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冰中的火焰

时间:2023/11/9 作者: 星星诗刊 热度: 17587
  凯华,本名李凯华,男,生于70年代。黑龙江人,现居北京。有作品见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歌月刊》等处。著有诗集《天堂的火焰》等。

  对我来说,阅读是一种慢性劳动。比如女诗人李见心的诗集《比火焰更高》就是此例。走进一个人写作的心路历程,必须慢下来,一边思考一边欣赏。

  严羽的《沧浪诗话》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里的别材是指诗人要有特别的才能,并不是读了书,有了学问就能写出诗来。通俗来说,即诗人必须有一种天生的气质。先要有气质,然后才有语言,再有节奏,接着诗歌就诞生了。有了“气”才有诗,李见心也不例外。关外第一城的锦州一年四季分明,漫长冬季万物被冰雪覆盖,严寒与风霜锻造了诗人锐意思索与艰忍拷问的品格。丰富的经历造就诗人独特的细心与敏锐,像哲人一样的目光锐利而深邃。正是这样的气质决定了她诗歌具有某种与众不同的魅力。对生命的逼视与对人性的追问成了她写作的动力,同时也是她诗歌创作的恒久母题。见心的诗能够把理性与感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对生活的诗性关怀、对命运人生的智性沉思,显现在每一处诗行。诗人极力探查着这个世界,以哲学家的眼光敏锐地洞察一条河流:对自我时刻保持一种警醒和距离,“一米之内/我看不清自己/五米之内/我看不见旅途的风景”(《近视》);《相对》以梅花为喻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谛“你落在地上的蹄痕/开不出真的梅花/而我犁出的诗行/却能长出粮食”;而《生活》的结尾让我们感受到别样的味道“那里有一只鸟/使天空变矮的鸟/那里有两个人/使深渊变高的人”“午夜三点写着诗的人/一生都不会醒”。见心可能习惯于午夜写诗,安静,夜色如水,于是她看见“失眠的鱼和星星对峙”,在午夜三点,在诗歌中接近天籁,更接近自己的内心。

  读李见心的诗,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充溢的灵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意象奇诡,节奏铿锵,递进式的语态,往往在词与词、句与句之间造成强大的张力,给人带来全新的审美愉悦。“风从来就没有声音/我们听到的只是我们自己/耳朵里的声音/骨头里的声音/血液里的声音/我们怕暴露自己/所以把这声音/嫁祸给了风”(《风从来就没有声音》)。这类带有逆向思维剑走偏锋的诗句,常常给人一刀致命的快感,尖锐而疼痛。“无数次迟到之后/我却以早退的名义/成为被告”,笔锋突转,于无声处听惊雷,给人一种出人意料的惊奇。“像一条直而窄的路/让车拐不过自己”这是诗人对口吃的形象性描述,意象独特富有魅力。“我的自身也没有形象/生于灰尘的轻浮/死于灰尘的重量”,这里的灰尘用得十分精到,一轻一重仿佛四两拨千斤般巧妙。“一朵云说变就变了/让天堂虚掩的门/若有若无”,轻盈的思绪伴着云朵飞扬,更显轻松与洒脱。

  容貌酷似俄罗斯人的见心,想必一定受到俄罗斯诗人阿赫玛托娃和茨维塔耶娃的熏陶,诗歌中多有激情,但却不乏理性的节制与煅打。若论理性和感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首诗,那应该是《我是个疯女人该多好》这首诗,哲辩式的语句从头至尾,反讽的调子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这是我读到的最好的爱情诗之一。伟大的诗歌多起源于美和爱情,为了海伦,阿卡亚人和特洛伊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战争。爱情诗,在《比火焰更高》中有专门一缉。“寻找”“记忆”“关注”“理由”似乎是诗人在尘世间对爱与爱情最好的诠释。面对“阻隔了我们生活的大雨”,醉中“我听到沙子的尖叫”,然后“像抽掉一根肋骨一样/抽掉我的这段记忆”。“爱是活着的借口/活着是死的借口/死是爱的借口”,这是第十种不爱的理由,其实也是爱的理由。爱,是生与死之间的第三极。除了爱,世间还有什么?

  读过全书,我还发现一个独特的意象——“镜子”。“镜子”曾多次出现在见心的诗歌中,可见诗人对镜子情有独钟。镜子是专门映照事物的工具,它可以从正面或从反面真实反映事物的诸多疑点。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可疑的,暴露与蒙蔽,或许我们永远在不断接近真相的路上奔驰,但永远不可能到达目的地。细心的诗人发现盲人也照镜子,由此恍悟:“盲人的世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黑/我们的世界也不像盲人想象的/那么亮”(《照镜子的盲人》)。时间是永恒的,改变的是我们自己,“你没有老/是镜子老了/镜子的记忆让它水银皲裂起皱/长上了黑斑/印在你的脸上”(《博尔赫斯<小径分叉的花园>》)“小鸟,小鸟/天堂的镜子”(《小鸟》),想象大胆新奇,让人叫绝。就连邻居家的猫也“瞪着像圆镜一样的眼睛/”始终盯着“镜子……一次次扑到了/还是两手空空”(《猫捕影》)。经历变幻的世故后,诗人感悟到:“我知道石头的内心还是石头/就像镜子的面孔打碎了/还是镜子的面孔”(《门把手——给希姆博尔斯卡》)镜子是琢磨不透的,所以它耐人玩味。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自己,这就是镜子。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镜子,但我们却犹在镜中。

  每一次翻开《比火焰更高》,我都会有新的发现。但却找不到具体哪里有了新变化,就好像一枚树叶藏入一片森林,寻找与收获是同时进行的。

  相信见心会写一辈子诗,像史蒂文斯和希姆博尔斯卡一样,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左右手,双手合十,世界更加宁静。

附:李见心的诗两首



  门把手——給希姆博尔斯卡

  你敲着石头的门

  我敲着你的门

  你手里攥着的 是无形之门的门把手

  我手里握着的 是你的诗

  你智慧和生命的门把手

  你从不掩饰自己失败的尝试

  反而用它肯定人类

  把羞怯变成星子的力量

  让黑暗闪烁其中

  我省略了你老道的天真

  不用敲门

  我也知道石头的内心还是石头

  就像镜子的面孔打碎了

  还是镜子的面孔

  而语言却是条漫长的不能省略的道路

  我要闯过多少否定的丛林

  才能抵达你

  惊讶的门槛儿

  比火焰更高

  五行之中

  水最低 火最高

  没有比火更高的真实

  就像没有比诗更高的虚构

  但

  火的发明者比火伟大

  第一个说出诗的人比诗神圣

  照亮暗淡的胃口和眼睛

  火使一切变得平等

  还原为统一的模样

  诗使统一有了漏洞

  让火露出了牙缝

  我把身前交给诗

  身后交给火

  诗是人类最初的真

  火是世界最后的善

  世界的尽头 一把通天的大火

  只有信仰的灵魂才能登上纸梯

  为迷路的人类

  找到皈依之路

  我的肉体终将会变成灰烬

  低于火焰

  低于水

  而我怀抱诗篇的灵魂将站在火焰之上

  比火焰更高

  挑起风的灵幡

  星星诗刊 2021年1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