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作家故事 写作心得 新书推荐 新手上路 征稿公告 写作素材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乡居周记

时间:2023/11/9 作者: 星星诗刊 热度: 15729
  剑男

  2020年的春节是我的母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和爱人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七离开武汉回到老家的。

  说是老家,由于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一栋偌大的房子,其实只有我和爱人两个人住,每天除了生火做饭,就是看闲书或在屋前的田野、屋后的山间闲逛。那时候武汉的传染性肺炎还处在一个传闻状态,虽然每日各种消息不断,但大家都觉得山高皇帝远,疫情不会对我们这个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小村庄产生什么影响。

  我感到事态的严重性是从听到武汉封城消息开始的,那天是农历大年二十八。晚饭后我和爱人在给房间清除扬尘,突然接到武汉一位医生朋友的电话,说是武汉决定从第二天开始封城,外地人不能进武汉,武汉里面的人也不能出城,这种肺炎传染性很厉害,让我们赶紧购买一些口罩。

  怎么会这样?这说明武汉的疫情已经是非常严重了。说如果真是这样,恐怕湖北省下面的地市县也不能幸免了,谁知道武汉市已经出来了多少人,光寒假离汉的大学生就有120余万,还不包括在武汉打工的农民工以及像我这样在武汉工作而归家省亲的。

  于是,在大年二十九的早上,我们就驱车去距老家最近的沙堆镇采购过年的物资和口罩。我和爱人都是经历过2003年非典的人,我们隐约感到接下来的情形很可能会像十七年前的非典一样,我们不担心亲戚和乡亲们会对我们有嫌弃,我们担心的是万一自己在离开武汉前被感染,会害了大家。当然,我们没有把这种担心告诉他们,只是私下决定尽量少和大家的接触,尤其不去别人家串门。

  大年三十下午,我和爱人带上口罩去山中给父母上坟。路上、山中遇见熟人,几乎见不到戴口罩的。他们看见我们带着口罩,有的感到有些惊讶,有的一点也不以为意。相对远在武汉的传染性肺炎,乡亲们似乎更关心天气,他们埋怨老是这样湿冷,人都快发霉了,要是下一场大雪多好。但我和爱人还是尽量避开和他们正面接触,如果没办法避免正面遭遇,就和他们隔得远远地说话。

  但这种情况很快就改变了。给父母上完坟回到家,我们还来不及把家里的大门打开,一辆越野车就来到我家门口,里面走出两个穿着防护服、面戴口罩的年轻男子。看到这两个人,我和爱人心里马上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便一边打开大门一边把人请进家里,接受他们的问询、登记和体温测量。这两个人告诉我,不仅武汉出现大面积的感染,我们县城和个别乡镇也有不少的疑似病例了,他们让我们不要出门,并将连续十四天对我们进行体温测量,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尤其是有感冒、发烧症状,要我们务必第一时间给他们电话。同时,装有扩音喇叭的车辆也开始在村子里巡回广播关于这种传染性肺炎的预防要求,要求人们过年期间不走亲访友、不聚会聚餐聚众打牌、不玩龙灯狮子龙船,邻里之间不相互串门。

  正月初一,下着蒙蒙细雨,我们这儿习惯是大年初一村里人要相互拜年的。因为我们是从武汉回来的,我就没有出去给村里人拜年,我想非常时期,暂时得罪一下吧,等村里人来我家拜年时我再解释。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除本家亲戚外,极少人前来拜年,即使有来的,包括亲戚,都戴着口罩,只是远远地站在门外拱拱手说声恭喜发财,并不像以前一样进屋烤火、喝茶、小叙。

  正月初二,这个乡俗中走娘舅家的日子,我早上八点打开大门,看见大路上只零星的走着几个人。这么少的人,莫不是乡下也封路了?我心里这样想。果然,不一会儿,隔壁做泥瓦匠的大堂兄走过来跟我说,乡下也到处路都封了,昨天晚上村里连夜开的会,说县城和部分乡镇出现了确诊病例,为防止疫情扩散,全县乡镇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道路全部封闭,严禁人员相互流动,我们李家湾通往毛田村的路也堵得严严实实。于是我只好返回房间,和爱人一起坐在火盆旁边烤着炭火,谈论疫情并想象武汉此刻一定如一座荒城。由于无所事事,想起朋友约我写与疫情有关的诗歌,我就以在未离开武汉之前的感觉,在手机上写下了一首《今夜的武汉是安静的》。

  其实,早两三天前我就看到朋友们在微信圈中谈论写作此类诗歌的有无必要,我内心对写作此类诗歌也是存疑的。一是因为我是在封城之前离开武汉的,并不在疫情的中心区域,二是我的老家虽然在湖北,但地处偏僻,疫情远没有武汉的严峻,我觉得这类诗歌的写作对我来说可能并不适合。但那个时刻,我突然觉得无论是在武汉还是在湖北的边远之地,若我们心中能认识到传染性肺炎带给人们的痛苦,我们也不妨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这种感同身受。

  正月初三,仍旧是细雨蒙蒙,我和爱人做了一个羊肉火锅,满满一锅,看上去怎么也吃不完的样子。天气老在零度左右徘徊,潮湿又阴冷,中饭后我和爱人就在家中客厅里快步走,堂嫂给我们送一些红菜苔过来,看見我们在客厅里转圈,咯咯咯笑了起来,——真是吃饱饭没事做。但说笑归说笑,我们都真真切切感受到疫情的严重性。先是大家从中午的电视中看到各种关于武汉医院医护人员、各种救援物质告急的消息,接着是听到县城和附近乡镇不断出现感染病例的消息,然后是四点左右,我发现家门前的墙上贴着一张印着黑字的红纸:该户有武汉返乡人员,请勿互访。于是,我和爱人除了和紧邻我家的大堂兄还小心翼翼地走动外,我们开始自觉不往外走动了。即使需要什么东西,也是请大堂兄帮忙去购买。

  正月初四,天空继续下着雨。爱人问我,这是不是相当于过去的“发人瘟”,我没有做声。我想,若无现代的医疗条件,这恐怕就是过去的发人瘟了。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历史上所发瘟疫不计其数,光汉桓帝汉献帝治下七十多年,就发生过瘟疫十七次。“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都是因瘟疫而死。此次武汉感染人数短短时间内就达数万,死亡人数一天天增加,应该就相当过去的发人瘟。

  初五,天气依旧如昨,看天气预报,武汉好像也是阴雨连绵。我和爱人除在雨停的间歇到门前空寂无人的田野上走了走,其他时间都窝在家里看电视,或交换彼此微信朋友圈中和病毒、疫情有关的文章及新闻。各种各样的消息满天飞,就如隔着房间水汽弥漫的窗玻璃看外面的世界,真真假假迷蒙模糊。晚上,看新闻联播,虽然看到各地医护人员都在驰援武汉,但看到空寂的街道,看到那么多穿着防护服的医务人员无声而紧张地忙碌,心中总感觉堵得发慌,新闻完后,我们也无心看其他的电视,就仍旧看手机,看朋友们的动态。在众多令人压抑的消息中看到一位广东朋友发了一组梅花,九幅繁花压枝的照片上配的是郭沫若先生的“岭南梅花浑似雪,萝岗香雪映朝阳”诗句,突然觉得眼前、心中为之一亮,才发现这个冬天、这个新年也是有色彩的。

  从这位朋友发的梅花图片,又想起武汉东湖磨山的梅花,想起去年我在东湖磨山看梅花时母亲给我打电话,——那时我的母亲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了,——于是我又在手机上写了一首题为《东湖梅花》的诗。

  我想即使我的母亲离开了人世,生活仍然要继续,即使武汉乃至湖北全境疫情仍然严峻,但一切终将会好起来的。

  星星诗刊 2020年4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