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雨和香奴,这两位都是当代散文诗创作虔诚的践行者、朝圣者。牧雨是中学教师,香奴为自由职业者,两者对于文学,特别是散文诗似乎都情有独钟,在自己的工作之余,生活之余,把生存的時间都留给了文学,特别是散文诗。在这个庸俗反为高贵而被全社会膜拜的时代,文字就是他们怀抱审美,抵御庸俗的唯一退守。在牧雨的作品中,我们总是与他的乡土情结相遇。他总是带着对乡村的熟悉与迷恋,从而企图删除灵魂中疼痛的胚芽,只把生命的触须伸向阳光与白云,也因此成为一个用美好省略苦难的乡村观察者。当然,这种观察所存在的问题,在此次刊载的文章中笔者有所指摘。而香奴则不同,她的生存空间属于发展中的现代都市,为此她的世界里没有来自乡土的气息。根据范恪教授的观察,香奴的作品,体现其“在内外审视的开阔与细微俱到中实现书写的丰厚,在神性与知性兼备中完成一个人的心路。”所以“她是只有写自己唯一的‘这一个”的作者。也就是说,牧雨的文字触角是伸向外在的周遭世界,而香奴则是沉潜于内心。然而,无论牧雨还是香奴,两人都存在着为何要写作的,该如何构建生命本身与世界之间审美关系的根本问题。
——灵焚
星星诗刊 2018年3期
最新评论