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人叹道:唉,高官离京巡视,本是替天子牧民却总是护卫随从不少迎来送往的地方官吏更多,加上看热闹的草民,更吵吵闹闹热闹非常这是古今中外官场的自然规律克除不了的通病。王勃离家不见了,家人四处寻,孩子嘛当然是哪里热闹往哪里赶,准定是去看热闹去了。
黄河之滨,水出龙门两岸开阔,风平浪静浩荡东流。傍岸停泊着刘祥道巡视关内的官船。河岸上的几棵大树下,停集着几顶车马官轿,另一边,州县官员聚在浓荫里,相互客套礼让,谈笑生风,他们等着送刘右相登舟启程。周围也聚集了不少老百姓,有的在河滩上等航船,有的在树下摆小摊,更有很多是特地来看热闹看京官的。
王寿领着几个家丁和憨儿匆匆赶来。他们在人以类分的人群中寻找王勃。
王勃在人丛中发现王寿一伙人找来,他机灵敏捷地如捉迷藏在人群中躲躲闪闪。王勃闪到憨儿身后,制止他声张,将他拖到树后对他耳语,憨儿忠实的点头,。拖着爷爷走向别处。等王勃钻入了几个富豪乡绅中,回头给他打过招呼,他才拖回王寿去扑空找王勃。
远处火铳声声,金锣开道,遥远可见刘右相威严的仪仗队,和八抬官轿,在前后护卫簇拥防护下,向堤岸缓缓而来。
州县官员立刻停止了闲谈,各自整理衣冠,匆匆走出浓荫,迎立在河岸大路两侧。
富豪乡绅,地方名流,也纷纷拥挤向前,都想站在人前显眼的地方,召来宰相的青睐。
在这一时骚乱移动时,躲在两个老乡绅中的王勃,被齐得暴露出来让王寿和憨儿发现了。
王勃逃得太猛,撞得一位老乡绅踉踉跄跄。在这场合,这老头恼怒难发作,也无暇发作。他不甘落后,分开众人用力往前挤着。
王勃与王寿、憨儿三个人,在这群衣冠楚楚的人群中,横穿真插,追的追,藏的藏,躲躲闪闪,扰得这纷乱的人群,更加纷乱。
一位肥胖臃肿的富豪,被王勃闪躲时触着痒处,他呵呵发笑,扭着身子躲让,竟将另一瘦长的乡绅撞得歪歪倒倒,他俩人的闪动的丑态挤得仪表端莊的行列。东歪西斜乱成一团。
王勃溜走了,无辜的胖富豪,瘦乡绅竟成众人怒视的中心人物。
王勃逃离了这人群,他将憨儿从身后拖住,原来王寿领着个家丁也向这边寻来。他们急忙逃到车马官轿停聚的地方,车夫轿夫也都在看热闹。王勃钻进了一个官轿,憨儿傻呵呵也要往里钻,被王勃将他推了出来,并指了指王寿的方向。憨儿明白了,迎向王寿,领着他们往别处找去。王勃偷偷窥视。这才笑着又钻出了官轿。
河岸埠头,刘祥道走下轿来,王福畤、裴宏武和州县的官员们迎上前去。
“冤枉,冤枉啊——”王勃从官员丛中窜挤出去,边喊边冲到刘祥道轿前。
众随从护卫拔出剑来截住去路。
“冤枉啊!”王勃伏跪地上,众护卫将他捉住架起双臂,立了起来。
王福畤,王寿和憨儿都被吓坏了。
“又是你这个捣蛋鬼!”裴宏武兴灾乐祸地。
“不要难为他。”刘祥道挥开了护卫们,和善地问:“小娃娃,你有什么深冤大仇?”
裴宏武抢先发话:“顽童顽皮,竟敢这样胡作非为!……”
“你才胡作非为。”王勃毫不畏惧立刻顶撞。他被架离地,怒目相向。
“小奴才,你……”王福畤急了。上前拉下王勃,被王勃甩开了。
“老相爷在上,小民王勃为民请命!”他什么也不顾又跪上前去。跪在地上还在抚摩被抓痛的手臂。
裴宏武又沉不住气了:“哪些平民百姓有冤不喊,要你来乱喊!”
“那些有冤的平民,有的被你抓了壮丁,有的被你活活打死了。他们有冤能喊吗?”
“小畜牲,你……”裴宏武火冒三丈。
“你才是个老禽兽!”王勃恶骂更快。
“不许恶语伤人!”刘祥道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河岸一时镇静下来,少年王勃的胆魄,气质引起众人关注。人们都被这突然情景吸引,但只是悄悄惊叹,暗暗骚动,谁也不敢喧哗议论。
憨儿吓得紧拉着王寿,只有裴宏武被出丑露乖了,怒目瞪向心烦意乱的王福畤,王福畤惊惧、忧烦难以言状。
极大的肃静,王勃全不理会。从怀中取出谏书双手高高举过头,跪步向前洪亮地喊道:“求老相爷为民作主。”
如被雷击,王福畤吓得小声惊呼:“天哪!”
裴宏武如临大敌,不敢怠慢,口中斥道:“小畜牲冒犯相爷,目无王法,哪里容得!”说着抢上前去夺谏书。
王勃敏捷闪开,拿着谏书逃到刘祥道身后,伸出头来圆瞪双眼:“老禽兽,你才不守王法!”
刘祥道拦开裴宏武,将王勃拉到前面,严肃地说:“有冤诉冤,不可放肆!”
“替民诉冤,我死也不怨!”王勃又跪呈谏书。
刘祥道显然坦护王勃,先接过谏书,端坐在随从搬来的椅子上,而后发问:“州有州府,县有县衙,冤民本人有冤难诉,还有他的至亲好友可替他投状伸冤,何用你这娃娃拦轿告状!”
“你身后定有人指示!”裴宏武又沉不住气了。
“有!”王勃歪过头去。
“谁?”裴宏武盯了过来。
“是你!”王勃怒目相向。“是你逼得我不能不这样告状!”
“你凭的什么?”裴宏武马上追问。
“凭王法!”王勃立刻回答。
“住口!”刘祥道有点火了:“你们这样成何体统!王勃朝前回话。究竟是何人让你喊冤告状?”
“良心。”王勃毫不气馁:“老相爷,我真正凭的是良心,天地良心!”
“少说废话,实说冤情!”刘祥道正襟危坐。
“黎民百姓的这些冤枉,县衙管不了,州府没法管,皇上在上不知道;我又年幼没有品级上不得朝廷,见不着王驾。刘相爷奉旨出京巡视关内,就是为皇上体察民情。可是百姓有冤不敢冒犯相爷,也见不着相爷。我晓得老相爷爱民如子。我若不乘此时机求相爷转呈奏折,使皇上深知百姓苦难;我岂不是枉读圣贤书,明知王法,知情不报,不仅违背良心,更有欺君之罪!”
官员百姓无不赞叹,老百姓更是人声沸腾一片哗然。
刘祥道深深喜爱,又严正讽刺:“好厉害的嘴巴!”
裴宏武恶气难忍喝道:“来呀,掌嘴!”
“慢!”王勃忘乎所以站立起来,面对裴宏武和他的随从:“你们不应该掌我的嘴!”
“不许妄动!”刘祥道制止了妄自尊大的裴宏武,有意坦护王勃:“为何不能掌你嘴巴?容你分辩。”
王勃无所畏惧,上前一步单膝下跪,言语更尖刻:“不是我嘴巴厉害,是我眼睛厉害。更厉害的是那奉旨出京,领了圣旨竟敢不遵王法,任意作践老百姓的钦差大臣;他欺上压下,蒙骗圣上。他若不胡作非为,我眼睛什么都看不见;我嘴再厉害,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裴宏武忍也难忍:“堂堂钦差大臣岂容你诬蔑!”
王勃正眼相视:“是不是诬蔑,谁做亏心事,谁心里明白,百姓人人心里有盏灯,心里明亮得很呢!”
“你!”裴宏武恨不得立刻杀了王勃。
刘祥道拦上前,隔开二人,讪笑地说:“奉旨出京的钦差,这里还有一个我呢。你我堂堂钦差大臣,岂能与顽童稚子一般见识。”他转向王勃正色地说:“王勃你这小崽子,我倒要仔细审察你这奏折,看看你笔尖厉不厉害,若有半点诬告,一丝谎言,我定罪加一等,重责不贷,也让你知道,王法不可违,老相爷我执法如山的厉害!”
王勃大步向前单膝叩谢:“谢苍天有眼,愿老相爷执法重如泰山,更愿老相福佑黎民,公候万代。”
“小小年纪,哪里学来这恭维奉承的伎俩!”
“王勃是打心眼里冒出来的心里话。”
刘祥道扶起王勃,忍不住哈哈大笑。
众官员也都忍俊不禁,随之畅怀大笑,周围关注王勃安危的群众,更是欢笑沸腾。掌声不断。
憨儿笑得抱着王寿连蹦带跳。
只有裴宏武怒视王福畤。王福畤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忧心忡忡不得安宁。
刘祥道向龙门县令:“你是龙门县的父母官,这个胆大包天的子民,你给我派两个衙役,押回王尚书府去,如有丢失,我拿你是问。”
“不用押送,我认得家门。”话音刚落地,他拔腿就跑,钻进了人群。
县官急忙嘱咐,两个衙役迅速追了上去。
裴宏武也向两亲随悄悄叮嘱:“……事成之后我有重赏。两个亲随也急匆匆窜入了人群。
王勃告准了皇状,欣喜若狂,高举双手高呼尖叫,又跑又跳又嘻笑,他拉着憨儿旋转了两圈,松手将憨儿摔了个仰面朝天。他还高兴地往前跑,他身后跟着一群看过热闹的,大大小小的、半大还小的娃子们,跟在他后面叫啊喊哪的起哄,他一吼众应他一叫众叫。
两个老衙役,追在身后上气不接下气,喊着:“慢点走啊,我的小爷爷!……
王勃听见,更加来劲了,我行我素成了孩子王,领头羊……
街头巷尾,满闹市人传人,都在谈论小娃娃拦轿告皇状的新闻。远远王勃和一群孩子走来,人们更是指指点点谈得眉飞色舞。鼓掌相迎。
王勃颇为自傲,洋洋得意地招摇过市。迎面碰上卖糖葫芦,他发给每人一串。王寿急着给小贩付钱。孩子们更来劲了,簇拥着紧随着王勃沿街起哄。
又遇上卖肉包子的,王勃再给每个孩子发一个,两个老衙役跟上来乞求:“我的小祖宗,该回府去了……”勃抓起两个肉包子,一人口里塞了一个。王寿赶来付钱。王勃又领着孩子们往前跑了。
茶楼上,茶客拥向窗口看热闹,向王勃鼓掌。裴宏武的两个亲随拿出两锭银子放在桌子上,向两个粗壮的地痞指指楼下街市的王勃做了个斩杀的手式,悄悄叮嘱:“……事成之后还有重赏”。
小茶倌看见,也听见了。等他们匆匆下楼去后。他马上将茶客中的两个青年,拉到一边悄悄告诉,又拉他们到窗前,指着行走出茶楼,盯上王勃和孩子的裴宏武的亲随和地痞。这两个青年一招呼,有几个青年人也人也随着他两追下楼去。
孩子们叫着闹着,吃着肉包子,舞着糖葫芦。王勃一声高叫:“听着,我要洒尿去了,咱们来一个尿尿大比赛,看看谁尿得最高,谁尿得最长,最高最长的我有重赏。先看我的。”
王勃进一僻巷对着墙壁尿得高高的。转过身来:“谁要超过我的,加倍领赏。”
憨儿带头去尿,孩子们一轰而上,贴墙站了一排,在墙上尿尿比高低。
王勃嘻笑地躲向一拐弯处。突然被地痞堵住嘴捆了起来,套上麻袋扛着就跑远了。
憨儿回头不见了王勃,向孩子叫道:“快找,我家的神童躲起来了,找着了好领赏啊。”
孩子一轰四处找王勃,有人喊起“神童!”一叫众喊,大街小巷都听见了。王寿匆匆过来:“憨娃子,你们啊又在闹些什么明堂?”
憨儿指着墙上高高低低的尿迹:“我们在尿尿比高低。”
王寿颇有感慨:“这哪像书香门第的子弟,事事爱出格。”他又解嘲地讪笑道:“官司还没落定,他又来新鲜的了。这能算个什么神童啊!”
县衙差官不知何往,迎向王寿,王寿笑笑安慰后,“憨娃子你站着笑什么,快去找啊!”
“我才不和他躲猫猫、捉迷藏,我快要成大人了。让那些小娃娃找,找着了到你这里领赏钱。”
王寿笑着在他头上轻轻一巴掌:“你呀,跟着我家的神童,地瓜脑袋也神气起来了。”
“你不是总在骂我,秃子跟着月亮走,傻子有傻福,爷爷你也会跟着沾光嘛。”
一老一小祖孙两个乐开了。
城郊外两个地痞用小车拉着麻袋里的王勃,刚上河堤就被四五个拿着凶器青年拦住。一个青年喝道:“丧门星,你哥儿俩又干什么丧天害理的事啦!”
四把凶器架在他俩脖子上,丧门星谄媚笑道:“嘿嘿,都是街市上早不见晚上见的兄弟,哥子我偷鸡摸狗是有那毛病,哪有胆子谋财害命!”
持刀的青年从他二人身上,各搜出一锭银子,那青年熊道:“你们竟敢谋害我们龙门县人人都夸耀的小神童。你俩是找死啊!
丧门星吓得叫屈:“这,这是京里来的裴钦差的门子逼我们干的!”
“你有凭证吗?”青年亮出银子又逼问:“就凭这两锭银,出了事,你俩脱得了干系?”
“我,我是猪脑子!”丧门星自扇嘴巴。
“得,给你个出路。”这青年吩咐道:“你俩就从这里远远离开龙门,再莫露面。若敢回来,裴钦差准定杀了你俩灭活口。就是他们回京了,王尚书家也饶不了你们的狗命。滚——!”
“是是……”走了几步又停下,乞求地“我俩这就离乡背景,连个盘缠……”
那位青年扔去一锭银,丧门星哭丧着脸乞求:“还有一锭……”
“见财分一半,这也够你哥儿们走财运了。”丧门星两个地痞,拔腿跑得地比兔子还快。
“哈哈哈哈”五个青年人开怀大笑。
一青年说:“该将我们这个了不得的神童放出来了。”
那青年制止:“不行,我们都拖家带口,不能惹祸上门。这事不能让外人知道。”
“我们救他一命,他绝不会恩将仇报的”。
“神童神通再大,也保不住是张娃娃嘴!依我看,将他送往他王家老坟山去!”
“好主意”,这青年拍拍麻袋“小神童啊,你再受点委屈吧。”
夕阳西下,河水像一匹闪亮黄缎子,来自天边铺向了天边。五位青年推着小车子,喊着黄河歌谣,一唱众和的“跳龙门”
黄河的黄水是匹黄锦缎,
天这头铺到天那边
龙门人天生爱喝那个龙门水
勇跳龙门不怕哪恶浪翻
要跳龙门,敢跳龙门
跳过了龙门定上那个九重天
新月初升,五个青年人轮流背着,扛着,抬着;变着方式爱护小心地爬上王家的老坟山,他们穿过苍松翠柏的林子,将麻袋中的王勃,轻轻放在守坟人的门前,然后远远向门上扔了两三块石头,五位青年人迅速消逝在密林中。
投石时灯光熄了的小屋,灯又亮了。门开了条缝,一个须发苍白的老人头探了出来,发现月光下的麻袋在蠕动。他慌忙出来四下打量后,解开袋口,发现了口被堵住了的王勃。他解开了捆绑王勃的绳索,扶到室内卧倒在床上。王勃手脚都麻木了。他打量小房,收拾得一尘不染,室内醒目的是几部书卷,桌上的端砚。笔墨,和琴案上,一架梧桐木的古琴。
老人貌似村夫,却透出一股儒雅傲气,他为王勃捧来碗热粥,王勃饥饮饱食后,精神恢复了。舒展精骨,他又甩胳膊又伸腿,并向老人尊敬的跪下去:“多谢老公公搭救。”
“老人疑惑的问:“谁将你捆进了麻袋?”
“不知道?”
“看来定是有人要谋害你。”
“是的,一准是那个奸臣,兵部侍郎裴宏武。”
“哦,是裴炎那个老贼的侄儿啊!”老人脱口而出。
王勃不解地:“你也认识他们?”
“哦哦……忠臣流芳千古,奸侫遗臭万年。坏事干多了的人,知道的人也多。”
王勃笑道:“对对,我小时候刚会说话,我爷爷就抱在膝上就教我学这两句话。还有忠臣不事二主……
“烈女不嫁二夫。”老人又接下句,他忙问:“你父亲……”
“我父亲名叫王福畤,我爷爷是隋朝有名教书育人的老夫子王通。他过世好多年了,人家都尊敬称他文中子。”
老人拿过了油灯来,照在王勃孩子气的脸上:“你,你就是名满龙门的神童王勃了。”
王勃厌烦的说:“什么神童神童,我听见人家这样喊,我心里就腻味,我三岁能背百家姓,四岁能背三字经,都是我祖父和师叔公一个字一个字教的,那时是当山歌唱,我哪懂得什么,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呀!”
老人喜爱上幼稚天真又直率的王勃了:“现在呢,你认为人最初是善是恶呢?他送上了白馒头。
“老公公,这个该请教你老人家呢。娃娃出生就嚎啕大哭;吃奶还咬娘奶头,你能说他是性恶;娃娃出生不分好人坏人,给奶吃的便叫娘,这能说她是性善吗?”他大口大口吃馒头。
老人顺着王勃,似答非答:“不能不能,初生的娃娃不会分好坏,哪能断定他性善,性恶是不是娘胎里带来的呢?”爷又端给一碗茶。
“对对对,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王勃痛饮了一大口,认真的说;“比方说,那个大坏蛋裴宏武,他出娘胎哪能就生就了要当奸臣。
“有道理。”老人给王勃添茶:“跟好人学好人,跟上了巫婆跳大神。慢慢吃,慢慢吃,你爱吃这里还有。”
两个青年扶着老的,牵着小的往回送他们。
王福畤花厅,裴宏武上门问罪,一巴掌把桌上的盖碗茶拍翻了。他正坐厅上大吼大叫:“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你这样的老子,才有这样的崽!”
王福畤站着赔不是;“都怨我,都怨我教子不严,教子不严父之过,我给您赔礼我向您道谦。”
“得了吧!”裴宏武不像钦差像泼皮:“十二三岁的娃娃告皇状,上谏书,开天辟地我头回见。说到天崩地陷我也不相信他能写,他的身后有主谋;这个阴谋划策的就是你,也只能是你。”
“不不,”王福畤慌了手脚,乱了方寸:“裴大人,你是奉旨出京的钦差大臣,执行的是王法。……
“不要忘了,我还受了皇太子殿下重任的!”
“是啊,是啊,我也收到了太子殿下的密旨,我有斗大的胆,也不敢抗旨不遵啊!”
“有有,开国的功臣,魏征、李靖、房玄龄是你爹的门徒,还有你情同手足的师兄刘祥道,还是武后娘娘的得力重臣,你呀,撑腰的多着呢!”
“可,可我怎能和裴大人相提并论,太子继位指日可见,你是太子股肱重臣,我哪敢鸡蛋往石头上碰啊!”
“敢哪,今天你不是指使你家的小神童,当着州府官员,龙门父老乡亲,当着那个钦差告了我这钦差,一状就准,我正等着杀头充军呢!”
“冤枉,这是天大的冤枉!”
“冤不冤,你不要喊得太早了!满京城都传着,你那个好学伯夷叔齐不吃周朝皇粮,活活饿死在首阳山的爹,还好好地活在世上,武皇后也在追究呢,你就等着满门抄斩,灭九族吧!”裴宏武用力一撸,将那盖碗茶撸到地上,砸了粉碎,他气冲冲不告而别冲出了花厅。
“天哪!”王福畤无力地坐在了太师椅上了。
初升的月芽已挂中天,王寿、憨儿和家丁打着灯笼,穿街走巷高呼低唤:“五公子该回家了;小少爷快回家呀……!”
有好心的大娘,大婶领着自家的儿子,敲着响器喊着:“小神童啊,该回家啰!”
王寿指责了憨儿:“我老了跟不上,你为什么不死死盯牢!”
憨儿抹着眼泪犟嘴:“我是一步不拉,紧跟着的。就在那里,就是在那里,他撒了泡尿就不见了!”他大哭了说:“就在那里,就在那里的呀!”
送王勃去了坟山的五个青年过来劝慰:“不要哭了,小神童也许是在那里和你们娃娃捉迷藏,他不定还藏在哪里睡着了。”
另一个也劝说:“你家府上小少爷,人见人爱,又是个神童,神着呢,不定走迷了路,有人把他带回家去,明天准会送回来!”
“一定丢不了,丢不了。”
月芽高悬,银辉普照,松柏绿色如黛,秋月给高的乔木,矮的灌木满撒了灰蒙蒙一层银色。秋虫低鸣,更给坟山透出一种清纯的寂静。
王勃向王通的坟茔顶礼膜拜,口中念念有词:“祖父大人见谅,孙儿王勃偶然到这里,没有给您恭敬香烛,没有烧些纸钱。爷爷你……
老人扶起王勃笑道:“心到神知,礼到人知。你爷爷见你来诚心诚意的叩头,他老人的心里已很高兴了,再见到你人虽不高学问高,年龄不大志气大,我……想他可高兴着呢。”
“老公公,你说我祖父过世后,你就在这里倍伴他到如今?”王勃关怀地问。
“嗳嗳……是啊,我一直和你祖先作伴,替他们看守坟茔,打扫墓地。”
“我替我祖先和我父兄们叩谢您了”说着王勃大礼叩拜。
这一下老人搞得不知如何下台阶,急忙扶起王勃道:“这这,这是应该的,我,我是看守坟山的人嘛!”
王勃认真地询问:“你说你是我祖父生前形影不离的好友?”
“可以说我们是知音,知心知性情,是通情达礼的朋友,好朋友。”
“哪,我求你实话实说告诉我,不许说谎。”
“行啊”,老人撩起苍白的胡须:“凭这把胡须我保证,只要我知道的……”
“一定知无不言。”王勃和老人三击掌,老人抓住他小手,坐在石凳上听他诘问:“你知道商纣王有两个老臣叫伯夷叔齐的吗?”
“知道,他是后世传扬的商朝的忠臣。周武王高举义旗为民伐纣,灭了荒淫无道,残害百姓的商纣王。伯夷叔齐忠于商朝不为周武王效力,隐居到首阳山,采厥草而食,誓死不吃周粟。”
“世上真有过这样的忠臣?”
“有有,他是记入了史册,青史流芳的大忠臣。”老人由衷敬佩,无限感慨。
“请问老公公,你说说周武王是昏王还是明君?”
“他是千古颂扬的有道明君。”
“那商纣王呢?”
“他是个暴虐无道的昏王。”
“这个伯夷叔齐见为民伐纣的有道明君,灭亡了荒淫无道的暴君商纣王,他俩不高兴,定要逃到首阳山上去不吃周朝粮食,吃野草,你说那山是不是周朝的。”
“周已灭商,首阳山当然属于周朝。”
“这个伯夷叔齐逃上首阳山,不吃周朝粮,偏吃周朝的厥草,活活自己饿死了自己,这俩老头儿不是倔,实在是蠢、笨、呆、傻。”
“伯夷叔齐不是逃避,是隐居。他们不是赞赏商纣暴虐荒淫,他俩是崇尚礼教,宁可殉道,不可失节。他这是死得其所有正气,可谓有气节的大忠臣。”老人凛然崇敬,宣扬得语音铿锵。
王勃嗤之以鼻鄙视的说:“就象烈女不嫁二夫,不管她丈夫是死是活,是偷盗扒窃的恶棍,还是烧杀奸淫的罪犯,改嫁了就是失节;尤其是这些守寡的寡妇们,只要还没有自杀,活着的都要守节,她们这样守节了,也称得上是烈女吗?
老人被大智惹愚,提出的诘问绕来绕去,扰得有点难断是非,他吱唔着说:“有那么点意思。”
王勃还在以自己童心的推理,还在缠来绕去地似答实问道:“伯夷叔齐这俩个老顽固,仅仅为了当荒淫残暴商纣王名下的,不侍奉两个主子的忠臣。分明是个不分是非愚蠢的笨蛋,傻瓜。”老头说:“是有点蠢……”。王勃又说:“他自己活活饿死自己,那太史令司马迁还记入青史称他是大忠臣。他这若算是忠,这样个忠法也只能称傻瓜蛋的忠,司马迁也蠢了点是吗?”老人:“好像是蠢了点”“这是愚忠。”王勃武断地:“要以这样的礼教,去教育黎民,这该断定是在愚民,你说是吗?”见老人嗯嗯啊啊难说是非,马上学他刚才的语气:“咳咳,是有那么点意思!”哈哈哈他又大笑了。
“不不……”老人还想辩驳:“这是古代圣贤立下的礼法,无礼则国不宁哪!”
“先皇太宗若不敬贤纳士,委人善任重用我祖父的一些门徒重用,那些个弃暗投明,敢说真话,敢直言谏君的魏征,那样的贰臣,那样的逆臣,大唐会有那贞观之治吗?
“不不,魏征不是逆臣,是谏臣。”
“不不,我爷爷也教导过他当官要像烈女一样讲气节。忠臣不能事二主,魏征是太宗李世民的长史,李建成的家臣,玄武门之变他投靠了先皇太宗。他已经明明白白事了二主,按礼法,算不得忠臣,”老人:“好像……”王勃接着说:“他就像是个贰臣。就象伯夷叔齐在他的主子商纣王面前,他们更是地地道道的奸臣,老公公你说是吧?”
“这这……你这样颠来倒去一讲,有理的事情……”
“就更清楚了,魏征从根子上看是最最不合乎礼法的贰臣、逆臣、奸臣,老公公你是最了解我爷爷的,他老人就不像他那变节了的门徒魏征,他是隋朝的鸿儒,为人师表,忠于隋朝,为尊礼法保存正气,不肯失节。”
“对对,所以我……嗯陪他大隐隐于市,闭门谢客。”
“后来以魏征为首的李靖、房玄龄那些投靠了大唐的门生,受先皇太宗旨意走马灯似的,轮番来聘请我爷爷进京进任弘文馆太傅。”
“我……我知道他就是拒不接见,誓不出山,最后被逼得闭门不出……”
王勃伤感地说:“结果他比伯夷叔齐还愚蠢,以死殉道宁可保气节,死也要显忠贞。”
“唉!……天命难违呀。”
“这下可好,而今满京城都在谣传,他是装死对抗大唐朝。”
“这准是裴炎哪伙奸侫,要毁我……我的知心好友的名声啊”老人装咳嗽,王勃忙替他捶背说我师叔公颜师古说:“唉,忠奸如冰炭,水火不相融啊!”
老人:“是啊是啊”。
“我爹说,奸臣们存心要让我家满门子抄斩,还要株连九族。”王勃信口开河:“幸亏真的假不了,你老人家可以作证,我祖父的坟茔还在这里呢,你说是吗!”
楞着的老人,心烦意乱是答非答:“嗳嗳……
“不谈这不痛快的事了!”王勃跑回小屋。
老人寂静独坐叹道:“我该死,早该死了多好……唉!”
王勃拿了古琴出来:“老公公,我弹首古琴永庆升平给给你开心开心,这是我师叔公教我的。”
王勃坐在石案前抚琴,琴声如清溪流水叮噹,欢快活跃,在月光下传向四野。
王勃满脸是纯真的欢乐,老人愁容满面,老眼中热泪盈眶。
金鸡报晓,百鸟和鸣,曙光初露。
花厅里红烛高烧,王福畤来回徘徊,显然一夜未眠。他步也不停,头也不抬自语:“不知找到那个小奴才没有。”
坐在一角打盹的王寿,抬头怯怯地回答“老奴我该死!……”
“该死的是那小奴才!……唉!家门不幸啊!”
“老爷爷,老爷……小少爷回来了!”憨儿奔了进来。
紧接着家丁抱着熟睡的王勃走进花厅,放在了躺椅上。
王福畤悬着的心还没有放下:“他怎么了?”
家丁迷惑地说:“清早开门,就发现小少爷躺在门口熟睡着。”
王福畤这才放心的推推王勃。王勃迷迷糊糊地咕哝:“老公公……!
王福畤不满地:“什么老公公……昨晚你到哪里去了?”
“我,我怎么回来了?……”
“我问你呢?”王福畤十分严肃。
王勃还在思忖:“……我,我是在我家坟山,和看坟的老公公在一起的呀。……”
“你,你昨晚和……和看坟老人在一起了?”王福畤颇为震惊。
“老公公陪我谈谈说说聊了一晚上,他呀好有学问啰!”
“你是怎么到坟山去的?”
“有人将我打昏了,装进麻袋要扔到黄河去!”
“是谁要这样谋害你?”
“裴宏武!”王勃十分肯定:“除了这奸贼,谁会有这蛇蝎心肠!”
“不许胡乱猜疑。”他见王勃要辩,用手制止连忙又问:“是谁救了你?”
“好象是几个年青人。他们怕受什么连累,麻袋都不解,连夜送到我家老坟山,我的手脚都捆麻木了!”
“不死,也是老祖宗保佑。”王福畤心中有最大的忧愁未消:“守坟山的老公公和你讲了什么?”
“讲得可多了。他像颜老夫子一样,向我谈论了许多朝政国事,甚至谈了我家可能满门抄斩……”
“住口!”王福畤如闻惊雷,他又表面冷静下来,向厅内僮仆挥了挥手:“你出去,不喊不准进来。王寿,把门关上,你替我将门关上了,你就守在门口。”向他做了手式。王寿心领神会,走了出去,关了花厅门。
王勃看着这情景迷惑了,他见父亲正襟危坐等着王寿关门闭户,脸色严肃毫无表情。王寿面带忧愁,默默退出。王勃好奇地:“父亲……”
王福畤又手制止,将王勃招到身边:“站上前些。实话实说,不许隐瞒。那守坟的老公公都向你说了些什么?”
被这严肃神秘的审问,先是疑惑奇怪,听了问话顿时轻松了,有意玩笑地故作神秘向父亲:“老公公告诉我——他是——我祖父……”
王福畤一把将王勃拉到贴身:“他,他是这样说的,他是你祖父……?”
王勃摔开父亲的手,抚摸被抓痛的地方,不满地嘀咕:“谁说他是我祖父啦!你也不听清楚。他要真是我爷爷,只怕我家早就满门抄斩,株连了九族了。”
“你就是爱信口胡说。”
“我那里胡说了,我说过他是我爷爷了吗?”
“哪,他说什么了?”
“你听清楚了!他说他是我祖父的,知音、知心,更知性情的,通情达礼的好朋友!”
王福畤松了口气,还是埋怨:“你和他谈这些做什么?”
“遇到我喜欢、我信得过的人,就像右相刘祥道,我就无话不谈,甚至上谏言,呈奏折……”
“你这小奴才还提这谏言奏折!”
“怎么啦,我是实话实说不掺半点假,你认为我这奏折……”
“写得好!”轻轻拍案。刘祥道端杯抿了口香茶,仔细品味着王勃的奏章谏言,他不觉又赞:“……,辟地数百里,无益于神州;勤兵十八万,空疲帝王之士卒;辎重千万车,耗穷黎民之棉粮……嘿,有理呀有理!”舱内烛光未灭,船外已透曙光。
他朗读时,逆流而上的官船上的船夫们,掌舵,撑竿奋力搏恶浪,两长串纤夫们,协力背纤绳,艰辛踏坎坷。
“歪理,全是歪理,你还敢犟嘴……你你这个惹事生非敢于犯上的孽子!”王福畤又气又恼,拍案起立,将王勃推倒地上,“来人哪!来人哪!”
王寿推门进来,见状急忙扶王勃。
王福畤一声更比一声高:“来人哪——!”僮仆进来了还没站定,他又吼:“去,快去拿家法来,我要狠狠教训这不成器的奴才!”
王寿护住小主人,乞求他:“老爷!……”
王福畤如若未闻,怒吼:“你们快去拿家法来呀!”几个家丁急忙走出花厅。
王福畤五内如焚,声色俱厉向王勃;“你这哪是为民请命,你是引火自焚,拖累全家。”
王勃还在顶撞犟嘴:“一人作事一人当,为平民百姓申冤,我死也甘心!”
王寿也在劝王勃:“小少爷……”
官船舱内,刘祥道立于窗口:“对对,是啊,这可言中时弊了!……”他挺立而朗读:“于是,奸侫之臣假王命,强征兵徭,苛添杂税。因公挟私,入城镇村野,横行枉法!……哼,这些不法之徒,真该死!”
“真正该死!由着你的性子,你才真正会拖累我王家满门哪。”王福畤向拿来家法的家丁吼道:“拖下去,打,重重的打这犟嘴的奴才,看他还有多少理。”
王勃推开王寿,自己趴到厅内长橙上,两个家丁强按住他双腿,一个家丁勉强拿着家法过来执行。
“你快打呀!”王福畤问家丁吼叫,又向王勃大吼:“我看你还敢不敢犯上去讲理!”
家丁终于执法了,家法棍杖一下下打下去。
说书人痛惜地:“瞧,有理的挨打了!棒打出孝子嘛,打死了儿子不偿命。唉,这是传了千古的礼法家教啊!
棍杖击肉声中,刘祥道踱步阅奏章又快步走到桌案前,喝了口茶压压激动。坐下十分珍视地阅读。
家丁执杖一下下打在王勃腚上。王勃泪下如雨,咬牙不肯高呼。但他低哼的惨声刺人肺腑。
王寿和憨儿跪下乞求:“……老爷!……”
王福畤怒火更旺,背过身去下令:“往死里打,打死这不懂世理,不怕王法的儿孙,免得祸及满门!”
说书人:唯恐株连的专制时代,才有这父要子亡,不得不亡的家教,小小王勃只有准备尽孝一死了之……
“好好,好”刘祥道扶案起立,双手捧谏书展观,禀然朗读:“……图得而不图失,知利而不知害,岂非,移手足之病成心腹之疾!”
叠印,王勃遭责,杖击皮肉忍痛的呻吟。
“有志不在年高!王勃啊王勃,有胆有识,敢说敢为,真不愧是神童也,神童啊!
刘祥道兴奋得高举谏书连连摇晃赞叹。
感叹声中,化入王福畤怒失常态,暴戾忘形。他推开杖打不力的家丁,夺过棍杖,没头没脑地怒打地上滚动的王勃。
王寿叩头乞求无效,欲夺棍杖,被王福畤掀倒地上。王福畤转身又高举棍杖狠狠打了下去,哎呀一声惨呼:“哎呀——!”
王福畤住手了,楞住了,呆呆注视眼前——
憨儿趴在王勃身上,紧紧护住小主人,憨儿自己头上鲜血淋淋,头被王福畤打破了。
王勃躺在王寿怀中,遍体鳞伤,满身血迹。憨儿也扑在他身上抽泣。一阵沉痛的寂静。王勃微微睁开眼,悽楚,悲愤,哀怨交炽迸出了一声:“妈妈——”他昏过去了。
王福畤闻听哀怨的呼叫,如利刀割心,这时看着老管家搂着王勃,揽着憨儿,他三人相依如命的惨状,触动了他严父深处的慈母柔情。他无力地垂下双手,家法棍杖乒的一声掉在地上。他悲切沉痛地低唤:“天哪,家门不幸啊!”又一声高呼:“天哪!”他背过身去,一只手扶在桌上支撑着身体,悲痛地垂下了头。
王勃古琴弹奏的“永庆升平”的古乐,悠然而起,平静、流畅、幽扬叮咚。
一轮圆月将银辉洒满庭院,花木惨淡失色,假山傲骨嶙峋,万籁俱寂,秋虫哀鸣,只有更夫远远传来,继继续续梆子声,更添了无限寂静凄凉。一个须发更加苍白的老人身影,闪入了假山。
王福畤身穿白色睡衣,披着件银灰长袍,似幽灵缓缓走近书斋,透过明窗,可以看见室内书斋通宵没灭的灯火摇曳,悄然无声。他静立无语,面容焦悴感情凝固了,稍时,他不由自主走进书斋。
书斋内。书案旁堆放着中药,炭炉,药罐。残烛烛泪滴滴,灯花结蕊,暗淡无光。隐隐可见憨儿头上裹伤,趴在老管家怀中,祖孙二人都在王勃榻边睡熟了。
王福畤走近病榻痴痴望着爱子。王勃英俊稚气的脸上留有伤痕,惨无血色,昏迷不醒。王福畤悔恨无限,爱怜之情化成热泪滴在王勃脸上。突然听见室外有声,他回头见室外月光下一个人影蹒跚走来。
王福畤赶出室外,扶住倚靠在假山旁的老村夫,惊呼:“父亲……!”
老人将他推开,愤怒地指责:“……虎毒尚且不食子,你,你好狠的心哪!……”
“父亲……他……!”王福畤意欲解释。
“他是个没娘疼的孩子呀……!”老人老泪横流。
王福畤扶老人坐在石上,委屈地说:“……他给我家闯下大祸了!……”
“不不……”老人气喘吁吁地说:“……闯下大祸的是你,是我。你不该学而优则仕,去做官;做了官又要做大官!”
“是孩儿不孝,当初不听父亲劝告,如果我读书只为明事理,遵圣贤之道,只求个人修身。以德治好家,也就不会有这样的下场!”
“你呀!有德无能,至今还是……唉,我不该隐居山林图清闲;我若要为人师表当楷模。早就该以身殉道,保节操。我,我自以为是学首阳山上伯夷叔齐不吃周粟,事实上我孤守坟山还是吃的大唐茶饭,糊里糊涂在等死。如今我这样不死,不活,装死的人,一旦大白于天下,不仅让人笑我迂腐,愚蠢。我惹下的大祸确确实实能祸及满门……”他激动万分,上气不接下气:“我,我实在不如孙儿王勃……啊。”
一口气接不上,迂夫子王通真的死了。
“父亲——!”王福畤大哭失声。
惊动了王寿和憨儿跑了过来,王寿惊诧地:“老太公他……”
王福畤忍住哭声:“……他真的过世了!”
“老太公啊!”王寿也放声哭了。
憨儿也随之哭了起来。
“噤声!”王福畤吓得不敢出声,三人泪眼望泪眼。
说书人调侃道:死了亲人不能放声大哭,这算什么礼教?这又合不合乎礼教?
黄河之滨,水出龙门两岸开阔,风平浪静浩荡东流。傍岸停泊着刘祥道巡视关内的官船。河岸上的几棵大树下,停集着几顶车马官轿,另一边,州县官员聚在浓荫里,相互客套礼让,谈笑生风,他们等着送刘右相登舟启程。周围也聚集了不少老百姓,有的在河滩上等航船,有的在树下摆小摊,更有很多是特地来看热闹看京官的。
王寿领着几个家丁和憨儿匆匆赶来。他们在人以类分的人群中寻找王勃。
王勃在人丛中发现王寿一伙人找来,他机灵敏捷地如捉迷藏在人群中躲躲闪闪。王勃闪到憨儿身后,制止他声张,将他拖到树后对他耳语,憨儿忠实的点头,。拖着爷爷走向别处。等王勃钻入了几个富豪乡绅中,回头给他打过招呼,他才拖回王寿去扑空找王勃。
远处火铳声声,金锣开道,遥远可见刘右相威严的仪仗队,和八抬官轿,在前后护卫簇拥防护下,向堤岸缓缓而来。
州县官员立刻停止了闲谈,各自整理衣冠,匆匆走出浓荫,迎立在河岸大路两侧。
富豪乡绅,地方名流,也纷纷拥挤向前,都想站在人前显眼的地方,召来宰相的青睐。
在这一时骚乱移动时,躲在两个老乡绅中的王勃,被齐得暴露出来让王寿和憨儿发现了。
王勃逃得太猛,撞得一位老乡绅踉踉跄跄。在这场合,这老头恼怒难发作,也无暇发作。他不甘落后,分开众人用力往前挤着。
王勃与王寿、憨儿三个人,在这群衣冠楚楚的人群中,横穿真插,追的追,藏的藏,躲躲闪闪,扰得这纷乱的人群,更加纷乱。
一位肥胖臃肿的富豪,被王勃闪躲时触着痒处,他呵呵发笑,扭着身子躲让,竟将另一瘦长的乡绅撞得歪歪倒倒,他俩人的闪动的丑态挤得仪表端莊的行列。东歪西斜乱成一团。
王勃溜走了,无辜的胖富豪,瘦乡绅竟成众人怒视的中心人物。
王勃逃离了这人群,他将憨儿从身后拖住,原来王寿领着个家丁也向这边寻来。他们急忙逃到车马官轿停聚的地方,车夫轿夫也都在看热闹。王勃钻进了一个官轿,憨儿傻呵呵也要往里钻,被王勃将他推了出来,并指了指王寿的方向。憨儿明白了,迎向王寿,领着他们往别处找去。王勃偷偷窥视。这才笑着又钻出了官轿。
河岸埠头,刘祥道走下轿来,王福畤、裴宏武和州县的官员们迎上前去。
“冤枉,冤枉啊——”王勃从官员丛中窜挤出去,边喊边冲到刘祥道轿前。
众随从护卫拔出剑来截住去路。
“冤枉啊!”王勃伏跪地上,众护卫将他捉住架起双臂,立了起来。
王福畤,王寿和憨儿都被吓坏了。
“又是你这个捣蛋鬼!”裴宏武兴灾乐祸地。
“不要难为他。”刘祥道挥开了护卫们,和善地问:“小娃娃,你有什么深冤大仇?”
裴宏武抢先发话:“顽童顽皮,竟敢这样胡作非为!……”
“你才胡作非为。”王勃毫不畏惧立刻顶撞。他被架离地,怒目相向。
“小奴才,你……”王福畤急了。上前拉下王勃,被王勃甩开了。
“老相爷在上,小民王勃为民请命!”他什么也不顾又跪上前去。跪在地上还在抚摩被抓痛的手臂。
裴宏武又沉不住气了:“哪些平民百姓有冤不喊,要你来乱喊!”
“那些有冤的平民,有的被你抓了壮丁,有的被你活活打死了。他们有冤能喊吗?”
“小畜牲,你……”裴宏武火冒三丈。
“你才是个老禽兽!”王勃恶骂更快。
“不许恶语伤人!”刘祥道一时也不知如何是好。
河岸一时镇静下来,少年王勃的胆魄,气质引起众人关注。人们都被这突然情景吸引,但只是悄悄惊叹,暗暗骚动,谁也不敢喧哗议论。
憨儿吓得紧拉着王寿,只有裴宏武被出丑露乖了,怒目瞪向心烦意乱的王福畤,王福畤惊惧、忧烦难以言状。
极大的肃静,王勃全不理会。从怀中取出谏书双手高高举过头,跪步向前洪亮地喊道:“求老相爷为民作主。”
如被雷击,王福畤吓得小声惊呼:“天哪!”
裴宏武如临大敌,不敢怠慢,口中斥道:“小畜牲冒犯相爷,目无王法,哪里容得!”说着抢上前去夺谏书。
王勃敏捷闪开,拿着谏书逃到刘祥道身后,伸出头来圆瞪双眼:“老禽兽,你才不守王法!”
刘祥道拦开裴宏武,将王勃拉到前面,严肃地说:“有冤诉冤,不可放肆!”
“替民诉冤,我死也不怨!”王勃又跪呈谏书。
刘祥道显然坦护王勃,先接过谏书,端坐在随从搬来的椅子上,而后发问:“州有州府,县有县衙,冤民本人有冤难诉,还有他的至亲好友可替他投状伸冤,何用你这娃娃拦轿告状!”
“你身后定有人指示!”裴宏武又沉不住气了。
“有!”王勃歪过头去。
“谁?”裴宏武盯了过来。
“是你!”王勃怒目相向。“是你逼得我不能不这样告状!”
“你凭的什么?”裴宏武马上追问。
“凭王法!”王勃立刻回答。
“住口!”刘祥道有点火了:“你们这样成何体统!王勃朝前回话。究竟是何人让你喊冤告状?”
“良心。”王勃毫不气馁:“老相爷,我真正凭的是良心,天地良心!”
“少说废话,实说冤情!”刘祥道正襟危坐。
“黎民百姓的这些冤枉,县衙管不了,州府没法管,皇上在上不知道;我又年幼没有品级上不得朝廷,见不着王驾。刘相爷奉旨出京巡视关内,就是为皇上体察民情。可是百姓有冤不敢冒犯相爷,也见不着相爷。我晓得老相爷爱民如子。我若不乘此时机求相爷转呈奏折,使皇上深知百姓苦难;我岂不是枉读圣贤书,明知王法,知情不报,不仅违背良心,更有欺君之罪!”
官员百姓无不赞叹,老百姓更是人声沸腾一片哗然。
刘祥道深深喜爱,又严正讽刺:“好厉害的嘴巴!”
裴宏武恶气难忍喝道:“来呀,掌嘴!”
“慢!”王勃忘乎所以站立起来,面对裴宏武和他的随从:“你们不应该掌我的嘴!”
“不许妄动!”刘祥道制止了妄自尊大的裴宏武,有意坦护王勃:“为何不能掌你嘴巴?容你分辩。”
王勃无所畏惧,上前一步单膝下跪,言语更尖刻:“不是我嘴巴厉害,是我眼睛厉害。更厉害的是那奉旨出京,领了圣旨竟敢不遵王法,任意作践老百姓的钦差大臣;他欺上压下,蒙骗圣上。他若不胡作非为,我眼睛什么都看不见;我嘴再厉害,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裴宏武忍也难忍:“堂堂钦差大臣岂容你诬蔑!”
王勃正眼相视:“是不是诬蔑,谁做亏心事,谁心里明白,百姓人人心里有盏灯,心里明亮得很呢!”
“你!”裴宏武恨不得立刻杀了王勃。
刘祥道拦上前,隔开二人,讪笑地说:“奉旨出京的钦差,这里还有一个我呢。你我堂堂钦差大臣,岂能与顽童稚子一般见识。”他转向王勃正色地说:“王勃你这小崽子,我倒要仔细审察你这奏折,看看你笔尖厉不厉害,若有半点诬告,一丝谎言,我定罪加一等,重责不贷,也让你知道,王法不可违,老相爷我执法如山的厉害!”
王勃大步向前单膝叩谢:“谢苍天有眼,愿老相爷执法重如泰山,更愿老相福佑黎民,公候万代。”
“小小年纪,哪里学来这恭维奉承的伎俩!”
“王勃是打心眼里冒出来的心里话。”
刘祥道扶起王勃,忍不住哈哈大笑。
众官员也都忍俊不禁,随之畅怀大笑,周围关注王勃安危的群众,更是欢笑沸腾。掌声不断。
憨儿笑得抱着王寿连蹦带跳。
只有裴宏武怒视王福畤。王福畤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忧心忡忡不得安宁。
刘祥道向龙门县令:“你是龙门县的父母官,这个胆大包天的子民,你给我派两个衙役,押回王尚书府去,如有丢失,我拿你是问。”
“不用押送,我认得家门。”话音刚落地,他拔腿就跑,钻进了人群。
县官急忙嘱咐,两个衙役迅速追了上去。
裴宏武也向两亲随悄悄叮嘱:“……事成之后我有重赏。两个亲随也急匆匆窜入了人群。
王勃告准了皇状,欣喜若狂,高举双手高呼尖叫,又跑又跳又嘻笑,他拉着憨儿旋转了两圈,松手将憨儿摔了个仰面朝天。他还高兴地往前跑,他身后跟着一群看过热闹的,大大小小的、半大还小的娃子们,跟在他后面叫啊喊哪的起哄,他一吼众应他一叫众叫。
两个老衙役,追在身后上气不接下气,喊着:“慢点走啊,我的小爷爷!……
王勃听见,更加来劲了,我行我素成了孩子王,领头羊……
街头巷尾,满闹市人传人,都在谈论小娃娃拦轿告皇状的新闻。远远王勃和一群孩子走来,人们更是指指点点谈得眉飞色舞。鼓掌相迎。
王勃颇为自傲,洋洋得意地招摇过市。迎面碰上卖糖葫芦,他发给每人一串。王寿急着给小贩付钱。孩子们更来劲了,簇拥着紧随着王勃沿街起哄。
又遇上卖肉包子的,王勃再给每个孩子发一个,两个老衙役跟上来乞求:“我的小祖宗,该回府去了……”勃抓起两个肉包子,一人口里塞了一个。王寿赶来付钱。王勃又领着孩子们往前跑了。
茶楼上,茶客拥向窗口看热闹,向王勃鼓掌。裴宏武的两个亲随拿出两锭银子放在桌子上,向两个粗壮的地痞指指楼下街市的王勃做了个斩杀的手式,悄悄叮嘱:“……事成之后还有重赏”。
小茶倌看见,也听见了。等他们匆匆下楼去后。他马上将茶客中的两个青年,拉到一边悄悄告诉,又拉他们到窗前,指着行走出茶楼,盯上王勃和孩子的裴宏武的亲随和地痞。这两个青年一招呼,有几个青年人也人也随着他两追下楼去。
孩子们叫着闹着,吃着肉包子,舞着糖葫芦。王勃一声高叫:“听着,我要洒尿去了,咱们来一个尿尿大比赛,看看谁尿得最高,谁尿得最长,最高最长的我有重赏。先看我的。”
王勃进一僻巷对着墙壁尿得高高的。转过身来:“谁要超过我的,加倍领赏。”
憨儿带头去尿,孩子们一轰而上,贴墙站了一排,在墙上尿尿比高低。
王勃嘻笑地躲向一拐弯处。突然被地痞堵住嘴捆了起来,套上麻袋扛着就跑远了。
憨儿回头不见了王勃,向孩子叫道:“快找,我家的神童躲起来了,找着了好领赏啊。”
孩子一轰四处找王勃,有人喊起“神童!”一叫众喊,大街小巷都听见了。王寿匆匆过来:“憨娃子,你们啊又在闹些什么明堂?”
憨儿指着墙上高高低低的尿迹:“我们在尿尿比高低。”
王寿颇有感慨:“这哪像书香门第的子弟,事事爱出格。”他又解嘲地讪笑道:“官司还没落定,他又来新鲜的了。这能算个什么神童啊!”
县衙差官不知何往,迎向王寿,王寿笑笑安慰后,“憨娃子你站着笑什么,快去找啊!”
“我才不和他躲猫猫、捉迷藏,我快要成大人了。让那些小娃娃找,找着了到你这里领赏钱。”
王寿笑着在他头上轻轻一巴掌:“你呀,跟着我家的神童,地瓜脑袋也神气起来了。”
“你不是总在骂我,秃子跟着月亮走,傻子有傻福,爷爷你也会跟着沾光嘛。”
一老一小祖孙两个乐开了。
城郊外两个地痞用小车拉着麻袋里的王勃,刚上河堤就被四五个拿着凶器青年拦住。一个青年喝道:“丧门星,你哥儿俩又干什么丧天害理的事啦!”
四把凶器架在他俩脖子上,丧门星谄媚笑道:“嘿嘿,都是街市上早不见晚上见的兄弟,哥子我偷鸡摸狗是有那毛病,哪有胆子谋财害命!”
持刀的青年从他二人身上,各搜出一锭银子,那青年熊道:“你们竟敢谋害我们龙门县人人都夸耀的小神童。你俩是找死啊!
丧门星吓得叫屈:“这,这是京里来的裴钦差的门子逼我们干的!”
“你有凭证吗?”青年亮出银子又逼问:“就凭这两锭银,出了事,你俩脱得了干系?”
“我,我是猪脑子!”丧门星自扇嘴巴。
“得,给你个出路。”这青年吩咐道:“你俩就从这里远远离开龙门,再莫露面。若敢回来,裴钦差准定杀了你俩灭活口。就是他们回京了,王尚书家也饶不了你们的狗命。滚——!”
“是是……”走了几步又停下,乞求地“我俩这就离乡背景,连个盘缠……”
那位青年扔去一锭银,丧门星哭丧着脸乞求:“还有一锭……”
“见财分一半,这也够你哥儿们走财运了。”丧门星两个地痞,拔腿跑得地比兔子还快。
“哈哈哈哈”五个青年人开怀大笑。
一青年说:“该将我们这个了不得的神童放出来了。”
那青年制止:“不行,我们都拖家带口,不能惹祸上门。这事不能让外人知道。”
“我们救他一命,他绝不会恩将仇报的”。
“神童神通再大,也保不住是张娃娃嘴!依我看,将他送往他王家老坟山去!”
“好主意”,这青年拍拍麻袋“小神童啊,你再受点委屈吧。”
夕阳西下,河水像一匹闪亮黄缎子,来自天边铺向了天边。五位青年推着小车子,喊着黄河歌谣,一唱众和的“跳龙门”
黄河的黄水是匹黄锦缎,
天这头铺到天那边
龙门人天生爱喝那个龙门水
勇跳龙门不怕哪恶浪翻
要跳龙门,敢跳龙门
跳过了龙门定上那个九重天
新月初升,五个青年人轮流背着,扛着,抬着;变着方式爱护小心地爬上王家的老坟山,他们穿过苍松翠柏的林子,将麻袋中的王勃,轻轻放在守坟人的门前,然后远远向门上扔了两三块石头,五位青年人迅速消逝在密林中。
投石时灯光熄了的小屋,灯又亮了。门开了条缝,一个须发苍白的老人头探了出来,发现月光下的麻袋在蠕动。他慌忙出来四下打量后,解开袋口,发现了口被堵住了的王勃。他解开了捆绑王勃的绳索,扶到室内卧倒在床上。王勃手脚都麻木了。他打量小房,收拾得一尘不染,室内醒目的是几部书卷,桌上的端砚。笔墨,和琴案上,一架梧桐木的古琴。
老人貌似村夫,却透出一股儒雅傲气,他为王勃捧来碗热粥,王勃饥饮饱食后,精神恢复了。舒展精骨,他又甩胳膊又伸腿,并向老人尊敬的跪下去:“多谢老公公搭救。”
“老人疑惑的问:“谁将你捆进了麻袋?”
“不知道?”
“看来定是有人要谋害你。”
“是的,一准是那个奸臣,兵部侍郎裴宏武。”
“哦,是裴炎那个老贼的侄儿啊!”老人脱口而出。
王勃不解地:“你也认识他们?”
“哦哦……忠臣流芳千古,奸侫遗臭万年。坏事干多了的人,知道的人也多。”
王勃笑道:“对对,我小时候刚会说话,我爷爷就抱在膝上就教我学这两句话。还有忠臣不事二主……
“烈女不嫁二夫。”老人又接下句,他忙问:“你父亲……”
“我父亲名叫王福畤,我爷爷是隋朝有名教书育人的老夫子王通。他过世好多年了,人家都尊敬称他文中子。”
老人拿过了油灯来,照在王勃孩子气的脸上:“你,你就是名满龙门的神童王勃了。”
王勃厌烦的说:“什么神童神童,我听见人家这样喊,我心里就腻味,我三岁能背百家姓,四岁能背三字经,都是我祖父和师叔公一个字一个字教的,那时是当山歌唱,我哪懂得什么,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呀!”
老人喜爱上幼稚天真又直率的王勃了:“现在呢,你认为人最初是善是恶呢?他送上了白馒头。
“老公公,这个该请教你老人家呢。娃娃出生就嚎啕大哭;吃奶还咬娘奶头,你能说他是性恶;娃娃出生不分好人坏人,给奶吃的便叫娘,这能说她是性善吗?”他大口大口吃馒头。
老人顺着王勃,似答非答:“不能不能,初生的娃娃不会分好坏,哪能断定他性善,性恶是不是娘胎里带来的呢?”爷又端给一碗茶。
“对对对,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王勃痛饮了一大口,认真的说;“比方说,那个大坏蛋裴宏武,他出娘胎哪能就生就了要当奸臣。
“有道理。”老人给王勃添茶:“跟好人学好人,跟上了巫婆跳大神。慢慢吃,慢慢吃,你爱吃这里还有。”
两个青年扶着老的,牵着小的往回送他们。
王福畤花厅,裴宏武上门问罪,一巴掌把桌上的盖碗茶拍翻了。他正坐厅上大吼大叫:“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你这样的老子,才有这样的崽!”
王福畤站着赔不是;“都怨我,都怨我教子不严,教子不严父之过,我给您赔礼我向您道谦。”
“得了吧!”裴宏武不像钦差像泼皮:“十二三岁的娃娃告皇状,上谏书,开天辟地我头回见。说到天崩地陷我也不相信他能写,他的身后有主谋;这个阴谋划策的就是你,也只能是你。”
“不不,”王福畤慌了手脚,乱了方寸:“裴大人,你是奉旨出京的钦差大臣,执行的是王法。……
“不要忘了,我还受了皇太子殿下重任的!”
“是啊,是啊,我也收到了太子殿下的密旨,我有斗大的胆,也不敢抗旨不遵啊!”
“有有,开国的功臣,魏征、李靖、房玄龄是你爹的门徒,还有你情同手足的师兄刘祥道,还是武后娘娘的得力重臣,你呀,撑腰的多着呢!”
“可,可我怎能和裴大人相提并论,太子继位指日可见,你是太子股肱重臣,我哪敢鸡蛋往石头上碰啊!”
“敢哪,今天你不是指使你家的小神童,当着州府官员,龙门父老乡亲,当着那个钦差告了我这钦差,一状就准,我正等着杀头充军呢!”
“冤枉,这是天大的冤枉!”
“冤不冤,你不要喊得太早了!满京城都传着,你那个好学伯夷叔齐不吃周朝皇粮,活活饿死在首阳山的爹,还好好地活在世上,武皇后也在追究呢,你就等着满门抄斩,灭九族吧!”裴宏武用力一撸,将那盖碗茶撸到地上,砸了粉碎,他气冲冲不告而别冲出了花厅。
“天哪!”王福畤无力地坐在了太师椅上了。
初升的月芽已挂中天,王寿、憨儿和家丁打着灯笼,穿街走巷高呼低唤:“五公子该回家了;小少爷快回家呀……!”
有好心的大娘,大婶领着自家的儿子,敲着响器喊着:“小神童啊,该回家啰!”
王寿指责了憨儿:“我老了跟不上,你为什么不死死盯牢!”
憨儿抹着眼泪犟嘴:“我是一步不拉,紧跟着的。就在那里,就是在那里,他撒了泡尿就不见了!”他大哭了说:“就在那里,就在那里的呀!”
送王勃去了坟山的五个青年过来劝慰:“不要哭了,小神童也许是在那里和你们娃娃捉迷藏,他不定还藏在哪里睡着了。”
另一个也劝说:“你家府上小少爷,人见人爱,又是个神童,神着呢,不定走迷了路,有人把他带回家去,明天准会送回来!”
“一定丢不了,丢不了。”
月芽高悬,银辉普照,松柏绿色如黛,秋月给高的乔木,矮的灌木满撒了灰蒙蒙一层银色。秋虫低鸣,更给坟山透出一种清纯的寂静。
王勃向王通的坟茔顶礼膜拜,口中念念有词:“祖父大人见谅,孙儿王勃偶然到这里,没有给您恭敬香烛,没有烧些纸钱。爷爷你……
老人扶起王勃笑道:“心到神知,礼到人知。你爷爷见你来诚心诚意的叩头,他老人的心里已很高兴了,再见到你人虽不高学问高,年龄不大志气大,我……想他可高兴着呢。”
“老公公,你说我祖父过世后,你就在这里倍伴他到如今?”王勃关怀地问。
“嗳嗳……是啊,我一直和你祖先作伴,替他们看守坟茔,打扫墓地。”
“我替我祖先和我父兄们叩谢您了”说着王勃大礼叩拜。
这一下老人搞得不知如何下台阶,急忙扶起王勃道:“这这,这是应该的,我,我是看守坟山的人嘛!”
王勃认真地询问:“你说你是我祖父生前形影不离的好友?”
“可以说我们是知音,知心知性情,是通情达礼的朋友,好朋友。”
“哪,我求你实话实说告诉我,不许说谎。”
“行啊”,老人撩起苍白的胡须:“凭这把胡须我保证,只要我知道的……”
“一定知无不言。”王勃和老人三击掌,老人抓住他小手,坐在石凳上听他诘问:“你知道商纣王有两个老臣叫伯夷叔齐的吗?”
“知道,他是后世传扬的商朝的忠臣。周武王高举义旗为民伐纣,灭了荒淫无道,残害百姓的商纣王。伯夷叔齐忠于商朝不为周武王效力,隐居到首阳山,采厥草而食,誓死不吃周粟。”
“世上真有过这样的忠臣?”
“有有,他是记入了史册,青史流芳的大忠臣。”老人由衷敬佩,无限感慨。
“请问老公公,你说说周武王是昏王还是明君?”
“他是千古颂扬的有道明君。”
“那商纣王呢?”
“他是个暴虐无道的昏王。”
“这个伯夷叔齐见为民伐纣的有道明君,灭亡了荒淫无道的暴君商纣王,他俩不高兴,定要逃到首阳山上去不吃周朝粮食,吃野草,你说那山是不是周朝的。”
“周已灭商,首阳山当然属于周朝。”
“这个伯夷叔齐逃上首阳山,不吃周朝粮,偏吃周朝的厥草,活活自己饿死了自己,这俩老头儿不是倔,实在是蠢、笨、呆、傻。”
“伯夷叔齐不是逃避,是隐居。他们不是赞赏商纣暴虐荒淫,他俩是崇尚礼教,宁可殉道,不可失节。他这是死得其所有正气,可谓有气节的大忠臣。”老人凛然崇敬,宣扬得语音铿锵。
王勃嗤之以鼻鄙视的说:“就象烈女不嫁二夫,不管她丈夫是死是活,是偷盗扒窃的恶棍,还是烧杀奸淫的罪犯,改嫁了就是失节;尤其是这些守寡的寡妇们,只要还没有自杀,活着的都要守节,她们这样守节了,也称得上是烈女吗?
老人被大智惹愚,提出的诘问绕来绕去,扰得有点难断是非,他吱唔着说:“有那么点意思。”
王勃还在以自己童心的推理,还在缠来绕去地似答实问道:“伯夷叔齐这俩个老顽固,仅仅为了当荒淫残暴商纣王名下的,不侍奉两个主子的忠臣。分明是个不分是非愚蠢的笨蛋,傻瓜。”老头说:“是有点蠢……”。王勃又说:“他自己活活饿死自己,那太史令司马迁还记入青史称他是大忠臣。他这若算是忠,这样个忠法也只能称傻瓜蛋的忠,司马迁也蠢了点是吗?”老人:“好像是蠢了点”“这是愚忠。”王勃武断地:“要以这样的礼教,去教育黎民,这该断定是在愚民,你说是吗?”见老人嗯嗯啊啊难说是非,马上学他刚才的语气:“咳咳,是有那么点意思!”哈哈哈他又大笑了。
“不不……”老人还想辩驳:“这是古代圣贤立下的礼法,无礼则国不宁哪!”
“先皇太宗若不敬贤纳士,委人善任重用我祖父的一些门徒重用,那些个弃暗投明,敢说真话,敢直言谏君的魏征,那样的贰臣,那样的逆臣,大唐会有那贞观之治吗?
“不不,魏征不是逆臣,是谏臣。”
“不不,我爷爷也教导过他当官要像烈女一样讲气节。忠臣不能事二主,魏征是太宗李世民的长史,李建成的家臣,玄武门之变他投靠了先皇太宗。他已经明明白白事了二主,按礼法,算不得忠臣,”老人:“好像……”王勃接着说:“他就像是个贰臣。就象伯夷叔齐在他的主子商纣王面前,他们更是地地道道的奸臣,老公公你说是吧?”
“这这……你这样颠来倒去一讲,有理的事情……”
“就更清楚了,魏征从根子上看是最最不合乎礼法的贰臣、逆臣、奸臣,老公公你是最了解我爷爷的,他老人就不像他那变节了的门徒魏征,他是隋朝的鸿儒,为人师表,忠于隋朝,为尊礼法保存正气,不肯失节。”
“对对,所以我……嗯陪他大隐隐于市,闭门谢客。”
“后来以魏征为首的李靖、房玄龄那些投靠了大唐的门生,受先皇太宗旨意走马灯似的,轮番来聘请我爷爷进京进任弘文馆太傅。”
“我……我知道他就是拒不接见,誓不出山,最后被逼得闭门不出……”
王勃伤感地说:“结果他比伯夷叔齐还愚蠢,以死殉道宁可保气节,死也要显忠贞。”
“唉!……天命难违呀。”
“这下可好,而今满京城都在谣传,他是装死对抗大唐朝。”
“这准是裴炎哪伙奸侫,要毁我……我的知心好友的名声啊”老人装咳嗽,王勃忙替他捶背说我师叔公颜师古说:“唉,忠奸如冰炭,水火不相融啊!”
老人:“是啊是啊”。
“我爹说,奸臣们存心要让我家满门子抄斩,还要株连九族。”王勃信口开河:“幸亏真的假不了,你老人家可以作证,我祖父的坟茔还在这里呢,你说是吗!”
楞着的老人,心烦意乱是答非答:“嗳嗳……
“不谈这不痛快的事了!”王勃跑回小屋。
老人寂静独坐叹道:“我该死,早该死了多好……唉!”
王勃拿了古琴出来:“老公公,我弹首古琴永庆升平给给你开心开心,这是我师叔公教我的。”
王勃坐在石案前抚琴,琴声如清溪流水叮噹,欢快活跃,在月光下传向四野。
王勃满脸是纯真的欢乐,老人愁容满面,老眼中热泪盈眶。
金鸡报晓,百鸟和鸣,曙光初露。
花厅里红烛高烧,王福畤来回徘徊,显然一夜未眠。他步也不停,头也不抬自语:“不知找到那个小奴才没有。”
坐在一角打盹的王寿,抬头怯怯地回答“老奴我该死!……”
“该死的是那小奴才!……唉!家门不幸啊!”
“老爷爷,老爷……小少爷回来了!”憨儿奔了进来。
紧接着家丁抱着熟睡的王勃走进花厅,放在了躺椅上。
王福畤悬着的心还没有放下:“他怎么了?”
家丁迷惑地说:“清早开门,就发现小少爷躺在门口熟睡着。”
王福畤这才放心的推推王勃。王勃迷迷糊糊地咕哝:“老公公……!
王福畤不满地:“什么老公公……昨晚你到哪里去了?”
“我,我怎么回来了?……”
“我问你呢?”王福畤十分严肃。
王勃还在思忖:“……我,我是在我家坟山,和看坟的老公公在一起的呀。……”
“你,你昨晚和……和看坟老人在一起了?”王福畤颇为震惊。
“老公公陪我谈谈说说聊了一晚上,他呀好有学问啰!”
“你是怎么到坟山去的?”
“有人将我打昏了,装进麻袋要扔到黄河去!”
“是谁要这样谋害你?”
“裴宏武!”王勃十分肯定:“除了这奸贼,谁会有这蛇蝎心肠!”
“不许胡乱猜疑。”他见王勃要辩,用手制止连忙又问:“是谁救了你?”
“好象是几个年青人。他们怕受什么连累,麻袋都不解,连夜送到我家老坟山,我的手脚都捆麻木了!”
“不死,也是老祖宗保佑。”王福畤心中有最大的忧愁未消:“守坟山的老公公和你讲了什么?”
“讲得可多了。他像颜老夫子一样,向我谈论了许多朝政国事,甚至谈了我家可能满门抄斩……”
“住口!”王福畤如闻惊雷,他又表面冷静下来,向厅内僮仆挥了挥手:“你出去,不喊不准进来。王寿,把门关上,你替我将门关上了,你就守在门口。”向他做了手式。王寿心领神会,走了出去,关了花厅门。
王勃看着这情景迷惑了,他见父亲正襟危坐等着王寿关门闭户,脸色严肃毫无表情。王寿面带忧愁,默默退出。王勃好奇地:“父亲……”
王福畤又手制止,将王勃招到身边:“站上前些。实话实说,不许隐瞒。那守坟的老公公都向你说了些什么?”
被这严肃神秘的审问,先是疑惑奇怪,听了问话顿时轻松了,有意玩笑地故作神秘向父亲:“老公公告诉我——他是——我祖父……”
王福畤一把将王勃拉到贴身:“他,他是这样说的,他是你祖父……?”
王勃摔开父亲的手,抚摸被抓痛的地方,不满地嘀咕:“谁说他是我祖父啦!你也不听清楚。他要真是我爷爷,只怕我家早就满门抄斩,株连了九族了。”
“你就是爱信口胡说。”
“我那里胡说了,我说过他是我爷爷了吗?”
“哪,他说什么了?”
“你听清楚了!他说他是我祖父的,知音、知心,更知性情的,通情达礼的好朋友!”
王福畤松了口气,还是埋怨:“你和他谈这些做什么?”
“遇到我喜欢、我信得过的人,就像右相刘祥道,我就无话不谈,甚至上谏言,呈奏折……”
“你这小奴才还提这谏言奏折!”
“怎么啦,我是实话实说不掺半点假,你认为我这奏折……”
“写得好!”轻轻拍案。刘祥道端杯抿了口香茶,仔细品味着王勃的奏章谏言,他不觉又赞:“……,辟地数百里,无益于神州;勤兵十八万,空疲帝王之士卒;辎重千万车,耗穷黎民之棉粮……嘿,有理呀有理!”舱内烛光未灭,船外已透曙光。
他朗读时,逆流而上的官船上的船夫们,掌舵,撑竿奋力搏恶浪,两长串纤夫们,协力背纤绳,艰辛踏坎坷。
“歪理,全是歪理,你还敢犟嘴……你你这个惹事生非敢于犯上的孽子!”王福畤又气又恼,拍案起立,将王勃推倒地上,“来人哪!来人哪!”
王寿推门进来,见状急忙扶王勃。
王福畤一声更比一声高:“来人哪——!”僮仆进来了还没站定,他又吼:“去,快去拿家法来,我要狠狠教训这不成器的奴才!”
王寿护住小主人,乞求他:“老爷!……”
王福畤如若未闻,怒吼:“你们快去拿家法来呀!”几个家丁急忙走出花厅。
王福畤五内如焚,声色俱厉向王勃;“你这哪是为民请命,你是引火自焚,拖累全家。”
王勃还在顶撞犟嘴:“一人作事一人当,为平民百姓申冤,我死也甘心!”
王寿也在劝王勃:“小少爷……”
官船舱内,刘祥道立于窗口:“对对,是啊,这可言中时弊了!……”他挺立而朗读:“于是,奸侫之臣假王命,强征兵徭,苛添杂税。因公挟私,入城镇村野,横行枉法!……哼,这些不法之徒,真该死!”
“真正该死!由着你的性子,你才真正会拖累我王家满门哪。”王福畤向拿来家法的家丁吼道:“拖下去,打,重重的打这犟嘴的奴才,看他还有多少理。”
王勃推开王寿,自己趴到厅内长橙上,两个家丁强按住他双腿,一个家丁勉强拿着家法过来执行。
“你快打呀!”王福畤问家丁吼叫,又向王勃大吼:“我看你还敢不敢犯上去讲理!”
家丁终于执法了,家法棍杖一下下打下去。
说书人痛惜地:“瞧,有理的挨打了!棒打出孝子嘛,打死了儿子不偿命。唉,这是传了千古的礼法家教啊!
棍杖击肉声中,刘祥道踱步阅奏章又快步走到桌案前,喝了口茶压压激动。坐下十分珍视地阅读。
家丁执杖一下下打在王勃腚上。王勃泪下如雨,咬牙不肯高呼。但他低哼的惨声刺人肺腑。
王寿和憨儿跪下乞求:“……老爷!……”
王福畤怒火更旺,背过身去下令:“往死里打,打死这不懂世理,不怕王法的儿孙,免得祸及满门!”
说书人:唯恐株连的专制时代,才有这父要子亡,不得不亡的家教,小小王勃只有准备尽孝一死了之……
“好好,好”刘祥道扶案起立,双手捧谏书展观,禀然朗读:“……图得而不图失,知利而不知害,岂非,移手足之病成心腹之疾!”
叠印,王勃遭责,杖击皮肉忍痛的呻吟。
“有志不在年高!王勃啊王勃,有胆有识,敢说敢为,真不愧是神童也,神童啊!
刘祥道兴奋得高举谏书连连摇晃赞叹。
感叹声中,化入王福畤怒失常态,暴戾忘形。他推开杖打不力的家丁,夺过棍杖,没头没脑地怒打地上滚动的王勃。
王寿叩头乞求无效,欲夺棍杖,被王福畤掀倒地上。王福畤转身又高举棍杖狠狠打了下去,哎呀一声惨呼:“哎呀——!”
王福畤住手了,楞住了,呆呆注视眼前——
憨儿趴在王勃身上,紧紧护住小主人,憨儿自己头上鲜血淋淋,头被王福畤打破了。
王勃躺在王寿怀中,遍体鳞伤,满身血迹。憨儿也扑在他身上抽泣。一阵沉痛的寂静。王勃微微睁开眼,悽楚,悲愤,哀怨交炽迸出了一声:“妈妈——”他昏过去了。
王福畤闻听哀怨的呼叫,如利刀割心,这时看着老管家搂着王勃,揽着憨儿,他三人相依如命的惨状,触动了他严父深处的慈母柔情。他无力地垂下双手,家法棍杖乒的一声掉在地上。他悲切沉痛地低唤:“天哪,家门不幸啊!”又一声高呼:“天哪!”他背过身去,一只手扶在桌上支撑着身体,悲痛地垂下了头。
王勃古琴弹奏的“永庆升平”的古乐,悠然而起,平静、流畅、幽扬叮咚。
一轮圆月将银辉洒满庭院,花木惨淡失色,假山傲骨嶙峋,万籁俱寂,秋虫哀鸣,只有更夫远远传来,继继续续梆子声,更添了无限寂静凄凉。一个须发更加苍白的老人身影,闪入了假山。
王福畤身穿白色睡衣,披着件银灰长袍,似幽灵缓缓走近书斋,透过明窗,可以看见室内书斋通宵没灭的灯火摇曳,悄然无声。他静立无语,面容焦悴感情凝固了,稍时,他不由自主走进书斋。
书斋内。书案旁堆放着中药,炭炉,药罐。残烛烛泪滴滴,灯花结蕊,暗淡无光。隐隐可见憨儿头上裹伤,趴在老管家怀中,祖孙二人都在王勃榻边睡熟了。
王福畤走近病榻痴痴望着爱子。王勃英俊稚气的脸上留有伤痕,惨无血色,昏迷不醒。王福畤悔恨无限,爱怜之情化成热泪滴在王勃脸上。突然听见室外有声,他回头见室外月光下一个人影蹒跚走来。
王福畤赶出室外,扶住倚靠在假山旁的老村夫,惊呼:“父亲……!”
老人将他推开,愤怒地指责:“……虎毒尚且不食子,你,你好狠的心哪!……”
“父亲……他……!”王福畤意欲解释。
“他是个没娘疼的孩子呀……!”老人老泪横流。
王福畤扶老人坐在石上,委屈地说:“……他给我家闯下大祸了!……”
“不不……”老人气喘吁吁地说:“……闯下大祸的是你,是我。你不该学而优则仕,去做官;做了官又要做大官!”
“是孩儿不孝,当初不听父亲劝告,如果我读书只为明事理,遵圣贤之道,只求个人修身。以德治好家,也就不会有这样的下场!”
“你呀!有德无能,至今还是……唉,我不该隐居山林图清闲;我若要为人师表当楷模。早就该以身殉道,保节操。我,我自以为是学首阳山上伯夷叔齐不吃周粟,事实上我孤守坟山还是吃的大唐茶饭,糊里糊涂在等死。如今我这样不死,不活,装死的人,一旦大白于天下,不仅让人笑我迂腐,愚蠢。我惹下的大祸确确实实能祸及满门……”他激动万分,上气不接下气:“我,我实在不如孙儿王勃……啊。”
一口气接不上,迂夫子王通真的死了。
“父亲——!”王福畤大哭失声。
惊动了王寿和憨儿跑了过来,王寿惊诧地:“老太公他……”
王福畤忍住哭声:“……他真的过世了!”
“老太公啊!”王寿也放声哭了。
憨儿也随之哭了起来。
“噤声!”王福畤吓得不敢出声,三人泪眼望泪眼。
说书人调侃道:死了亲人不能放声大哭,这算什么礼教?这又合不合乎礼教?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