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举笔为旗——试论都市报如何办好新闻评论

时间:2004/11/18 作者: dingqiaojie 热度: 84942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继日报、晚报之后,都市报作为一个新兴品牌,迅速在中国报坛崛起,并以其全新的办报理念和市场话的创作模式,将中国报业的面貌焕然一新,在都市报大行其道的今天,随着媒体之间新闻源同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新闻竞争已进入到一个观点竞争的时代,而新闻评论也已成为提升媒体品位打造传媒竞争力的亮点之一。如《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都市报就是每天用两个专版的篇幅来刊载评论。他们之所以能在短期内成功,吸引读者的眼球,评论版的功劳确实不小。为什么评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都市报应怎样办好新闻评论?本文将就都市报如何办好新闻评论做些具体的分析。

一、  凸显人文关怀

都市报文化是都市报的核心文化卖点,在新闻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的报业环境中,展现地方特色、都市风采,同时凸显人文关怀的精神,既是都市报目前的一个大致竞争轮廓,又是将来的一大比拼点。

展示都市报新闻评论的人文性更是刻不容缓。所谓新闻评论的“人文性”,即是指新闻评论在新闻内容、新闻主题的选择上要凸显人文关怀,要更加注重从人性、人文的角度关注热点任人物、热点话题,多选取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利益相关的问题加以评论,在法律与道德允许的框架内,多关注弱势群体,以情动人,来引起广大读者心灵的共鸣。以《南方都市报》为例,非典时期,《南方都市报》的眼光不仅仅放在政府的行为上,而是更多地关注了普遍市民的感受与心声。时评版的《提倡关爱  反对污名》的署名文章,从一个侧面自我检讨了非典报道中使用“毒王”一词,给患者带来精神伤害的失误行为,就很好的表现出了《南方都市报》一贯以来对市民生活的真实关怀。

二、  建立公民的言论空间

都市报是市民的贴心人,为平民说话是一个方面,让平民说话是另一个方面。多让读者说话是一个必须的趋势,也是都市报吸引受众,开发潜在读者的一种途径。仍以《南方都市报》为例,200342日,《南方都市报》经过版面调整,“来论”完全突破了“专栏”的界限,辟出“来论版”,形成了独立版面,以“视点”,“马上评论”,“一家之言”等栏目为主打,专门刊发来论,这就体现了新闻评论正向着越来越开放,广纳众家之言的趋势发展。从言语空间的角度来说,来论版的开辟是公共空间的开放,而从传播主体的角度看,辟出专门的来论版刊登读者的来论,则是社会参与的强化。新闻评论的开放性将打破都市报的地狱局限性,充分调动广大读者的参与积极性,达到及时与读者互动的效果。《南方都市报》的“来论叛”经常就有来自北京、广东、四川、山东、河南等各省市的评论,职业身份更有职员、教师、交警、记者等等。现在以有越来越多的普通读者拾起手中的笔,写己所想、书己所感。所以新闻评论想要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一定要加大评论的开放性,广建公民的言论空间。

三、  坚持“贴近”原则

    贴近性是都市报的基本定位,整个报纸的设计都是围绕市民进行的,内容更是以社会生活为主绳,反映平常人的理想与愿望、困惑与思考,做市民的“贴心人”,都市报的新闻报道如此,新闻评论也同样如此。新闻评论欲达到宣传和解惑,引导舆论的目的,就得使自己为平民百姓所接受,要平易近人,不要居高临下,要娓娓而谈,不要高谈阔论。

    贴近群众,是指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多报道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即所谓的平民化。而新闻评论的平民化即是以平民百姓为本位,以占社会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所能接受的形式评写工人、农民、一般知识分子等平民的社会生活。在论述方式和语言的表达上,要采用老百姓所能理解与接受的形式,为百姓而言。在文风上,应注意努力贴近群众的口味,现在的评论大多以短小、通俗、生动见长,因为篇幅太长会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京华时报》的评论多为半版宽,四分之一版高,少时仅有白余字,多时也不过七八百字。《北京娱乐信报》上的评论基本都保持在五六百字左右。这就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也便于让读者看得进去,看得懂,看得津津有味。

四、加强针对性

新闻评论要想贴近群众,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加强针对性。毕竟评论只是手段,让读者读得进去,真正了解媒体的态度,进而影响受众的思想和行为,才是新闻评论的最终目的。因此,可读性是检验新闻评论的唯一标准,而评论的针对性,是决定新闻评论可读性的重要因素,是评论生命力的体现。

新闻评论也和新闻报道一样,选题尤为重要。选取什么样的题目,针对哪些问题与受众,是决定新闻评论能否发展其作用的关键。所以,要多针对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困惑和问题进行评论,抓他们应知、欲知、有兴趣知的各种问题进行评论。一则评论,能否吸引读者,首先是它的选题和内容决定的,没有扎实的能够吸引人的内容,再好的表达和文字也是没有充实的依托和根基的。其次是受众的针对性,都市报的受众定位既然是市民,那么都市报的新闻评论也应以市民为接收主体,针对他们的生活与口味,使评论的语言尽可能的与读者的生活语言贴近。如《京华时报》的“各地/声音”,每期都会有针对性的选取一些关键词,关键词的选择针对性强,也相当贴近市民的生活,很受读者的喜爱。

   五、弘扬服务性

 都市报的首要任务是报道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不断了解读者群的生活习惯和信息需求。新闻评论也应以服务性为宗旨,倡导弘扬城市历史文化,凸显都市的文化特征,而服务性则主要体现在实用上。新闻评论在注视服务性的同时,应注意在评论中扩增题材的信息量,全方位地满足读者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动态等各方面的信息需求量,从读者的需求出发,摸准群众的脉搏,提供大量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实用信息,真正做到举笔为旗,为百姓说话!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