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她进入了“书写自觉”的状态我是认同的。因为在这本集子中,紫藤晴儿的确已经表现出了一个成熟诗人的气质,有了相对稳定而又富于个性化的意象,诸如“大海”“喜鹊”“羽毛”等等,已经被开掘和赋予了专属于她本人的象征意蕴,成为诗作中一个个醒目的象征符号。她的语言更加纯熟,各种新奇的比喻连绵而出,让人惊叹于她超凡的想象力和出色的语言驾驭能力。她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将空间和时间作为自己诗歌创作的两维,所见所感皆可入诗、从心所欲,但笔触所及的背后都摆脱不了时间与空间的本质性指向。在抒情之外,她也开始尝试着于诗句中灌注自身对于生命存在的思考,那些关于轻与重、生与死、柔软与坚硬、平淡与绚烂的思辨,倒逼着读者放慢阅读速度同她一起陷入沉思、驳诘……所有这些,都昭示着她作为一个诗人的成长与成熟。
说到“表达自由”我则有所保留。从《大风劲吹》中所收录的六辑诗歌作品来看,的确呈现了“表达自由”的状态。在诗作中,紫藤晴儿致敬古今中外的先贤,与鲁迅、郭沫若、茅盾、沈从文、佩索阿、博尔赫斯、茨维塔耶娃、阿赫马托娃……展开灵魂交流并获得精神滋养;礼赞“鲁院”“舜玉路40号”……那些让她心生敬畏又唤起她内心皈依感的文学殿堂,歌咏大海、趵突泉、黄浦江……体味自然地理对她的触动与醍醐灌顶;书写春天的喜鹊、夏天的蝉鸣、秋天的风与冬天的雪,书写乌龟、麻雀、荠菜、碗莲,将自己对生命的沉思随时随地融入目光所及的四时风物中去,贴切自然、了无痕迹。“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至少从驾驭能力方面来说,作者确乎已经实现了“表达自由”。然而,细读这六辑诗作后,我发现其中有一个稳定的内核或者说有一个贯穿性的主题,那就是对亡父的思念与追怀。无论是面对春夏秋冬,还是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作者在涉笔成诗时总是飘动着一个让她难以忘怀的身影——父亲。读这本诗集最能打动我的,也正是紫藤晴儿与父亲之间那种跨越生死依旧难以割舍的亲情,承载着一个女儿对父亲深沉的爱。对父亲的爱与对文学的热爱一样,成为了诗人在创作之路上不断前行的内在驱动力,好像无论写什么都摆脱不了父亲的身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的表达又似乎不是那么“自由”了。这种“不自由”使得整本诗集具有了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散发出的人性光芒与人情温暖就是世间最美丽动人的风景。
柳絮飞舞的春天,紫藤晴儿会在《柳絮在飞》时想起父亲,“柳絮的锋利匿藏于闪电/在某一个时刻它刺向我的痛处,我会想到疾病带走了父亲/我像一个无辜的孩子,随风摇摆”。在《知了鸣叫》的夏天,父亲已经同知了“一样在泥土底下”,提醒着诗人“泥土的湿度成了他身体的温度”。当《霜降》把秋凉送到人间,诗人想到“父亲已走了两年,他决绝着生活的所有/美意/大地的落叶仿佛他一块地接纳/星空浩荡/他在哪儿”。当《雪来了》时,“关于我的父亲我也会一字不提他/不提他在晨梦中刚来过一次的暖”。不仅如此,当诗人看见《一只大鸟》,会觉得“它也可能是我死去的父亲/仅与我以这种方式见面”;在《入海口的静》中,诗人会想到父亲“也被时间之水带走了/只留下一幅空的衣服和飘动的灵魂”;在《海螺经过的夜晚》,诗人会想到“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仿佛只能也无数次长出/一些硬壳”;当诗人《遇到一片蒲草》时,“我也想舒展起来/去忘却死去的父亲/也忘卻他曾经收割过这样一片草叶”,可是这种尝试注定是徒劳的,“如果我再次触碰还要流泪”。
诗集的第六辑中,收录了4首长诗,每一首都写到了父亲。《大雪八章》中,诗人看到雪中的麻雀,认为“父亲或许变成了一只麻雀的形状,有了轮回”;在《天鹅九章》中,诗人看到对面游来的天鹅,想象着“人间的轮回/我的父亲也会变成一只天鹅呢”;在《月亮九章》中,“我在梦里又和父亲走近了一些”;当诗人《行走在字里行间九章》中,不论“我”走向哪里,“不确定的泥土也埋着父亲,大地之下哪里他都可能去”。这种反复的泣吟轻诉,其实不需要过多的技巧雕琢,情感真挚便足以打动人心。因此,读这本诗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历史上那些悼亡诗。
悼亡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传统中的重要一脉,千百年来留下了许多令人叹惋的经典之作。如苏轼悼念亡妻王弗的那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将现实中对亡妻的思念与梦境中的相遇完美融合在一起,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化不开的哀伤,浸透着沉甸甸的泪水;无论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还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词人对亡妻的那种深情感动了一代代读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更是成为传唱不衰的经典,从古到今被反复吟咏饱浸了无数人的眼泪。陆游七十五岁时写的《沈园二首·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尽管此时他的亡妻已经离开了四十载,陆游也已是垂暮之年,行将就木、成尘成土了,按说早已看淡生死,可是驻足亡妻曾经盘桓过的沈园,却仍然忍不住老泪纵横,这种深情厚意同样感人至深。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中的“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表面看写得平平淡淡,然而那些寻常往事,在妻子离世之后却已经再也无法重现了,于是记忆里那些平淡的过往就变得无比珍贵。纳兰性德看似平淡的一句能够瞬间揪住读者的心,提醒着人们要珍惜眼前人,因而也被反复传唱。王国维那首《蝶恋花·冉冉蘅皋春又暮》,写自己与妻子“凄凉病榻无多语”的诀别,写尽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凉,而“往事悠悠容细数。见说来生,只恐来生误。纵使兹盟终不负。那时能记今生否?”也呼应了苏轼在《江城子》中那种“纵使相逢应不识”的悲哀……所有这些悼亡诗都有着“叙事真、感情痴、用语挚”的特点,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特别动人的一类文本。
在新诗史上,很少有人因悼亡诗而知名,反倒是汪峰的歌曲《爸爸》和《母亲》赢得了歌迷们广泛的情感认同;尤其是《母亲》的歌词,“每当我在路上停下脚步,望着天空我都会感到你。每当我从荒芜的梦中惊醒,流着眼泪我都能感觉到你”。如果从现代“歌诗”的认知视角出发,这其实也可以看作悼亡诗。如今,紫藤晴儿的诗集《大风劲吹》则让人真正看到了悼亡诗这一传统的延续,无论大千世界、万物生灵,随着诗人的视线所及,在笔端都化为对父亲的爱与思念,这与汪峰的《母亲》那首“歌诗”,其实有着相通之处。
当然,《大风劲吹》中的悼亡诗在接续中国古代悼亡诗传统的同时,也表现出与古代悼亡诗明显的不同。古代的悼亡诗佳作,大多都是男性诗人悼念亡妻之作;所抒之情也是夫妻间心心相印、至死不渝的爱情,或是早已超越爱情的浓浓亲情。紫藤晴儿的悼亡诗中,悼念的却是自己的父亲。在父权制流行的漫长岁月里,子女悼念逝去的父母,多着眼于表达一种“敬”,而很少涉及到“爱”。只有当新文化运动对父权制进行颠覆和批判,父母与子女的伦理关系得以重建之后,表现子女对父母尤其是对父亲的“爱”的文学作品才多起来。显而易见的是,相对于“敬”父母,“爱”更加动人。正如汪峰的两首悼亡“歌诗”之所以受到歌迷们的喜爱被传唱,除了有真情并动人之外,大概也与此有关。
紫藤晴儿在诗中悼亡抒情的同时,还融入了她冷静的思辨,使得她的诗在抒情中同时具有了情感的张力之美。布鲁姆说过,“诗的伟大依靠比喻性语言的神采和认知的力量”。由此返观紫藤晴儿的诗,比喻性语言的神采在其诗中已经随处可见地飘舞飞扬,认知和思辨的力量已初显端倪,虽然诗人主观上未必以“伟大”作为写诗的追求,但无疑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优秀诗人的良好潜质。
史建国
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陈衡哲传——“造命”人生的歌者》等专著3部。
星星诗刊 2023年4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