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钟山石窟(外一章)

时间:2023/11/9 作者: 散文诗 热度: 13640
陕西◎肖志远

  钟山石窟(外一章)

  陕西◎肖志远

  

  诗歌最大的意义是对生活的再架构和返璞归真。

  一岁月像一张脸,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在钟山石窟的后壁里仰望,一张张被岁月风化剥落扭曲的脸悄无声息,尘埃落地的是忧伤的眼泪。

  每一粒沙砾便是一滴泪的化生。

  无法复原的颜容,都将沉寂在时光的幻想中,有多少隐秘与哀愁由心而生。

  在尘世的梵音里,它们若脱俗而去,更像一个个羽化后光芒现世的暗影。

  二香火弥漫,虽无法与过往的恢宏对话,可虔诚仍是世间的烟火。

  难以想象雕刻者们的细腻,或是与生而来的膜拜。在时光的刀刃上,流走了多少代工匠们的身影和血汗。

  即使如此,千百年来的一如既往仍前仆后继。世事如风声,过往如此响动,后来亦会不休。

  在万千尊佛像前,唯有栩栩如生,才可以与万物性灵相印。

  三在三世的造像前,总会想到蜕变,就像蝉化蛹为蝶般涌入心头。

  每一次对万物的虔诚,心灵就会顿悟,好似人间就需要一块清静之地,来净化那些附属在我们身体里的俗尘。

  唯有这样,我们才从懵懂中渐渐地悟出成长之痛。

  心境如流沙,动中有静,静动暗涌。

  在凡俗的世事里,倘若能褪去华丽,本色将会是最大的修为。

铁边城

一站在古城的新街上,聆听历史的脉搏,思量一座站立的古城堡,在灰飞烟灭间总能叩响一丝存在的远古之音。

  譬如泥土,或许没有挪移;譬如残瓦碎瓷,或许无法复制。它们存在着,历史就在,即使被掩埋至深,仍会有历史的气息遗存。

  那些迈出去的脚步,或许都将踩踏着历史的足音,像一个陌生者闯入别人的国度。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走过,生怕惊动那些不为所知,或是那些在店铺门口席地而坐闲散地拉话的婆姨们。

  于她们,我更像是一个异乡的人,一个活在旧时光里的人,一个与过往对话的人。

  二我喜欢听风声,尤其是高原的风。站在山顶,风声里能听出远古的声音。

  你若想象,那风声好似烽火狼烟鼓角铮鸣之音,犹若生生不息悠扬奔放之律,亦如塞外边关战事连连之声势。

  在风声里,我也好似听到了一座城的鼓声,震天而起。

  多少明月清冷了塞外的风寒,多少厮杀怒吼了黄土的峥嵘。生生不息总是把这片土地比喻得多么富有诗意,而生命却是在一次次的交错中成为永恒。

  脚下的土地就是故事,故事就是我们无法还原的真实。

  于是,寻觅的足迹与风中的故事就成了美好的邂逅,让古城多了一丝生机和暖意。

  三古事远去,唯有传说遗留在民间的风声里。大夏国的美丽幻化为一座“女王坟”,断想或是猜疑,都赋予了这土地的隐秘。

  无所谓史实,无所谓轶事,我们只是寻找故事的人。风声里的一段传奇,那也会是想象中永远的古城、永远的女王。

  从碎片中窥探时光深处的忧伤,历史像一道光,透过先人的足迹,把后来的路照得明亮。

  在古城,倘若去深入某些典故的源头,现实的光芒黯淡,泥土上的事情变得更为长远。

  在古城,你只需要静静地走着,有些故事就会从耳畔缓缓流过。

  (肖志远1981年出生。陕西省作协会员,志丹县文联副主席。作品散见《诗刊》《十月》《延河》《诗潮》《散文诗》等刊物。出版有诗集《或轻或重的叙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