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深沉的悲悯情怀与独特的叙事策略

时间:2023/11/9 作者: 星星诗刊 热度: 41769
  暮春的一个午后,收到林混的新诗集《论雨后》,一口气就读完了。可以看得出,这是林混诗歌的精选集,七十多首诗歌,大都短小精炼,耐人寻味,体现出深沉的悲悯情怀,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叙事策略。

  我和林混相识多年,深知他对诗歌刻骨铭心的热爱。从最初在乡镇工作时和诗友自费创办《现代诗报》,后来到宣传文化部门工作,业余时间编辑一份县级文学刊物,并积极组织当地的诗歌活动,为原州区被授予“中国诗歌之乡”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让原州作家群以整体风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林混始终怀揣着心中的梦想,近年来策划、组织出版了“诗书原州”系列图书,高举诗歌的火炬,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前行。



  林混的诗歌,直击生活中的事实与真相,从细微处表达对普通生命的同情和关怀,有着深沉的悲悯情怀。在诗集《论雨后》中,林混将目光投射在底层百姓的生活中,“人民”这个词,在他的笔下得到具体而真实的呈现,也通过诗歌,留下了诗人自己生命中的印记和感受。如《突然伤感起来》一诗中,“半夜时分醒来/坐在一张床上/突然伤感起来/不是死人/不是无望/不是困苦/而是和我睡在一起的穆小元/烂醉如泥/鼾声阵阵//他给我说/几天后就离校了/至今没有找到工作/他打算去东莞/碰碰运气/那里玩具厂很多的”。林混用简单的语言,呈现出如此真实的场景,似乎在唤醒我们的想象和思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就业难的社会现实,以及人对未来命运的不可预知。

  《这些数字》一诗写得更为简单,一串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生命的陨落和一个个家庭的悲剧,“这些死去的人/被隐缩成一个个数字/放在一张过期报纸上/交给了收破烂的”。诗人以新闻报道的手法呈现生命的悲凉与消失,把我们拉回到一个个让人窒息和悲伤的现场,在看似不经意的简单表述中,却充满疼痛的思考和深沉的悲悯情怀,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达到了令人深思和反省的艺术效果。

  林混的诗歌除关注底层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外,也有着对人类自身阴暗面和人性的反思,在诗歌中充满着对自然万物和弱小生命的关注,具有鲜明的人文关怀。如《屠夫老王》一诗中,“屠夫老王说/杀一头牛一头驴/还要绳子/刀子/杀一只麻雀太简单了/什么也不用/一把就捏死了”。简单的语言,完全口语化的陈述,却直击心灵,让人感到痛楚和难受。读这样的诗歌,似乎有一把锥子扎向心灵的深处。人性中的恶与对自然中生命的漠视,在俗世生活中得到了尖锐的凸显,蕴含着强烈的批判意识和深沉的悲悯情怀。

  从当下宁夏诗歌的创作现实和整体背景中看,林混的诗歌创作独辟蹊径,尤其在诗歌的主题挖掘方面,真诚地面对当下生活,一直走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林混的诗歌表现出对底层百姓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关注,敢于表现和挖掘普通人生活背后的辛酸与无奈,敢于揭示人性深处的丑陋与灰暗。诗人在作品中的反思所产生的诗歌价值,拓宽了诗歌的境界,也使其诗歌表现的深度得到了有效推进。



  在我的印象中,林混是在西海固地区,甚至在宁夏都是最早进行口语化写作实践的诗人。他的诗歌叙述和表达总是面向生活的场景和日常的经验,用简单和朴素的语言,描述、呈现日常生活中的万象,揭示人灵魂深处的奥秘。2019年11月,在银川举办的“走进新时代”宁夏诗歌研讨会上,青年评论家张富宝认为,“林混的写作具有去历史化、去抒情化、去理想化的后现代特征,着力剔除宏大主题与绵密隐喻的包裹,用简单、朴实、日常的微观叙事和近乎瘦削骨感的形式去直击生活的事实与真相,大大丰富了宁夏诗歌的类型……如果结合中国当代的诗歌进程来看,林混是对韩东的‘诗到语言为止以来的诗歌理念的追随者和实践者,他的诗具有解构崇高与颠覆传统的意味,反对过度的抒情与繁复的技巧,甚至在努力消除那些流行的趣味与诗意”。事实上,林混诗歌的口语化表达直截了当,语言的腔调和节奏就像平常生活中他说话、做事一样,少有修饰,竭力反映的也大多是“没有修饰的生活”。

  林混的诗歌多用白描手法,虽是直击当下的,但又有着独特的叙述策略,始终忠于对日常生活经验的表达。他写的几首与羊有关的诗《一只羊》《回忆》《羊》等,都是以一种特有的叙述方式展开的。如在《一只羊》中,“一只热爱生活的羊/吃草喝水/嘴巴沾了多少土/不知道/受了多少风吹雨打/不知道/有时候/它误食了地里/放置的农药/四蹄朝天/抽搐着死去//这天中午/弟弟剥下羊皮/去了集市/我埋羊的时候/多壅了些土/一座圆圆的小山丘/像坟一样”。这首诗歌,去除了多余的修饰,完全摆脱了抒情的困扰,直面现实,但却让读者感到心有余悸。一只羊和一个人一样,在生与死之间,生命常常遭受磨难和打击,经受风吹雨打,却有着未知的命运和不安,生命因此显得多么的脆弱和渺小。林混在诗歌的简洁叙述中,显示出的是诗歌特有的力量。这应该是源自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敏感、发现和体验,这些完全口语化的诗,是林混诗歌创作理念的具体表现。

  诗歌是一种声音。诗人张执浩在《写诗就是倾听心跳和克服心慌的过程》中提出,“声音不仅仅是指音乐性,诗歌的声音元素比音乐性更为复杂。我们谈论某种文体的价值和存在的必要性,首先要明白它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为什么不可替代。我认为,只有从声音入手,才能渐渐搞清楚诗歌的分行、换气,以及它从外部世界向我们内心世界层层推进的力量感;也才能通过音色和音质的差异,来区分诗人之间的不同样貌”。

  林混以自己的方式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一路走来,用诗歌传递出自己独特的声音。如《论雨后》一诗中,“阳光爬出乌云/丈量田野的宽阔//小草是阳光的脚印/一路清新下去//我在山顶上/临风古书里的绝句//我想我也是一束阳光/体会着现在的奔跑”。这首《论雨后》,显示出林混诗歌的另一种走向,用感觉推动着诗歌像雨后阳光一样流动、奔跑。在诗中,诗人并没有拒绝抒情,而是让诗意的运行更加流畅和自然,在虚实相间中凸显语言的生动性;在画面感的强烈冲击下,诗歌的意境显得宽阔而深远,为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写诗是一种深刻的新鲜的生命体验,从林混的诗歌中,可以看到诗人个人经验的呈现和敞开。他既书写自己的生活经历,也书写自己生活的辛酸与苦涩的切身体验,更在作品中渗透出对人性的复杂性的思考。诗人在《余音穿過了田野》中这样看待自己,“我是一个普通人/干过许多活/打小工/割麦子/放羊放驴/砌墙/种树//这是生命中的印记/不能移除/我按住自己/余音穿过了田野”;在《比我更需要》中,“我一直在想/我是一个善良的人/不争吵/不计较/可即使这样/我还是受到了欺辱//我不相信/这世上还有谁/比我更需要”。林混的这些短小的诗歌,立足于个体生命体验,带着自己的经历和忙碌奔波中的身影,语言明快、利落,客观而又克制,也有着深刻的寓意,透视出人生存的困境与无奈。

  语言是诗存在的家园。汉语之美,不仅体现在有绚烂的表情,有生命的体温,更有情感的温度。林混的诗歌不故弄玄虚,有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他的诗歌有着强烈的现场感,语言简洁而富有张力;在个人化的口语写作中,塑造了一群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向读者表明了自己的写作立场。

  诗歌是人类情感抒发和交流的文体,应该具有精神的高度、人性的广度和思想的深度。在林混的诗集《论雨后》中,有些作品也存在语言太过直白,写作手法比较单一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解构崇高与颠覆传统的能力。愿林混能不断突破自己,在主题表现上继续向更深处开掘,在叙事与抒情的结合上寻找更好的表达和转换,不断增强诗歌的节奏感,给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

  杨建虎

  70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文艺报》《青年文学》《十月》《星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等报刊发表诗文多篇。作品多次获奖,入选《诗选刊》《青年文摘》及多种文学选本。出版诗集《闪电中的花园》《致黄河》、散文诗集《塞上书》。

  星星诗刊 2023年3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