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舍
精舍,网上的释义为:出家人修炼的场所,或是儒学讲学的地方。这恐怕是以偏概全。建安十五年(210),这一年,曹操五十六岁,从涡水岸边出走半生的曹操,一直未能摆脱世俗之人强加于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霸名,又临皇帝加封三个县于他,他拟了一篇本志,婉言谢绝了皇帝加封。这篇本志就是《让县自明本志令》,也叫《述志令》。文中,曹操力陈志向和操守,间接回应了朝中人对他的谤议。他还深情回忆到自己在涡水岸边读书的日子——
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
从这里的“精舍”一词来看,应理解为读书的地方,而不是什么出家人修炼场所,更不是儒家讲学的地方。
曹操这番话很有意思:他在故乡谯郡之东的涡水岸边建了一座茅草屋,打算秋夏读书,冬春射猎,这是世代文人所向往的世外桃源般的日子,目的是找一处偏远少人烟的地方,凭借着交通的不便,精舍四周泥水汪汪的糟糕境地,让一些前来寻他的人望而却步。老实说,这是很具有些隐士情怀的。
隐士嘛,自然闲云野鹤,闭门饵朝霞。曹操这一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有很多关于养生的诗作,比如《气出唱》《精列》等,都有极其高深的养生思想;也有许多游宴诗,比如《短歌行》等,把酒言欢,举杯邀月,陶陶然。这些不知道是不是在精舍中悟得,若是,那蓬荜自然生辉,光风霁月,悠哉乐哉。
然而,时事哪能如他所愿,他在这所精舍中也只是读书数月,就不得不重回历史视野。《述志令》中,紧随上述援引的那段话之后,还有一句——“然不能得如意”。岂能事事如意?尤其是身担大任的豪杰,更不能明哲保身。天下烽烟四起,群雄逐鹿,必须有个力挽狂澜的人出来,方能暂时止息战事,让那个“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惨况不再出现。
其实,曹操在这所精舍之中也并非全然没有收获。曹丕就诞生在这里,且其童年的相当一段时期也在这里度过,乡人常言,谯令谷附近多植葡萄,这与曹丕当年喜啖葡萄或许颇有关联。
由此观之,精舍,也成了曹操在一定时期的居所,非读书专用。
此精舍名曰谯令谷,有空谷幽地的意思。既为“谷”,应该是一处相对低洼之地,四遭繁花幽草茂盛,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妙趣。如今,谯令谷遗址犹在,从涡河登岸,行走不多时,就能远远望见一处高地,如孤岛一般,可见亦并非洼地。这座“孤岛”,乡人多称其为“谯陵寺”,也就是谯令谷的另一个名号,后来应该是有一所寺庙在兹,说不定还香火繁盛呢。只不过现如今已经成了一所小学,未进校园,已闻书声琅琅。
如此说来,谯令谷,倒是在冥冥之中终于暗合了今时对“精舍”一词的三种诠释。
妖卉
举世之花,称奇葩者多,称妖卉者甚少。妖卉,妖娆之卉。妖本“风骚”。娆,本“扰”也,花之姿达到扰人眼球的地步,可不就是妖娆?
涡水边盛产两花,一曰牡丹,一曰芍药,皆可称“妖卉”。
说其妖,实因其花开时太过妩媚,此处之“妖”,当属褒义,并非狐妖、蛇妖、树妖、水妖……忘了哪一位风流才子说过:夸一位女子,最好的词不是明眸皓齿、纤纤玉手,亦不是风华绝代、倾城倾国、沉鱼落雁、羞花闭月,更不是什么绝世美貌、冰清玉洁,而是说她是——妖精。
牡丹之妖,妖在花团锦簇,花色不一,国色天香,妖在其是可以撼动朝野的落落大方之花。团团如锦云,瓣瓣似霓虹,提及牡丹花,人们总想起杨贵妃,所谓羞花之姿是也。
史载,旧时涡水岸边多牡丹。
牡丹产地众多,因牡丹而著名的却只有两三处,洛阳、亳州、曹县可位列三甲。
欧阳修曾任职洛阳,也曾任亳州知州,他本人又是民间公认的牡丹花神,和牡丹的渊源可见一斑。关于牡丹,还曾闹出了一桩公案。
关于牡丹的文献,有三种最令人称道:一是宋朝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二是明代薛凤翔的《亳州牡丹史》,三是清代钮琇《亳州牡丹述》。
薛凤翔《亳州牡丹史》中开篇即说——
欧阳永叔《牡丹记》亦谓洛阳天下第一。今亳州牡丹更甲洛阳,其他不足言也。独怪永叔尝知亳州,记中无一言及之,岂当时亳无牡丹耶?
按理说,欧阳修曾执掌亳州,为何却对亳州牡丹只字不提?这的确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找到了欧阳修所撰《洛阳牡丹记》,果真对亳州牡丹只字未提。这就有些不地道了吧。后来仔细一看欧阳修的履历表,恍然大悟,原来是欧阳修来亳任职之前,《洛阳牡丹记》已经出版,那时候的书籍,都是雕版印刷,牵一字而动全身,故修改起来绝非易事,这样看,薛凤翔的确错怪了欧阳修。
若说对于涡水岸边的牡丹记述最公道的,当数清代钮琇《亳州牡丹述》——
鄢陵、通许及山左曹县,间有异种,惟亳州所产(牡丹)最称烂漫。亳之地为扬、豫水陆之冲,豪商富贾比屋而居,高舸大艑连樯而集。花时则锦幄如云……
钮琇不仅写了牡丹,还顺带着把涡水的航运盛况一并介绍,算是为雍容华贵的亳州牡丹增添了一帧别有格调的背景。
仲春,涡水脉脉含情,牡丹这时候在枝头绽放,行走在涡河岸边,发现今时亳州牡丹多以白色为主。白牡丹药用价值极高,花开如丽日之云,写就了花田里的一朵朵“大文章”,确有大气之姿。
和牡丹相比,涡水边的芍药就显得俏丽温婉了。
芍药有不下三十余种:新疆芍药、川赤芍、草芍药、美丽芍药、多花芍药、白花芍药、拟草芍药、球花芍药、彩瓣芍药等;芍药花的雅称也是巨多:将离、离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红药等,不胜枚举。
愚以为,兼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是白芍。白芍又名“亳芍”,是从西周时期就开始在涡河岸边种植的花卉。到东汉末年,华佗在这里开辟下一块药圃,亳芍开始崭露头角,继而甲冠天下。
涡水边有古风,凡人凡物,喜在后缀加一个“子”字,以示敬重。老庄之后的“子”很好理解,器物花鸟之后也缀以“子”字,并不多见。
比如,亳人称芍药为“花子”,此花子,非“叫花子”之“花子”,而有些奇花异卉之尤的意思。
每逢春末夏初下几场透雨,芍药即拱出土壤,顶着蜜意见天地生长。
何谓“蜜意”?
芍花含苞之时,蜜蜂老早就开始光顾了,芍药花苞中的花蕊似露非露,花苞的尖尖上多是凝结着一滴滴花蜜。旧时,如我一样的乡间少年喜欢附身去吮吸花蜜,那感觉,如王子之吻在公主额上。
芍药开五月,就着落霞看芍药,天地一彩,彩云遄飞,九天之上无处安放,索性下到凡间,入地为花,灼灼若垂天之云,也似民间所传的仙子下凡。
芍药花神是谁?
竟然是苏东坡。传说,苏东坡任扬州太守时,看到许多官员联合举办“万花会”,为此折断了不少芍药,很多芍药在这些官员们的“悦赏”下香消玉殒。苏东坡也是怜香惜玉之人,连忙出令废止了“万花会”,后被人们尊称为“五月芍花神”。
自古一等的文人,多半怜惜苍生,恩德广及草木昆虫。苏东坡的经历,更是有力明证。苏东坡在做官任上,是赢得百姓交口称誉的,在他的举荐之下,也有很多能人入朝为官。其在为人、为文、为书诸方面,都高出众人太多,此花开后更无花,难怪被后人称为“苏仙”。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