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言情小说 玄幻推理 武侠小说 恐怖小说 成人文学 侦查小说 其他连载 小小说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绽放·桃花(二十三)

时间:2023/10/21 作者: 王笑 热度: 13808
  二十三

  砍树的风波刚平息,向家村生产队的另一件事又发生了。队里编的箩筐和晒席供销社不收了,说是合同到期了。那天恰好胡桃花和向树都没去送,而且被幺爷安排去大队帮工,同去帮工的还有队里的几个人。主要是帮大队翻修小学堂。大队的小学堂房屋是座旧祠堂,平时也是大队召开社员大会的地方,祠堂年代久远,长期没有修缮,所以屋顶漏雨,梁柱腐朽,墙壁破烂。趁现在还是暑期进行翻修,由各个生产队轮流派工进行。大队几个生产队的儿童都在这所学校读初小,高小就得往公社完小去读。向家村生产队派去的人那天做的是最后扫尾工作。祠堂腐朽的梁柱已经换过了,屋顶漏雨的瓦也翻盖,添了些新瓦。破了墙壁也重新抹糊过了。只是满地破碎瓦片,砖头,泥土和木屑、木块铺满了祠堂的地面,堆积如山。向树和胡桃花一道去的几个人,费了好大的劲,弄得满头大汗,一身尘土,才把这些垃圾清除干净,又把堆放在天井中的课桌、板凳搬到各个教室时,已经是下午时分,总算是提前完成了大队指派给生产队的任务。

  当向树和胡桃花一行满身是汗的沿着田间小路,过了条溪沟爬上坎往村里走时,老远就看见幺爷率领去葫芦镇供销社送货的人又担着箩筐,扛着晒席从远处往队里走。怎么送去了又扛回来了呢?向树感觉奇怪。

  向树回到家,舀了盆凉水,在地坝里,脱了上衣,冲了个凉,父亲也回来了,一脸的不高兴。

  “爸,你们咋扛了去又扛回来了?”向树边冲凉边问。

  “我咋知道,从一开始就是你幺爷联系的,人家供销社说不收就不收了,害我们又扛了回来。回来尽是上坡路,累死老子了。”

  父亲说完又坐到门坎上卷他的叶子烟,看着儿子冲凉。

  “爸,你也来冲个凉,我去跟你舀盆水。出了汗冲个凉舒服点。”向树说。

  “歇口气再冲。简直遭罪,白跑一趟。”父亲卷好烟,划火柴点燃吸了起来说。

  “为啥不找公社反映?”向树问。

  “打了。你幺爷在供销社就找电话打了。公社说葫芦镇供销社不属于向家山公社管,人家是葫芦公社的供销社。咱们的供销社就那两间破房子,更不管这东西的买卖。”父亲说。

  向树知道,向家山公社是山区,没个街镇。向家山公社的社员赶个场都是跑葫芦镇街,公粮也是送葫芦镇粮站代收。有啥办法呢,向家山公社的范围就没块大平坝,连街镇都建不起。而葫芦公社不一样,是个大平坝,街镇起码都有上百年,甚至更久远的年代,附近几个公社的社员,赶场都往那儿跑。近的十几里地,远的二三十里,已经早已成俗。所以葫芦镇每逢一、三、五异常热闹。还有通县区的公路,供销社的生意也格外好,社员的土特产,副业产品都由它们统购统销。而向家山供销社,就两间房,平时只买些油盐酱醋、糖果、毛巾、牙刷、电筒、电池,也买点蜡烛、煤油,只收购点山里的杂货。像队里这种副业生产的产品它们基本不收,没仓房堆,也没地方销。

  向家山人民公社有五个生产大队,向家村大队和附近相连的是哪个生产大队都是满坡的梯田,所以也是全区的水稻产区,重要的公粮产地。公社的几个干部,一年四季都是拼了命地抓水稻种植和田间管理。要保证水稻种植任务,完成每年递增的公粮,已经很辛苦了,哪还顾得上一个生产队的副业生产。何况葫芦镇供销社又不属于公社管辖的范围,但刚刚上任的公社党委书记杨光文还是亲自向葫芦人民公社打了电话,又亲自跑了趟去协调,无济于事。对方说供销社是区供销,县供销垂直管理,大家收什么,卖什么,地方公社也管不了那么多,何况是一个生产队的一点竹编织产品,供销社每年的中药材,土产收购任务都完不成。所以,他们公社也不好直接出面去管。杨光文也只好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帮向家生产队找到出路,又不能支持他们把这些东西,把产品直接弄到市场去销售。他也很为这种政策上的限制而苦恼,只好把协调的情况通报给了生产队,要他们还是坚持多跑几趟供销社,多去协调。

  幺爷向明福是个倔强的人,这编箩筐,编晒席是他主张搞起来的,供销社联系,签合同也是他亲自跑去签的,请那个陈主任时不时喝顿酒吃个饭都是他亲自去,回来在队里会计那儿报销的。他本来就私心重,队里社员多有不满,但竹编的副业使原先队里干一天全劳动的工分从三四毛钱增加到五六毛钱,一下子在全大队,全公社,甚至全区都是收入最高的生产队,每年评先进社员,五好社员,都有他的份。如果从现在开始,供销社不收购了,队里的每个劳动力干一天全劳动的工分收入,也跟大队其它只种水稻产粮生产队差不多,就要从五六毛降到三四毛钱。一个家庭一年收入就会少掉一大截。他无论如何接受不了这种状况,但还是无计可施。供销社那儿他跑了几趟,没用,后来那个陈主任干脆连他的面都不见了。

  向明福还是坚持往葫芦镇跑。他在会计那里支了些钱,又跑供销社去,连人都没见到,说是到县供销社开会去了,他只好把供销社办公室主事的两个人请到供销社的餐馆去,点了瓶白酒,再点了几个菜。吃饭喝酒间,其中的一个人告诉他,现在变了,跟原来不一样了,讲究关系了,既然主任不跟你谈了,你回去换人来谈,看能不能找到跟主任关系稍好一点的人来。听他们这么说,向明福还真难住了,队里哪去找跟他有关系的人,能沾亲带故最好,可找不着呀。眼下的风气确实变了,办什么事,得先有个关系,下乡的知青回城,招工有关系的先走了,进厂了。向家村生产没有知青,但他听说过。而且进了单位,有关系和没关系分配的工作还不一样。按道理说,自己和这陈主任关系也不错,这么多年了,每年都要请他吃几次饭,喝几回酒,每年秋季收了板栗也要跟他捎过几斤十来斤。偶尔队里采集新鲜的蘑菇,也要托人跟他送过去。他这都是为了生产队,为了大伙的集体经济收入,人情世故都考虑到了,还有什么关系不关系的。

  苦思冥想了半天,突然想到向树读过初中,是区中学,也许在同学中能想到与他有关系的人,结果向树去了,空手而归。一进他办公室就被打发了回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