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中秋节 国庆节 春节 冬至节 端午节 七夕节 清明节 元霄节 重阳节 情人节 圣诞节 愚人节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衣食住行 在历史中巨变

时间:2009/9/16 作者: 绝不流泪 热度: 97209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以一个大国的身份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时的中国,出行用的自行车,叫“洋马”,点火用的火柴,叫“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叫“洋钉”就连洗脸用的瓷盆也叫“洋盆”。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从西洋传过来的,中国人没见过更不会制造。
  
  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满目疮痍我们的政府没有气馁没有畏缩,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但是当国民经济有了根本好转,工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我们的农业却很落后,许多工业产品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的童年也正是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那时每年能添置上两件颜色单一的平板新衣服就算是富裕的家庭,我因为爸爸在公社上班有工资,因此每年春节,家里都把布票省起来给我和弟弟坐新衣服,爸爸妈妈则最多只能一人做一件衣服。“过新年穿新衣”成了大家的期盼。那种年代得到新衣服那种满足和得意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现在的孩子们样式繁多四季分明的衣物即使挂满衣橱还是嫌少。
  
  如果说穿新衣戴新帽令人羡慕,那么那时候食品的凭票供应更是让我们难忘。想吃肉你得凭票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轮到自己你还得担心还有没有肉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大人们吵闹相互抓扯孩子惊恐。因此甚至有人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我没有经历过排队抢肉的事,因为我太小,排队买肉是爸爸的事情。但是因为那时候我们家在农村,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肥猪任务后才能自己杀猪吃肉。而所上缴的肥猪要根据胖瘦大小决定收购价格,因此想早点了结国家税收,到食品站交肥猪还得给那些干部上供,这样干部把肥猪收购价提得尽量高一些,农户还能回家与人搭伙两家分配一头猪。
  
  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不仅仅表现在吃肉穿衣,甚至买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也只能是后来我们农转非成了城里人时才能专享的零食,当年我们津津有味的在农村孩子面前骄傲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吃与穿的不同让农村和城市拉开了距离,那么出行更是出现了两极分化。建国时期全国上下交通都不不便,只有如北京、上海一些大城市有电车、汽车,黄包车。在一般的中小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车。而在我们所在的偏远小镇离市区很远,交通很不便利。农村出行大多步行,或者骑毛驴,即使大街上也只有马车、人力板车。
  
  出行到市里每天只有两趟班车,一趟专线,一趟过路车,除此而外有拉矿的解放牌汽车经过,但骄傲的货车司机绝不会轻易带人。我记得1983年我爸爸从公社调到派出所,那时所里七个人,管辖着周边五个公社,但仅有五辆永久牌自行车,每天除了到周边公社办案的民警可以有权骑车外,在本公社办案的一律都是步行。直到1987年所里才开始有了第一辆边三轮摩托车。
  
  斗转星移,转眼六十年弹指一挥间过去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交通条件明显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增长很快,1995年11月16日上午,京九铁路全线铺通。1996年9月1日跨越九个省市的京九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它缓解了南北运输的矛盾将回归祖国的香港和北京连接在一起,既维护了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他又穿过多个革命老区,给老区人民带去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短短二十年过去了。转眼历史翻到了2004年,占地几十亩的别墅花园式的园林派出所代替了当年一楼一底的老楼,绿荫下一色的专用摩托整齐排放,桑塔纳,越野车把那破旧的自行车挤得早不见了踪影。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2009年,坐在新城小区自家电视前看中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落成的新闻,我思绪万千。想起了祖国成功举办的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想起鸟巢里奥运健儿们的英姿;想起了祖国接连成功发射了神州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回忆昨天我们为布票和肉票去拥挤去吆喝,再看今天:现代都市里人群涌动,车流穿梭,豪华大巴、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屡见不鲜,人们不再为出行的行程太远而担忧,道路的通畅生活的富足让我们考虑的更多的是:长假了,我们到哪里去放松心情,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