能上山挖草。我们各家各户有什么草、有几盆草,大家都清楚。如果发现谁家有生草,就知道谁家上了山,这就不好说喽!”最后他又补充道:“当然,我们龚家村人都知道,好兰草都长在悬崖上,都有蟒蛇在它旁边保护,不是心肠好的人是挖不走的,如果有谁硬要去挖,摔死、被蛇咬死,那就怪不得我们了!”
  
  龚绍成召开了村民会之后,他自己心里安稳了许多,龚木匠和其他村民们则人人就此提高了警觉,家家户户就此注意了防范,对卧牛山这块出红素的风水宝地,也格外关切、爱护起来。山外人听说龚家村的黄狗、黑狗们都在为卧牛山野生兰草站岗放哨,那些企图上山偷采野生兰的人,也就此闻而却步。龚家村人上山挖生草的事,当然也从此没有人看见,也没有人听说。
  
  (二十五)
  
  隔两天,龚绍成又来找龚木匠了。这次他对龚木匠说:“买好兰草做种苗的人,一般都买三苗、四苗,只有倒卖兰草、或者买好兰草送人情的人,他别有大图,才可能多买一些。乘现在是春天,正是分盆的时候,建议你把红素几苗几苗的分盆,让它早些定苗定根,将来大行情来了,也好出手。”
  
  龚木匠以为幺叔言之成理,有远见,便放下手中其它活计,立马浸陶盆、找剪刀,然后把那两盆红素搬到空阔地上,细心倒盆,细心观察根系和发芽状况,再细心操作,将两盆红素三苗、四苗、或二苗的分栽成了五盆。
  
  老龚木匠虽然早已退居二线,半天半天牵着家里那头老黄牛在山上转悠,不太过问儿子兰草的买卖经营,但自从北京来过客人之后,他对红素也暗暗关心起来。他见儿子将红素分栽成五盆,便顺便问了一声缘由。龚茂良对老父亲一贯孝顺、尊重,便如实把幺叔的看法和山外买家进山来欲大价购买红素的情况,向老人细细的说了一遍。老人听了儿子所说之后,没有立刻发表意见。他沉默了好久,然后郑重其事的给儿子丢下一句话:
  
  “红素来历不一般,又这么金贵,你决定要卖的时候,先告诉我一声。”
  
  (二十六)
  
  桃花落尽,青蝉长鸣。
  
  秋风起,红叶满山,落叶缤纷。
  
  (二十七)
  
  半年时光过去了。兰市潮起潮落,涨漲跌跌。
  
  可是,红素有买无卖,价格依然坚挺。
  
  龚木匠很高兴。春天分栽的五盆红素,新添了三苗三十公分高的嫩绿,总苗数一下由十五苗变成了十八苗。
  
  龚绍成很高兴。龚家村沾红素的牛气,村民们的兰草越长越好,进山买兰草的人越来越多,龚家村人气越来越旺,村长也越来越荣光。
  
  (二十八)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
  
  鸿雁南飞,梅花闹雪。
  
  转眼之间,老皇历看尽,新皇历又翻开了首页。
  
  (二十九)
  
  “市场上发现了佛兰,开价一百万!”
  
  这是新春开市第一天,从兰市传来的大新闻。
  
  接着,“银边兰八万”,“金边兰十万”,叶丛矮小的甚么“达摩”也要价十五万!
  
  至于牙黄春剑素、隆昌软叶春剑素、银杆春剑素诸正宗精典品种,则是一天一个价,节节攀升,直向万元大关逼近。
  
  二个星期后,宝岛台湾传来线艺“龙凤冠”要价八十万、奇花“国色天香牡丹”、“五块舌”、“王妃”要价百万的大新闻。
  
  接下来,大陆国兰纷纷走向台北、台南、台中诸兰花闹市。
  
  接下来,南亚各国和日、韩兰界朋友走向中国大陆。
  
  接下来,台湾、南亚各国和日、韩精于商道的人们,携百万、千万、上亿的巨资,来到中国大陆兰市。
  
  接着,牙黄春剑素在香港兰花博览会上,戴着“天下第一花”的桂冠光荣归来;银杆春剑素在北京兰花博览会上,勇夺金牌凯旋。
  
  接着,国内一些目光远大、身手不凡的人们,雄心勃勃,踌躇满志,集巨资买土地、建兰园,搞规模种植,开办兰草银行!
  
  一时间,大陆兰市和正在发疯的股市一样,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大有一比高低、对决雌雄之态。
  
  一时间,龚家村那几盆养在深闺不出门的春剑红素,再次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那些财大气粗、志在高远、大才大略的人们,再次奔向卧牛山,走进龚家村。
  
  (三十)
  
  想买红素的人,来来去去。
  
  红素的主人因为红素而高兴,也因为红素而操心。
  
  (三十一)
  
  这天晚上,上弦的月儿早已西垂,龚木匠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
  
  一连三天,一天一个买主,都是转弯抹角通过村兰协会长、加村长、加幺叔的龚绍成引见的。说至少买三苗。第一个买主说到了六十五万一苗。第二个买主说到了七十万一苗。第三个买主两个回合就拉到了八十万。其中有二个是过去打过交道的买家。他们都是为了增加成功的概率,也是遵守龚家村新制定的村规,特意到龚绍成那里挂个号,转个弯,并且在龚绍成的家里进行谈判的。
  
  六十五万一苗、七十万一苗、八十万一苗,按三苗计,便是一百九十五万、二百一十万、二百四十万。一次进账这么多,在龚家村,这是个惊天动地的数字。在龚木匠心中,这也是惊心动魄。龚木匠毕竟是卧牛山下一个普通的庄稼人,这么多票子如果到手,究竟怎么个花法,他没有想过,或者说连大致轮廓都没有。而好长时间以来,龚木匠的脑子里就只有一个观念:红素是大宝贝,只有我龚木匠才有,值钱得很!兰市才热闹起来,给得起价的人多!一心想买的人多!卖红素么,还不到时候!还有,辛老师说过,“红素是兰中极品奇品,是国家珍稀珍贵品种,既然有人敢出三十万一苗,说不定就有人敢出三百万一苗,甚至三千万一苗!”
  
  可是,兰市这么热闹、这么火爆,红素的价钱为什么没有拉到二百万、三百万呢?……还有,一年前幺叔还讲,兰花经济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发展到高潮;还斩钉截铁的说,红素不能卖!可为什么现在幺叔不再说这个话了呢?为什么有大买家来,幺叔的态度那么积极呢?……问幺叔,想探个实在。幺叔讲,现在兰市那么火爆,人家走进卧牛山,动辄就是七十万、八十万,就那么几片叶子,听起来都骇人,我咋敢说是高潮不是高潮?还说,我这个幺叔过去说的话,只能做参考,你是兰草的主人,卖还是不卖,还是你自己拿主意。不然,以后行情跌下来,我们俩叔子你怪我,我怪你,伤和气。
  
  ……
  
  龚木匠越想,越睡不着。越睡不着,就越是要想。
  
  卖吧,怕行情涨上去。不卖吧,怕行情跌下来。
  
  ……
  
  龚木匠在床上翻来复去。
  
  ……
  
  这样,红素三苗、四苗的卖它几盆,搞它千把万放在银行下蛋再说。
  
  龚木匠开始下决心了。
  
  ……
  
  不,龚伟在北京读什么研究,看来他这辈子是不可能回龚家村了。麻花下酒,干脆,乘现在行情好,管他娘的红素、白素,通通卖掉,等龚伟读完研究,老父亲、婆姨一起,带上钱款上北京!
  
  ……
  
  不,大钱赚不完,好事算不尽。
  
  龚木匠又动摇了。
  
  龚伟读完研究,前程如何,现在还八字没有一撇。这样,红素卖它个十来苗;牙黄素、银杆素这些素草已经卖了不少,再卖它个一多半;雪兰、朱砂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再卖它几盆!如此,进可攻,退可守,老子不怕你涨,也不怕你跌!
  
  ……
  
  龚木匠越想,越觉得对头;越想,越觉得非如此不可。于是,他摇醒身边婆姨,把刚才的想法给她细细的说了一遍。
  
  龚大嫂迷迷糊糊,听了龚木匠的话后,嘟嘟囔囔:“好啊,好啊……卖它十来苗……卖它一多半……进可攻,退可守……好……好啊……好……”
  
  龚大嫂嘟嘟囔囔一阵,声音渐渐弱小,又睡去了。
  
  龚木匠一边听婆姨嘟嘟囔囔,也一边恍恍惚惚,不知不覚渐渐进入了梦乡。
  
  有所思,便有所梦。龚木匠梦中,还在说兰草的事,说春剑红素的事。他与三个大买家讨价还价,春剑红素由八十万一苗拉到了二百万一苗。但他仍不松口。他想,第二天、第三天,说不定又有新买家来,价格说不定突破三百万大关,到那时再拍板不迟。可是,第二天、第三天都没有买家进山,倒是从城里传来了兰草大跌的消息。牙黄素、银杆素诸剑素珍品,由上万元一苗跌至几百元一苗;雪兰、朱砂等,则十多元一苗而无人问津。这个时候,买红素的几个大买家进山来了,对他说,行情变了,春剑红素只给二万元一苗,要卖则卖,不卖拉倒……
  
  龚木匠梦到此处,不由得嘟嘟囔囔起来:“红素……红素……卖……卖……龟儿子……老子早知道……早知道……”
  
  龚木匠的声音越来越大,竟自己把自己嚷闹醒了。他一屁股翻身坐了起来,方知是南柯一梦,可已然惊出一身冷汗。
  
  (三十二)
  
  一场噩梦,让龚木匠体会到了市场经济的残酷。他害怕了。他决定卖兰草,卖春剑红素。
  
  不过,老父亲曾经说过,“红素来历不一般,又这么金贵,你决定要卖的时候,先告诉我一声。”对,这么大的事情,应该告诉老父亲一声。所有情况和决定,都应该如实告诉老父亲。时机看准了,卖了好价钱,让老人家也高兴高兴。时机没有看准,没有卖到好价钱,也免得老人家叽叽咕咕,说我的不是。
  
  龚木匠认可自己的想法,拿定了主意。
  
  于是,第二天吃过早饭之后,龚木匠吧嗒着叶子烟锅,对老父亲具实禀告了一连三天、三个大买家进山欲买春剑红素的详情,同时将前前后后多个买家进山洽谈的情况,也说了一遍。之后,还把买家们留下的那些名片,给老父亲展示了一下。之后,直截了当,说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眼下兰市火爆。但还能火爆多久,说不清楚。第二,为了应对变化无常的市场,先兑现大部分利益。利益的大头是红素,卖它十来苗。其次是牙黄素、银杆素、马边素等素草。这些素草前前后后已经卖了六、七十盆,乘现在行情好,再卖它几十盆。雪兰、朱砂类品种,已经卖了一大半,再卖它几盆,或者来个大清仓,留几盆做种。如是,兰市再火爆也不后悔,大跌也心安。”
  
  老龚木匠听了儿子的报告和想法,一如既往在心里赞赏他的精明,也高兴他对自己的尊重。但是,老人没有立刻发表自己的意见。他掏出烟锅,点燃一支叶子烟,慢慢吧嗒起来。过了好一阵,他才不慌不忙、不紧不慢说道:
  
  “你这样计划卖兰草,多少还是说得过去。可是,卖到票子后,你想过咋个安排没有?”
  
  龚木匠看老父亲慢条斯理,以为他会讲些什么惊天动地的话来。结果,却是问他卖的票子咋个安排。这个问题不是太简单了么!龚木匠不由得心里一阵轻松,也一阵好笑。他回答老人:
  
  “卖到票子后,通通存入银行,让它在银行象母鸡一样,再为我们天天下蛋!”
  
  老龚木匠对儿子的回答不置可否。他吧嗒着叶子烟锅,接着又慢慢说道:
  
  “你幺叔家的兰草也不少,少说也要值几十万,他也要关心兰草的行情。我们家红素的价钱高,是大头,卖红素究竟是不是时候,我说嘛,去把你幺叔请过来,我们再听听他的看法。”
  
  龚木匠有点儿不耐烦,他回答父亲道:
  
  “我早就问过幺叔。幺叔讲,现在兰市那么火爆,他不敢说是不是时候,不敢说红素该卖不该卖。他说,卖不卖红素还是我自己拿主意,免得以后行情跌下来,你怪我,我怪你,俩叔子伤和气。”
  
  龚木匠说到这里,吧嗒两口叶子烟锅,看看老父亲,接着又说道:
  
  “幺叔又是村长,又是村兰协会长,进山来买红素的大买家都要给幺叔打招呼,都是幺叔牵线搭桥,他的态度积极得很!”
  
  老龚木匠听了儿子的回答,不太满意,他放下叶子烟锅,又说道:
  
  “你幺叔比你大几岁,年轻时候,还出远门当过几天兵,你就是本乡本土做过几天木匠,修过几家房子,打过几个柜子,你幺叔考虑问题无论如何也要周到一些,你还是去把你幺叔请过来,我除了亲自问问他卖红素是不是时候,我还想问问他卖的钱咋安排更好。”
  
  老龚木匠说完,喘了两口气。可能是年龄大了,稍有争辩,便有些吃力。
  
  龚木匠看老父亲那执拗劲,口气软了下来,说道:
  
  “好吧,我去把幺叔请过来,你亲自问问他,听听他的高见。”
  
  (三十三)
  
  幺叔龚绍成请过来了。
  
  “现在行情火爆得很,好兰草一天一个价,天天都在涨。”龚绍成对老龚木匠说。“但是,这个行情还能火爆多久,我不是神仙,我说不准。”
  
  “那你说,现在卖红素究竟是不是时候?”
  
  老龚木匠问。
  
  “卖红素究竟是不是时候?我不敢说。”龚绍成回答。“你卖了,行情又涨上去;你不卖,行情又跌下来,两种可能都有。”龚绍成思考一下。“要是红素是我的,稳当起见,我会卖它一半,装点票子在口袋里再说。”
  
  老龚木匠沉默片刻。“你侄儿子说,卖的钱都存入银行。”老龚木匠又说。“那你说,卖的钱咋个安排更好?”
  
  龚绍成对老龚木匠的说法,感觉有些莫名其妙。“当然存银行喽!不存银行,你还想干啥?”龚绍成说,看看老龚木匠,又看看龚茂良。
  
  龚木匠吧嗒着叶子烟锅,沉默不语。
  
  “我有一个想法。”老龚木匠不紧不慢,说道。“我们都是种庄稼的人,说了半天,卖不卖红素,还是吃不准。卖的钱咋个办?就只有一条路,存银行。”他看看龚绍成和龚茂良。“我想,你们俩叔子设法把小伟喊回来,不管咋个说,他是进过大学堂的人,是在北京见大世面的人,等他回来,我们听听他的高见。”老龚木匠吧嗒两口手中的叶子烟锅。“再说,我这把年纪了,活一天,算一天。小伟几年没有回来过了,我还是有些想他。我想看看我的孙子,想听听他在这些方面的新说法,大家都放心。”老龚木匠说到这里,动了一些感情,眼睛都有些湿润了。
  
  “对,把龚伟这小子喊回来!他不管咋个说,都比你我几个见识多、主意多、分析能力强。喊回来看他咋个说。再说,你们家就他一个独苗,东西都是他的,听听他的看法,免得以后对你们老爸、老娘、爷爷闹意见。”
  
  龚绍成说,赞成老龚木匠的意见。
  
  “对,把龚伟喊回来,东西到头来都是他的,看他咋个说!”
  
  龚木匠也说道,显得有些勉强。
  
  (三十四)
  
  三天后,龚伟乘飞机、坐汽车、走山路,急急忙忙赶回龚家村。
  
  小子是龚绍成和龚木匠俩叔子专程到灌口,打电话把他叫回来的。小子在电话里说,正在赶做学问,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免了。龚绍成、龚木匠俩叔子早就商量过,说买卖兰草这样一些生意上的事情,或者单纯说爷爷想他,小子肯定不会回来;但又不便谎报军情,说些不吉利的话,让小子担惊受怕,于是电话里就只有一个劲的说,回来有重要事情商量,而且非回来不可,而且是爷爷的旨意,这才把小子镇住,答应抽时间回来一趟。
  
  这三天时间也不寻常。龚绍成、龚木匠俩叔子给龚伟打完电话就往兰市赶,结果在大街上碰上了前几天进村说买三苗红素、给过七十万一苗的大买家。大买家驾着宝马香车,瞧见龚家俩叔子就停车打招呼,接着就把他们拉到茶楼。一杯茶没有喝完,红素的价钱加到了九十万。还说是要买五苗,而不是当初说的三苗。分手后,俩叔子跑到轰轰烈烈的兰市兜了一圈,然后到路边小酒馆一盘炒花生米、一盘卤猪头肉下二两烧二锅,之后到兰州人开的面馆,一人吃了二碗拉面,这才摇摇摆摆往回走。可回到龚家村,李家沱的李光清和陈福安已经带着两位大买家在那儿等着了。龚木匠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人家客人说到买红素,他轻飘飘、不多不少只有一句话:“等儿子龚伟回来再说。”可是,事情的发展出人意料。第二天,村里传闻说:“兰市热闹到头了,龚木匠的红素七、八十万还不卖,等着卖倒啄头吧!”接着,第三天上午,又有二个兰界内行进山借口看兰草,转弯抹角放话说:“龚木匠的红素拉到七、八十万一苗,已经到顶了,如果这个价还不卖,过几天说不定十万、八万一苗拽着别人卖,别人恐怕都不敢要了。”接着,当天下午又来了二个早前熟悉的、曾经给过五十万一苗的买家,他们直接找到龚木匠,说:“红素给六十万一苗,一分钱也加不上去了,要卖便卖,不卖拉倒。”
  
  龚木匠听了这些传闻、听了这些话,一下懵了。他原以为,这皇帝的女儿,你愈是捂着不松手,它便愈是金贵;愈是金贵,上门求婚的人也便愈多;上门求婚的人愈多,它的身价也便愈高。可是,这皇帝的女儿怎么也有跌价的时候呢?是市场开始逆转,还是有人在搞鬼?……
  
  龚木匠不免有些紧张,有些心慌意乱。不过,他想到园艺学家对红素的结论,想到全世界就只有他龚木匠才有那么十几苗,他的心情又好了许多。但是,龚木匠毕竟没有经历过商海的惊涛骇浪,不管市场开始逆转也好,有人搞鬼也好,他左想右想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到了那天晚上,他又找到幺叔龚绍成,把他的不安对幺叔讲了一遍。幺叔龚绍成听了之后,对他说:“我也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肯定有人在搞鬼!肯定有人在制造紧张,空气!”然后批评他说:“你紧张啥?你不安啥?听到风声就是雨!几个想买红素的人制造一点紧张空气,你就稳不住了!”接着又对他说:“辛老师都说红素是国宝,就只有你龚木匠才有那么十几苗,你怕啥?你担心啥?”又说:“我们刚刚去灌口回来两天,我就不相信行情跌得这么快!”
  
  如此这般风雨一阵,让龚木匠心里悬悬吊吊。又经幺叔龚绍成如此这般一阵批评,龚木匠方才放下心来。
  
  (三十五)
  
  龚伟回来了。给爷爷买的礼物,是一部摩托罗拉手机和两根又长又大的长白山人参。龚伟说,爷爷有了手机,爷孙俩就没有了空间距离;人参则用于爷爷泡酒喝。老龚木匠戴上老花眼镜,和孙子隔房子试了试手机,感觉很好。给老爸买的礼物,也是一部摩托罗拉手机。龚伟说,老爸有了手机,对外联络,勾通信息,方便多了。还说,上次回来就叫老爸买一个,老爸就是舍不得买,打个电话不是到乡上,就是到灌口。龚木匠说,我的生意就是卖兰草,那些买兰草的人不请自到家门,手机派不上用场。龚伟没有和老爸争辩,从提包里拿出给娘买的羊毛春秋衫、羊毛春秋裤、牛皮山地轻便靴和一块瑞士梅花表,并且立马就把表给娘戴在手腕上,说:“娘啊,你们以后吃饭时间还是准时一点,隨时看看手表,不要中午吃早饭,下午吃午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歇,象原始人那样过日子!”老娘说:“小伟啊,我们都过惯这种日子了,你娃回来,我就给你们准时一点吧!”老娘说完,又问手表买成多少钱,问两个手机买成多少钱。龚伟迟疑片刻,说道:“娘啊,说花几千元、几万元,你们心疼;说花几十元、几百元,你们又会说便宜没好货。我还是不说为好。”龚木匠疑疑惑惑,把两个手机拿在手里翻来复去瞧又瞧,把婆姨手腕上的手表取下来反反复复看又看,说道:“手机和手表上都是洋文,不是国货。我的看法,三件东西没有两、三万元,拿不下来!”龚伟他娘疑惑道:“哎,这么小的东西,能花这么多钱啊?”龚木匠“哼”了一声,说道:“洋手表几千元一块是便宜货,我没有买过,听说过。手机这个东西,刚出来的时候几万元一个,还要开证明,审查审查才卖给你!”龚伟他娘听龚木匠如此一说,接连叹息几声:“唉,这么小一个东西,这么贵!这么贵!”龚伟见娘如此,只是笑。片刻,他问娘道:“娘啊,你知道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们买的吗?”老娘说道:“不是你,就是柳湘,还有谁啊!”龚伟这才宣布说:“给爷爷、老爸买的手机,还有人参,给娘买的手表、羊毛春秋衫、羊毛春秋裤和皮靴,全是柳湘掏钱主张买的,是柳湘孝敬你们的礼物!”龚木匠见龚伟这么说,在一旁只是冷笑。然后说道:“龚伟啊,你尽往女娃子脸上贴金!我一年给你打十多二十苗银杆素、牙黄素的钱,你拿来干啥了?”又说:“你娃北京读几天书,就把我们当老外了!你嘛唬你娘还差不多,嘛唬老子?老子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你嘛唬不了!”龚伟回言道:“爸,孝敬你们是各人的心意,我凭什么要嘛唬你们?”又说:“你不要以为你有那么多牙黄素、银杆素,你就是富人,天底下的人就个个都穷得叮当响,你就可以小看别人,不相信别人,连柳湘作主张掏钱给你们买点东西,你也以为是我在扯谎,是我在给柳湘脸上贴金!说不定你心里还以为别人在巴结你、攀附你,柳湘不配做你儿媳妇。你错了!”龚伟越说越来劲。他接着又说道:“上次回来,我没有给你们多说,实话告诉你,人家柳湘的爷爷是跟毛主席上过井岗山的人,抗战时期还打断了一只胳膊,他有个兄长还牺牲在草地。柳湘的爸爸妈妈一个是学者,一个是科学家。如果按照中国的婚配传统,你跟人家打亲家是门不当、户不对!”龚伟本是个仪表堂堂、极有气质的帅小伙,这次回来,一身入世入俗的休闲装,却被父亲认为还是那个可以隨便说弄的毛头娃子,信口开河,缺少尊重,结果反倒被小子一席话给说得哑口无言,十分的尴尬。这时,爷爷说话了。他说:“小伟啊,人家柳湘的祖先人身份那么大,父母那么了得,我们真是高攀人家了,你要对人家柳湘好啊!”爷爷说罢,老娘发言。她说:“龚伟啊,人家柳湘那么好,你要真心对待人家,可千万不能做对不起人家的事啊!”龚伟回答爷爷、回答老娘,他说:“我和柳湘走到一起,是彼此真心实意相爱,是同窗之谊加上彼此之间的信任。我们相爱了很长时间,已经定下了终身,我才知道她的一些家庭情况,没有谁高攀了谁。”接着又说:“柳湘对我很好,我对柳湘也同样很好,你们放心吧,我不会做出什么对不起柳湘的事来。”龚伟说完,老爸接着说道:“龚伟,就算我错怪你了,可是,东西都是柳湘买的,那说了半天,你给我们是一样东西都没有买啊?”龚伟说:“老爸,且慢,我的心意在这里!”他拉开旅行袋的拉链,从中取出大包小包在京城买的糖果糕点和下飞机后在省城买的四瓶竹叶青、剑南春美酒。龚木匠看龚伟拿出那么多东西,刚才被儿子说上脸的乌云也一下散去,连说:“你们一个管用的,一个管吃的,都有孝心!都有孝心!”说罢,把竹叶青、剑南春美酒拿在手上,左瞧瞧,右看看,十分的欣喜。这时,老娘又说话了。老娘说:“小伟啊,你那么远回来,驮那么多东西,坐飞机、坐汽车都不说了,走这么远的山路,要出力啊!”又说:“小伟啊,以后回来,象酒那样一些重的东西,你就少买一点,有一点心意就对了。”龚木匠看婆姨心疼儿子那副模样,没有多说,只是一旁傻笑。龚伟则安慰娘说:“从小在山里长大,拿那么一点东西,小意思!小意思!”接着又对娘说:“糖果、糕点给邻里各家送些去,自家留一点,竹叶青、剑南春酒给龚绍成幺爷这个小酒坛子一样一瓶。”老娘看儿子考虑问题那么周到、细心,甚感满足和欣慰。
  
  (三十六)
  
  读书人到家的一幕结束,龚木匠一家人这才坐下来,言归主题。
  
  龚伟动问父亲:“老爸,你和幺爷专程到灌口,打电话叫我回来,说有要紧事商量,非回来不可。儿子我正是忙的时候,说不回来,你老人家口气强硬,还说是爷爷的意思。老爸,你现在就告诉我,究竟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啊?”
  
  龚木匠见儿子动问,这才吞吞吐吐说道:“是关于卖红素的事情。”说完,看看老父亲。
  
  龚伟见说是卖红素的事情,以为耽误了他的大事,心中有些不悦,说道:“我从报纸上知道兰草行情火爆得很,好兰草很值钱,但不至于卖几苗红素也要叫我回来嘛!”
  
  龚木匠理解儿子的心情,没有责备他,也没有马上解释。
  
  老龚木匠观颜察色,没有立刻发表意见。他拿出烟锅,慢慢点燃一支叶子烟,吧嗒了两口,然后才轻言细语说道:“小伟啊,你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回过家了,爷爷想你啊!你不要急着问有什么要紧事,也不要听说卖兰草心里就不痛快。既然这么远叫你回来,总有需要你回来的理由!你爸说的卖红素的事情,确实是一件大事情,等一会儿我们再慢慢说。我现在想先问问你的是,说你大学都毕业了,又在读什么研究生,究竟是咋回事啊?”
  
  龚伟看爷爷脸上一条一条岁月犁下的沟沟壑壑,看爷爷下巴下那一根一根长长而又灰白的代表人生走向的胡须,他没有理由拒绝爷爷这个既简单、又费神的问题。他平静下来。他心平气和回答爷爷说:“大学是毕业了,但上面还可以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为了多学一点知识,多学一点本领,所以就又考了研究生,又读起了研究生。”
  
  爷爷又问道:“小伟啊,那你现在读的是什么研究生啊?”
  
  龚伟回答爷爷说:“前两年读的是硕士研究生,已经提前一年读完了,现在正在读博士研究生,还做基因信息工程方面的课题研究。”
  
  爷爷又问道:“说柳湘也在读研究生,那她读的又是什么研究生啊?”
  
  龚伟回答爷爷说:“柳湘读的是硕士研究生,目前正在做论文,准备论文答辩。”又说:“这段时间正在帮柳湘修改论文,帮柳湘准备论文答辩,忙得很,所以刚才听老爸说回来是关于卖兰草的事情,心里有些不痛快。”
  
  爷爷想了想,又问龚伟道:“你们一会儿是硕士研究生,一会儿是博士研究生,一会儿是论文,一会儿又是答辩,把我都搞糊涂了。小伟啊,你就告诉我,你们现在读的书,究竟算举人、还是算进士啊?算得上状元、榜眼、探花不?”
  
  龚伟看爷爷那一副认真的劲儿,笑道:“进士是殿试,是全国性的统一考试,我们就算是进士都毕业了,我还可以说是探花也毕业了,正在读榜眼,柳湘就算是正在读探花,马上就要戴探花帽子了。”
  
  “好啊!”龚伟说完,老龚木匠高兴得眉飞色舞,“你们都进士及第了!又拿探花,又拿榜眼,算是有大学问的人了!”老龚木匠稍停,仔细瞧瞧孙子,“喊你回来没有错!喊你回来没有错!”
  
  “爷爷啊,”龚伟谦虚道,“中国有大学问的人很多,我还不能说是有大学问的人,只能说多少有些学问了。”
  
  “多少有些学问,就是有学问了!进士及第就了不起了!”老龚木匠很兴奋,语气很是肯定,“不要说拿到了探花,又在读榜眼!喊你回来没有错!喊你回来没有错!”
  
  龚伟看爷爷那高兴的劲儿,又追问道:“爷爷啊,你现在就告诉我,卖红素究竟算什么了不起的事啊?”
  
  老龚木匠看看儿子龚茂良,没有回答龚伟的追问。
  
  “走,几年没有回来过了,先看看兰草去!”
  
  龚木匠看儿子的脸色阴转晴,又看到老父亲那超乎寻常的高兴劲,于是建议道。
  
  “对,我们一起先看看兰草去!”
  
  老龚木匠很是赞同儿子龚茂良的提议,从椅子上站起身来。
  
  (三十七)
  
  “老爸,你这些年攒了多少钱啊?”
  
  走进兰园,龚伟放眼瞧了瞧长势很好的兰草,劈头就问父亲。
  
  “我攒啥钱啊!”龚木匠愣了一下,很快又回过神来,“有钱都寄给你了,你就是我们家的小银行!”
  
  “你先才说,一年给我打十多二十苗银杆素、牙黄素的钱,”龚伟说道,“我这么几年没有回来,这些银杆素、牙黄素什么的,好象还是那么百多盆,大概有千多苗,和上次回来差不多,难道它们一年才发十多二十来苗嗦?”
  
  “这几年兰草发芽率低,好兰草发芽率更低。”
  
  龚木匠笑道。
  
  “老爸,你把我当外星人了!”龚伟说道,“这几年中国变化很大,地球村也有些暖和,难道这也影响兰草发芽嗦?好兰草发芽率再低,这十多苗一盆的兰草,一盆一年至少也要发三、四苗,我这个卧牛山下长大的娃,懂得起!”龚伟歪起脑袋看着父亲,“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家里住的还是过去的老房子,电灯线是过去政府架的,沼气池是过去政府出钱帮助修的,这几年家里就添一台彩色电视机,我看厨房里还有两件新厨具,钱攒多攒少,一看就知道!”
  
  “小伟,”老龚木匠笑道,“你爸的钱攒多攒少都是你的,放在家里是你的,放在银行也是你的,你只要好好读你的研究、做你的研究,做出成绩来就对了!”
  
  “好啊,”龚伟笑道,“爷爷,你们都对我保密嗦?”说着,他走到红素跟前,蹲下去手扶几盆春剑红素,看又看,数又数,“上次回来是两盆,”龚伟说,“现在变成了五盆。原来大约有七、八苗,现在是十八苗。哟,还发了这么多新芽,还说好兰草发芽率低!看来真的是把我当外星人了!”
  
  老龚木匠和小龚木匠看龚伟那副姿态,站在旁边只是笑。
  
  “老爸,”龚伟站起身来说道,“红素就这么十几苗,价钱好就卖一点,价钱不好就留着,我不明白卖这红素究竟算什么要紧事,一定要我放下正忙活的事情从北京赶回来?”
  
  “龚伟啊,这红素只有这么十多苗,我一苗也没卖过。”龚木匠看儿子又来了情绪,脸上又挂起几片乌云,轻言细语道。“卖红素究竟算不算要紧事,等一下我们再慢慢说。我先问问你,你是在北京读大书、读研究、见大世面的人,你给我们说说,这红素能值多少钱一苗?”
  
  “我没有功夫关心中国兰草。”龚伟说道。自从知道喊他回来是因为卖红素,就一直耿耿于怀。“我只知道中国现在有两个疯子,一个是股市,一个是兰市。报纸上说,好兰草几千元一苗、上万元一苗,奇花异草几万、几十万、上百万。我从小就听爷爷说红素是好兰草,但不是奇花异草,我想几万元一苗差不多吧!”
  
  “你还是有眼力!”
  
  龚木匠夸奖儿子。
  
  “有人给过价吗?”
  
  龚伟问。
  
  “有人给过价,而且想买的人还不少!”
  
  龚木匠说。
  
  “最高给过多少?”
  
  龚伟问。
  
  “你猜猜看。”
  
  龚木匠说。
  
  “三万元一苗。”
  
  龚伟说。
  
  龚木匠摇摇头,笑一笑,没有吭声。
  
  老龚木匠站在旁边,也不说话。
  
  “老爸,别弄玄虚了,究竟给过多少钱一苗?究竟是咋回事啊?”
  
  龚伟看看父亲,又看看爷爷。
  
  “实话告诉你,最高给过九十万一苗!”
  
  龚木匠卖了片刻关子,然后如实对儿子说道。
  
  “哟,九十万一苗!老爸,你是不是记错了?”
  
  龚伟望着父亲,惊讶道。
  
  “我没有记错,就是九十万一苗!”
  
  龚木匠说。接着,他把一年前兰花市场如何热闹、红素如何在兰界引起轰动、新闻媒体如何来到龚家村,如此等等,给儿子细细说了一遍。之后,他又把园艺学家辛汝之先生和方华老师打老远从北京来看红素是真是假、大买家如何再次奔向龚家村、今年开春后兰市如何再掀高潮、红素价格如何一路攀升,以及自己的打算,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也给儿子细细的说了一遍。
  
  小龚木匠说完,老龚木匠补充。他对龚伟说:“人家辛老师对红素评价很高,和钱先生一样说红素是兰中极品奇品、是珍稀品种,还说它是国家宝贝、龚家村的宝贝,说它是无价之宝,说那些知道红素是珍稀品种的买家,百万、千万也敢下手。”他对龚伟说:“人家辛老师还给我们讲,我们都有责任好好保护它,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生而复灭,更不能让它轻易走出国门。”他说:“人家辛老师还说,他有钱也要买,买回去算是为国家收藏珍品。”如此等等。
  
  老龚木匠啰啰嗦嗦讲了这些之后,还对孙子细细的讲了园艺学家如何问起红素的来历、方华老师如何提出去般若寺看钱先生的坟、如何在钱先生坟前连磕三个响头,等等情况和经过。
  
  老龚木匠给龚伟讲完那些过去的事情之后,郑重对孙子说道:
  
  “小伟啊,红素究竟该不该卖,现在是不是卖的时候,卖的钱究竟拿来做什么事情才好;还有,你爸说卖的钱存银行下蛋,你幺爷也说卖的钱存银行,究竟对不对,好不好,这么多问题,我们都是种庄稼的人,说不准,你在北京读大书,还搞什么研究,比我们都有学问、有见识,喊你回来,就是想听听你的高见啊!”
  
  老龚木匠说了这些,稍停,又说:
  
  “小伟啊,这些问题,你不要急着现在回答我,你今天晚上躺在床上好好想一想,明天我们把你幺爷也请过来,他是村长,还当过几天兵,我们再一起商量,一起把这件事情做个结论!”
  
  龚伟听父亲和爷爷如此前前后后的讲述,隐隐约约感觉到他们之间存在某种分歧,或者是爷爷心里还有什么别的想法。他明白了爷爷为什么一定要他回来。他从爷爷对方华老师的描述中,似乎还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一些什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