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指尖上的爱

时间:2023/11/9 作者: 莫愁·小作家 热度: 13343
母亲健在的时日里,我惯常安静地斜倚于墙边,或端坐于小板凳上,用欣赏的眼光瞅着她做家务。凝视着母亲那灵巧而变幻多姿的手指,我时而出神发愣,继而引发沉思,触发几许感慨。? ??

  母亲并非名门出生的大家闺秀,也没读过书,可母亲生性聪颖好学,长了双壮实而灵活的手,做起事情来条理清晰,分寸精准,一招一式里透出卓尔不群的魅力。

  自十八岁嫁给父亲后,母亲似乎就没省心省力过。除了接连诞下了六儿五女,还得操心费神打理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穿。苦涩岁月里,家境捉襟见肘。被残酷现实割裂得支离破碎的时光,尤需拿思绪去缝合,用心血去弥补。

  面对这样一个挤攘嘈杂的大家庭,整日乐呵呵的母亲颇具大将风范,临阵不乱,镇定自若,哪怕煮锅大麦粥,烙张薄面饼,也能把一日三餐打发得光鲜出彩

  开春后,万物复苏,草木葳蕤。母亲常趁农活空隙,挽上竹篮,去郊外挑马兰。那时地肥,随处可见鲜嫩的野菜,母亲弯下腰,用手指齐根一掐,碧翠的马兰就成了母亲的战利品。不消一个时辰,马兰已堆满竹篮。回家后,母亲将混在马兰里的杂草、黄叶一一择干净 ,漂洗,焯水,冷却,拧干,切碎,撒上盐、糖、麻油,拌上切得细如绿豆的香干末,一盘让人垂涎欲滴的香干马兰头就可以上桌了。三月的桃花汛过后,宁静的桃溪河里鱼虾成群,螺蚌聚堆,母亲时常蹑手蹑脚地沿着河滩巡察,然后迅捷伸出那敏锐的手指,逮住目标(当然,捉鱼虾是需用竹簸箕兜的),回家或清蒸,或爆炒,给我们做时鲜佳肴,惊喜着一个个清苦的日子。

  时光,像位步履倥偬的过客,一转眼,蚕豆熟了,麦子黄了,母亲倏忽反应过来,端午节已溜至眼皮底下了呀。早有盘算的母亲,取下事先采好,挂在走廊上方的粽叶,洗净,晾干。再取出浸泡过的糯米,坐在小板凳上,不疾不徐地裹粽子。只见母亲取出两三片粽葉,夹在中指与食指之间,凌空悠然一旋,再将叶尖剪去,剩余的部分塞进内里,一只尖脚粽子的外壳迅即成型了......母亲裹粽子时,最能真切展示她手指的柔韧灵活程度,几片凌乱的粽叶,到她手里便成了听话的宠儿。也就那么不经意的三弯二绕,瞬间便塑捏出棱角分明的粽子。看母亲裹粽子,不啻是种享受。

  腊月里,我家每年都要做很多糯米粉团子,足够一家人吃上整个正月。身高力大的哥哥揉好了米粉,母亲就卷起袖子开始包团子了。先从粉团上取下一块,在竹匾里反反复复搓揉,直到搓成圆柱形,然后掐成几乎分毫不差的一段一段。抓起一段,放在掌心里搓啊搓,搓至滚圆,再用手指夹住,飞快地在指间旋转,少顷,四周厚薄均匀的团子坯便做好了。嵌进馅,封好底,置于左手掌上,右手围拢,轻轻搓几下,一只团子便从指尖诞生了!除了包白团子,母亲还会做些粉色的、绿色的团子。看着如艺术品一般油光鲜亮的团子,我常常不忍下口吃了。

  从母亲指尖蹦出来的,远不止这些食物,更多的是蕴含其中的深情厚爱。试想,假若对家人没有诚挚敦厚的爱,谁肯舍弃个人嗜好,满身心惦念着家里,如此不辞辛苦地劳碌呢?

  我向来是用崇敬的目光仰视母亲的。静下心来回望既往的历程,我怎会忘却母亲指尖流泻出来的爱,非但倾注在食物中,还凝结在千针万线里。

  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劳动妇女,能做一手精致的针线活,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可母亲就是那代妇女的杰出代表,在我的故乡桃溪镇上,她的针线手艺确实是妇孺皆知、久负盛名的。

  年幼时,家境寒苦,兄弟姊妹们穿的衣服、鞋子基本由母亲自制。尤其是母亲做的青年装、斜襟棉袄、棉背心及各式布鞋,更是令人钦羡,赞不绝口。 一块粗陋无奇的棉布,经母亲丈量、裁剪、拼接、缝合,再经过拷边、开钮孔、贴袋、订纽扣等繁复工序,一件合身、大气的衣服就好了。

  做鞋,堪称是母亲的一项绝活。她从年轻时做起,一直做到七十多岁,经年不辍,乐此不疲。做“蒲包”时,灵敏的手指将碎布片贴得平整匀称,纵横纹理井然有序,十分熨帖。扎鞋底时,母亲右手中指上戴着针箍顶针屁股,让针穿过厚实的鞋底,有时我常感叹母亲的力气大,有本事,只那么轻松一顶,针倏地就穿过鞋底了。巧手做出时尚鞋,母亲做的鞋的品种也由单一的单鞋、棉鞋,扩展到圆口鞋、方口鞋、松紧鞋、搭袢鞋、鸭舌头鞋和单拖鞋、棉拖鞋。在材质选用上,母亲大胆革新,使鞋更具时尚感与美感,令我们喜欢有加,爱不释手。母亲偶尔也会给侄儿侄女或街坊邻居做上几双色彩缤纷、栩栩如生的“老虎头”童鞋,不知博得了多少人的赞美和感谢。

  母亲这辈子究竟做过多少鞋,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明晓的是,全家这么多人,一年四季穿的鞋,都是靠母亲那双勤劳、粗糙的手一针一线制作出来的。还有我们的后代,也有不少小辈是穿着她老人家做的鞋长大的。

  我曾不止一次拽住母亲的手,掰着她的手指仔细观摩端详,试图探究出母亲的手指怎会那么灵巧。母亲一头雾水,不解地说:“傻儿子,我的手指有什么好看的哟!”是的,母亲的手指其实与他人无异,没甚两样,之所以那么麻利会做事,那么神奇而有魅力,我想,应该是她热爱生活,看重家庭,珍爱家人的那份内动力在不停驱使吧。

  手指缔造爱,手指传导爱。母亲用手指书写生命的诗章,也用手指将这个世界装扮得馨香和美。

  褚福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字散见于《人民日报》《散文百家》《小说月刊》等报刊。著有散文集《掬水闻香》《心音》。

  编辑 ???沈不言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